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玉楼春·江头一带斜阳树

玉楼春·江头一带斜阳树

《玉楼春·江头一带斜阳树》是宋代辛弃疾所作的一首词。词作上片写作者对六朝兴亡的感慨,表明对时局的关心。下片借景抒怀,是说国家政局如多变的风雨。自己本想留下为国建功立业,但也留不住,只有离开官场,回到家中去过隐居生活。此词写得恬淡自适,在景物描写中寓托着政治上遭受打击,想要施展抗敌才能而不得实现的悲愤,景情溶合,感情曲折深沉。

基本介绍

  • 作品名称:玉楼春·江头一带斜阳树
  • 创作年代:南宋
  • 作品出处:《稼轩长短句》
  • 文学体裁:词
  • 作者:辛弃疾

作品原文

玉楼春
乙丑京口奉祠西归,将至仙人矶
江头一带斜阳树,总是六朝人住处。悠悠兴废不关心,惟有沙洲双白鹭
仙人矶下多风雨,好卸征帆留不住。直须抖擞尽尘埃,却趁新凉秋水去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玉楼春:词牌名,又名“归朝欢令”“呈縴手”“春晓曲”“惜春容”“归朝欢令”等。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韵。另有双调五十六字,前段四句三仄韵,后段四句两仄韵等变体。
⑵奉祠:即指提举福建沖佑观。
⑶乙丑:开禧元年(1205)。仙人矶:未详。定是镇江——鄱阳湖——信江水路所经之地名,据词前二句推测,或是南京附近。
⑷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相继建都建康。史称南朝六朝。
⑸悠悠兴废:古往今来王朝兴亡更替之事。
⑹唯有:只关心,只对······感兴趣。引自苏轼《再和潜师》:“唯有飞来双白鹭,玉羽琼枝斗清好。”
⑺“仙人”二句:风雨似暗喻仕宦风波。征帆,宦海之舟。卸,卸下,放下。
⑻直须:径须。值,径直地。抖擞尘埃:抖尽世俗任宦之牵累。引自自居易《答州民》:“宦情抖擞随尘去。”又《游悟真寺》:“抖擞尘埃衣,礼拜冰雪颜。”
⑼新凉:辛此次落职还乡正值初秋。秋水:双关语,既指眼前江水,也兼指瓢泉家园中的“秋水堂”。

白话译文

京口一带,斜阳映照在江边树上,恐怕全都是六朝人的遗蹟。千百年来兴盛衰亡不关心,只有那沙洲中的双白鹭。
仙人矶下颳风又下雨,卸掉了征帆的船可是却不能留住被风雨吹跑。正应抖擞掉全身的尘埃,趁着刚刚凉爽起来的秋水离开这里。

创作背景

韩侂胄在作者晚年起用他,并不是真的为了让他率兵北伐。当开嘉泰四年(1204年)决定用兵之后,韩侂胄认为,起用辛稼轩赢得抗战派支持捞取政治资本的目的已经达到,所以便开始抛开他。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三月,朝廷以辛弃疾荐人不当为由,将他降职。六月,辛弃疾六十六岁调任隆兴知府,但辛弃疾尚未动身,朝廷又因谏官的弹劾撤回新令,授以“提举沖佑观”的空衔,命他“理作自陈”。表面上是任辛弃疾自由处置,实际上则是置官遣返。这是他仕途上的第三次罢官,也是最后一次罢官。这首词是他离开镇江回瓢泉途中所写。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上片写江景,词人最后一次做官是在镇江,这里曾经是六朝时繁华与兵火相交的重要地点,此地的山山水水见证了六朝的兴衰存亡,对词人来说,这些都不能使他再为之感慨唏嘘了,他现在只是惦记着瓢泉故居的山水松鹤。下片抒发了词人及早归去的心情,含义却极为丰富,一方面是因为悲秋之感,秋风秋雨愁煞人,必须及早归去。另一方面是作者对朝廷感到失望,对政治上的风波争斗感到厌倦,想儘快地逃离政治漩涡。“直须”句可见词人不屑一顾、磊落旷达的胸襟。“秋水”含义双关,既指眼前的江水,也兼指瓢泉家园中的“秋水堂”。但是作者所嚮往的也只是自己家的秋水堂。
这首词表现作者的心理状态非常複杂,有离开镇江的轻鬆感、解脱感,也有重归铅山的欣快感,还有无端遭受冷遇再次被闲置的郁闷感、委屈感, 以及离开僚属的孤独感、烈士暮年的落寞感、前途黯淡的绝望感,如此等等,都可以在短短的小词里得到印证。上片的“悠悠兴废不关心,惟有沙洲双白鹭”二句,属于正话反说,他不是个不关心朝廷命运、国家兴亡的人,不会对国之兴废漠不关心。下片“好卸征帆留不住” 一句, 表达了对官场无为的厌倦。再下二句,则表现出作者渴望远离嚣尘、回归田园的欣快和随之而来的落寞。全词五味俱全,七情跌宕,欲说还休,不吐不快,矛盾、酸涩、解脱,被人抛弃等种种情怀,似乎是再写一万首词也表达不清的。

名家点评

明代李濂评《稼轩长短句》:开口便别。
当代作家沐斋《温文尔雅》:语句铿锵,旋律跌宕,如乘风破浪,片刻间轻舟已过万重山。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年),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曾任耿京军的掌书记,不久投归南宋。历任江阴签判,建康通判,江西提点刑狱,湖南、湖北转运使,湖南、江西安抚使等职。四十二岁遭谗落职,退居江西信州,长达二十年之久,其间一度起为福建提点刑狱、福建安抚使。六十四岁再起为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不久罢归。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关方略,均未被採纳。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爱国感情。有《稼轩长短句》以及今人辑本《辛稼轩诗文钞存》。
辛弃疾辛弃疾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玉楼春·江头一带斜阳树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