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黄晓庆(达闼科技创始人兼CEO)

黄晓庆(达闼科技创始人兼CEO)

黄晓庆(达闼科技创始人兼CEO)

黄晓庆,男,达闼科技创始人兼CEO,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与通信学院院长,前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1982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电信系。

在光接入网系统、流媒体、多业务移动软交换,以及移动网际网路和智慧型终端等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独到见解。

他开发了世界第一套运营商级流媒体交换及IPTV系统。领导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推动TD-LTE成为B3G 国际主流标準,开发了终端核心基础软体(OMS),提升了中国通信产业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黄晓庆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
  • 职业:达闼科技创始人兼CEO
  • 毕业院校:华中科技大学
  • 主要成就:达闼科技创始人兼CEO、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与通信学院院长
    推动TD-LTE成为B3G国际主流标準

简介

黄晓庆曾在美国贝尔实验室任职,曾任美国UT斯达康公司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他创新性地提出了“网路即交换”的软交换理论,发起成立了国际软交换组织,开发了世界第一套软交换系统,开发了世界第一套运营商级流媒体交换及IPTV系统。
他领导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创新性提出了为运营商建设下一代移动网际网路的网路、套用和终端三大基础设施的战略构想,推动TD-LTE成为B3G国际主流标準,开发了终端核心基础软体(OMS),提升了中国通信产业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黄晓庆于2007年1月初回国,以新的身份——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院长,开始新的职业生涯。其在履新中国移动之后,将为中国移动联络大量有海外经验的优秀人才,并利用其海外人脉,与国外运营商和设备厂寻求合作,以推动中国移动的国际化步伐。
黄晓庆黄晓庆
“任用黄晓庆,是中移动新人才战略的‘示範工程’。”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中移动挖角UT斯达康,是其实行与国际化拓展相适应的新人才战略的重要思路。
对于该职位调整,中国移动非常谨慎,“中国移动高层与黄晓庆多轮接触,讨论持续数月才最后确定”,而在锁定黄晓庆之前,中移动曾一度考察多位其他企业高管。
“在就职UT斯达康前,黄晓庆已经有10年海外工作经验,并且UT斯达康也在美国成功上市,这让黄晓庆有很好的全球化视野和海外人脉。”对于最终选定黄晓庆,上述知情人士如此分析。
黄晓庆于1994年2月正式加入尤尼泰克公司(UT斯达康前身之一)。而在UT斯达康公司的12年,他经历了该公司从合併初期的艰难起步,到小灵通时代的辉煌,再到近2年来亏损压力下的复兴努力,并在此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电信行业经验。
2015年3月,黄晓庆从中国移动离职,并创办达闼科技有限公司,任创始人兼CEO,致力于“云端智慧型机器人”技术及产业的发展。
2017年8月30日,黄晓庆获聘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与通信学院院长。

人物成就

现在很多人都称Bill(黄晓庆院长,后面简称Bill)为OPhone之父,实际上Bill不仅仅只为OPhone做了大方向的指引,而且也亲手设计了一些细节的设计,下面就是一些Bill亲自设计方案,也正是Bill如此的重视用户体验设计,才使得OPhone的UI成为OPhone的一大亮点。
1、强大的搜寻功能
OPhone的主页面上的搜寻小工具是一个很有用的功能。实际上在IPhone3.0齣现之前,我们已经设计出了这个功能,而且设计者就是Bill本人。
OPhone的搜寻分为本地和网路两部分:
本地搜寻可以搜出所有和本地相关的数据,比如我们输入文字‘刘’,那幺和‘刘’相关的任何东西都会显示出来,不论联繫人,通话记录,简讯息内容,游戏,程式,记事本,邮件等等,只要和‘刘’相关就能搜寻出来。这个功能非常有用,尤其是对于存储空间大的智慧型手机,海量的信息相当方便的查找。
另外一部分是网路搜寻,用户可以自己选择喜欢的搜寻引擎,有Google,有Baidu,用这个功能可以让所有使用OPhone的人在任何地点都变成百事通。而且Bill要求把搜寻放到最明显的首页,从此很多用户不再使用电话本而是直接用搜寻去找人,将本地搜寻变成了手机的快捷入口。
2、手写输入法和拼音输入法的快速切换
因为Bill是四川籍人,后来长期在美国工作,所以对拼音不是很熟悉。正是因为这样,他为和他一样的用户设计了拼音与手写平滑切换的输入法。对于拼音不好还又提笔忘字的人来说确实很方便。
3、 保留联繫人的所有相关互动信息
这是一个很有创意的设计,是Bill在2007年就想出一个互动信息呈现方式:OPhone每一个联繫人的细节记录这个联繫人的所有互动内容,包括通话记录,简讯记录,Email记录等。而且还能把这个联繫人变成一个捷径放到桌面上,这样用户可以对一些VIP联繫人加强关注。
4、电池和信号的图形
我猜大家不会想到,OPhone的电池和信号的图示是Bill亲手画的。但事实确实如此,Bill认为用户最关注的是手机的这两个状态。所以为了达到满意的效果,Bill在黑板上画出了每个电池的状态的格数,还有信号的长度。经过和我们设计师多次的讨论才定义出现在饱满可信赖的样子。
5、快捷的多方通话
OPhone的多方通话是很便捷的,用户可以很简单的创建多方通话。Bill在这个地方做了一个更大的创新,就是把所有的多方通话记录保留在历史记录里,下一次如果还想给这几个人打电话,可以直接在历史记录里找出,一键就能重新组建电话会议。
6、一键备份与恢复
OPhone的备份与恢复也是Bill的设计,用户可以把自己的数据(简讯,电话本,配置,邮件)等备份到存储卡或者网上,需要的时候一键就会恢复,而且OPhone 未来还支持一键升级,直接无线升级软体。
台北时间5月11日上午,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在美国华盛顿宣布,将2016年度IEEE CQR主席大奖颁发给达闼科技CEO兼CTO黄晓庆先生。他也成为IEEE CQR设立该奖项以来,首获此殊荣的中国企业CEO。

人物言论

2009年9月14日, 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晓庆在2009中国通信业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移动网际网路为移动通信的发展和演进带来新空间,中国移动通过在网路、套用等方面的创新举措,不断提升在移动网际网路服务领域的影响力。
黄晓庆以瑞典运营商TeliaSonera为例,该公司从2003年开始发展3G,5年里基本上看不见什幺大的发展。但推出HSPA业务后,2008年1月至9月的3G数据业务比2007年同期增长了700%。这说明3G的核心套用发展来自于移动网际网路的发展带来的新空间。
中国移动目前承担着TD-SCDMA的建设重任,黄晓庆表示,要建立新型的产业合作模式,全力推动TD的健康快速发展和后续演进。面向TD运营,中国移动从七大方面提出了创新举措:设备创新、技术体系创新、网路融合创新、网路最佳化创新、行业信息化创新、安全技术创新以及未来演进创新。
面对未来演进,黄晓庆认为技术的发展会影响到未来的运营,中国移动以技术创新引领TD未来演进发展,积极推进TD后续技术平滑过渡,针对TD多频段特点,有预见性地进行先期引导和创新;创造性地解决新频段引入的施工难题;提前考虑好未来演进方案,指导产业开发。无线设备支持通过硬体改造和软体升级向LTE过渡,避免反覆施工建设,同时降低了施工难度,加快网路部署速度。在政府的决策指导下,中国移动还联合国内外20余家公司推动LTETDD标準的融合,形成了以我为主、含有自主智慧财产权、在国际上得到支持的TD-LTE标準。
TD网路发展逐步走上轨道,但在业务发展方面,中国移动也面临着很多新的压力。黄晓庆表示,中国移动要构建套用平台,整合全球开发者资源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套用。在终端方面,中国移动首次推出了面向移动网际网路下一代的智慧型终端平台OMS,归根结底就是要实现用户价值的最大化。这是适应网际网路时代、主动创新的结果。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黄晓庆(达闼科技创始人兼CEO)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