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江西省上栗中学

江西省上栗中学

江西省上栗中学

江西省上栗中学始创于1939年。1960年被江西省人民政府评为”江西省红旗学校”,1962年被评为“江西省重点中学”;1995年被评为“江西省优秀重点中学”;2007年被评为“江西省人民民众满意学校”。

上栗中学是江西省教育厅管辖的公办高级中学、江西省优秀重点中学,也是江西省中国小德育示範学校。

截止2016年6月,学校校园占地面积约15.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约8.7万平方米;有初、高中教学班共106个,学生5880人,教职员385名工,其中有3位特级教师,136位高级教师;学校馆藏图书近10万册,阅览室座位300多个。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江西省上栗中学
  • 外文名:Shangli middle school
  • 简称:栗中
  • 校训:忠心爱国、精心求知、诚心待人、恆心健体
  • 创办时间:1939年
  • 类别:公立
  • 现任校长:李招文
  • 知名校友:柳斌、江澎、曹和平、彭济晓等
  • 所属地区: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
  • 主要奖项:江西省重点中学
    江西省电化教学示範学校
    江西省普通高中示範学校
    2016全国百所最具特色中学 
  • 主管部门:江西省教育厅

历史沿革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爱国人士黎静铭、黎经邦、蔡若因等人,怀着教育救国宏愿,聚在一起共商创办中学事宜。同年9月,借瑶金山寺东侧余屋,招收学生54人,正式办起了“江西省私立金山初级中学”;
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柳斌题碑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柳斌题碑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下期,时值日寇侵犯,上栗上空时遭敌机空空袭,栗江国小搬迁弹子坑,金山中学(上栗中学)搬入栗江书院(上栗县栗江国小老校区);民国三十年(1941年)组建学校董事会,逐步扩大学校规模;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开学时,学校由栗江书院搬回,住进新校舍;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8月,日寇入侵上栗地区,学校搬迁距校20华里的杨岐山下——秋江,学生仅剩95名;1945年8月,日寇投降,学校再次迁回金山;1946年暑期中考,萍乡高中录取榜首的一、二名皆为金山中学(上栗中学)学生,成为全县(萍乡县)第一,到1949年春,学校已有9个教学班,学生440余名。
1951年下学期,初二、初三年级併入萍乡联中,一年级留校,改名萍乡联合中学分校。
1952年5月改为公办,更名为“萍乡县中分校”新建的大礼堂落成。
1955年6月改名萍乡县第二中学,同年9月改名萍乡上栗中学。
1962年,学校被评为江西省重点中学;1963年,拥有8间教室的教学楼建成竣工,容量60余立方的水塔也建起;1969年2月更名金山公社“五七”中学。
1973年2月更名为“江西省萍乡市上栗中学”。
1980年,新建一栋建筑面积达1700多平方米的教学楼,1986年兴建一栋面积为2800多平方米的办公大楼,恢复久负盛名的柑桔园。
1995年,在江西省重点中学重新评估中,以特色分第一、总分第二的成绩被评为江西省优秀重点中学。
2010年12月份,在江西省普通高中办学水平重新评估认定中,学校被评定为“优秀重点中学”,是江西省省获此殊荣的六所学校之一。
2012年9月份被评为“江西省普通高中示範学校”,同年10月份获得了北京大学2013年的普通高中校长实名推荐资格。
2016年1月,2016年《全国百所最具特色中学》(暨第三届“全国最具特色中学”)发布会在北京大学举行,上栗中学以“专家治校,双轨并行”的办学特色而入选名单。

办学条件

办学规模

截止2016年6月,学校校园占地面积约15.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约8.7万平方米,有初、高中教学班共106个,学生5880人,寄宿生达5800人。

硬体设施

2015年新建的宿舍大楼2015年新建的宿舍大楼
截止2015年4月,学校建有5栋教学楼、有1栋实验室、1栋办公楼、多个微机室、语音室、美术室、音乐室,1个校史展览馆、1个校医务室、1栋图书馆、2栋学生食堂、1个田径场,12栋不同档次的学生宿舍,学校公寓配有冷暖空调、独立卫生间、热水器。

师资力量

截止2016年6月,江西省上栗中学共有教职工385人,其中特级教师3人,高级教师136人。学校有省级学科带头人4人,省级骨干教师11人,市级学科带头人24人。
在职江西省特级教师名录:
物理学科:李招文、彭俊昌
政治学科:李柏武

办学成果

学生成绩

  • 高考成绩
2001年高考,上栗中学学生夺得萍乡市文科状元。2002年高考上栗中学一同学考入北京大学,高考升学率达97%。2004年高考,学校有3名同学考入清华、北大学习。2005年一同学以669分夺得萍乡市理科状元,进入江西省前十名,录取在清华大学。2006年高考,600分以上人数萍乡市第一,重点大学上线人数全市第一,二本以上人数萍乡市第一, 2名同学考取清华、北大,居萍乡市第一名2007年高考。
2013年高考,上栗中学高三学生肖遥以综合总分682分(实际考分622分,“校长实名推荐”再加60分)考取北京大学,为萍乡市首个“校长实名推荐”录取学生。该年高考一本突破300人,二本突破1000人。
2014年高考,学校一本上线256人,二本上线780人,其中600分以上人数22人,一本人数210人(其中文史44人,理工166人),二本人数454人(文史121人,理工333人)。
2015年高考,上栗中学一本突破300人,二本突破1000人。
  • 学科竞赛
2001年在学科竞赛中,有15人次获省级以上奖励;2002年,一同学在全国奥林匹克化学竞赛中获江西赛区一等奖;2004年一同学获全国奥赛数学竞赛江西赛区一等奖,两同学获得全国奥赛物理竞赛江西赛区三等奖;2006年,省级数学竞赛1人获省级一等奖,2人获省级二等奖,10人获三等奖;2009年生物学科竞赛获江西省团体三等奖。
  • 素质成绩
2005年,学校校园电视节目《永不陨落的思念》获国家级银奖;2006年,学校学生获全国艺术人才选拔音乐类声乐(通俗)专业金奖;2007年,学校学生获全国中学生书法比赛一等奖,一学生获全国中学生绘画比赛二等奖,学校学生男子篮球队获江西省中小学生男篮比赛第三名,在萍乡市中学生篮球赛中获男篮冠军,2007年,学校学生刘书琴获全国艺术人才选拔音乐类声乐(通俗)专业金奖,学校学生李婕获全国中学生书法比赛一等奖、全国中学生绘画比赛二等奖;2008年,学校学生男子篮球队获萍乡市冠军,实现“三连冠”(2006年、2007年、2008年)。
2015年,参加萍乡市中小学生运动会获团体第三名。在萍乡市教育局主办的“全市中小学生经典诵读大赛”中,获高中组第一名。

教师成绩

截止2009年12月,学校有58人在国家、省市刊物或杂誌上发表学术作品有200余篇(次),省级课题研究结题有6人;学校教师获市以上荣誉有50多人次、教师获奖近百次。
姓 名
性 别
学 科
标 题
发表或获奖
李清明
政治
货币究竟产生何时
1991年《政治教育》第7期
李招文
物理
学校制度管理的人文审视
2008年《江西教育》第10期
李正芳
化学
开展实验教学与促进素质提高关係研究
2000年江西省一等奖
秦康萍
历史
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
2004年江西省一等奖
张功萍
数学
与圆锥曲线的切点弦相关的性质
2008年《中学数学研究》第8期
黎 斌
化学
加碘盐的检验(优质课)
200年江西省二等奖
柳习丰
英语
秉承新课程教学理念,探讨合作学习策略
2008年江西省一等奖
彭俊昌
物理
电容式感测器原理及套用
2009年《中国多媒体学学报》第二期
曾清香
语文
自主探究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2008年国家级二等奖
刘忠煌
管理
上栗中学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2008年《萍乡日报》1月8日
潘昌亮
语文
让语文课充满艺术魅力
200年国家级二等奖
李柏武
政治
高中政治学法研究
2005年5月省级课题研究结题

学校荣誉

1960年,上栗中学被江西省人民政府评为“江西省红旗学校”。
上栗中学老校门上栗中学老校门
1962年,上栗中学被评为“江西省重点中学”。
1995年,上栗中学被评为“江西省优秀重点中学”。
2000年,上栗中学被全国绿化委员会评为“全国部门造林绿化400佳单位”。
2007年,上栗中学被评为“江西省人民民众满意学校”“江西省中国小德育示範学校”。
2000年被评为“全国园林绿化400佳单位”;
2002年被授予江西省“卫生庭院”;学校团委被授予“省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2003年获省“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2004年被授予“江西省第九届文明单位”、“德育示範学校”,被列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实验学校。
2005年获江西省“卫生庭院”、江西省“先进工会”称号。
2007年获“江西省德育示範学校”、“江西省人民民众最满意学校”、“江西省五四红旗团委”、“江西省先进工会”、“江西省卫生庭院”等称号。
2008年获“江西省教育系统‘规範管理年’活动先进集体”、“江西省中国小和谐校园”、“江西省十大人民满意学校提名奖”等荣誉。
2009年,上栗中学在江西省教育系统“规範管理年”活动中被评为先进集体。
2012年,学校被评为“江西省十大高考名校”,“江西省普通高中示範学校”,和“南京军区招飞工作先进单位”,“江西省首批师德师风示範校”。
2013年,在“教育改变江西——十大人民满意的要求学校”调查活动中,学校被评为“十大人民满意的好学校”。
2014年,学校获中共萍乡市委、市政府授予的“文明单位”称号。
2015年,被评为“南京军区招飞工作先进单位”、“江西省首批师德师风师範学校”和“江西省文明单位”。

文化传统

校徽

校徽上的倒“V”字就是一座山,围绕着倒”V“的那些横条就体现出它在发光,期望所有栗中学子能够努力学习,成为社会有用之材,也寓意着上栗中学的发源地——“金山",校徽整体颜色採用蓝色,象徵知识。
江西省上栗中学校徽江西省上栗中学校徽

校训

忠心爱国、精心求知、诚心待人、恆心健体(柳斌同志题)

校歌

江西省上栗中学校歌
词:黎纶
曲:雨辰
吴头楚尾山川秀
环境天生就
百年期树人
一堂欣聚首
记起当年
筚路蓝缕
千辛万苦遍尝够
从今要向自然学习
要从艰苦奋斗
科学充实头脑
真理深深探究
不惑 不忧 不惧
有猷 有为 有守
相期同奋发
相期同进取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职 务姓 名
校 长
李招文
党总支书记
何宜生
副校长(教学)
李正芳
副校长(后勤)
秦康萍
副校长(政工)
张功萍
党总支副书记
许光亮
工会主席
余忠良
党总支副书记
陈绍斌
注:信息截止2015年8月

历任领导

历任学校行政主要负责人
姓 名
职 务
任 职 年 月
说 明
黎静铭
校长
1939.9
江西私立金山初级中学主要创始人
唐隆希
1939.10—1940.7
主持工作
陈赞猷
校长
1940.9—1952.11
易承立
副教导主任
1952.11—1953.10
萍乡联合中学分校主持工作
刘俞
分校主任
1953.11—1956.10
萍乡县中分校
江永炎
副校长
1956.9—1968.11
萍乡上栗中学
刘祖生
革委主任
1968.12—1970.7
上栗中学革命委员会
李性寿
革委主任
1970.9—1972.12
金山公社五七中学革命革委会
文经云
校长
1973.1—1978.7
萍乡市上栗中学
朱忠华
校长
1978.9—1984.7
王立禧
校长
1984.8—1986.4
寻石生
校长
1986.4—1992.8
唐民初
校长
1992.9—1995.8
1984年8月前为副校长主持工作
易家根
校长
1995.9—2000.4
柳耀超
负责人
2000.4—2001.8
肖德军
校长
2001.8—2007.8
李招文
校长
2007.8—至今

知名校友

黎心蓝
1944届毕业生
曾任洛阳冶金加工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黎心概
1946届毕业生
曾任海军38671部队训练部长
黎心懿
1951届毕业生
曾任武汉大学化学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李昌继
1946届毕业生
曾任湖南省委党校副教育长、副教授,湖南省委“三讲“教育巡视组长
杨萌环
1947届毕业生
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教授,硕士生导师
龙远志
1947届毕业生
曾任中南工业大学冶金系教授,研究生导师
陈服文
1948届毕业生
曾任湖南医科大学副校长
黄建生
1951届毕业生
曾任萍乡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黄焕萍
1953届毕业生
曾任萍乡市副市长,萍乡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柳 斌
1954届毕业生
曾任江西省副省长、国家教委副主任、国家总督学、中央《三讲》教育领导小组副组长等
崔源启
1955届毕业生
曾任江西日报社副社长,高级记者
李远实
1952届毕业生
江西省政协委员,萍乡市政协副主席,萍乡市中医院针炙科主任名誉院长,江西中医药大学教授
李小林
1973届毕业生
江西理工大学后勤产业集团总经理、教授
王 东
1974届毕业生
萍乡市人民医院书记、市卫生局副局长
谢传良
1974届毕业生
武汉大学生物学博士生,曾任悉尼大学教授
易维启
1979届毕业生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生产公司高级工程师
曹和平
1980届毕业生
博士研究生,美国农业科学院
江 澎
1980届毕业生
江钨集团进出口公司总经理,高级经济师
黎定高
1992届毕业生
国家发改委投资项目评审中心处长、高级工程师
苏江林
1997届毕业生
海南航空公司飞行员
黎体发
1998届毕业生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信息研究院工程师
彭济晓
原上栗中学教师
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国家一级大法官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江西省上栗中学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