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经典必读:水浒传
《中华经典必读:水浒传》讲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单八将不堪暴政欺压,聚义水泊梁山,替天行道,直至接受朝廷招安最终走向失败的整个过程,艺术地再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反抗压迫、英勇斗争的悲壮场景,细緻地展现出宋代的政治文化、市井风情和社会景观等历史画卷。
基本介绍
- 书名:中华经典必读:水浒传
-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 页数:408页
- 开本:16
- 作者:施耐庵
- 出版日期:2012年11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506490962, 750649096X
内容简介
《中华经典必读: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小说,是古代英雄传奇小说的典範作品。数百年来,它一直深受我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喜爱。明末清初着名文学批评家金圣歎曾有评价:“不读水浒,不知天下之奇”,“独有《水浒传》,只是看不厌”。
图书目录
引首
第一回 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
第二回 王教头私走延安府 九纹龙大闹史家村
第三回 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第四回 赵员外重修文殊院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
第五回 小霸王醉入销金帐 花和尚大闹桃花村
第六回 九纹龙剪径赤松林 鲁智深火烧瓦罐寺
第七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第八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第九回 柴进门招天下客林 沖棒打洪教头
第十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第十一回 朱贵水亭施号箭 林沖雪夜上梁山
第十二回 梁山泊林沖落草 汴京城杨志卖刀
第十三回 急先锋东郭争功 青面兽北京斗武
第十四回 赤发鬼醉卧灵官殿 晁天王认义东溪村
第十五回 吴学究说三阮撞筹 公孙胜应七星聚义
第十六回 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
第十七回 花和尚单打二龙山 青面兽双夺宝珠寺
第十八回 美髯公智稳插翅虎 宋公明私放晁天王
第十九回 林沖水寨大并火 晁盖梁山小夺泊
第二十回 梁山泊义士尊晁盖 郓城县月夜走刘唐
第二十一回 虔婆醉打唐牛儿 宋江怒杀阎婆惜
第二十二回 阎婆大闹郓城县 朱仝义释宋公明
第二十三回 横海郡柴进留宾 景阳冈武松打虎
第二十四回 王婆贪贿说风情 郓哥不忿闹茶肆
第二十五回 王婆计啜西门庆 淫妇药鸩武大郎
第二十六回 郓哥大闹授官 厅武松斗杀西门庆
第二十七回 母夜叉孟州道卖人肉 武都头十字坡遇张青
第二十八回 武松威镇安平 寨施恩义夺快活林
第二十九回 施恩重霸孟州道 武松醉打蒋斗神
第三十回 施恩三入死囚牢 武松大闹飞云浦
第三十一回 张都监血溅鸳鸯楼 武行者夜走蜈蚣岭
第三十二回 武行者醉打孔亮 锦毛虎义释宋江
第三十三回 宋江夜看小鳌山 花荣大闹清风寨
第三十四回 镇三山大闹青州道 霹雳火夜走瓦砾场
第三十五回 石将军村店寄书 小李广梁山射雁
第三十六回 梁山泊吴用举戴宗 揭阳岭宋江逢李俊
第三十七回 没遮拦追赶及时雨 船火儿夜闹浔阳江
第三十八回 及时雨会神行太保 黑旋风斗浪裏白跳
第三十九回 浔阳楼宋江吟反诗 梁山泊戴宗传假信
第四十回 梁山泊好汉劫法场 白龙庙英雄小聚义
第四十一回 宋江智取无为军 张顺活捉黄文炳
第四十二回 还道村受三卷天书 宋公明遇九天玄女
第四十三回 假李逵剪径劫单人 黑旋风沂岭杀四虎
第四十四回 锦豹子小径逢戴宗 病关索长街遇石秀
第四十五回 杨雄醉骂潘巧云 石秀智杀裴如海
第四十六回 病关索大闹翠屏山 拚命三火烧祝家庄
第四十七回 扑天雕双修生死书 宋公明一打祝家庄
第四十八回 一丈青单捉王矮虎 宋公明两打祝家庄
第四十九回 解珍解宝双越狱 孙立孙新大劫牢
第五十回 吴学究双用连环计 宋公明三打祝家庄
第五十一回 插翅虎枷打白秀英 美髯公误失小衙内
第五十二回 李逵打死殷天锡 柴进失陷高唐州
第五十三回 戴宗智取公孙胜 李逢斧劈罗真入
第五十四回 入云龙斗法破高廉 黑旋风探穴救柴进
第五十五回 高太尉大兴三路兵 呼延灼摆布连环马
第五十六回 吴用使时迁盗甲 汤隆赚徐宁上山
第五十七回 徐宁教使钩镰枪 宋江大破连环马
第五十八回 三山聚义打青州 众虎同心归水泊
第五十九回 吴用赚金铃吊挂 宋江闹西岳华山
第六十回 公孙胜芒砀山降魔 晁天王曾头市中箭
第六十一回 吴用智赚玉麒麟 张顺夜闹金沙渡
第六十二回 放冷箭燕青救主 劫法场石秀跳楼
第六十三回 宋江兵打北京城 关胜议取梁山泊
第六十四回 呼延灼夜月赚关胜 宋公明雪天擒索超
第六十五回 托塔天王梦中显圣 浪裏白跳水上报冤
第六十六回 时迁火烧翠云楼 吴用智取大名府
第六十七回 宋江赏马步三军 关胜降水火二将
第六十八回 宋公明夜打曾头市 卢俊义活捉史文恭
第六十九回 东平府误陷九纹龙 宋公明义释双枪将
第七十回 没羽箭飞石打英雄 宋公明弃粮擒壮士
第七十一回 忠义堂石碣受天文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
第七十二回 柴进簪花入禁院 李逵元夜闹东京
第七十三回 黑旋风乔捉鬼 梁山泊双献头
第七十四回 燕青智扑擎天柱 李逵寿张乔坐衙
第七十五回 活阎罗倒船偷御酒 黑旋风扯诏谤徽宗
第七十六回 吴加亮布四斗五方旗 宋公明排九宫八卦阵
第七十七回 梁山泊十面埋伏 宋公明两赢童贯
第七十八回 十节度议取梁山泊 宋公明一败高太尉
第七十九回 刘唐放火烧战船 宋江两败高太尉
第八十回 张顺凿漏海鳅船 宋江三败高太尉
第八十一回 燕青月夜遇道君 戴宗定计赚萧让
第八十二回 梁山泊分金大买市 宋公明全伙受招安
第八十三回 宋公明奉诏破大辽 陈桥驿滴泪斩小卒
第八十四回 宋公明兵打蓟州城 卢俊义大战玉田县
第八十五回 宋公明夜度益津关 吴学究智取文安县
第八十六回 宋公明大战独鹿山 卢俊义兵陷青石峪
第八十七回 宋公明大战幽州 呼延灼力擒番将
第八十八回 颜统军阵列混天象 宋公明梦授玄女法
第八十九回 宋公明破阵成功 宿太尉颁恩降诏
第九十回 五台山宋江参禅 双林渡燕青射雁
第九十一回 张顺夜伏金山寺 宋江智取润州城
第九十二回 卢俊义分兵宣州道 宋公明大战毗陵郡
第九十三回 混江龙太湖小结义 宋公明苏州大会垓
第九十四回 宁海军宋江弔孝 涌金门张顺归神
第九十五回 张顺魂捉方天定 宋江智取宁海军
第九十六回 卢俊义分兵歙州道 宋公明大战乌龙岭
第九十七回 睦州城箭射邓元觉 乌龙岭神助宋公明
第九十八回 卢俊义大战昱岭关 宋公明智取清溪洞
第九十九回 鲁智深浙江坐化 宋公明衣锦还乡
第一百回 宋公明神聚蓼儿洼 徽宗帝梦游梁山泊
第一回 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
第二回 王教头私走延安府 九纹龙大闹史家村
第三回 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第四回 赵员外重修文殊院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
第五回 小霸王醉入销金帐 花和尚大闹桃花村
第六回 九纹龙剪径赤松林 鲁智深火烧瓦罐寺
第七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第八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第九回 柴进门招天下客林 沖棒打洪教头
第十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第十一回 朱贵水亭施号箭 林沖雪夜上梁山
第十二回 梁山泊林沖落草 汴京城杨志卖刀
第十三回 急先锋东郭争功 青面兽北京斗武
第十四回 赤发鬼醉卧灵官殿 晁天王认义东溪村
第十五回 吴学究说三阮撞筹 公孙胜应七星聚义
第十六回 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
第十七回 花和尚单打二龙山 青面兽双夺宝珠寺
第十八回 美髯公智稳插翅虎 宋公明私放晁天王
第十九回 林沖水寨大并火 晁盖梁山小夺泊
第二十回 梁山泊义士尊晁盖 郓城县月夜走刘唐
第二十一回 虔婆醉打唐牛儿 宋江怒杀阎婆惜
第二十二回 阎婆大闹郓城县 朱仝义释宋公明
第二十三回 横海郡柴进留宾 景阳冈武松打虎
第二十四回 王婆贪贿说风情 郓哥不忿闹茶肆
第二十五回 王婆计啜西门庆 淫妇药鸩武大郎
第二十六回 郓哥大闹授官 厅武松斗杀西门庆
第二十七回 母夜叉孟州道卖人肉 武都头十字坡遇张青
第二十八回 武松威镇安平 寨施恩义夺快活林
第二十九回 施恩重霸孟州道 武松醉打蒋斗神
第三十回 施恩三入死囚牢 武松大闹飞云浦
第三十一回 张都监血溅鸳鸯楼 武行者夜走蜈蚣岭
第三十二回 武行者醉打孔亮 锦毛虎义释宋江
第三十三回 宋江夜看小鳌山 花荣大闹清风寨
第三十四回 镇三山大闹青州道 霹雳火夜走瓦砾场
第三十五回 石将军村店寄书 小李广梁山射雁
第三十六回 梁山泊吴用举戴宗 揭阳岭宋江逢李俊
第三十七回 没遮拦追赶及时雨 船火儿夜闹浔阳江
第三十八回 及时雨会神行太保 黑旋风斗浪裏白跳
第三十九回 浔阳楼宋江吟反诗 梁山泊戴宗传假信
第四十回 梁山泊好汉劫法场 白龙庙英雄小聚义
第四十一回 宋江智取无为军 张顺活捉黄文炳
第四十二回 还道村受三卷天书 宋公明遇九天玄女
第四十三回 假李逵剪径劫单人 黑旋风沂岭杀四虎
第四十四回 锦豹子小径逢戴宗 病关索长街遇石秀
第四十五回 杨雄醉骂潘巧云 石秀智杀裴如海
第四十六回 病关索大闹翠屏山 拚命三火烧祝家庄
第四十七回 扑天雕双修生死书 宋公明一打祝家庄
第四十八回 一丈青单捉王矮虎 宋公明两打祝家庄
第四十九回 解珍解宝双越狱 孙立孙新大劫牢
第五十回 吴学究双用连环计 宋公明三打祝家庄
第五十一回 插翅虎枷打白秀英 美髯公误失小衙内
第五十二回 李逵打死殷天锡 柴进失陷高唐州
第五十三回 戴宗智取公孙胜 李逢斧劈罗真入
第五十四回 入云龙斗法破高廉 黑旋风探穴救柴进
第五十五回 高太尉大兴三路兵 呼延灼摆布连环马
第五十六回 吴用使时迁盗甲 汤隆赚徐宁上山
第五十七回 徐宁教使钩镰枪 宋江大破连环马
第五十八回 三山聚义打青州 众虎同心归水泊
第五十九回 吴用赚金铃吊挂 宋江闹西岳华山
第六十回 公孙胜芒砀山降魔 晁天王曾头市中箭
第六十一回 吴用智赚玉麒麟 张顺夜闹金沙渡
第六十二回 放冷箭燕青救主 劫法场石秀跳楼
第六十三回 宋江兵打北京城 关胜议取梁山泊
第六十四回 呼延灼夜月赚关胜 宋公明雪天擒索超
第六十五回 托塔天王梦中显圣 浪裏白跳水上报冤
第六十六回 时迁火烧翠云楼 吴用智取大名府
第六十七回 宋江赏马步三军 关胜降水火二将
第六十八回 宋公明夜打曾头市 卢俊义活捉史文恭
第六十九回 东平府误陷九纹龙 宋公明义释双枪将
第七十回 没羽箭飞石打英雄 宋公明弃粮擒壮士
第七十一回 忠义堂石碣受天文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
第七十二回 柴进簪花入禁院 李逵元夜闹东京
第七十三回 黑旋风乔捉鬼 梁山泊双献头
第七十四回 燕青智扑擎天柱 李逵寿张乔坐衙
第七十五回 活阎罗倒船偷御酒 黑旋风扯诏谤徽宗
第七十六回 吴加亮布四斗五方旗 宋公明排九宫八卦阵
第七十七回 梁山泊十面埋伏 宋公明两赢童贯
第七十八回 十节度议取梁山泊 宋公明一败高太尉
第七十九回 刘唐放火烧战船 宋江两败高太尉
第八十回 张顺凿漏海鳅船 宋江三败高太尉
第八十一回 燕青月夜遇道君 戴宗定计赚萧让
第八十二回 梁山泊分金大买市 宋公明全伙受招安
第八十三回 宋公明奉诏破大辽 陈桥驿滴泪斩小卒
第八十四回 宋公明兵打蓟州城 卢俊义大战玉田县
第八十五回 宋公明夜度益津关 吴学究智取文安县
第八十六回 宋公明大战独鹿山 卢俊义兵陷青石峪
第八十七回 宋公明大战幽州 呼延灼力擒番将
第八十八回 颜统军阵列混天象 宋公明梦授玄女法
第八十九回 宋公明破阵成功 宿太尉颁恩降诏
第九十回 五台山宋江参禅 双林渡燕青射雁
第九十一回 张顺夜伏金山寺 宋江智取润州城
第九十二回 卢俊义分兵宣州道 宋公明大战毗陵郡
第九十三回 混江龙太湖小结义 宋公明苏州大会垓
第九十四回 宁海军宋江弔孝 涌金门张顺归神
第九十五回 张顺魂捉方天定 宋江智取宁海军
第九十六回 卢俊义分兵歙州道 宋公明大战乌龙岭
第九十七回 睦州城箭射邓元觉 乌龙岭神助宋公明
第九十八回 卢俊义大战昱岭关 宋公明智取清溪洞
第九十九回 鲁智深浙江坐化 宋公明衣锦还乡
第一百回 宋公明神聚蓼儿洼 徽宗帝梦游梁山泊
序言
《水浒传》是中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小说,是古代英雄传奇小说的典範作品。数百年来,它一直深受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喜爱。明末清初着名文学批评家金圣歎曾有评价:“不读水浒,不知天下之奇”,“独有《水浒传》,只是看不厌”。
关于《水浒传》的作者,历来记载不一,大致有三种说法:施耐庵作,罗贯中作和施、罗合作。现在学术界普遍认为是施耐庵作。施耐庵生平不详,但大致生活在元末明初,本名彦端,字子安,号耐庵,相传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水浒传》取材于北宋徽宗时期宋江起义的故事。《宋史》的《徽宗本纪》、《侯蒙传》、《张叔夜传》等文献对宋江事件仅略有涉及,但其在民间却传说甚多,南宋罗烨的《醉翁谈录》中就记载了一些独立的水浒英雄传说,而南宋末年的《大宋宣和遗事》更是把许多水浒故事联缀起来,完成了第一次由故事片段向长篇小说的过渡。到了元代,一批梁山英雄作为舞台形象大量出现在元杂剧中。可以说,《水浒传》是经过宋元两代数百年的酝酿、积累,最终在施耐庵的整理创作下完成的。
《水浒传》以精湛的笔墨,讲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单八将不堪暴政欺压,聚义水泊梁山,替天行道,直至接受朝廷招安最终走向失败的整个过程。而贯穿始终的,是蕴含了浓重平民色彩的英雄主义精神,和在特殊历史环境下产生的“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忠君报国”思想。全书艺术地再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反抗压迫、英勇斗争的悲壮场景,同时还细緻地展现了宋代的政治文化、市井风情和社会景观等历史画卷,使其文学价值和艺术成就在中国古代小说中均达到了一种极致。
在语言表述上,《水浒传》完全摒弃了文言文的表现形式,对宋代口语进行加工提炼,创造了一种纯白话的文学语言。这种语言明快洗鍊、準确生动、风趣诙谐、极富表现力,特别是在描写人物及其对话时,真正做到了绘声绘色、惟妙惟肖,其传神效果是文言所不能达到的。《水浒传》堪称是中国白话文学的一座里程碑,它使白话文体在小说创作方面的优势得到了完全的确立,这对整箇中国文学史的意义极为深远。
在故事叙述上,《水浒传》的情节结构为单线纵向结构。七十一回之前均以人为单元,以聚义梁山为线索环环相扣,将一个个、一批批英雄人物串联起来;七十一回之后则以时间和事件为顺序,连环勾锁,层层推进,将故事贯穿始终。这样的艺术结构,使《水浒传》既具有一个完整的长篇框架,各部分又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有利于集中笔墨、酣畅淋漓地描写一些主要的英雄豪杰,使其人物形象更为鲜明突出。
当然,《水浒传》最为突出的成就是对人物形象的成功刻画。其一,善于把人物置身于真实的历史环境中,紧扣人物的身份、经历和遭遇刻画他们的性格,如林沖的一再隐忍到被逼上梁山,鲁智深的酷爱自由、主动反抗。其二,善于通过人物的行为、语言揭示其複杂的内心世界,如林沖抓住高衙内欲打又不敢打的瞬间,就表现出他微妙複杂的心理斗争过程。其三,善于描绘相似人物的区别,从而突出每个人物的个性,如鲁达与李逵都粗中有细,但李逵“细”在天真可爱,鲁达则“细”在江湖经验丰富。正是这些细节的刻画,使《水浒传》中至少出现了一二十个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典型形象,堪称“千古若活”。
《水浒传》是一部凝聚了无数中国人的理想、感情和才思的英雄传奇,是中国文学史上一座巍然屹立的丰碑,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此书早在三百多年前就已传到日本,19世纪中叶又传到了欧美,成为中国传播最为广泛的古代长篇小说之一。
《水浒传》现存最早、且内容完整可靠、又最具代表性的,是明万曆年间杭州容与堂刻印的百回本《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因此,现今出版的百回本《水浒传》,几乎均以之为底本。本书也是以容与堂本为底本,并参考其他底本整理完成。本书还配有一百多幅明刻版画,画面清晰,古凤古韵,希望能够让读者真实领略到历史记忆中的水浒风情。
编者
2012年8月
关于《水浒传》的作者,历来记载不一,大致有三种说法:施耐庵作,罗贯中作和施、罗合作。现在学术界普遍认为是施耐庵作。施耐庵生平不详,但大致生活在元末明初,本名彦端,字子安,号耐庵,相传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水浒传》取材于北宋徽宗时期宋江起义的故事。《宋史》的《徽宗本纪》、《侯蒙传》、《张叔夜传》等文献对宋江事件仅略有涉及,但其在民间却传说甚多,南宋罗烨的《醉翁谈录》中就记载了一些独立的水浒英雄传说,而南宋末年的《大宋宣和遗事》更是把许多水浒故事联缀起来,完成了第一次由故事片段向长篇小说的过渡。到了元代,一批梁山英雄作为舞台形象大量出现在元杂剧中。可以说,《水浒传》是经过宋元两代数百年的酝酿、积累,最终在施耐庵的整理创作下完成的。
《水浒传》以精湛的笔墨,讲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单八将不堪暴政欺压,聚义水泊梁山,替天行道,直至接受朝廷招安最终走向失败的整个过程。而贯穿始终的,是蕴含了浓重平民色彩的英雄主义精神,和在特殊历史环境下产生的“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忠君报国”思想。全书艺术地再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反抗压迫、英勇斗争的悲壮场景,同时还细緻地展现了宋代的政治文化、市井风情和社会景观等历史画卷,使其文学价值和艺术成就在中国古代小说中均达到了一种极致。
在语言表述上,《水浒传》完全摒弃了文言文的表现形式,对宋代口语进行加工提炼,创造了一种纯白话的文学语言。这种语言明快洗鍊、準确生动、风趣诙谐、极富表现力,特别是在描写人物及其对话时,真正做到了绘声绘色、惟妙惟肖,其传神效果是文言所不能达到的。《水浒传》堪称是中国白话文学的一座里程碑,它使白话文体在小说创作方面的优势得到了完全的确立,这对整箇中国文学史的意义极为深远。
在故事叙述上,《水浒传》的情节结构为单线纵向结构。七十一回之前均以人为单元,以聚义梁山为线索环环相扣,将一个个、一批批英雄人物串联起来;七十一回之后则以时间和事件为顺序,连环勾锁,层层推进,将故事贯穿始终。这样的艺术结构,使《水浒传》既具有一个完整的长篇框架,各部分又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有利于集中笔墨、酣畅淋漓地描写一些主要的英雄豪杰,使其人物形象更为鲜明突出。
当然,《水浒传》最为突出的成就是对人物形象的成功刻画。其一,善于把人物置身于真实的历史环境中,紧扣人物的身份、经历和遭遇刻画他们的性格,如林沖的一再隐忍到被逼上梁山,鲁智深的酷爱自由、主动反抗。其二,善于通过人物的行为、语言揭示其複杂的内心世界,如林沖抓住高衙内欲打又不敢打的瞬间,就表现出他微妙複杂的心理斗争过程。其三,善于描绘相似人物的区别,从而突出每个人物的个性,如鲁达与李逵都粗中有细,但李逵“细”在天真可爱,鲁达则“细”在江湖经验丰富。正是这些细节的刻画,使《水浒传》中至少出现了一二十个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典型形象,堪称“千古若活”。
《水浒传》是一部凝聚了无数中国人的理想、感情和才思的英雄传奇,是中国文学史上一座巍然屹立的丰碑,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此书早在三百多年前就已传到日本,19世纪中叶又传到了欧美,成为中国传播最为广泛的古代长篇小说之一。
《水浒传》现存最早、且内容完整可靠、又最具代表性的,是明万曆年间杭州容与堂刻印的百回本《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因此,现今出版的百回本《水浒传》,几乎均以之为底本。本书也是以容与堂本为底本,并参考其他底本整理完成。本书还配有一百多幅明刻版画,画面清晰,古凤古韵,希望能够让读者真实领略到历史记忆中的水浒风情。
编者
2012年8月
名人推荐
别一部书,看过一遍即休。独有《水浒传》,只是看不厌。《水浒传》章有章法,旬有句法,字有字法。人家子弟稍识字,便当教令反覆细看,看得《水浒传》出时,他书便如破竹。
——(清代)金圣歎
——(清代)金圣歎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中华经典必读:水浒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