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锋(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
钱锋,男,1961年出生,江苏扬中人,汉族,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发明创业奖获得者、上海市劳动模範、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2006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院士。2017年任九三学社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现任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博士导师、副校长,化工过程先进控制与最佳化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过程系统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家“973计画”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套用协会副理事长。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钱锋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
- 出生地:江苏扬中
- 出生日期:1961年4月
- 职业:教授、副校长、博士生导师
- 毕业院校:南京化工学院
- 主要成就:全国发明创业奖获得者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82年4月毕业于南京化工学院化工自动化及仪表专业(本科);
1982年05月至1986年08月,在南京塑胶四厂工作,任助理工程师、工程师;
1986年9月至1988年7月在华东化工学院攻读硕士、获工学硕士学位;
1988年8月起在华东理工大学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0年9月至1995年7月攻读华东理工大学工业自动化专业博士、获工学博士学位;
1999年6月至2001年4月任华东理工大学科技处副处长、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所长;
2001年4月至2006年10月任华东理工大学科技处处长;
2006年4月至2008年8月任华东理工大学校长助理;
2006年7月任过程系统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校学位委员会委员。
2008年1月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2008年8月起任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
2009年10月担任华东理工大学化工过程先进控制和最佳化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10年7月增选为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副主委。
2012年12月自九三学社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起任中央委员
2013年2月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2015年12月7日,当选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院士。
2018年1月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主要成就
研究方向
工业自动化;过程系统工程;化工过程建模、控制与最佳化
学术成就概括
长期从事化工过程资源与能源高效利用的系统运行智慧型控制和实时集成最佳化理论方法与关键技术研究。创新研发了乙烯装置智慧型控制与最佳化运行技术和软体,在国内乙烯行业全面推广套用,成效显着;突破了精对苯二甲酸装置全流程最佳化运行关键技术,实现工业装置大幅度节能降耗;发明的汽油管道调合最佳化控制技术,实现了调合过程实时最佳化系统长周期高效运行。研究成果已在数十套大型石油化工装置上成功套用,取得了显着经济和社会效益。先后获得4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排名第一,1项第二)、7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排名第一,1项第二),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9项(排名第一),登记国家计算机软体着作权61项,出版专着1部,发表论文被SCI/EI收录250余篇。2007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具体学术成就
一直从事石油化工生产过程智慧型建模、控制与最佳化的套用基础研究和工程技术开发。先后主持完成了四十余项国家、省部级和企业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显着、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的研究成果。科研成果在许多大型石化装置上套用后,每年累计为企业创造了数亿元直接经济效益。
⒈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大量论文,其中SCI/EI收录250篇。
⒉ 作为第一发明人,已经授权31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了61项国家计算机软体着作权;
⒊ 作为第一完成人主持完成的40余项科研成果,有23项研究成果通过了省部级鉴定(验收),技术水平均达到国际先进(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每年为企业创造了2.8亿余元利税的直接经济效益;
⒋ 先后获得如下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
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完成人)
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200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2005年中国专利优秀奖(第一发明人)
2010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2006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2004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2002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2001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2001年中国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2014年中国石化集团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6年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推广类一等奖
2004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2004年上海市发明创造专利奖发明专利一等奖(第一发明人)
2004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2004年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完成人)
2004年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完成人)
2002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2001年中石化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0年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
所获荣誉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获得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首届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发明创业奖获得者,上海市科技精英,上海市劳动模範,上海发明家,教育部跨世纪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
科研项目
[1]973计画项目,2012CB720500,化工过程物质与能量高效利用的集成最佳化基础研究,2012/1-2016/12,项目负责人。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U1162202,複杂化工过程资源高效利用的系统最佳化方法与关键技术,2012/1-2015/12,项目负责人。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61333010,面向工程系统运行最佳化的建模方法和关键技术,2014/1-2018/12,项目负责人。
[4]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吉林分公司,2011-12927,大型乙烯装置节能降耗的最佳化运行技术开发,2011/12-2014/12,项目负责人。
[5]中国石化金陵石化,G1900-11-QT-0263,汽油管道调和线上控制最佳化系统, 2011/10-2014/12,项目负责人。
主要论文
(以下论文按时间降序)
- Develop A Kinetic Model for Industrial Oxidation of P-xylene by RBF-PLS and CGA. AIChE J,2004,50⑹: 1169-1176.
- The Feature-Preserving Map of High-Dimensional Complex Chemical Objects Using Non-Linear Map Integrated with Correlative Component Analysis. Chemometrics and Intelligent Laboratory Systems,2005,75⑴: 13-22.
- 4-CBA Soft Sensor Based on Fuzzy CMAC Neural Networks.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2005,13⑶: 437-440.
- Optimization of PTA Crystallization Process Based on Fuzzy GMDH Networks and Differential Evolutionary Algorithm.,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3611: 631-635 2005.
- A Dissimilation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Based Elman Network and Applications for Identifying and Controlling Ultrasonic Motors. Analysis and Design of Intelligent Systems Using Soft Computing Techniques,Advances in Soft Computing 41,2007,397-407.
- Online Wavelet De-Nosing via a Moving Window,Acta Automatica Sinica,2007,33⑼: 897-901.
- Fuzzy Fault Diagnosis System of MCFC. High Technology Letters,2005,11⑴:72-74.
- Robust tuning method for modified smith predictor.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2007,18⑴:89-94.
- 基于证据框架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在PTA生产中的套用. 化工学报. 2006,57⑺:1612-1616.
- 基于自适应偏最小二乘回归的初顶石脑油乾点软测量. 化工学报,2005,56⑻:1511-1515.
- 基于径向基函式的非线性岭回归方法及仿真研究. 系统仿真学报. 2006,18⑽:2738-2741.
- Adaptive Immune Evolutionary Algorithms Based on Immune Network Regulatory Mechanism. Journal of Dong Hua University (English Edition),2007,l24⑴:142-146.
- The Applications of Prior-knowledge-based Differential Evolutionary Algorithm in PTA Crystallization Process. Proceedings of the 5th World Congress on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Automation,Hangzhou,2004,vol⑷:3466-3470.
- Fuzzy Internal Model Controller of Mcfc. 200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 and Cybernetics,ICMLC 2005,Guangzhou,1493-1497.
- An Expert System for Real-time Fault Diagnosi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PTA Process,Proceedings of the 6th World Congress on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Automation,Dalian,2006,vol⑺: 5623-5627.
- Chaos-Genetic Algorithm for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Proceedings of the 6th World Congress on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Automation,Dalian,2006. vol⑵: 1563-1566.
- Self-adaptive differential evolution algorithm with a constrained-domination principle for constrained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Soft computation. 2012.
- Development of a free radical kinetic model for industrial oxidation of p-Xylene based on ANN and AIGA. 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 2012.
- Novel hybrid evolutionary algorithm for dynamic optimization problem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an ethylene oxide hydration reactor. 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 2012
- Dynamic optimization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problems using a control vector parameterization method with an iterative genetic algorithm. Engineering Optimization, 2013.
- Development of a Kinetic Model for Industrial Entrained Flow Coal Gasifier. 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 2013.
- Synchronization in complex networks and its application – A survey of recent advances and challenges. Annual Reviews in Control 2014.
- Modeling and Optimization of a Steam System in a Chemical Plant Containing Multiple Direct Drive Steam Turbines. 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 2014.
- Frequency analysis and compensation of valve stiction in cascade control loops. Journal of Process Control. 2014.
- Multi-input−Multi-output (MIMO) Control System PerformanceMonitoring Based on Dissimilarity Analysis.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 2014.
- Impact of Flue Gas Radiative Properties and Burner Geometry in Furnace Simulations. AIChE Journal. 2015.
- Quasi-Synchronization of Heterogeneous Dynamic Networks via Distributed Impulsive Control: Error Estimation, Optimization and Design. Automatica 2015.
- Impact of radiation models in coupled simulations of steam cracking furnaces and reactors. 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 2015.
社会任职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套用协会副理事长、中国自动化学会过程控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系统工程学会过程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过程检测控制仪表分会副理事长。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钱锋(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