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安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始建于1988年,原名淮南工业学院工程勘察检测中心,当时隶属于安徽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系。2000年,根据学院的多学科协作、发挥特长的思想,更名为淮南工业学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脱离了资源与环境工程系而由学院直接领导。中心的主要任务以从事工程勘察与检测及有关的教学、科研工作。目前,本中心有教授1人、副教授4人、高级工程师2人、讲师3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安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始建:1988年
- 原名:淮南工业学院工程勘察检测中心
- 性质:研究机构
- 隶属于:安徽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系
中心简介
中心工作方针是以煤矿为依託,积极开展技术谘询和服务,研究开发特色技术,组织相关学科,并积极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横向联合企业开发自己的机电一体化产品。1988年以来,本中心承担的工程地质及矿井地质勘察项目总计一百多个。工程地点遍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厦门、南宁、桂林、合肥、南京、扬州、连云港、青岛、烟台等各大中城市和数百个矿区……。
中心负责人刘盛东教授是安徽省青年学科带头人,主持或主要参与的纵、横向科研达50项以上,现任安徽理工大学资环系副主任、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承担及获奖项
● 2003.10. 《影响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地质因素的高分辨矿井震波探测技术》项目通过安徽省科技厅的科技成果鉴定(编号04-012)。
● 2002.08. 《东滩煤矿工作面异常构造及煤厚探测》项目通过山东省科技厅的科技成果鉴定。
● 2000.10. 淮南矿业集团潘集一矿13-1煤井下三带探测及回採工作面CT探测
● 2000.09. 镇江扬州长江公路大桥北锚区基岩构造声波及电法勘查探测
● 2000.07. 香港西铁地下结构声波检测
● 2000.03. 新集三矿裂高声波动态监测、谢二矿井下太原组灰岩岩溶与富水性声波CT检测
● 1995-2002.联合开发"携带型矿井地质探测仪"和"多道自动电法仪和推测技术"项目
● 1993-1997.自己开发研製了KC2000工程声波处理解析系统。同时研製开发了工程声波探测技术和高阻尼宽频带感测器
● 1992-1996.国家八五攻关"锚桿支护无损检测技术与成套设备研究"
● 1996.连云港核电站基础浅震勘探(25km2)
● 1995.厦门高歧机场跑道声波动力检测
● 1994.武汉新火车站基桩检测
● 1993.北京捷运苹果圆站基础波速实验
● 1992.广西大龙洞水库坝基检测。深圳50万伏变电站供电塔基基 桩带电检测
● 1991.广州市城建改造高架桥工程检测、广西大龙洞水库坝基岩溶探测
● 1990.深圳50万伏变电站基桩检测
● 1989.上海文汇报大厦基桩检测
● 1986-1989. 参加[GJY-1工程检测仪和KDY-1矿井地震仪的研究]课题。并于199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证书号:建-2-007-005)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安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