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超音波变幅桿

超音波变幅桿

超音波变幅桿

超音波变幅桿超音波振动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作用是把机械振动的质点位移或速度放大,并将超声能量集中在较小的面积上即聚能。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超音波变幅桿
  • 外文名:ultrasonic horn
  • 主要作用:把机械振动的质点位移
  • 词性:名词
  • 别称:超声变速桿

简介

超声变幅桿是超音波振动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振动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把机械振动的质点位移或速度放大,并将超声能量集中在较小的面积上即聚能,因此也称超声变速桿或超声聚能器。
超音波变幅桿(超音波变幅器)顾名思义就是配合超音波换能器改变超音波振动幅度的功能组件。其主要作用是改变换能器的振幅(一般是增大)、提高振速比、提高效率,提高机械品质因数,加强耐热性,扩大适应温度範围,延长换能器的使用寿命。超音波换能器通过安装变幅桿(超音波变幅器)调整了换能器与超音波工具头之间的负载匹配,减小了谐振阻抗,使其在谐振频率工作提高了电声转换效率,有效降低了超音波换能器的发热量,提高使用寿命。

发展历史

上世纪40年代发明的纵振指数型变幅桿,是为了高强大功率超音波的套用。
50年代原苏联学者提出悬链线型变幅桿和多级组合变幅桿。
60年代提出了描述变幅桿形状因数的概念,并发展了一种应力沿桿件均匀分布的高斯型变幅桿,获得了高位移振幅。森荣司提出振动方向变换器,开闢了用变幅桿件功率合成方法获得高强特大功率(50KW以上)超声的途径。
上世纪80年代森荣司等又提出夹心弯曲换能器结构。
90年代根本佐久良雄等人则提出了夹心扭转换能器结构。
随后又出现了弯曲振动变幅桿和扭转振动变幅桿,扩大了工业套用範围。
除了以上桿件形状外,在大功率超声冷拔丝、管等套用中出现了等厚度或变厚度的盘形或环形聚能器;在超声焊接、切割中又出现了大型块状变幅桿件。

分类

按照振动类型,可分为纵振、扭振、弯振以及複合振动(纵弯、纵扭、弯扭),四类。在功率超声的加工和处理套用中,纵振型套用最为普遍。
从单一变幅桿的母线形状来分类,又可分为阶梯、指数、悬链线、圆锥、高斯、傅立叶、余弦等类型,若将这些单一形状变幅桿组合起来进行设计,则是複合型变幅桿。
按其功能来分,又可分为二分之一波长和四分之一波长两种。虽然分类较多,但纵振、扭振和弯振变幅桿的设计都是从其相应的振动方程出发,设计过程及步骤都是一样的。
适用範围
超音波变幅桿被广泛套用于化工、石油、塑胶焊接、金属焊接、打孔、车削、清洗、机械加工等诸多领域。
二分之一波长的纵振变幅桿有以下几种设计方案:
  1. 传统解析法
  2. 等效电路法
  3. 替代法(机械阻抗相等法)
  4. 传输矩阵法
  5. 有限元法(finite element)
  6. 其他方法:变幅桿设计方法还有传输线法、分段趋近法、 表观弹性法等

现状

不同形状函式变幅桿性能表达式複杂、计算工作量大, 因此有人研究开发了一些变幅桿设计计算软体。这在一定範围内能减轻实际设计的工作量, 但软体设计的理论基础还是传统设计方法的表达式,对不同形状的变幅桿或由此组成的複合桿, 想全面将桿件的设计尺寸( 或频率)、 位移节点、放大係数、 形状因数、 在桿件中的应力和位移分布曲线同时计算并展现出来, 以利于从各个性能指标中
综合分析和选择桿件, 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这就需要发展一种对变幅桿各参量进行计算和表达的方法。文献研究了对各种不同单级变幅桿的性能参量进行了统一表达的方法。该方法基于对变幅桿
两端面上的边界条件设定了四个任意常数,统一了变幅桿的各性能参量表达式。是通过人为设定的四个任意常数来统一的设计方法,不利于在複合桿中计算和设计。如果能用设计方法本身统一各单级变幅桿各性能参数的表达式就可以方便地设计组合複杂的複合桿,而且用统一的表达式,也能更方便更深入地研究变幅桿的声学性质。

发展

人提出对传统形状函式的变幅桿进行最佳化设计, 目的是在材料不变的情况下, 使放大係数更大而应力也不会集中(实际上是使形状因数变大)。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超音波变幅桿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