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岗乡
八岗镇是中国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下辖镇级行政单位,位于中牟县西南方向,地理坐标为北纬 34°,东经 114.4°,海拔高度 108 米,距郑州市35公里,距中牟县城21公里,南至郑州新郑国际机场10公里。东邻姚家镇,西邻谢庄镇,北邻郑庵镇,南与张庄、三官、黄店三镇接壤。全镇总面积48.6平方公里。镇人民政府驻八岗村。1958年设八岗公社,1983年改乡,2009年2月撤乡设镇。镇辖区内有老寨龙山文化遗址。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八岗镇
- 外文名称:Ba-gang Town
- 行政区类别:镇
- 所属地区:华中
- 下辖地区:17个行政村,29个自然村
- 政府驻地:八岗村
- 电话区号:0371
- 邮政区码:451474
- 地理位置:北纬 34°;东经 114.4°
- 面积:48.6 平方公里
- 人口:3万
- 方言:中原官话郑开片
- 气候条件:暖温带大陆性季风
- 火车站:中牟火车站、郑州火车站
- 车牌代码:豫A
基本信息
八岗镇 代码:410122205
全镇辖 17 个行政村:八岗村、前张村、庙后村、张堂村、蔡庄坡村、前吕村、梁庄村、滹沱张村、蒲北孙村、冯庄村、单家村、常店村、伊家村、丁刘村、树头村、祥付刘村、河头陈村。29 个自然村, 113 个村民组,人口3万余人。土地面积 48.6 平方公里,其中可耕地 38000余亩。 民族有:汉、回、彝、布衣、满、泰等,以汉族为最多。
八岗镇驻地八岗村农曆每月二、五、八日有集市贸易。镇辖区古蹟有八岗老寨龙山文化遗址(1987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冯庄古墓群。
历史沿革
据《河南省中牟县地名志》(1992:P84)记载,八岗镇辖区明、清属新兴保(里)。1927年属第八区。1941年属张庄乡。1949年属八岗区。1951年属第五区。1956年置八岗中心乡。1958年置八岗公社。1961年,西南部37个村庄析出置张庄公社,1963年撤销张庄公社,所有村庄仍属八岗公社。1983年改称八岗乡。1989年复析出西部39个村庄,置张庄乡。2009年2月撤乡设镇。
名字由来
八岗镇以镇政府驻地八岗村命名。据《河南省中牟县地名志》(1992:P85)记载,八岗村,为王姓建村,原名王家庄。明末毁于兵火,迁居今址。因四周有柿树、五夹皮、大岗、卧龙、应未、胡岗、别岗、桐树岗八个土岗(现地貌特徵发生巨大变化,原土岗大多已被改造为农田,不复存在),故而得名八岗王,简称八岗。清鹹丰年间筑寨,名五福寨。1929年国民党于此设第八区公所。1941至1947年,国民党中牟县政府驻此。建国后历为区、公社、乡驻地。
地理位置
八岗镇位于中牟县西南方向,距郑州市35公里,距中牟县城21公里,南至郑州新郑国际机场10公里。东邻姚家镇,西邻谢庄镇,北邻郑庵镇,南与三官、张庄、黄店三镇接壤。丈八沟河自西向东贯通全境。
河南省中牟县八岗乡
地理坐标为北纬 34 度,东经 114.4 度,海拔高度 108 米。全镇南边是金陵寺沙岗带,北边有蔡庄坡沙岗带,中部平坦属青沙土质。呈西南高东北低地势。
气候条件
八岗镇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区。一般春季多风,夏季东南风居多,冬季偏北风盛行,冬寒夏热,四季分明。年平均日照时间为 3000 小时,年平均降雨量 600 毫米,年平均无霜期 213 天,年平均气温 14.5 ℃,最大冻土层 250 毫米,最高温度 40 度。
主要农作物
八岗镇是一个农业镇,土地大部分以井灌为主。农业发展前景广阔。历来盛产小麦、玉米、花生、大瓜、蔬菜、杂果等,特别是近年来党的富民政策的实施,全乡正在向高、新、特、优方面发展,农业收入逐年增加,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强镇富民的步伐快速前进,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新农村气象。

交通运输
八岗镇交通便利,东临近223省道,境内 中(牟)张(庄)、郑(州)三(官庙)两条主要公路呈十字型穿境而过。全镇设有两个汽车客运站点:八岗镇汽车客运中心站(位于八岗村西中张公路与郑三公路交汇处,距镇政府西约700米)和庙后汽车客运站(位于庙后村东),两个站点均有发往郑州市汽车客运总站和中牟县汽车客运东站的班车。主站点八岗镇汽车客运中心站发往郑州汽车客运总站的班车约每30分钟一班,途径谢庄镇、郑州市管城区南曹乡、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终至航海西路郑州汽车客运总站。庙后汽车客运站早就没有了,现在坐车还得跑七八里路到八岗街里面去坐车,非常不方便……
社会情况
近年来,八岗镇党委、政府坚持“四突破,一加快”的整体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畜牧业、林果业、非公制经济,努力增加民众收入。人均纯收入达到 4769 元,同时加大税收征管力度,积极培植税源 2006 年全镇税收达到 405 万元。小城镇建设成果显着, 2006 年共铺设环镇公路 3.5 公里 ,升级改造镇级公路 7 公里 ,完成村村通油路 18.78 公里 拉大了城镇框架。对镇政府所在地进行了美化,整修下水道 2 公里 ,安装路灯 3 公里 ,并摆放了隔离墩,安装了有线广播。

教育情况
八岗镇现有初级中学一所,即:八岗镇初级中学,学校位于距镇政府(东)约1000米的前吕村,全校约有国中学生:900余人,新的八岗镇初级中学由原来的八岗乡第一初级中学和八岗乡第二初级中学(又称:前吕中学)于2002年前后合併组建而成,原八岗乡第一初级中学位于距乡政府(西)约1000米左右的常店村,两所中学合併后,八岗乡第一初级中学原址改为:八岗镇中心国小(汇集全乡国小5、6年级学生)。
国小

全镇共有10所主要国小,自东向西依次为:庙后国小、蔡庄坡国小、高陈国小、滹沱张国小、八岗国小、冯庄国小、单家国小、祥符刘国小、河头陈国小,以及八岗镇中心国小。
文化遗址
据老人讲,八岗老寨原本地势较高,寨墙高度超过四丈。1972年开始,当时的八岗大队为了平整土地,用三年时间,杴挖人拉,终于把老寨拉平,用老寨的土填平了村子周围所有的土地。
在取土过程中,有村民挖出灰罐、骨头,开始没人注意,但越挖越多,并且,相继挖出大量的人和动物骨骼、石器、灰罐和绘有花纹的红罐。引起了村里的“右派”王相臣(王相臣:西北大学历史系毕业,陕西省韩城县高中历史教师)的注意。他向当时的八岗公社文教组作了汇报。中牟县文教局的干部到现场挖掘后,鹿角、鹿骨等文物相继出土。经专家鉴定,出土文物年代非常丰富。既有仰韶文化时期的、龙山文化时期的、也有秦汉一直到明代的。但以仰韶文化时期的文物最为珍贵,因此,定名为八岗老寨仰韶文化遗址。然而,由于当时人们文物保护意识不强,大多文物或被破坏,或已散失,只有极少量的几件文物如鹿角、鹿骨、彩陶等,被带回县城,保管在中牟县文管室内。直到现在,村里的民众说起此事,还后悔不已。他们说,只怪当时文物保护意识不强,糟蹋了祖宗留下的大批文物。
文物发掘

1987年,八岗老寨仰韶文化遗址被郑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现遗址西南角立有保护标誌石碑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