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宝石村(江西省景德镇市陶瓷工业园区罗家桥乡宝石村)

宝石村(江西省景德镇市陶瓷工业园区罗家桥乡宝石村)

宝石村(江西省景德镇市陶瓷工业园区罗家桥乡宝石村)

宝石村位于景德镇市北部,罗家桥乡东部,是陶瓷工业园区所在地。如今,经济以陶瓷工业和农业为主,同时大力发展房地产和旅游业。地貌为山地、丘陵、平原,河流众多。属中亚热带潮湿天气。年均温17℃,年降水量1764毫米。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宝石村 
  • 外文名称:BaoShi Village
  • 别名:宝石
  • 行政区类别:村
  • 所属地区:中国华东、江西省、景德镇市
  • 下辖地区:凉伞、上古墩、下古墩、仓下等
  • 政府驻地:上古
  • 电话区号:0798
  • 邮政区码:333000
  • 地理位置:赣东北
  • 人口:1682
  • 方言:赣语
  •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 着名景点:名坊园
  • 机场:景德镇机场
  • 火车站:最近的火车站为景德镇火车站
  • 车牌代码:赣H

建制沿革

名字由来

在景德镇市昌江宝石村内的流域,大家将其称之为“宝石河”,宝石河中央有一块巨大的石头,因此,村子叫做宝石村。
民间传说,有一位民妇捡到了聚宝盆,而她却当做了普普通通的盆,拿回家给鸡装食用,发现穀子怎幺也吃不完,便觉得这个盆有古怪。于是,她便将盆投入江中,然而盆不沉下去,她再将石头扔进盆中。光阴荏苒,石头一再长大,长到一座山大小被天雷击中,变成了现在的大小。
据老人说,江中的宝石依旧在长大。

区划沿革

1984年,政社分设建乡宝石村划归洪源乡管辖;
1995年,洪源乡经中国国家民政部批准,撤乡置镇,称洪源镇,宝石村归洪源镇管辖;
2002年,原罗家桥乡、罗家垦殖场、宝石村划出,设浮梁县工业园区,宝石村归浮梁县工业园区管辖;
2014年12月7日,江西省政府正式恢复罗家桥乡建制,宝石村归罗家桥乡管辖至今。

行政区划

宝石村隶属于罗家桥乡,下辖仓下、潘家下、上古墩、下古墩、凉伞、新村组等村民小组。

地理环境

宝石村以低山丘陵为主,山清水秀,气候温和,茂林成荫。村东昌江(宝石河)流淌而过,村南以农田为主,村北是横亘的山丘。

人口民族

宝石村以农业人口为主,全村都是汉族人口。宝石村10个村民小组,529户,1682人。正式党员49名,预备党员2名。

经济概况

农业

农业作为宝石村的传统行业,在宝石村过去的经济发展上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现如今由于工业园区的建设,大量农田被徵用,只有凉伞村民小组有上百亩的水稻种植,以及仓下组老庵堂内上百亩的蔬菜种植。另外,在仓下组还有这数百亩的湿地松、杉树的种植,为农村的绿化做出很大的贡献。

陶瓷工业

陶瓷工业园区的建设中,下古墩组,潘家下、仓下组都有公司 ,还有宝石村处于园区的中心位置,极大的促进了陶瓷产业在宝石村的发展,也为宝石村提高了大量就业岗位。

旅游业

在仓下组建设的名坊园,是集陶瓷产业,陶瓷旅游,陶瓷餐饮为一体的,不仅促进了宝石村的旅游发展,同时也推动了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宝石商业街在唐英大道和金岭北大道建成,也是宝石村一张绚丽的名片。

社会事业

教育

宝石村内有宝石国小,陶瓷工业园区幼稚园,园区内有罗家学校。这些完善的教育体系和设施充分保障了孩子的学习。

卫生

宝石村内有卫生所,卫生所同时可以享受新农合,园区内新建了陶瓷工业园区医院,是较大较完善的医院,为村民就诊提供极大便利和优惠。

交通

宝石村东面是南北走向的金岭北大道,中间有东西走向的唐英大道横穿,乡村公路通道家家户户,每一段公路都有路灯。村东是昌江流淌而过,可以直接通往九江港口。村南是景德镇市机场,村北是杭瑞高速入口,向东有直接前往县城的八车道公路。

风景名胜

宝石

距市区 2. 5公里,有两块石峰, 出水丈余, 因其独起江心,古称“ 飞来石,’ , 宋人有诗讚曰: “ 试问飞来石,飞从何处来; 山灵留胜地,永不放飞回” 。两石相依,明 时称为耦石。又因形似玉雕之笋,清代名之玉笋峰,督陶使唐英曾镌“ 玉柱” 二字于上 (今已无存),并有“ 玉柱擎天空” 之句。 民间称为宝石,石峰突起的地方,周围水深且 洁,江风逐浪击石,银色浪花飞溅,加之两岸竹林农舍, 田园风光如画,相映更添情趣,近年已闢为游乐场所。

名坊园

名坊园就是景德镇的缩影。走进名坊园,“艺术”无处不在,曲径通幽,花草树木、水榭亭台与徽派建筑相互映衬,一个个手工制瓷作坊彼此相连。步入这些作坊,整套制瓷流程呈现在眼前,从拉坯到出窑一目了然,整个景德镇千年的制瓷技艺与文化都浓缩到了这里。在这里,你能详尽了解千年瓷都技艺,更能亲手触摸中华陶瓷文明。

宝石商业街

宝石商业街坐落在工业园区对面,园区的东入口,迎面看去会感受到古香古色的气息扑面而来。现今已经吸引了瓷茶商的入驻,是园区企业对外展示的一个视窗。

人文风情

春节

农曆年节, 旧时一般从农曆头年十二月下旬起,包括送灶、祝福、除夕,一 直到元宵。过去本地对正月初一零点至拂晓前甚为重视, 各家焚香点烛,燃放鞭炮,开 门出行, 令阝里互相拜渴, 名曰贺正, 俗称拜年。建国后, 国家规定从初一至初三,放 假三天,机关团体多举行新春茶话会,进行团拜,并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个 人拜年, 4 0 年代前,平辈相互之间拱手致敬, 年幼者见长辈多行跪拜礼。建国后,均 以掬躬或握手抱拳来代替。

元宵节

也称上元节, 时间在农曆正月十五日, 旧习喜游(迎)灯,通常是初八起 灯,至元宵散灯。游灯时,有龙灯和各种花灯,并配以锣鼓唢吶, 各家各户也张灯结 彩,到处灯火辉煌, 游灯到时, 要放鞭炮迎接, 富户人家还要备糕点红包,搞赏游灯 人员。建国后, 游灯已成为人民民众节日文娱活动的一项内容,并增加新的形式,赋 予新的意义。近年来,有机械、 电动、 电子大型龙、凤及各种历史人物和动物等音响玩具灯会, 向民众和青年进行宣传,寓教育于欢笑之中,吸引了广大游客。

清明节

节前一日为寒食, 旧俗乡间有少数人家不举烟火。清明日城乡居民均到 莹地培土挂纸, 祭扫祖坟。城区一些人家,祖坟在市境者, 大都全家荷锄提筐, 前往 祭扫,并採集杜鹃花, 以供玩赏。农村旧俗是“ 会族而饮插柳于檐” ,并由族祠给母户 男丁发一串清明肉。建国后, 旧俗已废, 仅盛行用青艾作清明把。学饺、工厂、 机关 等单位则组织学生、工人、干部到烈上墓、塔献花圈祭扫, 以缅怀先烈,寄託哀思,进 行 传 统 教 育。

端阳节

农曆五月初五,又称端午节。 旧时家家门上挂舀清、艾草, 焚苍朮、 自 芷以驱毒虫秽气。早上吃棕子、鹹蛋, 中午饮雄黄酒,这一天有龙船竞渡的习惯, 现时已成为一种体育活动。儿童挂红蛋、香袋, 农村则有端阳拂晓放牛至野外吃 ‘ “ 神仙草” 的传统, 传说牛吃过此种露水草,肯长膘, 可抗疫。建国后,端阳节前后成 为卫生大扫除的日子,驱蚊、灭鼠, 以保全康。一些家庭还保持原有饮食习惯。 因为 雄黄有微毒, 已很少有人饮雄黄酒, 而以其他饮料代替。

中元节

农曆七月十五日, 俗称七月半, 又称鬼竹。解放前家家门前备酒肴,烧 “ 包 袱,’ ( 冥 钱) , 祭 拜 祖 先, 荐 度 游 魂, 有 的 还 做 孟 兰 盆 会 和 放 河 灯 等 活 动。 解 放 后, 迷 信活动已少见, 但近年又有抬头, 少数人不仅烧纸币, 而且不惜花钱,买纸扎电视机、 电冰柜、 家具等现代用品付之一炬。中元节的饮食习惯较流行吃糯米油糍和硷水把(一 种带硷的米糕)。

中秋节

农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 与春节、端阳节为传统大竹。此日, 儘可能 做到合家团圆共度佳节, 至亲好友还要互赠月饼, 相邀赏月。城区的厅少年从八月初 一即着手划烧“ 太平窑” (用烧瓷器的渣饼垒成的窑)。 6 0 年代后已不如以前盛行, 偶有 少数少年和退休老工人在昌江河畔搭烧。乡间在青少年中还有玩用稻草扎成的草龙灯, 以庆丰收, 和“ ‘ 烧宝塔” 、 ‘ “ 送瘟神” 等具有历史含义的活动。至今中秋节在民众中仍为 受重视的一大节日。

地图信息

地址:景德镇市浮梁县

地图信息

打开百度地图查看详情

反馈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宝石村(江西省景德镇市陶瓷工业园区罗家桥乡宝石村)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