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社坤
王社坤,副教授,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王社坤
- 国籍:中国
- 职业:北京大学法学院讲师,法学博士
-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教育背景
2005年9月至2009年7月,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2002年9月至2005年7月, 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学硕士(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1998年9月至2002年7月, 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学学士
工作经历
2009年7月至2011年6月,清华大学法学院博士后
2011年7月至今,北京大学法学院
研究领域
环境法、自然资源法
研究成果
一、着作
《环境法学》(第三版)(参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环保法治三十年,我们成功了吗》(副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
《质量法学》(合着),北京师範大学出版社 2011年出版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法律问题研究》(参编),(撰写第六章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自然资源权利问题与第八章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排污权交易制度),法律出版社2013年6月版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2013年版)》(参编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
《环境法学》(独着教材第一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12月版
《环境利用权研究》,中国环境出版社
《环境利用权研究(独着),中国环境出版社
二、论文
外来入侵物种防治立法比较研究 《比较法研究》2008年第5期
规划环评艰难前行 《世界环境》2010年第2期
环评限批的行政法解读,《环境保护》2010年第21期
阳光普照:仍需拨开迷雾——《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实施两周年回顾 《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5月6日
环评限批的行政法解读 《环境保护》2010年第21期
环境法的正当性探源【《清华法治论衡》第13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
规划环评条例的突破与不足【《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出版
环境容量利用权的法律构造——分析温室气体排放权问题的一种理论框架【载《中国环境法治2009年卷(上)》】 法律出版社2010年出版
环境权构造论【以书代刊《清华法治论衡》第14辑】(非以北大法学院)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
《环境法学研究影响性因素实证分析——基于CSSCI法学核心期刊环境法学论文引证的调查》,《法学评论》2011年第1期
环境权构造论 《清华法治论衡》第14辑
环境容量利用:法律属性与权利构造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第3期
从PX事件看城市规划的环境之“规” 《凤凰周刊·城市》2011年第7期
如何避免康菲再现? 《光明日报》2011年9月22日
对环境权与相关权利冲突的追问(非署名北大) 《法学论坛》2011年第6期
环境侵权因果关係举证责任分配研究——兼论《侵权责任法》第66条的理解与适用(非以北大法学院) 《河北法学》2011年第2期
环境容量利用:法律属性与权利构造 《中国人口 资源与环境》2011年第3期
环境法学研究影响性因素实证分析——基于CSSCI法学核心期刊环境法学论文引证的调查(非以北大法学院) 《法学评论》2011年第1期
“发展接力”不能变成“污染接力” 《人民日报》2012年1月11日第9版
生态补偿亟需法律护航 《人民日报》2012年3月2日第9版
如何走出环保执法难 《环境与生活》2012年第6期
环境权理论反思与方法论重构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我国战略环评立法的问题与出路:基于中美比较的分析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北京行动能否换回蓝天 《人民日报》
堵住环评造假 方有环保公信《 人民日报》
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现状与问题 《环境经济》2013年4期
以务实行动坚定“环保信心” 《人民日报》2014年1月20日
我国核安全许可制度的体系梳理与完善 《科技与法律》2014年第4期
《生态补偿条例》立法构想 《环境保护》2014年第7期
自然资源利用权利的类型重构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
论矿产开发生态补偿主体及其权利义务关係——基于山西省煤矿生态环境恢复补偿试点的分析(合写,第二作者)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
生态保护红线概念辨析(与王子豪合写) 《江苏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
企业自行监测义务的法律逻辑与制度保障(合写,第一作者) 《环境保护》
环境纠纷解决的法理:基于权利冲突的分析进路 《京师经济法与环境资源法论丛》北师大出版社
大连PX项目事件:关注环境保护综合决策的法律保障 《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2)》社科文献出版社
民间环保组织在环境公益诉讼中的角色及作用 《中国环境法治》(2013年卷·下)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司法实践与制度构建调查报告【载以书代刊《中国环境法治2011年卷(上)》】 法律出版社2011年出版
检察机关在环境公益诉讼中的法律地位及作用调研报告 【《中国环境法治》2012年卷(上)】法律出版社2012年10月出版
中国环保法庭建设的现状与问题(以书代刊,CSSCI来源集刊)【载《清华法治论衡》第16辑】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11月出版
《环境法学》(第三版)(参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环保法治三十年,我们成功了吗》(副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
《质量法学》(合着),北京师範大学出版社 2011年出版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法律问题研究》(参编),(撰写第六章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自然资源权利问题与第八章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排污权交易制度),法律出版社2013年6月版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2013年版)》(参编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
《环境法学》(独着教材第一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12月版
《环境利用权研究》,中国环境出版社
《环境利用权研究(独着),中国环境出版社
二、论文
外来入侵物种防治立法比较研究 《比较法研究》2008年第5期
规划环评艰难前行 《世界环境》2010年第2期
环评限批的行政法解读,《环境保护》2010年第21期
阳光普照:仍需拨开迷雾——《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实施两周年回顾 《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5月6日
环评限批的行政法解读 《环境保护》2010年第21期
环境法的正当性探源【《清华法治论衡》第13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
规划环评条例的突破与不足【《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出版
环境容量利用权的法律构造——分析温室气体排放权问题的一种理论框架【载《中国环境法治2009年卷(上)》】 法律出版社2010年出版
环境权构造论【以书代刊《清华法治论衡》第14辑】(非以北大法学院)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
《环境法学研究影响性因素实证分析——基于CSSCI法学核心期刊环境法学论文引证的调查》,《法学评论》2011年第1期
环境权构造论 《清华法治论衡》第14辑
环境容量利用:法律属性与权利构造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第3期
从PX事件看城市规划的环境之“规” 《凤凰周刊·城市》2011年第7期
如何避免康菲再现? 《光明日报》2011年9月22日
对环境权与相关权利冲突的追问(非署名北大) 《法学论坛》2011年第6期
环境侵权因果关係举证责任分配研究——兼论《侵权责任法》第66条的理解与适用(非以北大法学院) 《河北法学》2011年第2期
环境容量利用:法律属性与权利构造 《中国人口 资源与环境》2011年第3期
环境法学研究影响性因素实证分析——基于CSSCI法学核心期刊环境法学论文引证的调查(非以北大法学院) 《法学评论》2011年第1期
“发展接力”不能变成“污染接力” 《人民日报》2012年1月11日第9版
生态补偿亟需法律护航 《人民日报》2012年3月2日第9版
如何走出环保执法难 《环境与生活》2012年第6期
环境权理论反思与方法论重构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我国战略环评立法的问题与出路:基于中美比较的分析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北京行动能否换回蓝天 《人民日报》
堵住环评造假 方有环保公信《 人民日报》
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现状与问题 《环境经济》2013年4期
以务实行动坚定“环保信心” 《人民日报》2014年1月20日
我国核安全许可制度的体系梳理与完善 《科技与法律》2014年第4期
《生态补偿条例》立法构想 《环境保护》2014年第7期
自然资源利用权利的类型重构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
论矿产开发生态补偿主体及其权利义务关係——基于山西省煤矿生态环境恢复补偿试点的分析(合写,第二作者)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
生态保护红线概念辨析(与王子豪合写) 《江苏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
企业自行监测义务的法律逻辑与制度保障(合写,第一作者) 《环境保护》
环境纠纷解决的法理:基于权利冲突的分析进路 《京师经济法与环境资源法论丛》北师大出版社
大连PX项目事件:关注环境保护综合决策的法律保障 《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2)》社科文献出版社
民间环保组织在环境公益诉讼中的角色及作用 《中国环境法治》(2013年卷·下)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司法实践与制度构建调查报告【载以书代刊《中国环境法治2011年卷(上)》】 法律出版社2011年出版
检察机关在环境公益诉讼中的法律地位及作用调研报告 【《中国环境法治》2012年卷(上)】法律出版社2012年10月出版
中国环保法庭建设的现状与问题(以书代刊,CSSCI来源集刊)【载《清华法治论衡》第16辑】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11月出版
荣誉奖励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比较研究”,课题负责人(2010年立项);
中国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环境保护视角下的自然资源利用权研究”,独立承担人(2009年立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环保执法问题研究”,主要完成人(2006年立项);
法务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外来物种入侵防治立法研究”,主要完成人(2004年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