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以文学化的笔法描述七个人物在历史场景与文化中的境况,剖析其生命历程背后难为人知的艰辛、焦灼和不得已,展现出大明王朝既强大又虚弱、既意志决绝又精神涣散的全貌。这七个人物分别是:一个皇帝:朱元璋;一个篡位者:朱棣;一个清官:海瑞;一个太监:魏忠贤;一个造反者:张献忠;一个叛徒:吴三桂;一个忠臣:郑成功。
「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笔记赏析感悟 第(1)篇
儒家思想向来为圣人总结发布并广泛宣传的正统思想,对于道德的要求可谓是严苛,对于古代统治者和读书分子的毒害不可不谓之深,像一群庞大的根系紧紧扎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和中国人民盲目寻求精神依靠和安慰的心里。我以为的道德不应该是舍己为人,而是先学会在不侵害他人的同时成全自己,先满足私心才能推己及人。
时势造英雄。我是赞同的。从流氓强盗出身的卑贱农民朱元璋到步步为营从侄子手里夺取天下的朱棣,古今成大事者,冥冥之中必是通过某种无影无形的规律在推动历史的方向和格局,而后断情绝欲,麻木不仁,专注于权术之争,君臣之间本可相辅相成,奈何猜忌难免,相互算计导致误会和利益的牵涉俱深,最后是对下一代统治者的选拔和培养,扫清路障,为奠定世代基业做最后的努力。
海瑞的偏执和清高过分圣人化,这是一个被道德教条和清规戒律捆绑囚禁,终其一生未曾逃脱,最后葬生于此的可怜的人。可用做杂工,他是工作狂,却难以成大事也。他或许看清了世道,却不懂得变通,不懂得灵活处事,一辈子清贫忙碌,洁身自好,不与世俗为伍,对得起苍天,对得起良心,可怎对得起他绝食而亡的女儿,对得起自己勤勤恳恳的一生?替这个不幸的人感到不值。但又想到一切都是他深思熟虑后的选择和心甘情愿的忍受,我只得尊重他,祝福他,他的信仰终究如太阳,温暖着他泥土下安息的灵魂。
魏忠贤为了生存忍辱偷生,张献忠一代枭雄却为了成为生死主宰,满足变态欲望沦为杀人狂魔,吴三桂叛明顺清,为清卖命最后得到的是兔死狗烹的结局。我看来,这些在历史里留下绚丽色彩的一笔的人物,不过是饱受压迫,始终身不由己罢了,他们从来没有自由过。
郑成功收复台湾是为了夺去根据地反清复明,实现复国抱负,命运给他开了天大的玩笑,他的坚持、以命抗争的最终却是忠孝两弃。可悲可泣!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一粒小石子,改变历史本应该书写的轨迹。每一位历史人物在当时做出的任何一个选择,我认为都是进步。这是相对于历史发展观而言的。
「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笔记赏析感悟 第(2)篇
儒家思想向来为圣人总结发布并广泛宣传的正统思想,对于道德的要求可谓是严苛,对于古代统治者和读书分子的毒害不可不谓之深,像一群庞大的根系紧紧扎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和中国人民盲目寻求精神依靠和安慰的心里。我以为的道德不应该是舍己为人,而是先学会在不侵害他人的同时成全自己,先满足私心才能推己及人。
时势造英雄。我是赞同的。从流氓强盗出身的卑贱农民朱元璋到步步为营从侄子手里夺取天下的朱棣,古今成大事者,冥冥之中必是通过某种无影无形的规律在推动历史的方向和格局,而后断情绝欲,麻木不仁,专注于权术之争,君臣之间本可相辅相成,奈何猜忌难免,相互算计导致误会和利益的牵涉俱深,最后是对下一代统治者的选拔和培养,扫清路障,为奠定世代基业做最后的努力。
海瑞的偏执和清高过分圣人化,这是一个被道德教条和清规戒律捆绑囚禁,终其一生未曾逃脱,最后葬生于此的可怜的人。可用做杂工,他是工作狂,却难以成大事也。他或许看清了世道,却不懂得变通,不懂得灵活处事,一辈子清贫忙碌,洁身自好,不与世俗为伍,对得起苍天,对得起良心,可怎对得起他绝食而亡的女儿,对得起自己勤勤恳恳的一生?替这个不幸的人感到不值。但又想到一切都是他深思熟虑后的选择和心甘情愿的忍受,我只得尊重他,祝福他,他的信仰终究如太阳,温暖着他泥土下安息的灵魂。
魏忠贤为了生存忍辱偷生,张献忠一代枭雄却为了成为生死主宰,满足变态欲望沦为杀人狂魔,吴三桂叛明顺清,为清卖命最后得到的是兔死狗烹的结局。我看来,这些在历史里留下绚丽色彩的一笔的人物,不过是饱受压迫,始终身不由己罢了,他们从来没有自由过。
郑成功收复台湾是为了夺取根据地反清复明,实现复国抱负,命运给他开了天大的玩笑,他的坚持、以命抗争的最终却是忠孝两弃。可悲可泣!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一粒小石子,改变历史本应该书写的轨迹。每一位历史人物在当时做出的任何一个选择,我认为都是进步。这是相对于历史发展观而言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笔记赏析感悟(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