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世纪套用型法学系列教材:国际法
《21世纪套用型法学系列教材:国际》是2012年3月16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基本介绍
- 中文名:21世纪套用型法学系列教材:国际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页数:231页
- 开本:16
- 定价:28.00
- 作者:李毅
- 出版日期:2012年3月16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300149202, 7300149200
- 品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编辑推荐
《21世纪套用型法学系列教材:国际法》系统地阐述了国际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原则,注意与国际实践相结合,为面向法学教育,增强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21世纪套用型法学系列教材:国际法》採用了全新的编写体例,注重对于司考考点的讲解。
内容简介
《21世纪套用型法学系列教材:国际法》共15章,主要涉及以下内容:国际法主体;国际法律责任;国际法上的领土;海洋法;国际航空法;外层空间法;国际环境保护法;国际法上的居民;国际人权法;外交关係法与领事关係法;条约法;国际组织法;国际争端的和平解决等。 《21世纪套用型法学系列教材:国际法》在编写体例方面,侧重案例教学的方式,引入经典案例和司法考试典型案例。在每章之首安排了“引读案例”并原则上在章末安排了“课堂讨论案例”。 在内容方面,注重本科教学体系与司法考试知识点的融合,突出对司法考试知识点的讲解。对有关重要知识点,凡曾在司法考试中出现过的,基本上都列举相关真题并附解析。 在章节安排和内容取捨方面,追求简明而不失系统性。对有些重点内容,力求化繁为简,注重知识点的清晰、简明讲解,必要之处引入图示予以概括和说明。
作者简介
李毅,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北京师範大学副教授,国际法研究生导师,北京国际法学会理事,多年来一直从事国际法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国际法导论
第一节 国际法的概念
一、国际法的名称和演变
二、国际法的特性
第二节 国际法的渊源、编纂及效力根据
一、国际法的渊源
二、国际法的编幕
三、国际法的效力根据与学派
第三节 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係
一、国际法与国内法关係的理论
二、国际法与国内法关係的实践
三、国际法在我国国内的适用问题
第四节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一、基本原则的概念
二、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国际法主体
第一节 国际法主体概述
一、国际法主体的概念
二、国际法主体的範围
第二节 国家
一、国家的构成要亲与类型
二、国家的基本权利
三、国家的管辖权与国家主权豁免
四、国际法上的承认与继承
第三节 国际组织
一、国际组织的概念、类别及法律地位
二、联合国体系
第三章 国际法律资任
第一节 国际责任的构成
一、国际责任的概念
二、国际贵任的构成
三、排除不当性的情况
第二节 国际责任的形式
第三节 国际责任制度的新发展
一、国际刑事责任问题
二、国际赔偿责任问题
第四章 国际法上的领土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领土的取得方式
一、传统国际法获取领土的五种方式
二、现代国际实践中新的领土取得方式
第三节 边界和边境制度
一、边界
二、边境制度
第四节 两极地区的法律地位
一、南极地区
二、北极地区
第五章 海洋法
第一节 内海
第二节 领海及毗连区
一、领海及领海制度
二、毗连区及有关制度
第三节 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
第四节 群岛水域和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
第五节 公海与国际海底区域
第六章 国际航空法
第一节 概述
一、领空及其界限问题
二、国际航空法体系
第二节 国际民航安全制度
一、关于航空安全的条约
二、对危害国际民用航空安全行为的管辖权
三、引渡和起诉
第七章 外层空间法
第八章 国际环境保护法
第九章 国际法上的居民
第十章 国际人权法
第十一章 外交关係法与领事关係法
第十二章 条约法
第十三章 国际组织法
第十四章 国际争端的和平解决
第十五章 战争与武装冲突法
附录:建议参考的主要相关条约及中国立法目录
第一节 国际法的概念
一、国际法的名称和演变
二、国际法的特性
第二节 国际法的渊源、编纂及效力根据
一、国际法的渊源
二、国际法的编幕
三、国际法的效力根据与学派
第三节 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係
一、国际法与国内法关係的理论
二、国际法与国内法关係的实践
三、国际法在我国国内的适用问题
第四节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一、基本原则的概念
二、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国际法主体
第一节 国际法主体概述
一、国际法主体的概念
二、国际法主体的範围
第二节 国家
一、国家的构成要亲与类型
二、国家的基本权利
三、国家的管辖权与国家主权豁免
四、国际法上的承认与继承
第三节 国际组织
一、国际组织的概念、类别及法律地位
二、联合国体系
第三章 国际法律资任
第一节 国际责任的构成
一、国际责任的概念
二、国际贵任的构成
三、排除不当性的情况
第二节 国际责任的形式
第三节 国际责任制度的新发展
一、国际刑事责任问题
二、国际赔偿责任问题
第四章 国际法上的领土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领土的取得方式
一、传统国际法获取领土的五种方式
二、现代国际实践中新的领土取得方式
第三节 边界和边境制度
一、边界
二、边境制度
第四节 两极地区的法律地位
一、南极地区
二、北极地区
第五章 海洋法
第一节 内海
第二节 领海及毗连区
一、领海及领海制度
二、毗连区及有关制度
第三节 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
第四节 群岛水域和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
第五节 公海与国际海底区域
第六章 国际航空法
第一节 概述
一、领空及其界限问题
二、国际航空法体系
第二节 国际民航安全制度
一、关于航空安全的条约
二、对危害国际民用航空安全行为的管辖权
三、引渡和起诉
第七章 外层空间法
第八章 国际环境保护法
第九章 国际法上的居民
第十章 国际人权法
第十一章 外交关係法与领事关係法
第十二章 条约法
第十三章 国际组织法
第十四章 国际争端的和平解决
第十五章 战争与武装冲突法
附录:建议参考的主要相关条约及中国立法目录
文摘
第一章 国际法导论
第一节 国际法的概念
一、国际法的名称和演变
国际法,或称国际公法,是指在国际交往中形成的,调整国际法主体之间、主要是国家之间关係的有法律拘束力的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的总体。
17世纪前后,有的学者将国际法称为“国家间的法”或者“万国法”,但这些称谓未得到广泛採用。1625年,被誉为“国际法之父”的荷兰学者格劳秀斯在其巨着《战争与和平法》中使用了“万民法”一词.万民法最初本是罗马法中调整罗马公民同外国人之间关係的法律,因而属于国内法而非国际法,格劳秀斯在其巨着中将调整国家间关係的法律称为万民法,赋予其新的内涵,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780年,英国法学家边沁最早使用了国际法一词,由于这一名称科学地反映了这门法律的本质特徵,因而被广为接受并沿用至今。
国际法是国家在相互交往中产生和逐渐发展起来的,是国际关係发展的产物。国际关係经历了古代、中世纪、近代和现代四个历史时期,国际法的发展也相应经历了这样的四个时期。在古代,无论是在东方还是欧洲,一些各国并存的地区,由于国家间的交往而通常都有一些萌芽状态的国际法规则出现,例如,早在公元前1296年,古代埃及的法老就和西台国王缔结了一个有史可考的最古老的同盟条约。古代时期的国际法实践,以使节法、条约法、战争法方面较为多见,此外还包括一些涉及外国人地位和海洋的规则,但由于囿于生产力发展的局限,这一时期的国际法又是零星的、不系统的,同时通常又限于一定的区域,且往往带有宗教色彩。
第一节 国际法的概念
一、国际法的名称和演变
国际法,或称国际公法,是指在国际交往中形成的,调整国际法主体之间、主要是国家之间关係的有法律拘束力的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的总体。
17世纪前后,有的学者将国际法称为“国家间的法”或者“万国法”,但这些称谓未得到广泛採用。1625年,被誉为“国际法之父”的荷兰学者格劳秀斯在其巨着《战争与和平法》中使用了“万民法”一词.万民法最初本是罗马法中调整罗马公民同外国人之间关係的法律,因而属于国内法而非国际法,格劳秀斯在其巨着中将调整国家间关係的法律称为万民法,赋予其新的内涵,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780年,英国法学家边沁最早使用了国际法一词,由于这一名称科学地反映了这门法律的本质特徵,因而被广为接受并沿用至今。
国际法是国家在相互交往中产生和逐渐发展起来的,是国际关係发展的产物。国际关係经历了古代、中世纪、近代和现代四个历史时期,国际法的发展也相应经历了这样的四个时期。在古代,无论是在东方还是欧洲,一些各国并存的地区,由于国家间的交往而通常都有一些萌芽状态的国际法规则出现,例如,早在公元前1296年,古代埃及的法老就和西台国王缔结了一个有史可考的最古老的同盟条约。古代时期的国际法实践,以使节法、条约法、战争法方面较为多见,此外还包括一些涉及外国人地位和海洋的规则,但由于囿于生产力发展的局限,这一时期的国际法又是零星的、不系统的,同时通常又限于一定的区域,且往往带有宗教色彩。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21世纪套用型法学系列教材:国际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