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公法(2005年人民大学出版图书)
国际公法
作者:[美] 希利尔
出版社: 人民大学
出版年: 2005-1
页数: 417
定价: 45.00元
ISBN: 9787300063164
出版社: 人民大学
出版年: 2005-1
页数: 417
定价: 45.00元
ISBN: 9787300063164
内容简介
本书涉及国际法最基本的理论问题。重点介绍了国际法的历史发展,如《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近代国际法奠基人格老秀斯及其名着《战争与和平法》,并结合不同时期国际法学者的观点分析了国际法的法律性质,最后在与国内法相比较的基础上论证了国际法强制力的特殊性。
本书从《国际法院规约》第38条入手,系统阐述了国际法的渊源问题。其中条约和国际习惯是严格法律意义上的国际法渊源。国际习惯是各国在其实践中形成的一种有法律约束力的行为规则。国际习惯的形成还应具备两个条件:物质因素和心理因素。而一般法律原则、司法判例、各国权威最高之公法学家学说和重要的国际组织的决议,都属于广泛意义上的国际法渊源。
目录
第一章历史演进与基本问题
一、现代国际法的形成
二、国际社会
三、中国与国际法
四、国际法的性质和特徵
(一)国际法的性质
(二)国际法的特徵
(三)国际法究竟是不是法律?
五、国际法效力的基础
六、国际法的功能
七、国际法学界的理论派别
第二章国际法的渊源
一、渊源概述
二、条约
(一)造法性条约
(二)造法性条约与其他条约的对比
(三)建立国际组织的条约
(四)作为实质渊源的条约集
三、习惯(法)
(一)国家实践
(二)法律确信
1.含义
2.法律确信的证明
(三)地方或区域性习惯法
(四)持续反对者
(五)条约和习惯的关係
四、普遍法律原则和强行法
(一)国际法基本原则和“文明国家”普遍承认的法律原则
(二)规则和原则
(三)如何确定和适用普遍性法律原则
(四)衡平法(Equity)
(五)普遍法律原则的特殊性质
(六)强行法与本节的相关性
五、司法判例
(一)当今实践
(二)司法判例对习惯法发展的影响
(三)近些年的发展
六、公法学家的着作
七、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决议以及类似档案
(一)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决议在《联合国宪章》下的地位
(二)联合国大会决议可以作为国际法规则的证据
(三)“软法”
(四)安理会的造法行为
八、“公允及善良”
第三章条约法
一、概说:条约的定义和种类
(一)法律渊源
(二)条约在当代社会中的广泛套用和重要性
(三)条约法体系的原则
(四)习惯法的作用
(五)条约的定义
(六)《公约》的适用範围
(七)《公约》并未穷尽条约法
二、条约的缔结
(一)全权证书
(二)条约的议定
(三)条约的认证
(四)签署的效力
三、批准、接受、核准和加入
(一)表示同意接受条约约束的签字
(二)同意接受条约约束的方式
四、保留
(一)含义
(二)基本规则
(三)对保留的接受
(四)保留的法律效力
(五)保留的撤回
(六)保留与人权条约
五、条约的生效
(一)含义
(二)临时适用
(三)保存
(四)登记
六、条约的解释
(一)主要规则
(二)补充解释
(三)多种语言版本的条约
(四)实践
1.“领土争端”案
2.“塔地奇”案
七、条约的适用
(一)一般规则
(二)新旧条约同时适用的问题
(三)第三国
八、条约的修订
九、无效条约
(一)一般规则
(二)条约无效的理由
1.国内法
2.约文错误
3.欺诈
4.对官员的贿赂
5.对官员的胁迫
6.武力强迫或武力威胁
7.国际强行法
(三)程式
(四)条约无效的后果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国际公法(2005年人民大学出版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