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光谱的精细结构
原子光谱的精细结构是褚圣麟编的一本书。
基本信息
原子的组成粒子-内部结构模型图由于原子中电子的自旋轨道相互作用使原子光谱线分裂,形成的多重结构。轻元素谱线的这种多重结构间隔很小,习惯上称为精细结构。
电子的自旋轨道相互作用使原子能级分裂成多重结构,其间隔与原子序数有关。由于能级多重结构的存在,根据光谱跃迁选择定则(见跃迁几率),两能级间跃迁将出现光谱线的多重结构。光谱线多重结构的间隔也与原子序数有关。例如锂(Li)原子主线系一条红色谱线双线结构波长约差0.015nm,钠(Na)原子黄色谱线双线波长约差 0.6nm,而汞(Hg)原子的三线结构波长差最多可达10nm左右,可见谱线精细结构不一定都“精细”。但是有时仍习惯称原子光谱的多重结构为精细结构。
对氢原子光谱精细结构的观测发现,处理氢原子能级精细结构的狄喇克理论与实际有差别。1947年W.E.兰姆和 R. C.雷瑟福用微波磁共振方法直接观测到氢原子2S能级比2P能级高出约4.4×10eV,这就是兰姆移位。
原子的组成粒子-内部结构模型图
电子的自旋轨道相互作用使原子能级分裂成多重结构,其间隔与原子序数有关。由于能级多重结构的存在,根据光谱跃迁选择定则(见跃迁几率),两能级间跃迁将出现光谱线的多重结构。光谱线多重结构的间隔也与原子序数有关。例如锂(Li)原子主线系一条红色谱线双线结构波长约差0.015nm,钠(Na)原子黄色谱线双线波长约差 0.6nm,而汞(Hg)原子的三线结构波长差最多可达10nm左右,可见谱线精细结构不一定都“精细”。但是有时仍习惯称原子光谱的多重结构为精细结构。
对氢原子光谱精细结构的观测发现,处理氢原子能级精细结构的狄喇克理论与实际有差别。1947年W.E.兰姆和 R. C.雷瑟福用微波磁共振方法直接观测到氢原子2S能级比2P能级高出约4.4×10eV,这就是兰姆移位。

参考书目
褚圣麟编:《原子物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