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张笃庆(清代诗人)

张笃庆(清代诗人)

张笃庆(1642——1715),字历友,号厚斋,别号崑仑山人,为淄川相国宪松(至发)曾孙。着有《八代诗选》、《班范肪截》、《五代史肪截》、《崑仑山房集》。与王渔洋、蒲松龄、唐梦赉等文人交厚。《渔洋诗话》言张“文章淹博华赡,千言可立就,诗尤以歌行擅场。”《四库全书总目》:“笃庆才藻富有,洋洋洒洒 ,动辄千言。风发泉涌,不可节制。”

基本介绍

  • 本名:张笃庆
  • 别称:崑仑山人
  • 字号:字历友
    号厚斋
  • 出生时间:1642
  • 去世时间:1715
  • 主要作品:《八代诗选》、《班范肪截》

人物传记

[清]

作品赏析

张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但却一生不遇。此心境在诗文中时有抒发,如《述怀》一诗:
“天外层城近日边,芙蓉为苑玉为田。
梦回琼岛三千里,心逐云和廿五弦。
薜荔风高悲楚客,蒹葭霜落对秦川。
生憎绿鬓人将老,犹抱遗经亦可怜。”
张是一个多产的作家,从见到的部分诗文看,也是一个文学造诣颇深的作家,但可惜至今无人系统的深入的去研究他和他的作品

人物简介

张笃[dǔ]庆,清代淄川人,字历友,号厚斋,邑诸生,系明崇祯朝首辅大臣张至发的曾孙,世居淄川崑仑山麓,故又自号崑仑山人,生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卒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张笃庆生于书香世家,自幼聪颖绝伦,又加耳濡目染,博览群书,尤喜吟咏,倾力于诗,年十四亦作梦游西湖赋,十七岁与蒲松龄、李尧臣等结"郢中诗社",弱冠之年亦作古乐府二百首。曾致力于仕进,但屡应科试不中,长期入缙绅人家设帐授徒,余暇便潜心诗作。"平生撰述等身,浩如烟海,不可涯矣。''(清《淄川县誌·文学》)其

主要着作

有《八代诗选》、《班汉方截》、《五代史方截》、《两汉高土赞》、《崑仑山房诗》、《述祖德诗》、《燕游草》、《古文集》等,还有《少保公年谱》、自着《厚斋年谱》等。时诗坛领袖王渔洋、名宦唐梦赉、卢见曾、沈德潜、施愚山等都称誉其诗"不失空洞,大复家法'',"舌光如电",(施愚山语),谓敏锐、尖响、又瑰丽无比。清《四库全书总目》列其诗传:"笃庆才藻富有,洋洋洒洒,动辄千言,风发泉涌,不可节制。"诸

人物评价

名家、史论,对其人格、诗品评价极高,实人有才力,笔气俊逸,不愧"冠古之才''、(王渔洋语)。张笃庆的诸诗集,因家贫均无力授梓,具藏于家,海内所传皆慕者传抄之数,故《清史列传》、《清史稿》均于传载其生平崖略。只为一介诸生,国史文论都列传略,少见也,不易也。
《述祖德诗》写于清康熙己酉(1669年),是张笃庆众多诗作中一集,诗集分上、下两卷,上卷有《述始祖》张子中、《述三世祖至六世祖》及述至高祖张敬伯曾祖张中发等共二十四首五言长律;下卷主要述相国公张至发的生平事迹,共四十六首五言长律,中述少保公者三十七首。此诗集为张笃庆二十八岁时所作,全集诗中充满了对先祖的崇敬、眷恋和自叹弗如而励精图治精神。《述曾王父相国少保公》之第二首:"相国登贤书,讲业在南郭。殷勤犹下帷,三载始释褐。作吏向畿甸,脚踏车走大漠。蓟丘下仙凫,讼庭惟鸟雀。犹传张公堤,去思在云壑。父老安农桑,儿童识琴鹤。......悠悠渔阳迹,清节尚可托。''虽实写,其敬仰之情溢于言表。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张笃庆(清代诗人)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