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三九集团重组实录

三九集团重组实录

三九集团重组实录

基本介绍

  • 书名:三九集团重组实录
  • 作者:刘海奕
  • 出版日期:2013年8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802349452
  • 外文名:Sanjiu Enterprise Group Reorganization Record
  • 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
  • 页数:241页
  • 开本:16
  • 品牌:中国发展出版社

内容简介

《三九集团重组实录》由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版。

图书目录

第一篇五次债权人大会,国资委和债委会的六次会谈
第1章2004年9月28日,第一次债权人大会 /3
三九集团债务危机的爆发和蔓延 /3
三九集团贷款债务窟窿有多大 /6
国资委出手化解三九集团危机 /8
债委会的成立和组织架构 /10
第2章2004年9月30日,国资委与债委会的第一次会谈 /12
会谈的参加人员和议题 /12
会谈的共识 /13
会谈中的分歧 /14
第3章2005年1月25日,第二次债权人大会 /15
会议的参加人员和议题 /15
债委会聘请财务顾问 /16
信达公司拟定的三九集团重组框架方案 /16
下一步工作安排 /17
第4章2005年1月31日,国资委与债委会的第二次会谈 /18
第一次会谈分歧的协调结果 /18
会谈的参加人员和议题 /20
会谈的结果 /20
关于下一步工作安排 /21
第5章2005年8月29日,第三次债权人大会 /23
债委会财务顾问的调查 /23
会议的参加人员和议题 /24
会议通报近期工作情况 /24
表决事项 /25
第6章2006年3月17日,国资委与债委会的第三次会谈 /27
三九集团财务顾问对保全率的测算 /27
债委会工作小组的意见 /28
财务顾问之间的技术沟通 /29
三九集团对保全率的调整 /30
债委会及财务顾问的意见 /31
债委会对重组工作的意见 /32
潜在投资者的报价和债委会的意见 /33
债委会与国资委关于战略投资者报价的会谈 /35
会谈达成的共识 /36
第7章财务顾问之间对保全率的技术分歧 /38
财务顾问之间的分歧点 /38
关于经营预测方面的差异 /39
对债务的处理方式等方面差异 /42
三九集团对债务保全率的调整 /44
债委会对新报价的意见 /45
第8章2006年6月7日,国资委与债委会的第四次会谈 /47
会议的参加人员和议题 /47
会议达成的共识 /48
下一步工作安排 /49
第9章2006年7月17日,国资委与债委会的第五次会谈 /50
技术因素的核对和讨论 /50
技术核对的结果 /52
债委会对保全率的调整 /53
会谈的参加人员和议题 /53
会谈成果 /54
有关问题的共识 /54
第10章2006年9月30日,第四次债权人大会 /55
会议的参加人员和议题 /55
会议审阅和表决的议题 /56
表决结果 /58
第11章2007年6月18日,国资委与债委会的第六次会谈 /59
战略投资者的确定和介入 /59
会议的参加人员和议题 /60
有关重组协定的分歧意见 /61
各方达成的共识 /62
第12章2007年8月2日,第五次债权人大会 /63
重组协定起草的过程 /63
会议的参加人员和议题 /65
重组结束前各方的感言 /66
第13章2007年12月29日,《三九集团债务重组协定》正式签署 /67
重组协定的条款目录及附属档案 /67
签约各方 /69
协定的主要内容 /70
签约过程中的波折 /71
第14章债务重组回顾和总结 /73
债务重组的最终结果 /73
债务重组从重大分歧到高度一致 /74
三九集团重组是债委会前所未见的挑战 /75
需要感谢的“法外开恩” /77
第二篇三九集团的治理整顿
第15章2004年的治理整顿(上) /81
严峻的形势 /81
三九机制下内部母子公司管理体制 /85
母子公司管理体制的重塑 /86
……
第三篇引进战略投资者
第四篇国资委的努力和成效
第五篇重组续集

序言

三九集团,这个军队的标兵企业,中药现代化的领军企业,最早用名人、最早在美国曼哈顿广场和香港维多利亚湾做广告的中国医药企业,国内医药行业和资本市场显赫一时的医药企业,2003年成为其多事之秋的一年。银行集体诉讼,加上非金融债权人诉讼,合计260余个案件,所有资产被法院诉讼五花大绑,全部被多轮查封冻结。当时,三九集团被银监会列为重点关注企业。同时,三九集团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40亿元资金被证监会立案,成为证监会重点稽查企业。
按照三九集团的资产债务情况,这个企业早就资不抵债了,可以破产很多次,但破产会有巨大的后遗症,将遗留三大社会问题:一是三九集团控股三九医药(上市代码000999)、三九发展(上市代码600614)和三九生化(上市代码000403)等3个上市公司,大股东占用三家合计40亿元(其中,占用三九医药37.8亿元,占用三九发展和三九生化两个上市公司约~21'L多元)。2006年,全国上市公司资金占用总额为328亿元,深圳地区上市公司占用余额为40多亿元,三九医药在各项占用统计中均排名第一,分别占全国和深圳地区占用总额的11.80%~96.73%。毫不夸张地说,三九集团巨额资金占用直接关係到整个证券市场的治理。Z-是三九集团的金融债务113多亿元,-~N31家金融债权人。三九集团是近些年来少见的巨额债务的问题企业,企业破产无疑会让大多数金融债权颗粒无收。三是三九集团是军队脱钩企业,有500多家国有企业,包括复转军人在N38586-g员工,大约需要7亿~10亿元的安置费用,员工安置事关社会稳定。
三九集团是全民所有制的非公司企业法人,如果破产了,巨额资金占用、银行巨额贷款和员工安置费用无疑需国家财政买单。
三九集团是央企,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对于三九集团的问题,国资委并没有消极等待,没有採用以往企业社会问题国家财政买单,拨款赈灾式的重组方式。2004年,国资委开始对三九集团进行治理整顿。2004~2007年三年期间,国资委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了“三暂缓”,对三九集团所有的诉讼案件暂缓受理、暂缓审理和暂缓执行。同时,国资委与证监会沟通,在三九医药37.8亿元上市公司占用资金清欠没有明确偿还方案的前提下,三九医药并没有被停牌,也没有计提坏账準备,顺利披露了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的季报、中报和年报。这两点“法外开恩”为三九集团营造了相对稳定的重组环境,对三九集团重组至关重要,避免了三九集团问题的失控和恶化。在此前提下,国资委下重手,对三九集团的经营管理进行治理整顿。同时,国资委协调财政部和银监会,成立三九集团债权人委员会,并与债委会六次正式会谈,就金融债务的保全进行了长达三年时间(2004年9月30日~2007年9月28日)的谈判。在与债委会就金融债务保全达成最终一致,完成债务重组后,向社会公开招募投资者,通过公开遴选,最终确定了华润集团为战略投资者,完成了三九集团的资产重组。
通过三年多的重组和治理整顿,三九集团重组走出了以往国有企业问题,尤其是银行贷款、员工安置和企业社会问题由国家财政第三方买单的怪圈,在没有国家拨款的情况下,通过市场的方式和手段解决了国有企业的问题。三九集团重组在债务重组和企业重整案例方面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回顾三年的重组,可以看出国资委对三九集团的重组思路和脉络。三年来,一方面,国资委对外出面与最高人民法院、证监会和银监会协调,保证三九集团能有稳定的重组环境,避免重组局势的恶化和失控,在此背景下,国资委出面与债委会就债权保全进行谈判;另外一方面,对内苦练内功,对三九集团进行了深层次、大力度的整治。重新定位三九集团主业,调整和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强化主业竞争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剥离处置非主业资产和不良资产,进一步夯实资产基础,增强整体盈利能力。与此同时,调整三九集团机制,强化出资人、集体领导和求真务实等观念,整顿规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使企业从粗放式、鬆散式的管理向集约化、规範化的管理转变。经过三年的治理整顿,整个集团的经营管理初见成效,为三九集团重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九集团在没有任何财政拨款、资金注入的情况下,完成了总体债务重组,同时,对上市公司资金占用、员工安置、非金融债务等均作了妥善安排和处理。在整个方案得到了投资者确认的基础上,通过议标的方式,最终确定了投资者。国资委重组三九集团的路子是固本培元,浇树浇根。我们今天的企业重组购併,往往过多迷恋于产业战略整合的大思路、悬废债务技巧的出类拔萃、资本市场运作的低成本高水平。与此相比,国资委的耐心、细緻、坚持不懈的努力显得尤为可贵。
实录是编年体的一种形式,根据原始资料编撰,记录有关事件的时间、地点及主要情节等内容。本书作为三九集团重组的实录,较为详细地记录了2004年到2007年国资委与债委会的六次会谈、债委会的五次大会、国资委引进投资者的过程。本实录在记录有关重组过程的同时(文中各重组相关方在不同时期引用的有些数据前后不一致,为保持历史原貌,本书不做调整),摘录了一些重要会议的档案,并收录了一些重要会议领导人的讲话等一手咨料。实录有些类似于素描,虽然有些琐碎、冗长,缺少故事性和戏剧性元素,没有艳丽色彩,甚至非常沉闷,但却非常忠实和详细地记录了国资委拯救三九集团的整个过程。
不夸张地说,本书对于企业进行危机处理和重组整顿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三九集团重组实录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