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医科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简称“TMU”,为天津市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高校、教育部来华留学示範基地建设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画试点高校、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实施高校。
天津医科大学前身天津医学院建于1951年。1984年6月,以天津医学专科学校为基础建立天津第二医学院。1993年,天津市市委、市政府决定天津医学院与天津第二医学院合併组建天津医科大学,同年12月得到国家教委批准。1996年,学校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2017年9月,学校入围首批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
截至2018年9月,学校有气象台路与广东路2个校区,设有19个学院(系),2个教学部,7所大学医院,有本科专业21个,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0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429人,全日制本科以上在校生10132人,其中本科生5232人,硕士生3271人,博士生549人,学历留学生1080人。
基本介绍
- 硕士点: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
专业学位授权类别7个 - 博士点: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
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个 - 主管部门:天津市
- 学校官网:http://www.tijmu.edu.cn
- 中文名:天津医科大学
- 外文名: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 简称:天津医大(TMU)
- 创办时间:1951年
- 类别:公立大学
- 类型:医学类
- 属性:省部共建高校
211工程(1997年入选)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画(2012年11月入选)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7年9月入选) - 现任领导:书记:姚智
院长:颜华 - 专职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 - 本科专业:20个
-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
- 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4个
- 院系设定:19个学院(系),2个教学部
- 校训:求真至善
- 校庆日:6月16日
- 地址:主校区:天津市和平区气象台路22号
广东路校区:天津市河西区广东路1号 - 院校代码:10062
- 主要奖项: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範基地”(2016年)
- 知名校友:朱宪彝、郝希山、方先之、傅园慧、顾瑛等
- 知名教师:吴鹹中、郝希山、尚永丰、娄建石等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
- 天津医学院
1951年3月,天津市政府批准成立天津医学院筹委会;1951年6月16日天津市政府发出政府令,任命朱宪彝为天津医学院院长,宣告天津医学院正式成立。
1952年7月,招收了首届50名学生。
1956年,天津市立总医院更名为天津医学院附属医院。
1958年,天津划归河北省辖市,学校更名为天津医科大学。
1962年9月,天津市委、市人委决定将天津医科大学与市卫生局所属的天津医学院合併,再次恢复原名天津医学院。
1972年,天津医学院第二医院建立。
1977年,学校开始恢複本科招生。
1978年,学校恢复招收研究生。
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成为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1981年,卫生局批准河东医院等作为学校教学医院。
1987年,学校被国家教委确定为招收来华本科留学生学校。
- 天津第二医学院
1950年,天津市卫生学校成立。
1961年,天津医学院中专部的三个专业和护士助产学校助产专业及保育学校保育士专业合併,恢复天津市卫生学校,校址由广东路迁到马场道265号。
1979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升格为天津医学专科学校,由市卫生局和教育局领导,并保留中专,各项工作纳入医专领导之下。
1984年6月,根据教育部档案,建立天津第二医学院,将中专部更名为第二医学院中专部。
1992年9月,第二医学院中专部更名为天津第二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
合併组建
1993年,天津市委、市政府决定天津医学院与天津第二医学院合併组建天津医科大学,同年12月得到原国家教委批准。
1994年6月,天津第二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更名为天津医科大学附属卫生学校。
1997年,天津医科大学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正式成立了中西医结合国际学院。
2003年,天津医科大学研究生院正式成立。
2005年,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获準一级学科博士授予点,学校博士点达到44个。
2006年,天津医科大学被选为全国西医来华留学生教育专家组成员单位。
庆祝建校60周年大会

2010年起,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13个临床专科先后入选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2012年11月,天津医科大学被选为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画项目试点高校。
2013年,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获批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9月,天津医科大学入选首批来华留学示範基地建设高校。
2015年11月11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国家卫生计生委、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共建天津医科大学的意见》,正式跨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
2017年8月23日,天津大学与天津医科大学联手共建高层次高水平的“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7年9月,学校入围首批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11月,天津医科大学社会科学部更名为天津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8年3月,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2019年4月25日,天津医科大学医学技术学院正式成立。同年,天津医科大学成为全国首批招收医学技术硕博士生的3所院校之一。

办学规模
院系设定
截至2018年9月,学校有设有19个学院(系),2个教学部,开设本科专业20个,有7所直属医院、19所非直属临床学院。
类别 | 名称 | |
---|---|---|
院系 | 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 天津医科大学医学人文学院 |
天津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 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 |
天津医科大学药学院 | 天津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 | |
天津医科大学国际医学院 | 天津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 |
天津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 天津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技术学院 | |
天津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 | 天津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 |
天津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 |
天津医科大学实验动物科学部 | 天津医科大学医学检验学院 | |
天津医科大学医学英语与健康传媒学院 | ||
独立学院 | 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 | |
直属附属医院 |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临床医院 |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 |
天津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 | 天津医科大学眼视光医学院 | |
天津医科大学第六临床医院 | ||
非直属附属医院 | 天津医科大学一中心临床学院 | 天津医科大学三中心临床学院 |
天津医科大学南开临床学院 |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临床学院 | |
天津医科大学心血管病临床学院 | 天津医科大学胸科临床学院 | |
天津医科大学骨科临床学院 | 天津医科大学儿童临床学院 | |
天津医科大学中心妇产科临床学院 | 天津医科大学第四中心临床学院 | |
天津医科大学人民医院临床学院 | 天津医科大学静海临床学院 | |
天津医科大学宝坻临床学院 | 天津医科大学泰达临床学院 | |
天津医科大学海河临床学院 | 天津医科大学精神卫生临床学院 | |
天津医科大学口腔临床学院 | 天津医科大学神经内外科及神经康复临床学院 | |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人民医院临床学院 | ||
资料来源: |
学院 | 专业名称 | 学制 |
---|---|---|
第一、第二临床医学院 | 临床医学(“5+3”一体化) | 8 |
临床医学(儿科学方向,“5+3”一体化) | 8 | |
临床医学 | 5 | |
麻醉学 | 5 | |
预防医学 | 5 | |
临床药学 | 5 | |
口腔医学院 | 口腔医学(“5+3”一体化) | 8 |
基础医学院 | 基础医学(朱宪彝班) | 5 |
眼视光学院 | 眼视光医学 | 5 |
医学影像学院 | 医学影像学 | 5 |
医学影像技术 | 4 | |
医学检验学院 | 医学检验技术 | 4 |
药学院 | 药学 | 4 |
药物製剂 | 4 | |
医学工程与技术学院 | 生物医学工程 | 4 |
生物信息学 | 4 | |
护理学院 | 护理学 | 4 |
护理学(助产方向) | 4 | |
公共卫生学院 | 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 | 4 |
人文学院社会科学部 | 法学 | 4 |
医学英语与健康传媒学院 | 英语(医学方向) | 4 |
康复医学系 | 康复治疗学 | 4 |
资料来源:注:具体招生专业信息详见学校官网 |
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9月,学校包含大学医院在内学校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429人,其中正高级610人,副高级1123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外籍院士1人;国家“千人计画”6人及青年项目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6人、讲座教授5人、青年学者2人和创新团队3个;科技部“973”首席科学家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人及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1人、国家“万人计画”领军人才6人及青年拔尖人才2人;国家人社部有突出贡献专家13人;国家卫生计生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天津市级教学团队16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天津市级教学名师25人。
专职院士:吴鹹中(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希山(中国工程院院士)、尚永丰(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家级教学名师:王建华
天津市教学名师:王建华、田心、陈锦英、娄建石、张云亭、孙保存、姚智、李光 、刘运德、黄国伟、高平、李云生、张欣、周晶、赵岳、李广平、邵宗鸿、马骏、王润玲、汤乃军、李会强、徐勇、于春水、张雪君、李长义
类别 | 团队名称 | |
---|---|---|
国家级教学团队 | 预防医学教学团队 | 药理学教学团队 |
天津市级教学团队 | 预防医学教学团队 | 医学影像学教学团队 |
药理学教学团队 | 生物医学工程教学团队 | |
护理学教学团队 | 医学检验技术教学团队 | |
口腔医学教学团队 | 本科临床内科教学团队 | |
病理学教学团队 | 第一临床医学院内科学教学团队 | |
医学影像技术学团队 | 天然药物化学教学团队 | |
临床技能学教学团队 | 遗传学教学团队 | |
药学基础化学团队 | 外科学教学团队 | |
资料来源: |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18年9月,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7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级双语示範课程3门,国家级来华留学生英语授课品牌课程8门,天津市来华留学生英语授课品牌课程25门,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3个,天津市实验教学示範中心9个,天津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课外创新实践基地2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画项目96项。
国家级特色专业:临床医学、药学、护理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临床医学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基础医学实验中心、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複合型高级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医学模式生物医学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国家级大学生课外创新实践基地:天津医科大学第二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画项目试点: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
天津市实验教学示範中心:口腔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临床医学技能实验教学中心、生物医学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药学实验教学中心、医学检验实验教学中心、医学影像学实验教学中心、医学英语实训中心、眼视光学实验教学中心、康复教学示範中心
天津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医学影像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类别 | 课程名称 | ||
---|---|---|---|
国家级精品课程 | 流行病学 | 医学伦理学 | 医学影像诊断学 |
临床套用护理学 | 临床微生物学及检验 | 生物建模仿真 | |
医学微生物学 | |||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 生物建模仿真 | 医学伦理学 | 医学影像诊断学 |
临床微生物及检验 | 临床套用护理学 | ||
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 | 流行病学 | 常见心血管病的治疗与预防 | 微生物与人类疾病 |
国家级双语示範课程 | 药理学 | 医学微生物学 | 医学微生物学 |
国家级来华留学生英语授课品牌课程 | 人体解剖学 | 生理学 | 药理学 |
病理生理学 | 内科学 | 外科学 | |
肿瘤学 | |||
资料来源: |
- 教学成果
截至2018年9月,2009年以来,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2项,二等奖15项,“来华留学生临床医学专业全英文教学与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本科助产紧缺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的探索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学科建设
截至2018年9月,学校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0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1个,“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10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含培育)5个,天津市第五期重点学科18个,天津市一流学科4个,天津市特色学科(群)4个。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学位授予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中西医结合、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学、药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技术、护理学
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口腔医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中西医结合、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学、药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技术、护理学、哲学、公共管理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套用统计、套用心理、药学、护理、公共卫生
- 重点学科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临床医学(自定)
中西医结合临床 | 肿瘤学 | 泌尿外科学 |
神经外科学 | 内分泌(内分泌与代谢内科)(培育) | |
资料来源: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肿瘤学 | 外科学(泌尿外科学) |
神经外科学与神经病学 | 内分泌与代谢病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 |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
药学 | ||
资料来源: |
学科级别 | 学科名称 | |
---|---|---|
一级学科 | 生物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口腔医学 | 药学 |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护理学 | |
中西医结合 | ||
二级学科 | 免疫学 | 外科学 |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 妇产科学 | |
内科学 | 眼科学 | |
神经病学 | 肿瘤学 | |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麻醉学 | |
临床检验诊断学 | ||
资料来源: |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8年9月,学校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5个,研究所15个,建有天津医学表观遗传学协同创新中心。
类别 | 名称 | |
---|---|---|
原卫生部重点实验室 | 卫生部激素与发育重点实验室 | |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乳腺癌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免疫微环境与疾病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中枢神经创伤修复与再生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
天津市重点实验室 | 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 | 天津市医学表观遗传学重点实验室 |
天津市泌尿外科基础医学重点实验室 | 天津市临床药物关键技术重点实验室 | |
天津市神经损伤变异与再生重点实验室 | 天津市肿瘤免疫与生物治疗重点实验室 | |
天津市细胞与分子免疫学重点实验室 | 天津市功能影像重点实验室 | |
天津市肺癌转移与肿瘤微环境重点实验室 | 天津市心血管病离子与分子机能实验室 | |
天津市代谢性疾病实验室 | ||
资料来源: |
天津市基础医学研究中心 | 肿瘤纳米技术研究中心 |
天津市内分泌研究所 | 天津市肿瘤研究所 | 天津市神经病学研究所 |
天津市泌尿外科研究所 | 天津心脏病学研究所 | 天津市医学检测技术研究所 |
天津影像医学研究所 | 天津普通外科研究所 | 天津性传播疾病研究所 |
天津市眼眶病研究所 | 天津市感染性疾病研究所 | 天津市肺癌研究所 |
天津市老年病学研究所 | 天津市麻醉学研究所 |
科研成果
- 综述
截至2018年9月,“十五”以来,学校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452项,获省部级及其以上科技奖励309项,其中国家级科技奖励8项、省部级一等奖26项。2016年学校获批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範基地”。
- 科研获奖
2015年,学校2个项目获得2015年中华医学科技奖,“血清新型生物标记物指导肿瘤早期诊断、治疗、预后的基础与临床”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微小RNA(microRNA)对肿瘤细胞恶性行为的调控与机制研究”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
2016年,尚永丰院士以天津医科大学为工作单位申报的“乳腺癌发生髮展的表观遗传机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18年,学校10项成果荣获2017年度天津市科学技术奖,其中,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17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图书馆用于本科教学的馆藏纸质中外文图书为122万余册,生均图书册数为85.47册,电子书为997.53万册,中外文纸质现/报刊为1100余种,有中外文资料库123个。
- 学术期刊
根据2018年1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出版《天津医科大学学报》、《国际内分泌代谢杂誌》、《中国肿瘤临床》、《透析与人工器官》、《中国肺癌杂誌》、《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英文版)》、《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誌》7份学术刊物。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是“中国科技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资料库统计源期刊”;被包括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资料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资料库”、 万方数据-中国数位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资料库等在内的中国国内重要检索系统收录。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誌》入编2011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文核心期刊)”, 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
《中国肿瘤临床》被美国化学文摘、美国生物学文摘、荷兰Scopus、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中国科学引文资料库等资料库收录,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与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透析与人工器官》为中国期刊全文资料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资料库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资料库(全文版)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碟版)收录期刊,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收录期刊。
《中国肺癌杂誌》被收录为PUBMED,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CSCD,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资料库、荷兰医学文、美国化学文摘社来源期刊,DOAJ等收录期刊,中国科学引文资料库来源期刊,中国生物学文摘来源期刊。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英文版)》为国家一级核心刊物,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资料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资料库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誌》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资料库收录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资料库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收录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资料库全文收录期刊。
合作交流
截至2018年9月,学校先后与22个国家的96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学术交流与合作关係,在医学和生物医药领域开展高水平国际合作,聘请149位世界知名医学专家、教授担任学校各学科的名誉教授和客座教授,成立了“外国专家顾问委员会”。
文化传统
学院标识
- 校徽

学校校徽为双圆套菱形,菱形中间为医学标誌——蛇杖,蛇杖左右为展开的书卷,下方有“1951”字样,代表学校建校时间,外环上方为中文校名,下方为英文校名。校徽颜色为深绯红色。
- 校名

学校中文校名採用毛泽东书法集字。
- 校旗

学校校旗为白色长方形旗帜,中央印有学校校徽和校名。
精神文化
- 校庆日
学校校庆日为每年的6月16日。
- 校训
求真至善
释义:“求真”是大学的精髓所在,“求”即追求;“真”指真理和真性情。“至善”出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为:求事理之极致。
“求真”是对科学真理的追求,“至善”是对优秀卓越的精进。天医人应高扬“求真至善”的大学精神,德能并进,关爱病人,献身医学事业,推动医学发展,做人文精神的传承者和弘扬者,这是天医健康向上校园文化的内涵所在,也是天医精神有序传承和渊源流淌的动力之源。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
党委书记 | 姚智 |
校长、党委副书记 | 颜华 |
党委副书记 | 侯洁、李国兰 |
副校长 | 王耀刚、张彤、李强、于春水、朱毅 |
纪委书记 | 张国建 |
资料来源: |
历任领导
姓名 | 任职时间 |
---|---|
张要中 | 1956年—1958年3月任天津医学院党委书记 |
乔国铨 | 1958年03月—1979年03月任天津医学院党委书记 |
刘金 | 1979年06月—1983年09月任天津医学院党委书记 |
杨青 | 1983年09月—1989年03月任天津医学院党委书记 |
吴克清 | 1987年02月—1991年03月任天津第二医学院党委书记 |
崔以泰 | 1989年03月—1994年05月任天津医学院党委书记 |
宋鸿奎 | 1991年03月—1994年05月任天津第二医学院党委书记 |
崔以泰 | 1994年06月—1997年03月任天津医科大学党委书记 |
杨太耀 | 1997年03月—2002年03月任天津医科大学党委书记 |
王寒松 | 2002年03月—2003年10月任天津医科大学党委书记 |
杨桂华 | 2003年10月—2008年08月任天津医科大学党委书记 |
张连云 | 2008年08月—2013年12月任天津医科大学党委书记 |
姚智 | 2013年12月至今任天津医科大学党委书记 |
资料来源: |
姓名 | 任职时间 |
---|---|
朱宪彝 | 1951年06月-1983年11月任天津医学院院长 |
吴鹹中 | 1983年11月-1991年03月任天津医学院院长 |
林治瑾 | 1987年04月-1994年05月任天津第二医学院院长 |
王正伦 | 1991年03月-1994年05月任天津医学院院长 |
郝希山 | 1994年05月-2011年08月任天津医科大学校长 |
尚永丰 | 2011年08月-2016年12月任天津医科大学校长 |
颜华 | 2017年7月至今任天津医科大学校长 |
资料来源: |
知名校友
姓名 | 备注 |
---|---|
朱宪彝 | 世界钙磷代谢之父,内分泌学家 |
金显宅 | 中国肿瘤医学之父 |
方先之 | 中国骨外科先驱,天津骨科医院创始人 |
赵以成 | 中国神经外科先驱 |
吴恩惠 | 中国影像医学先驱 ,放射医学专家 |
郝希山 |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医科大学名誉校长,天津市肿瘤医院院长 |
顾瑛 | 中国科学院院士、雷射医学专家 |
吴鹹中 |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西医结合专家,前天津医学院院长 |
尚永丰 |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
周清华 |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院长,天津肺癌研究所所长,美国癌症学会会员 |
袁佳琴 |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名誉院长 |
王鹏志 |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院长 |
韩瑞发 | 哈佛大学医学研究所博士后,天津市泌尿外科研究所所长 |
陈祖培 | AOTA副主席,卫生部激素与发育重点实验室主任,天津市内分泌研究所所长 |
傅园慧 | 运动员,巴西奥运会女子100米仰泳铜牌得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