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劳动纠纷:律师线上答疑
《劳动纠纷律师线上答疑》是2009年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赵鸿祥。
基本介绍
- 书名:劳动纠纷:律师线上答疑
- ISBN:9787509311936, 7509311934
- 页数:319页
-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9年4月1日
- 装帧:平装
- 开本:32
- 正文语种:简体中文
- 尺寸:20.6 x 14.4 x 1.6 cm
- 重量:340 g
- 条形码:9787509311936
作者简介
赵鸿祥,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大学教师,北京市弘晨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劳动争议仲裁网首席法律顾问。先后在中国人民大学培训学院、华北电力大学培训学院、北京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华侨学院、北京经济技术职业学院等知名学府主讲民法、商法、国际商法、契约法、公司法、经济法、劳动法等专业课程,深受学生欢迎。同时,积极投身于司法实践,担任多家企事业单位的法律顾问。《劳动契约法》出台前后,在多场劳动契约法的培训中担任主讲教师,从各种角度解剖劳动契约法的立法本意及司法现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丁玉芝,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现为北京市凯泰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劳动法律服务部主任,企业培训师,劳动争议仲裁网法务总监兼任首席律师。致力于劳动法、公司法研究,擅长领域为企业劳动用工管理,个人劳动维权以及公司法务。
张德龙,北京市弘晨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执业律师,现担任多家企业法律顾问。曾代理上百件劳动争议案件,为多家企业提供最新劳动法律法规的培训讲座、协助制定企业劳动用工规章制度。对企业劳动用工、劳动争议案件处理有丰富的实务经验。
内容简介
《劳动纠纷:律师线上答疑》主要讲述了:生活实例——来源于生活的实际案例,通俗易懂,方便读者对号入座,查找相关解决办法。关键字解析——专业律师以其多年办案经验和智慧,给出问题权威解决答案,于法有据。法眼点晴——含金量最高的诉讼流程、技巧及疑难点提示,法律帮助,一点就通。
目录
第一章 劳动法的适用範围
1.民办非企业单位也是用人单位
2.退休人员并非劳动者
第二章 促进就业
3.男女就业权平等
4.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就业受保护
5.禁止非法招用童工
6.依法从事职业中介活动
第三章 劳动契约
7.劳动关係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8.用人单位不得扣押证件
9.一个月不签契约,一支付双倍工资
10.一年内不签契约的,视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契约
11.用工前订立契约的,劳动关係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12.连续工作满十年,应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契约
13.连续订立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契约再续订的,应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契约
14.无固定期限劳动契约也可解除
15.试用期
16.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不能随意解除契约
17.劳动者不必支付试用期内的培训费用
18.不得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19.违反服务期约定应支付违约金
20.违反竞业限制约定应支付违约金
21.因欺诈订立的劳动契约无效
22.免除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条款无效
23.违反法律法规的条款无效
24.五种行业可使用简易劳动契约文本
第四章 劳动契约的履行和变更
25.讨薪可申请支付令
26.变更投资人不影响契约履行
第五章 劳动契约的解除
27.劳动者辞职权
28.劳动者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可解除契约
29.未提供劳动保护或劳动条件,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契约
30.未及时足额支付工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契约
31.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契约
32.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契约
33.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立即解除劳动契约
34.劳动者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契约
35.劳动者严重失职造成重大损害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契约
36.劳动者营私舞弊造成重大损害的,用人单位可以协商劳动契约者
37.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係,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契约
38.劳动者被判刑,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契约
39.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医疗期内用人单位一般不得解除劳动契约
40.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
41.经济性裁员
第六章 集体契约
42.集体契约的订立程式
43.集体契约的生效
44.集体契约的效力
45.集体契约争议的解决途径
第七章 劳务派遣
46.劳务派遣应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契约
47.无用工期间,应支付最低工资
48.同工同酬
49.劳务派遣劳动者的维权途径
第八章 非全日制用工
50.劳动契约的签订
51.劳动契约的终止
52.劳动报酬
第九章 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
53.加班费
54.约定的加班时间超过法定的时间
55.安排补休不能代替加班工资
56.劳动者的休息权
57.年休假及待遇
58.探亲假及待遇
59.病假及医疗期
60.婚丧假及待遇
61.公假及待遇
62.事假及待遇
第十章 工资及经济补偿金
63.工资
64.工资支付形式
65.工资支付时间
66.最低工资保障
67.扣发工资
68.剋扣工资
69.加班工资
70.工伤或职业病期间工资
第十一章 劳动安全与职业培训
第十二章 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
第十三章 社会保险
第十四章 住房公积金
第十五章 劳动争议、人事争议仲裁
第十六章 劳动争议当事人主体的确定
第十七章 劳动争议仲裁程式
第十八章 用人单位企业规章制度
第十九章 劳动保障监察
附录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劳动纠纷:律师线上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