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海大学商学院
河海大学商学院(Business School of Hohai University)是河海大学的二级学院,成立于2004年,其前身是1983年成立的华东水利学院管理工程系。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学院有教职工199人,各类在校学生5078名;设有7个业务系,开设7个本科专业。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河海大学商学院
- 外文名:Business School of Hohai University
- 简称:HHBS
- 创办时间:2004年
- 类别:二级学院
- 主管部门:河海大学
- 现任领导:党委书记:蒲晓东
院长:周海炜 - 本科专业:7个
- 硕士点: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
专业学位授权6个 - 博士点: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
- 博士后:博士后流动站2个
- 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1个
- 院系设定:管理学与人力资源系、市场行销系、财务金融系、会计学系等
- 院歌:《民族复兴吾辈不忘》
-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佛城西路8号博学楼
历史沿革
1915年,“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创立时期,开始教授经济管理、薄记学、管理学等商科课程。
1927年,“河海工科大学” 时期,设立商业专修科。
1979年,“华东水利学院”时期,恢复商学教育。
1983年,华东水利学院管理工程系成立。
1986年,改名河海大学管理工程系;南京水利电力管理干部学院併入管理工程系。
1993年,取得技术经济及管理硕士学位授权点。
1995年,改组成立河海大学国际工商学院。
1998年,取得技术经济及管理博士学位授权点。
2003年,设立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
2004年,河海大学国际工商学院与河海大学经济学院重组成立河海大学商学院。
2007年,设立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技术经济及管理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2010年,整体乔迁江宁校区;工商管理一级学科获批江苏省重点学科。
2011年,正式成为国际精英商学院协会(AACSB)会员;项目管理专业特色领域获得“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特色工程领域”。
2015年3月,河海大学MBA项目通过AMBA国际认证专家组现场评估。5月,经AMBA国际认证组织审议,领取AMBA国际认证通过的证书。8月,PMI-GAC专家委员会通过投票确认河海大学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通过PMI-GAC国际认证。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学院设有7个业务系,开设7个本科专业。
系 | 专业 |
---|---|
管理学与人力资源系 | 人力资源管理 |
市场行销系 | 市场行销 |
财务金融系 | 财务管理 |
会计学系 | 会计学 |
管理科学与信息管理系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工程经济与工程管理系 | 工程管理 |
经济学与国际贸易系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参考资料: |
学科建设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学院拥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学术学位一级学科博士点,5个学术学位一级学科硕士点,6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拥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水利部重点学科,4个江苏省重点学科。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技术经济及管理
博士后流动站: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
学术学位一级学科博士点: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学术学位一级学科硕士点: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套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专业学位硕士点:金融、国际商务、资产评估、工商管理(MBA)、会计、工程管理
水利部重点学科:技术经济及管理
江苏省重点学科:技术经济及管理、工商管理、工程管理、项目管理
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学院有教职工199人。专任教师140人,其中教授34人、副教授5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80%。
据2019年7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多名教师入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画、教育部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画、水利部优秀教师、江苏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画。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张阳、王慧敏等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王慧敏等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画:王慧敏等
教育部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画:王慧敏等
水利部优秀教师:吴凤平等
江苏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王慧敏等
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周海炜、王慧敏、黄永春、黄德春等
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李琼芳、黄永春、唐震、许叶军、陈军飞等
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画:张恆杰等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据2019年7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多个江苏省精品课程。
江苏省精品课程:《个体经济学》《总量经济学》等
- 教学成果
据2019年7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国家级规划教材3部,省级教学奖2个。
国家级规划教材:《市场行销管理(第三版):需求的创造传播和实现》《市场行销管理(第二版):需求的创造传播和实现》《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
省级教学奖:理论力学多媒体《课堂教学系统》的研製与套用(一等奖)、基于标桿管理的商学教育国际化平台建设探索与实践(二等奖)
- 学生成绩
2016年,学院师生获得第四届“江苏省大学生工程管理创新、创业与实践竞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第十二届“用友新道杯”沙盘模拟大赛省级二等奖1项;第六届IMA校园管理会计案例大赛华东区决赛二等奖1项;POCIB全国大学生外贸从业能力大赛国家级团体三等奖1项。2016“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第十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画竞赛金奖1项,铜奖1项;2016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电子商务专项赛(实践类)金奖1项、铜奖1项;2016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公益创业赛铜奖1项。
学术科研
科研平台
据2019年7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29个研究机构,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江苏省首批决策谘询研究基地1个。
研究机构

国家重点实验室:水文水资源及水利工程科学
江苏省首批决策谘询研究基地:江苏企业国际化发展研究基地
研究机构:水利经济研究所、战略管理研究所、投资研究所、环境会计与资产经营管理研究所、智慧财产权研究所、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研究所、管理科学研究所、工程管理研究所、规划与决策研究所、人力资源研究所、产业经济研究所、项目管理研究所、证券研究所、江苏企业国际化发展研究基地、国际河流研究中心、水利部人力资源研究院、江苏沿海资源经济研究中心、中国(南京)人才发展研究中心、江苏省循环经济工程研究中心、东部资源环境与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江苏省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江苏省科技思想库、工程哲学与管理研究中心、基础设施投融资研究中心、科技经济研究中心、东方管理研究中心、游艇管理研究中心、水利管理创新研究中心、世界水谷与水生态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科研成果
2013-2018年,学院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4项,国家社科基金21项;发表论文2000余篇,其中SCI/SSCI论文122篇,CSSCI论文600篇;获省部级以上奖项23项。
成果名称 | 获奖日期 | 获奖等级 | 获奖类别 |
---|---|---|---|
鄱阳湖流域水资源适应性调配关键技术及套用 | 2013-01-01 | 二等奖 | 科技进步奖 |
2007年太湖蓝藻事件对苏锡常地区社会影响计量研究 | 2012-10-09 | 一等奖 | 哲学社会科学 |
第一资源——科学人才观简明读本 | 2012-02-01 | 一等奖 | 哲学社会科学 |
我国流域水污染的合作治理模式及其在太湖流域的套用研究 | 2012-02-01 | 三等奖 | 哲学社会科学 |
流域初始水权和谐配置方法研究 | 2012-02-01 | 三等奖 | 哲学社会科学 |
基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土地资源最佳化配置模式研究 | 2012-02-01 | 二等奖 | 哲学社会科学 |
水资源适应性配置系统方法及套用 | 2012-02-01 | 二等奖 | 哲学社会科学 |
区域水权论 | 2012-02-01 | 二等奖 | 哲学社会科学 |
南水北调一期工程水资源配置关键技术研究 | 2012-02-01 | 二等奖 | 哲学社会科学 |
江苏省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调查研究报告 | 2012-02-01 | 三等奖 | 哲学社会科学 |
徐州市区域用水总量控制与供水价格机制研究 | 2012-02-01 | 二等奖 | 科技进步奖 |
江苏省智慧财产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验证研究 | 2011-12-10 | 三等奖 | 软科学奖 |
江苏省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2011-12-10 | 三等奖 | 科技进步奖 |
港口对福建省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研究 | 2011-12-10 | 三等奖 | 科技进步奖 |
虚拟水贸易论 | 2011-12-01 | 二等奖 | 科技进步奖 |
中国流域内农业水费的分担模式 | 2011-12-01 | 三等奖 | 科技进步奖 |
福建沿海港口岸线可持续利用研究 | 2011-12-01 | 三等奖 | 科技进步奖 |
中国流域内农业水费的分担模式 | 2011-02-01 | 三等奖 | 科技进步奖 |
太湖流域初始水权分配方法探索 | 2011-02-01 | 三等奖 | 科技进步奖 |
面向商学院的《运筹学》教学体系改革 | 2011-02-01 | 三等奖 | 科技进步奖 |
福建沿海港口岸线可持续利用研究 | 2011-02-01 | 三等奖 | 科技进步奖 |
虚拟水贸易论 | 2011-02-01 | 二等奖 | 科技进步奖 |
南京市流动性人力资本的社会网路支持体系研究 | 2009-07-01 | 三等奖 | 哲学社会科学 |
江苏内河航道维护评价体系研究 | 2009-01-01 | 三等奖 | 科技进步奖 |
城乡和谐就业理论—农民工进城对就业影响研究 | 2009-01-01 | 三等奖 | 哲学社会科学 |
福建省港口经济运行监测预警研究 | 2009-01-01 | 三等奖 | 科技进步奖 |
基于多主体合作和供应链的水资源现代调配理论、关键技术与套用 | 2009-01-01 | 一等奖 | 科技进步奖 |
资源—环境—经济複合系统诊断预警方法与套用 | 2009-01-01 | 三等奖 | 哲学社会科学 |
豫南口岸物流中心总体布局规划研究 | 2008-12-01 | 三等奖 | 科技进步奖 |
鼓励和支持企业发展自主智慧财产权名牌产品的政策 | 2007-11-01 | 三等奖 | 哲学社会科学 |
国际资本外撤的潜在风险测度及其防範措施 | 2007-11-01 | 二等奖 | 哲学社会科学 |
江苏船闸运调管理体系研究 | 2007-01-01 | 三等奖 | 科技进步奖 |
经济发展战略西移的我省产业发展研究 | 2006-12-01 | 二等奖 | 科技进步奖 |
水利水电工程征地移民监理理论与实践探索 | 2006-12-01 | 二等奖 | 科技进步奖 |
淮河入海水道工程移民实践与研究 | 2005-12-01 | 三等奖 | 科技进步奖 |
江苏省宣传文化系统人才工作研究 | 2005-12-01 | 三等奖 | 哲学社会科学 |
太湖流域水利管理战略重点框架研究 | 2005-12-01 | 三等奖 | 哲学社会科学 |
江苏沿海滩涂湿地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实证研究 | 2005-12-01 | 三等奖 | 哲学社会科学 |
数据仓库原理设计与套用 | 2004-12-01 | 三等奖 | 科技进步奖 |
湖南省水利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 2004-11-01 | 三等奖 | 科技进步奖 |
中国水利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方法(着作) | 2003-12-01 | 三等奖 | 哲学社会科学 |
管理文化视角的企业战略(着作) | 2003-12-01 | 三等奖 | 哲学社会科学 |
东深供水改造工程建设技术与管理 | 2003-12-01 | 特等奖 | 科技进步奖 |
经济预警理论方法与信息管理系统研究及套用 | 2003-12-01 | 二等奖 | 科技进步奖 |
面向新世纪的江苏经济发展新对策 | 2001-12-01 | 二等奖 | 科技进步奖 |
江苏省人才资源开发对策研究 | 2001-12-01 | 哲学社会科学 | |
水利建设项目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1999-12-01 | 三等奖 | 哲学社会科学 |
我国水利利用外资的难点透视 | 1999-12-01 | 三等奖 | 哲学社会科学 |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信息系统 | 1991-12-01 | 四等奖 | 科技进步奖 |
土地收益递减规律探讨 | 1984-12-01 | 三等奖 | 哲学社会科学 |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据2019年7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图书馆有馆藏图书5万余册,其中外文图书4千多册;期刊135种,其中外文期刊6种;报纸36份,其中外文报纸2份;年增图书500多册,有与校图书馆连网的资料库汇文系统。
文化传统
学院标识
- 院徽
院徽由动感曲线和五星两部分图形,将河海和商学院巧妙的联繫在一起,生动的将交流互动的特点转化为视觉形象。
院徽

院徽内部借地球经纬象徵“天下”,以五星造型喻指“精英”,形象展示学院“求天下学问,做工商精英”的恢弘定位;外部通过浪式的圆形轮廓,象徵五湖四海的学术交流涌进河海商学院,有着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院徽构架整体对称,局部採用非均衡设计,线条圆和平实,气势内敛深沉,凸现包容天下万物的务实态度和精益求精的治学境界;蓝绿色的搭配,蕴涵了科学与未来的深刻寓意,具有独特的艺术美感,是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有机整体。
该标识汇集了河海大学和商学院的原标识特徵,传递出河海商学院奋发有力的进取精神。
精神文化
- 院歌
《民族复兴吾辈不忘》 | |
---|---|
词:罗巍、尉天骄,曲:罗巍 | |
炎黄之乡,世界东方。神州万里,锦卷千丈。烽火阴霾,荣光沧桑。大国泱泱,长歌亢亢。 先祖苦心建家园,虎豹践踏图四方, 多少英雄浴血战沙场。 先祖勤心耕阡陌,豺狼贪念窥羔羊, 多少志士实业救国邦。 我中华英才,承国人希望,和平崛起世代自强。 求天下学问,做工商精英,民族复兴吾辈不忘。 |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海卧巨龙,腾飞梦想。工富天下,商通四海。经天纬地,济世安邦。 先祖苦心建家园,虎豹践踏图四方, 多少英雄浴血战沙场。 先祖勤心耕阡陌,豺狼贪念窥羔羊, 多少志士实业救国邦。 我中华英才,承国人希望,和平崛起世代自强。 求天下学问,做工商精英,民族复兴吾辈不忘。 |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
书记 | 蒲晓东 |
院长 | 周海炜 |
副书记 | 沈国军 |
副院长 | 李琼芳、王慧敏、唐震、黄永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