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人力资源与劳动关係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人力资源与劳动关係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人力资源与劳动关係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本书是大学劳动关係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劳动经济学、社会保障等专业的基础课程教材。本书的内容设计既立足人力资源管理与劳动关係学的基础理论,又顺应人力资源与劳动关係不断融合的时代趋势,是一本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教材。

全书共十四章,包括总论、公司治理与僱佣战略、劳动标準、工作研究与工作分析、工作场所用工流程管理(上、下)、管理沟通与劳动关係氛围、员工民主参与、绩效认可与绩效管理、总报酬模型与薪酬管理、劳动契约管理、集体协商和集体契约、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企业劳资冲突管理系统。每一个章都配有学习目标、案例分析和複习思考题等内容。

本书既适合作为劳动关係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劳动经济学、社会保障及相关经济管理类专业师生的课程教材,也可作为政府相关部门及企业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主管的培训教材。"

基本介绍

  • 书名:人力资源与劳动关係管理
  • 作者:唐鑛、杨振彬
  • ISBN:9787302467724
  • 定价:39元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4.01
人力资源与劳动关係管理
作者:唐鑛 杨振彬 主编 刘兰 朱云乐 副主编
定价:39元
印次:1-1
ISBN:9787302467724
出版日期:2017.04.01
印刷日期:2017.04.07
    "本书是大学劳动关係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劳动经济学、社会保障等专业的基础课程教材。本书的内容设计既立足人力资源管理与劳动关係学的基础理论,又顺应人力资源与劳动关係不断融合的时代趋势,是一本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教材。全书共十四章,包括总论、公司治理与僱佣战略、劳动标準、工作研究与工作分析、工作场所用工流程管理(上、下)、管理沟通与劳动关係氛围、员工民主参与、绩效认可与绩效管理、总报酬模型与薪酬管理、劳动契约管理、集体协商和集体契约、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企业劳资冲突管理系统。
    目录
    第1章总论1
    1.1工作场所用工管理的认知演进1
    1.1.1工作场所的人力资源与劳动关係管理1
    1.1.2工作场所用工管理的理论创新和思想演进2
    1.2人力资源与劳动关係管理的核心範畴8
    1.2.1劳动关係建立与运行的4个阶段8
    1.2.2人力资源与劳动关係的直接利益相关者:僱主与雇员10
    1.2.3劳动关係管理与劳动关係治理模型11
    1.3人力资源与劳动关係管理的价值塑造及研究範式14
    1.3.1人力资源与劳动关係管理的价值塑造:合理、合情、合法14
    1.3.2人力资源与劳动关係管理的三重境界15
    1.3.3人力资源与劳动关係管理的研究範式17
    案例分析硅谷的任期制:基于劳资双方行为和心理契约发展的僱佣实践18
    複习思考题20
    第2章公司治理与僱佣战略21
    2.1公司治理结构21
    2.1.1公司治理结构概述21
    2.1.2公司治理结构理论22
    2.1.3公司治理结构的组成要素23
    2.1.4公司治理结构模式26
    2.2公司战略与组织结构设计30
    2.2.1公司战略30
    2.2.2公司组织结构设计33
    2.3僱佣战略40
    2.3.1僱佣战略的影响因素41
    2.3.2僱佣战略的制定42
    案例分析波音公司:“内外结合,刚柔并进”的公司治理43
    複习思考题43
    第3章劳动标準44
    3.1劳动标準概述44
    3.1.1劳动标準的概念44
    3.1.2劳动标準的分类44
    3.1.3劳动标準的法律效力45
    3.1.4影响劳动标準制定的因素46
    3.2国际与国家级劳动标準47
    3.2.1国际劳工标準47
    3.2.2国家劳动标準51
    3.3行业、地方级劳动标準53
    3.3.1行业、地方级劳动标準的内涵53
    3.3.2行业、地方级劳动标準的分类54
    3.4企业级劳动标準55
    3.4.1企业劳动标準概述55
    3.4.2企业劳动标準的制定与实施57
    3.4.3企业劳动标準的评估与修改60
    案例分析邳州市板材行业通过集体协商制定行业工资标準62
    複习思考题63
    第4章工作研究与工作分析64
    4.1工作研究64
    4.1.1工作研究的概念与历史沿革64
    4.1.2工作研究的研究内容65
    4.1.3工作研究的操作方法66
    4.2劳动定额69
    4.2.1劳动定额概述与分类69
    4.2.2时间定额70
    4.2.3劳动定额水平与制定方法73
    4.2.4劳动定额管理74
    4.2.5劳动定额管理在工作场所用工管理中的作用76
    4.3劳动定员77
    4.3.1劳动定员的概念77
    4.3.2劳动定员标準78
    4.3.3劳动定员标準化在企业用工管理中的意义80
    4.4工作分析81
    4.4.1工作研究与工作分析的关係81
    4.4.2工作分析的概念与相关术语81
    4.4.3工作分析的实施办法82
    4.4.4工作分析在工作场所用工管理中的作用86
    案例分析上海市首个区域性行业工时劳动定额标準——
    《普陀区男式西裤、男式长袖衬衫工时劳动定额指导标準》88
    複习思考题88
    第5章工作场所用工流程管理(上)89
    5.1僱佣模式与僱佣标準89
    5.1.1僱佣模式89
    5.1.2僱佣标準93
    5.2用工招募流程96
    5.2.1招聘标準96
    5.2.2招聘流程97
    5.2.3录用与评估100
    5.3试用期用工管理103
    5.3.1试用期适用条件103
    5.3.2试用期与劳动契约期限103
    5.3.3试用期内员工待遇104
    5.3.4试用期内考核与评估104
    5.3.5试用期内劳动契约的解除104
    5.4岗位管理105
    5.4.1岗位管理的目标105
    5.4.2职位发展的纵向通道设计与管理:晋升管理106
    5.4.3职位发展的横向通道设计与管理:内部转岗108
    案例分析丰田的全面招聘体系109
    複习思考题110第6章工作场所用工流程管理(下)111
    6.1培训管理111
    6.1.1企业劳动关係中的培训管理111
    6.1.2培训管理的实践111
    6.1.3培训管理的有效评估113
    6.1.4培训管理与企业劳动关係管理115
    6.2员工支持计画117
    6.2.1员工支持计画(EAP)的定义及其内涵117
    6.2.2EAP的发展历程与本土化119
    6.2.3EAP的实务套用121
    6.3企业裁员管理技术127
    6.3.1企业裁员对象的选择127
    6.3.2企业裁员的程式127
    6.3.3企业裁员倖存者管理128
    6.3.4企业裁员的效果评价130
    案例分析IBM培养“新蓝”——新员工培训131
    複习思考题133第7章管理沟通与劳动关係氛围134
    7.1管理沟通134
    7.1.1绩效导向的管理沟通134
    7.1.2管理沟通的制度与能力建设139
    7.1.3团队的成员配置与执行力建设141
    7.2劳动关係氛围148
    7.2.1劳动关係氛围概述149
    7.2.2劳动关係氛围的相关理论基础150
    7.2.3企业劳动关係氛围的构建151
    案例分析罗伯特议事规则:看美国人怎样开会153
    複习思考题155第8章员工民主参与156
    8.1员工民主参与概述156
    8.1.1员工民主参与的含义156
    8.1.2员工民主参与的形式156
    8.1.3员工民主参与的度量158
    8.2国外员工民主参与160
    8.2.1国外员工民主参与的一般形式160
    8.2.2国外员工民主参与的特别形式162
    8.3我国员工民主参与制度164
    8.3.1国有企业中传统的民主参与制度165
    8.3.2新型民主参与制度173
    8.3.3民主管理体系的评估174
    案例分析东风日产的民主参与制度175
    複习思考题177第9章绩效认可与绩效管理178
    9.1绩效考核和绩效管理178
    9.1.1绩效考核178
    9.1.2绩效管理179
    9.2绩效管理系统的设计原则与目的181
    9.2.1绩效管理系统的设计原则181
    9.2.2绩效管理系统的设计目的181
    9.3绩效管理的程式和技术182
    9.3.1确定绩效评价的目的182
    9.3.2建立工作期望与考核指标182
    9.3.3设计评价体系185
    9.3.4绩效形成过程的督导193
    9.3.5工作绩效评价实施194
    9.3.6绩效评价面谈195
    9.3.7制订绩效改进计画196
    9.3.8绩效改进指导196
    9.4绩效考评结果的运用196
    9.4.1岗位技能评估与员工发展规划196
    9.4.2劳动工资与报酬198
    9.4.3岗位调动与晋升198
    9.4.4人力资源与劳动关係管理专题研究198
    9.5绩效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创新198
    9.5.1绩效管理理念的演变198
    9.5.2绩效管理方法的创新199
    9.5.3回归绩效管理的本质199
    案例分析GE终于明白了绩效管理的真谛200
    複习思考题200
    第10章总报酬模型与薪酬管理201
    10.1总报酬模型201
    10.1.1总报酬模型概述201
    10.1.2总报酬模型是对传统用工管理範式的突破203
    10.1.3总报酬模型的有效性204
    10.2普通员工的总报酬管理205
    10.2.1职位薪酬体系设计205
    10.2.2能力薪酬体系设计207
    10.2.3技能薪酬体系设计208
    10.2.4福利209
    10.2.5工作与生活有效性210
    10.2.6个人发展与职业机会211
    10.3企业高管的薪酬管理212
    10.3.1高管薪酬激励概述212
    10.3.2高管薪酬设计213
    10.4基于劳资双赢的薪酬管理模式215
    10.4.1绩效与报酬的对等承诺与对等实现215
    10.4.2薪酬管理的法律环境——合法216
    10.4.3实现薪酬管理的高效率——合理217
    10.4.4基于公平的薪酬分配——合情219
    案例分析全面解读华为的股权激励策略:二十多年跌宕起伏222
    複习思考题224
    第11章劳动契约管理225
    11.1劳动契约管理概述225
    11.1.1劳动契约的概念225
    11.1.2劳动契约的特徵225
    11.1.3劳动契约与其他相关契约类型的区别226
    11.2劳动契约制度的适用範围227
    11.2.1直接适用範围227
    11.2.2依照执行範围228
    11.2.3特别适用範围229
    11.2.4适用範围的排除229
    11.3劳动契约管理的主要内容230
    11.3.1劳动契约的订立管理230
    11.3.2劳动契约的履行管理233
    11.3.3劳动契约的变更管理234
    11.3.4劳动契约的解除管理235
    11.3.5劳动契约终止和续订的管理237
    11.4特殊类型劳动契约管理239
    11.4.1劳务派遣劳动契约管理239
    11.4.2非全日制从业人员劳动契约管理240
    複习思考题245
    第12章集体协商和集体契约管理246
    12.1集体协商概述246
    12.1.1集体协商的概念、分类246
    12.1.2集体协商的作用247
    12.1.3主要市场经济国家的集体谈判实践模式248
    12.1.4我国集体协商的历史沿革251
    12.2集体协商的行为準则254
    12.2.1集体协商的合法性254
    12.2.2集体协商的合情性257
    12.2.3集体协商的合理性257
    12.3集体契约管理257
    12.3.1集体契约概述257
    12.3.2集体契约的订立259
    12.3.3集体契约的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261
    12.3.4集体契约的效力262
    12.3.5集体契约争议处理264
    案例分析北京餐饮行业工资协商实现突破264
    複习思考题265
    第13章事业单位人事管理266
    13.1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概述266
    13.1.1事业单位概述266
    13.1.2事业单位用工类型268
    13.1.3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主要内容268
    13.2事业单位岗位管理269
    13.2.1事业单位岗位管理概述269
    13.2.2岗位类别270
    13.2.3岗位等级270
    13.2.4岗位比例271
    13.2.5岗位任职条件271
    13.2.6岗位设定272
    13.3事业单位招聘管理274
    13.3.1公开招聘274
    13.3.2内部竞聘275
    13.3.3人才交流276
    13.4事业单位聘用契约管理278
    13.4.1聘用契约管理的依据278
    13.4.2聘用契约的订立279
    13.4.3聘用契约的解除280
    13.4.4聘用契约的终止283
    案例分析事业单位女职工应按职称办理退休284
    複习思考题285
    第14章企业劳资冲突管理系统286
    14.1工作场所冲突相关概念与模型286
    14.1.1相关概念286
    14.1.2相关模型288
    14.1.3理论基础290
    14.2工作场所冲突管理系统292
    14.2.1发展演变292
    14.2.2识别与测量297
    14.2.3系统设计297
    14.2.4系统实现299
    14.3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机制303
    14.3.1产生原因303
    14.3.2机制设计303
    14.3.3设计原则304
    複习思考题306
    参考文献307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人力资源与劳动关係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