《说真话》,也许很多真话没讲,但讲出来的都是真话。在中国,说真话要有勇有智有术,太难了。所以,大多数人沉默,多数人人云亦云,也有人睁眼说瞎话。《说真话》告诉你讲了哪些真话,也告诉你怎样讲真话——书里书外,读懂中国。
说真话 读书笔记《人啊!更多的时候还是多说点人话!》
――是谁在扼杀中国非文化遗产?
写在前:
2017年曾经贴在我的《美篇》中一篇《我眼里的北京》(一)被封杀了。为什么要封杀?无非那帮“画地为牢”的年轻团队,乳臭未干的一帮年轻团队,他们的思想意识中,北京是伟大的,它是全国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更是个首都!在他们的意识里,“东方红”正是从北京升起,北京之所以伟大的,当然要我大赞北京吧。
其实,东方红的升起,恰恰是从东北那遍肥沃的黑土地上升起!并非如我们的教课本上从北京升起!然而,半个多世纪,一个国家的教课本上一直这样的误导小学生。
俗话说:法山易改,本性难移。让我笔下去赞美,去歌颂北京确实很难!因为,现实生活的我,网络中的我,历来是宁愿看见淋漓的真实,也不愿沦陷虚伪的逢迎。
正文:
写于途中:
最近微信中诸多网友问我怎么一段时间没见我的“东东”了,固然,我很清楚的知道她们说的“东东”是指我网络文字的“愤青”。
是啊,最近我是没有“愤青”了,是心累吗?不,只是近来一直在忙。俗话说一年四季在于春,我给春天的这个季节看得很重。新年伊始就是个春,春天就是万物舒展的最佳时机,所以对于一个做亊的人必须要抓好这个春天的季节。
如果说“愤青”,说实话,最近确实似乎懒得“愤青”了。
你瞧,原来网络上那些大呼特呼“大。。。大”,”麻。。。麻”的今天,三年下来,也几乎听不到看不到了。仅仅叫个三年,为什么?我想,是小井市民她们真的呼累了吗?NO,那是因为她们三年下来呼来呼去,他们终于发现了自己抛弃自己的亲爹亲妈,却任何利益木有,一梦惊醒,方知那个伟大的“梦”依然是一场黄梁美梦,还搞得那么的疲惫不堪,抱着自己的那匹黑马自残着:我奋斗,我幸福;你再瞧,那些吹鼓手的文字下面,也几乎没有来自小井市民那股”疯子””傻子”般的去尾随了。现在我们看到的,依然是那帮政客的自编、自演、自圆其说罢了。
网友问我近来晚上都在干嘛?哈。。。夜里是在回放东方卫视主办,由郭德岗主持的《欢乐喜剧人》,直至零晨4点左右才睡觉。。。。。
《欢乐喜剧人》这个节目,让我看得还真的乐不思蜀了,更何况一个大上海的南方人都融入东北的二人转,说明人啊,人生在世,什么阳春白雪,什么下里巴人啊?又什么”文艺不要做市场的奴隶”啊?文艺不做市场奴隶,难道专做政治的奴隶?再说,一切艺术都是个雅俗共赏的东西。所以,人生在世,追求的就是一个快乐!只要你自己认为快乐,即便你独自一人握着自己那匹黑马一个劲的上下“奋斗”着,无需“一带~路”的平台,只要你自言自语的说“我奋斗,我幸福”,那么你此时发出来的这个自言自语的“呻吟”,就是你最大的幸福与快乐的代言词!
只是,新中国下的千千万万的工作人员,一生都在为这个国家在卖命奋斗的他们,一生仅为自己那“三斗米折了腰”的他们,他们当真幸福了吗?
工作了几十年的他们,退休了,“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安”,对这些奋斗一生的他们,中国梦今天的他们,晚年每月依然还要靠他们自己在省吃俭用的为做一个诚信的“房奴”而在奋斗着。
聊到东北的二人转,人啊,做什么亊还真的都要凭点良心!人的一生中,快乐,往往就是幸福的象征。快乐与幸福,也并非是局限在“我奋斗,我就幸福”。
有人一生傻傻的快乐,那就是他的一大幸福。谈快乐,我们还真的要感谢东北二人转这个草根文化艺术,感谢赵本山将二人转这门喜剧艺术带出东北走向全国。。。。
因为,中国剧种,目前也几乎仅乘个来自东北人给我们带来的这个民间的喜剧了,也只有东北喜剧人没有彻底的去”画地为牢”,没有去做政治家的奴隶,它始终坚持着自己的艺术个性,给我囯非文化遗产留下这朵奇葩。
然而,又是谁送葬了这朵非文化遗产的奇葩?固然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更是心照不宣的东西。
“文艺不要做市场的奴隶”这句话究竟是不是个“病句”?这就好比“媒体必须姓~”的同理。其实,这两句话真的搬上桌面上,都是被不住一驳,甚至是一大政治笑话。哈。。。唯一能说通的,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罢了”。
说到喜剧,我们会发现为什么北方多喜剧人,而南方少。
北方喜剧形式主要有三大类,相声、小剧场、二人转剧场。且不管各种形式,在北方只要是有本事,都能生存下来,并且生存非常好,这是由于北方的观众认可的一种形式,愿意花钱进剧场。
我记得郭德纲在相声里说过一句话:”说您花二百块钱进剧场,乐一个晚上,总比二百块钱找个小姐要健康”。是啊,二百元找小姐又能玩出什么?也只是个肉体上快活个十来分钟提裤走人。而来自她们的那个”呻吟”又都是麻木的千篇一律。
演员凭本事赚钱,凭本事生活,凭能力赚大钱。相声剧场如此,其他剧场也是如此。
这些年在南方生活,却极少看到像北方一样无处不在的小剧院,即便是娱乐场所也很少有戏剧表演。曾经在广东一带有过这种形式,但是现在也很少有了。南方大多数人喜欢的表演还是歌曲与舞蹈,从这个方面,遏制了南方喜剧人才。
体制保证人才,但也扼杀人才。
在南方一座城市的时候,我曾经受朋友邀去看一个戏剧表演,是《叶圣陶传》,表演者是话剧团的,哪知台上一位还被我认出来是我们文化系统跳槽出去的,然后我跑到后台与其聊天的时候得知,他们是拿工资加上部分提成,而且提成部分很少,用一句话来说,他们都是事业单位的人,体制内的人,生活有保障。而反观北方的演员们则完全是靠着自己来打拼,干得好,赚得多,干得不好,对不起,饿死。
邓小平的出现,也确确实实让千千万万有真才实学的人拥有了自己的“生活舞台”。
在喜剧人培养方面,南方的喜剧表演者基数与北方根本就没有比较的可能性。
今天的“抖音”,你即可发现,北方人,尤其东北人,他们一个个的几乎成了喜剧的天才。尽管不是出口成章,但是,张嘴即可让你捧腹大笑。
喜剧舞台,似乎就是为北方人,东北人而生。
然而,另一个有趣的亊,北方人在工作中几乎喜欢待在事业单位里成为体制内的人,南方人,倒是有本事的反倒不愿意留在体制内而是自己打拼,这与喜剧表演演员恰好相反。
我们大可以做个有意思的统计:
马三立、侯宝林、冯巩、郭德纲、牛群、赵丽蓉、(天津)
赵本山、高秀敏、陈佩斯、范伟、巩汉林、潘长江、雪村、句号(东北)
黄宏、朱时茂、姜昆、魏积安、郭冬临、林永健、黄晓娟(山东)
马季、侯耀华、宋丹丹、蔡明(北京)
郭达(陕西西安)李琦(山西大同)
几乎所有小品相声演员都是北方出身吧,是地理文化原因吗?
有认说,为什么很多伟大的喜剧演员在生活中都是严肃而又认真?
记得郭德纲曾经说过,大致意思是一个喜剧演员,包括演相声小品的在生活中都是比较内向的,在台上疯,台下如果也疯的人,那就真的会疯的。 其实,那叫他们日常生活中在习惯性的寻找创作灵感,入戏了,之所以他们在生活中过多的严谨而又认真。他们的幽默只是展现在舞台上。。。。
作为一个文化工作者的我,今天也就“厚颜无耻”的抖个“包袱”吧:喜剧是经过滑稽包装的悲剧,悲剧才是喜剧的内核。
每一部经典的喜剧作品,都在充分展现着这一点。卓别林的滑稽,憨豆的糗事,被Jerry各种蹂躏的Tom猫,坐在轮椅上不愿起来的范伟,都是不胜枚举。
喜剧中一旦抛开悲剧的内核,那么,这台喜剧也只是一台如同:你在人流如织的大街上看到有一年轻小伙子的在求婚,单膝跪地手捧玫瑰。你就算是个乐天派,也只会觉得温馨浪漫而已,不会哈哈大笑,甚至带着嘲笑的心理。。。。。
而这时,女方突然接起玫瑰一把耍在他的脸上,拂袖扬长而去。你看着他错愕的脸上挂满残枝败蕊,顿时捧腹大笑。没想到笑声被他听到,他恼羞成怒向你冲来,你顿时慌了神。可他却在冲到你面前时摔了一跤,你刚凝固的笑声又一次爆发了出来。
此刻应该不难发现,笑点的产生的确是基于悲剧的开始。
一个好的喜剧演员,需要对生活、人性有深入细致的观察,所以需要他们敏感,沉下去、不浮躁,也因此,和台上的形象就会有很大落差,也难免被觉得严肃。
生活中的他们,往往还会因为过于执著他们的戏,即便吃饭,走路,都会想到如何将眼前来自生活的张三、李四、王二麻形象搬上他的脚本,搬上他们的舞台,常常给自己还会搞得抑郁症。。。。
伟大的喜剧演员严肃认真都是轻的,真正伟大的喜剧演员,比如卓别林,阿特金森之类的强者都是抑郁症患者。
只是,今天来自东北草根艺术的非文化遗产――东北二人转,还真的几乎彻底的离开了我们观众的视线了;周立波的海派清口秀也是。是他们的节目在反党反社会主义吗?还是他们本人在罪犯?又是谁在扼杀非文化遗产?
哈。。。到站了,我还是那句话:“人啊!更多的时候还是多说点人话”!
昨天,我还在我那篇《抗日战争结束,究竟谁在挑起内战》一文的评论区里说:老蒋明明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民族抗日英雄!大中国这个民族,也正是千千万万的国民党英勇抵抗小日本的侵略野心,得以保存这片江土。然而,我们的老毛及更多的国人,还在味着良心大骂国民党是反动派,我都不知你们的良心当真被狗吃了?连最基本的人话也不会说了。
当年七十大几的老毛视察南方,在列车上搭上个列车服务员张玉凤,带至中南海,进入中央政治局常委,哈。。至今我们的官方都没有向全国人民交待,张玉凤究竟是老毛的情人?还是夫人?还是。。。。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说真话 读书笔记5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