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世纪法学研究生参考书系列刑法分则的解释原理
《21世纪法学研究生参考书系列刑法分则的解释原理》是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明楷。
基本介绍
- 书名:21世纪法学研究生参考书系列刑法分则的解释原理
- 作者:张明楷
- ISBN:9787300135779, 7300135773
- 页数: 851页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1年5月1日
- 装帧:平装
- 开本:16
内容简介
《21世纪法学研究生参考书系列·刑法分则的解释原理(第2版)(套装上下册)》作者基于“心中永远充满正义,目光不断往返于规範与事实之间”的解释理念,站在客观解释论的立场,就刑法分则解释中的若干问题展开了深入细緻的研究,得出了富有新意的结论,这些问题是:解释原理与解释方法、分则与总则,“……的”与“处……”。防止漏洞与减少对立、避免矛盾与保持协调,保护法益与违法要件,客观要素与主观要素。主观的超过要素与客观的超过要素,单一行为与複数行为、“非法”与“违反”、表述顺序与行为结构,抽象的升格条件与具体的升格条件,注意规定与法律拟制,普通法条与特别法条,并列与包容,用语的统一性与用语的相对性,普通用语的规範化与规範用语的普通化。
作者简介
张明楷,1959年生,湖北仙桃人。1982年毕业于湖北财经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系。曾是日本东京大学客员研究员、日本东京都立大学客员研究教授、德国波恩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和中南政法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现为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沖国人权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警察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独着《犯罪论原理》(1991年版)、《刑事责任论》(1992年版)、《刑法的基础观念》(1995年版)、《市场经济下的经济犯罪与对策》(1995年版)、《刑法学》(1997年第1版、2003年第2版、2007年第3版)、《未遂犯论》(1997年版)、《刑法格言的展开》(1999年第1版、2003年第2版)、《外国刑法纲要》(1999年第1版、2007年第2版)、《刑法学(教学参考书)》(1999年版)、《法益初论》(2000年第l版、2003年修订版)、《刑法的基本立场》(2002年版)、《刑法分则的解释原理》(2004年第1版、2011年第2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刑法学》(2006年版)、《诈欺罪与金融诈欺罪研究》(2006年版)、《刑法学教程》(2007年第1版、20lO年第2版)、《罪刑法定与刑法解释》(2009年版)、《犯罪构成体系与构成要件要素》(2010年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刑法原理与实务》(2010年版)、《刑法原理》(2011年版);译《日本刑法典》(法律出版社1998年第1版、2006年第2版);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
目录
第一章 解释原理与解释方法/7
一、解释主体/7
二、解释目标/27
三、解释态度/34
四、解释方法/47
五、解释理由/57
六、解释技巧/88
第二章 分则与总则/109
一、分则与总则的关係/109
二、总则对分则的指导/112
三、分则对总则的例外/150
四、分则与总则的协调/157
第三章 “……的,”与“处……。”/168
一、“……的,处……。”表述罪刑规範/168
二、“……的,”标示罪状的表述完结/110
三、“……的,”与罪名的关係/115
四、“……的,”与犯罪构成的关係/181
五、“处……。”标明法定刑/196
第四章 防止漏洞与减少对立/209
一、漏洞与包容的不可避免性/209
二、避免不应有的漏洞/214
三、减少不必要的对立/243
第五章 避免矛盾与保持协调/283
一、避免矛盾与保持协调的必要性/283
二、矛盾现象的分析/286
三、保持协调的方法/311
第六章 保护法益与违法要件/340
一、犯罪的实体/340
二、法益的概念/344
三、法益对违法构成要件解释的指导/352
四、法益变更对违法构成要件的影响/375
第七章 客观要素与主观要素/384
一、犯罪成立要素的分类/384
二、客观要素与主观要素的确定/387
三、主观要素明示客观要素的内容/403
四、客观要素标示主观要素的内容/406
五、客观要素与主观要素的关係/407
第八章 主观的超过要素与客观的超过要素/414
一、主观要素与客观要素的对应限度/414
二、主观的超过要素/416
三、客观的超过要素/413
第九章 单一行为与複数行为/491
一、区分意义/491
二、基本分析/498
三、争议问题/512
四、实践误区/525
第十章 “非法”与“违反”/533
一、“非法”与“违反”概述/533
二、“非法”/534
三、“违反”/542
四、“非法”与“违反”的并用/561
第十一章 表述顺序与行为结构/565
一、表述顺序与行为结构的关係/565
二、分则条文有明文规定的情形/568
三、分则条文无明文规定的情形/572
第十二章 抽象的升格条件与具体的升格条件/587
一、法定刑升格条件/587
二、抽象升格条件的内容/589
三、升格条件的认识/604
第十三章 注意规定与法律拟制/622
一、注意规定的概念与特点/622
二、法律拟制的概念与特点/631
三、区分意义与区分方法/640
四、争议条文的分析/644
五、相关质疑的回应/672
第十四章 普通法条与特别法条/683
一、法条竞合概述/683
二、特别关係的确定/686
三、特别关係的处理原则/702
四、特别法条的适用前提/714
五、特别法条内容不周全的处理/721
第十五章 并列与包容/740
一、构成要件要素的规定方式/740
二、并列/742
三、包容/758
四、疑难问题分析/769
第十六章 用语的统一性与用语的相对性/775
一、用语的统一性/775
二、用语的相对性/778
三、争议概念辨析/796
第十七章 普通用语的规範化与规範用语的普通化/806
一、普通用语与规範用语概述/806
二、普通用语的规範化/811
三、规範用语的普通化/822
主要参考书目/834
刑法条文索引/839
第一版后记/850
第二版后记/851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21世纪法学研究生参考书系列刑法分则的解释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