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青学院
共青学院全称为南昌大学共青学院,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共青城市南昌大学鄱阳湖校区,办学始于1985年。原名为“江西大学共青职业学院”由江西大学(现南昌大学)和共青城开放开发区(现共青城市人民政府)共同组建 ,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亲自为学院题写院名。
1991年,学院更名为“江西大学共青学院”。1993年,原江西大学和江西工业大学合併成立南昌大学,学院遂更名为南昌大学共青学院。2002年,由南昌大学、共青城市人民政府与江西昌振实业有限公司三方合作办学 ,经江西省教育厅、江西省发展计画委员会批准成为一所本科综合独立学院。设有信息工程系、工程技术系、经济贸易系、工商管理系、外国语言文学系、艺术与设计系、中文与教育系7个系和公共课教学部、实验中心共9个教学单位,下设34个教研室,开设有22个本科专业及20个专科专业。有1个科研机构艺术与设计研究所。占地面积 1041亩, 现有在校生1万余人 。学校办学条件优良、师资力量雄厚。拥有功能完善的图书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和网路中心等公共服务体系。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南昌大学共青学院
- 英文名:Gongqing College of Nanchang University
- 简称:南大共院
- 校训:格物致新 厚德泽人
- 创办时间:1985年
- 所属地区:中国·江西·九江
- 类别:民办院校
- 学校类型:综合类
- 学校属性:独立学院
- 主要院系:信息工程系、工程技术系、经济贸易系、工商管理系、外国语言文学系、艺术与设计系、中文于教育系
- 院长:杨湘杰
- 党委书记:刘继荣
- 学生人数:9000余人
南昌大学简介
南昌大学,简称“南大”(官方简称原为南大,2003年改为“昌大”,2015年改回“南大”),是一所“文理工医渗透、学研产用结合”的综合性大学,为211工程重点大学、《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高校、“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重点建设院校、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画”试点学校、“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画”试点高校,并且拥有首批十一所大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的南昌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参与成立“中西部高校联盟”。
南昌大学校徽

学校办学始于1921年创办的江西公立医学专门学校和1940年创建的国立中正大学。1993年,江西大学与江西工业大学合併组建南昌大学。1997年,学校被列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4年,教育部与江西省人民政府签署共建南昌大学协定。2005年,南昌大学与江西医学院合併组建新南昌大学。
学校校本部位于中国江西省南昌市,截至2016年6月,学校拥有前湖、青山湖、东湖、鄱阳湖和抚州5个校区,其中前湖主校区占地面积45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130万平方米。有教职工4521人,全日制本科学生36936人,各类研究生13621人,国(境)外学生902人。
历史沿革
共青学院创办于 1985 年,是南昌大学的独立学院,由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题写院名 。

学院坐落在风景如画的鄱阳湖畔,位于国家级生态示範区——江西省共青城市,是南昌大学重点建设发展的新校区之一(鄱阳湖校区),学院占地面积1700亩,现有在校生8300余人,学院内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鄱阳湖研究中心, 环境优美,宜教宜学。
2004 年经教育部独立学院专家评估组评估为较好(本次评估标準为较好、一般、较差)。
2007年(包括2007年)学生完成规定的学业,颁发教育部规定的南昌大学共青学院本科毕业证书,取得学士学位资格的颁发南昌大学学士学位证书。
2008年以后(包括2008年)学生完成规定的学业,颁发教育部规定的南昌大学共青学院本科毕业证书,取得学士学位资格的颁发南昌大学共青学院学士学位证书。
教学单位
声明:
1.具体招生专业以学校正式发布的招生简章为準。
2.以下专业标注为"ND"的为南昌大学专科专业,标注为"GY"的为南昌大学共青学院本科专业。
3.本科专业毕业授予“南昌大学共青学院毕业证书”与“南昌大学共青学院学士学位证书”。
4.专科专业均为南昌大学委託本院培养,毕业授予“南昌大学毕业证书”(不注明校区)。
部系(中心)/机构 | 专业设定/主要职能 | ||
教 学 单 位 | 外国语言文学系 | 英语专业(GY) | 商务英语(ND) |
商务英语(GY) | 套用英语(ND) | ||
信息工程系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GY) | 软体工程技术(ND) | |
电子信息工程(GY)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ND) | ||
软体工程(GY) | 套用电子技术(ND) | ||
计算机网路技术(ND) | |||
艺术与设计系 | 工业设计(产品造型方向,GY) | 艺术设计(视觉传达方向,ND) | |
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方向,GY) | 工业设计(ND) | ||
风景园林(GY) | 广告设计与製作(ND) | ||
服装设计与工程(GY) |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ND) | ||
服装与服饰设计(GY) | |||
工程技术系 | 土木工程(GY) | 生物製药技术(ND)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GY) | 模具设计与製造(ND) | ||
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GY) | 建筑工程技术(ND) | ||
建筑电气与智慧型化(GY) | 机电一体化(ND) | ||
汽车检测与套用(ND) | |||
工商管理系 | 会计学(GY) | 行政管理(ND) | |
工商管理(GY) | 物业管理(ND) | ||
会计专业(ND) | 电子商务(ND) | ||
经济贸易系 | 经济学(GY) | 市场行销(ND) | |
国际经济与贸易(GY) | 国际经济与贸易(ND) | ||
金融工程(GY) | |||
中文与教育系 | 学前教育(GY) | 汉语言文学(GY) | |
体育教育(GY) | |||
继续教育中心 | |||
公共课教学部 | |||
其 他 | 艺术与设计研究所 | ||
后勤服务集团 |
学院领导
名誉院长:赵国杰
赵国杰教授

赵国杰教授(原南昌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 ,现任南昌大学共青学院名誉院长, 江西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江西省大学外语教学协作组长,全国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理事,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是我省着名的外语教学和教学管理专家。
院长:杨湘杰
杨湘杰教授现任南昌大学共青学院院长、国际合金与複合材料半固态加工学术会议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机械基础课程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半固态材料加工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西省高性能精确成形重点实验室主任。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人才,省高校学科带头人,江西省铸造学会理事长等职务。主要研究过冷熔体中球晶生成机理,材料半固态精密成形与装备,材料表面防腐与保护,CAD/CAE与智慧型加工,流体输送理论与最佳化。长期从事机械工程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杨湘杰教授

成就荣誉
2004 年学院成功举办了“ CCTV 杯”全国大学英语演讲赛(江西赛区),并有多名同学获奖;在2005年的该项比赛中,我院又荣获特等奖1名,一等奖3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15名的好成绩。
学院配置了先进的教学设备,依託南昌大学本部雄厚的师资力量,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
为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学院设有普通奖学金、学习进步奖学金、基础课奖学金、双优奖学金等,同时採取助学贷款、困难补助、勤工助学、爱心奖学金、特困奖学金等措施资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
学院有:工商管理系、经济贸易系、外国语言文学系、信息工程系、工程技术系、艺术与设计系、中文与教育系。继续教育中心。
2006年学院面向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计画招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与自动化、英语、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工商管理、工业设计、汉语言文学等 10 多个本科专业。
2010年新增加四个本科专业:艺术设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服装设计与工程。
2012年新增土木工程,风景园林专业。
2017年新增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
2018年新增商务英语,软体工程,建筑电气与智慧型化,金融工程,学前教育,体育教育专业,新
设立中文与教育系。
近年来学院荣获素有设计界的“奥斯卡”之称的“红点概念设计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全国第七届华帝工业设计大赛金奖,“欧迪芬”杯中国内衣设计大赛总决赛金奖。有50余人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学院连续十二年荣获赣江杯大学生英语竞赛高职高专组团体一等奖。
学院不断创新工作内容,荣获江西省独立学院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实践创新成果一等奖。学院先后荣获全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南昌大学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共青城市先进党工委称号。
学院学风优良,校园和谐稳定。荣获九江市文明单位和共青城市法治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连续九年被南昌大学评为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组织单位,连续八年被共青城市评为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连续七年获得南昌大学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连续六年获得南昌大学消防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