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南渡北归(增订版)(全集)」笔记赏析感悟(2)篇

南渡北归(增订版)(全集)

作者:岳南

莫言、杨振宁、柳传志、俞敏洪、茅于轼、张鸣、张颐武、何亮亮等人力荐!荣获《亚洲周刊》2011年度华文十大好书之冠,以及诸多大奖,好评如潮。这是一部全景展现20世纪中国学术大师命运变迁的史诗巨著,记叙抗战年代学人的艰苦卓绝,再现国难当头大师的风骨典范。所谓“南渡北归”,即上个世纪大批知识分子冒着抗战的炮火由中原迁往西南之地,而后再回归中原的故事。整部作品的时间跨度近一个世纪,所涉人物囊括了二十世纪人文科学领域的大部分大师级人物,如蔡元培、王国维、梁启超、梅贻琦、陈寅恪、钱锺书等。作品对这些知识分子群体命运作了细致的探查与披露,对各种因缘际会和埋藏于历史深处的人事纠葛、爱恨情仇进行了有理有据的释解,读来令人心胸豁然开朗的同时,又不胜唏嘘,扼腕浩叹。书中引用了台湾中研院大量珍贵史料、照片,以及大量亲历者采访资料,如曾氏家族后人、刘文典等大师后人亲述。

「南渡北归(增订版)(全集)」笔记赏析感悟 第(1)篇

1、大致介绍了“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这一核心价值观,在近代以来,随着时句的动荡变迁而对个人、社会、国家的影响,起源于新文化运动、发展国内革命、鼎盛于抗战前、衰落于抗战和解放时期、最终凋谢于文化浩劫之中。悲天悯人

2、“凡一种文化,值此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引自陈寅恪先生为“以死殉道”的王国维先生挽词

3、凡属所谓“时代精神”,能掀起一个时代的人兴奋的,但都未必可靠,也未必能持久。经过自己长久努力思考出来的东西,比如说老子、孔子、孟子、庄子等人的思想,历经大浪淘沙,才会历久弥坚。—金岳霖先生

4、爱国精神是立身处世的根本。

5、学习大师做学问的精神:志,识,恒,勤

6、叹服世家(所谓的数百年大家)文化对子孙后代教育的重视和对文化的传承、发扬光大,弘不世之功。

陆陆续续花了近80个小时读完此书,真是大开眼界、受益颇多、回味无穷。过程中既有激情高涨,又有感慨万分,也有悲愤交加,还有脉脉温情…

「南渡北归(增订版)(全集)」笔记赏析感悟 第(2)篇

这本书将近五千页,慢腾腾看了40个小时。从卢沟桥事变开始,一直讲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金岳霖之死,跨度四十多年。本书文风很受诟病,尤其夹杂一些水浒味的江湖气息与牵强莫名的人物类比十分不搭调,同时还夹带私货,时不时流露出作者本人过于主观的爱憎喜怒,影响观感。但这部皇皇巨著中,有关历史、人物的记录基本都贴近历史,涵盖了太多教科书上不会出现的真实史料,在风云变幻的历史大背景下,相当丰富地重现了当年的大师风貌。

这是近现代史上最悲剧化的一群人,也是最光辉璀璨的一群人。他们在北平的纷飞战火中仓惶逃亡,在昆明的炮声里食不果腹地艰难治学,在李庄充斥着硫磺味的土地上奋笔疾书……抗战胜利那一天,他们狂喜着敲锣打鼓,又在国民党兵败如山倒的节节败退中仓惶地走向不同的命运。看胡适蒋梦麟梅贻琦的后半生时,已经颇觉大势已去,大师陨落;转而写到留在国内的这些人,发现迎接他们的乃是炼狱之门。十年浩劫又岂止十年,从建国到1978,对知识分子的政策从未友好过,不过是大家轮流站上批斗台,最后来个全体同台“大联欢”,曾经最耀眼最得体的人物,相继经历了最屈辱的死法。

历史有对错,人有善恶。可是看到评论里,有许多对参与暴行的那些人恶毒的诅咒,这些施咒者与那些施暴者,何其的相似!换个时代,这便是同一批人啊!冤冤相报,冤死的人永远也享受不到这些迟来的正义。正如所谓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又该如何能把所有的雪花揪出来挫骨扬灰呢?我们太多的人,都从未有过独立思考的能力,依附于历史车轮上,被夹裹着滚滚而去,是最简单的活法啊。

文中有一句看似戏谑的话反复出现,只许老老实实,不许乱说乱动。这是当年长期用在右派身上的话语,其实与我们当今毫无区别啊。从幼稚园开始,我们的孩子就被要求只许老老实实不许乱说乱动,整齐划一地长大,而特立独行的人从古至今都是异类。

而在这个新时代,我们竟也被要求集体学习什么明什么知,高举红宝书,下一步就该歌颂伟人了。

都觉得好笑,却又都卖力的表演,这便是每个时代的人都努力想要更好的活在那个时代的姿势吧。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南渡北归(增订版)(全集)」笔记赏析感悟(2)篇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