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王淦昌物理奖

王淦昌物理奖

王淦昌物理奖

王淦昌物理奖是以对开创中国物理学事业和创建中国物理学会做出贡献的物理学家王淦昌先生的名字命名的物理奖。

1999年12月27日,中国物理学会和周培源基金会在王淦昌先生逝世周年纪念会上宣布设立王淦昌物理奖。截至2018年9月,王淦昌物理奖共评选了八届,共有12人获得该奖项。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王淦昌物理奖
  • 设立时间:1999年12月27日
  • 主办单位:中国物理学会
  • 类型:科学研究
  • 评选周期:每两年评选和颁发一次

奖项历史

1999年12月27日,中国物理学会和周培源基金会在王淦昌先生逝世周年纪念会上宣布设立王淦昌物理奖。
2002年3月,王淦昌物理奖经科技部批准,作为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项登记备案。
2011年4月11日上午,2010-2011年度王淦昌物理奖评选委员会会议在北京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召开。
2011年6月16日下午,2010-2011年度中国物理学会五项物理奖基金委员会会议在中国科学院物理所D楼211会议室举行。
2015年5月19日上午,2014-2015年度王淦昌物理奖评选委员会会议在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召开。

奖项设定

王淦昌物理奖每两年评选和颁发一次。每种奖每次评出不超过两人,一般只评一人。
王淦昌物理奖由中国物理学会颁发荣誉证书及奖金(以精神鼓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每人发荣誉奖状一份,奖金若干。)

组织流程

评选组织

  • 评选委员会
中国物理学会成立王淦昌物理奖(粒子物理和惯性约束核聚变)评选委员会,评选委员会设主任一名,委员若干。王淦昌物理奖评选委员会成员由中国物理学会聘请,每届任期为四年,任期一般不超过两届。评选委员会的任务是:
(1)负责组织和收集各自领域物理奖的推荐;
(2)经了解和初步审核,提出物理奖推荐候选人,并向被推荐人收集详细申请奖励材料;
(3)组织同行专家对候选人进行评议;
(4)在推荐意见和同行专家评议基础上,评选委员会评出建议获奖者;
(5)将评选结果报基金委员会。
  • 历届评选委员会名单
2016年8月16日中国物理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第四次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
主任
陈和生
副主任
彭先觉
秘书
张闯
委员
李儒新
杨长根
张闯
张焕乔
陈和生
张肇西
鲁公儒
张维岩
范滇元
季向东
赵政国
冒亚军
彭先觉
唐传祥
梁作堂

申报条件

  • 评选条件
(1)近几年在中国物理学有关领域取得重大成果的个人,包括那些其重要性直到近几年才显露出来的数年以前的工作。该工作应该主要是在国内完成,并且已经发表的。
(2)多年来对中国物理学发展,在科学技术上做出突出贡献的物理学家。
  • 推荐受理
奖励申请须由满足下列条件的二人以上推荐方能推荐,不接受本人或单位申请。
(1)基金委员会委员;
(2)各有关评选委员会委员;
(3)中国物理学会理事;
(4)具有教授、研究员职称的物理学家。

评选考核

  • 推选步骤
(1)评选工作每两年进行一次,第一年推荐、第二年评选和颁奖。
(2)第一年由基金会向基金委员会委员,评选委员会委员,中国物理学会理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物理学会及各分会、专业委员会等发出物理奖推荐、评选通知,进行推荐。推荐人负责填写推荐书,于第一年十二月底以前寄送各有关评选委员会秘书。
(3)各评审会根据推荐,经过初步了解审核,提出物理奖候选人。
(4)评选委员会直接通知被推荐的候选人根据要求提供详细材料。评选委员会在收到材料后,委託推荐人以外的四位同行专家进行评议,提出初审意见。
(5)评选委员会主任、副主任、秘书根据推荐意见、初审意见,提出正式参评的候选人名单,提请评选委员会进行评议和选拔。评审会评出建议获奖者,报基金委员会。
(6)基金委员会审核建议获奖名单,报常务理事会批准。
(7)在中国物理学会秋季学术会议或会员代表大会期间颁发物理奖,每位获奖者要在秋季会议上作一次学术报告。
  • 投票选出
评选委员会、基金委员会均以三分之二以上委员参加投票(含2/3)方为有效。物理奖评选和审批均採取无记名投票,全体委员半数以上赞成才算通过。评选和审批一般应在召开会议讨论基础上进行,特殊情况下可通信投票。

奖励情况

评奖结果

截至2018年,王淦昌物理奖共评选了八届,共有12人获得该奖项。
届次年度获奖人姓名获奖人工作单位
第一届
2000-2001年度
李惕碚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第二届
2002-2003年度
常铁强
北京套用物理与计算数学所
单玉生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第三届
2004-2005年度
马中骐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第四届
2008-2009年度
郑志坚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第五届
2010-2011年度
张闯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李玉同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第六届
2012-2013年度
杨长根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
杨金民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
第七届
2014-2015年度
何红建
清华大学
苑长征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第八届
2016-2017年度
高原宁
清华大学

颁奖仪式

  • 2004-2005年度颁奖仪式
2005年7月1日,2004-2005年度王淦昌物理奖颁奖仪式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D楼212室召开,33位理事出席了为期一天的会议,其中京外理事15位,出席会议的还有中国物理学会五项物理奖基金会成员以及周培源基金会的同志等共约50人。
左四为王淦昌物理奖获奖者马中骐左四为王淦昌物理奖获奖者马中骐
  • 2006-2007年度颁奖仪式
2007年9月17日下午,在中国物理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举行了2006-2007年度五项物理奖颁奖仪式。杨国桢理事长代表五项物理奖基金会讲话,基金会、评审会委员陈佳洱、杨国桢、陈和生、顾秉林、沈文庆及赵光达为获奖者颁发获奖证书。
颁奖仪式颁奖仪式
  • 2014-2015年度颁奖词
何红建在质量起源与希格斯机制、对撞机物理、中微子混合与振荡、物质与暗物质起源、量子引力与宇宙学等前沿方向做出系统的创新性工作。苑长征在粒子物理实验研究中取得突破性成果,领导团队在北京谱仪实验发现带电类粲偶素Zc(3900)和Zc(4020),在Belle实验发现Y(4660)等新粒子。
  • 2016-2017年度颁奖仪式
2017年9月8日上午,2016-2017年度中国物理学会物理奖颁奖会在成都召开的“秋季会议”开幕式上举行。颁奖会由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方忠研究员主持。获奖者在各相关领域分会场做了获奖报告。
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方忠主持颁奖会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方忠主持颁奖会

文化传统

奖项宗旨

为纪念中国物理界五位老前辈在开创中国物理学事业和创建中国物理学会所做出的贡献,鼓励为发展中国物理学事业、在科学和技术上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物理学工作者,有助于中国物理学事业的发展。
王淦昌物理奖是为了表彰在粒子物理和惯性约束核聚变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物理学家。

评选原则

推荐人、评审会委员都要对推荐、评选工作抱严肃认真、客观公正的态度,坚决反对评奖工作中出现各种不正之风。
评审会要重视调查和了解情况,力求避免在推荐工作中出现重大遗漏。对获奖者的科学技术贡献务必审查清楚,确实可靠,避免出现不应有的错误。
评选过程中的推荐人和推荐内容,初审和初审内容,评审会上的评议意见等评选活动内部情况,均应保密,不能外传,以避免影响评选工作的正常进行。

社会评价

中国物理学会五项物理奖设立以来,以其公正、严肃和权威性而越来越多地受到中国物理学界的关注和认可,树立起品牌形象和地位。(中国物理学会评)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王淦昌物理奖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