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冷月诗魂:徐志摩精选集

冷月诗魂:徐志摩精选集

冷月诗魂:徐志摩精选集

《冷月诗魂:徐志摩精选集》收录了徐志摩的部分诗歌、散文、小说和日记佳作。这些作品充分显示了徐志摩的文学功底和多彩的人生阅历,反映了他的思想感情及艺术趣味,令人重新沐浴美的光辉,经受自由的牵引。

基本介绍

  • 书名:冷月诗魂:徐志摩精选集
  • 出版社:崇文书局
  • 页数:261页
  • 开本:16
  • 品牌:崇文书局
  • 作者:徐志摩
  • 出版日期:2013年3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540326173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冷月诗魂:徐志摩精选集》是作者经典作品的精选集,是一本不可或缺的收藏本。徐志摩是一位传奇性的人物:想做诗便做一手好诗,并为新诗创立新格;想写散文便把散文写得淋漓尽致出类拨萃;想恋爱便爱得昏天黑地无所顾忌……这,便是此刻我们要面对的徐志摩。他的一生没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业,那短暂得如同一缕飘向天空的轻烟的一生,甚至没来得及领略中年的成熟便消失了。但即便如此,他却被长久地谈论着而为人们所不忘!

作者简介

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曾留学欧美,先后在北京、上海等地大学任教。是新月派代表诗人。其诗清新优美,情感真挚充沛,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

专业推荐

媒体推荐

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
——胡适
他是跳着溅着不捨昼夜的一道生命水。他尝试的体制最多,也译诗;最讲究用比喻——他让你觉着世上一切都是活泼的、鲜明的。
——朱自清
志摩有六朝人的潇洒,而无其怪诞。
——梁实秋

名人推荐

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
——胡适
他是跳着溅着不捨昼夜的一道生命水。他尝试的体制最多,也译诗;最讲究用比喻——他让你觉着世上一切都是活泼的、鲜明的。
——朱自清
志摩有六朝人的潇洒,而无其怪诞。
——梁实秋

图书目录

前言
诗歌
《两尼姑》或《强修行》
笑解烦恼结(送幼仪)
月下待杜鹃不来
去罢
沙扬娜拉十八首
问谁
雪花的快乐
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
海韵
她是睡着了
我来扬子江边买一把莲蓬
再休怪我的脸沉
偶然
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再别康桥
我等候你
山中
别拧我,疼
散文
艺术与人生
曼殊斐儿
雨后虹
我的祖母之死
罗素又来说话了
政治生活与王家三阿嫂
丹农雪乌
欧游漫录
翡冷翠山居闲话
我的彼得
“迎上前去”
论自杀
巴黎的鳞爪
我所知道的康桥
伤双栝老人
卢梭与幼稚教育
再谈管孩子
我们病了怎幺办
海滩上种花
天目山中笔记
吸菸与文化(牛津)
谒见哈代的一个下午
波特莱的散文诗
小说
“浓得化不开”(星加坡)
“死城”(北京的一晚)
家德
“浓得化不开”之二(香港)
日记
爱眉小札(节选)

序言

谈论民国时期的文人们,不可能越过徐志摩。“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诗句,已成为我们对新诗的印象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徐志摩“是跳着溅着不捨昼夜的一道生命水”(朱自清语),在历史的洪流中驾驭着热情的创作之舟,在自由的空中扇动着诗、文的翅膀,怀揣着爱、自由和美的梦想而云游。
志摩是一位生前死后都引争议的诗人,他的诗亦如此。《秋虫》、《西窗》均发表于一九二八年。在这种革命情绪高涨的时期,二诗多为世诟病。茅盾以为,志摩的诗圆熟的外形,配着淡到几乎没有的内容,而且这淡极了的内容,也不外乎感伤的情绪,——轻烟似的微哀,神秘的、象徵的依恋感喟追求:这些都是发展到最后一阶段的、现代布尔乔亚诗人的特色。然而仅凭一两首诗,我们不能就这样给诗人贴上“唯美”、“消极”、“感伤”乃至“反动”的标籤。事实上他在同时期的日记中却对时事有相当尖锐的评说。我们且先来念他的一首诗:
我不知道风
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清波里依洄。
我不知道风
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温存,我的迷醉。
这是我们熟悉并时时吟颂的诗句,它直白、上口,形式感强且诗意充盈。细看志摩此诗,“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诗人的惶惑之感,迷茫四顾之态,已是力透纸背。这种低回的诉说,配以梦中清波、温存迷醉,将无法突围的无可奈何凝成了化不开的雾。如将诗与当时中国的大环境联繫,此诗的意味则犹为绵长。有人曾批评徐志摩的诗不是诗,只是歌词。在中国诗歌的童年时代,诗和歌本为一体。《诗经》、《古诗十九首》里相当一部分古诗开初都只是单纯的有感而发,是富于韵律和节奏的歌唱。
徐志摩是一个複杂的诗人,他的诗歌创作也随着年龄和际遇而有所改变。“最早写诗那半年,生命受了一种伟大力量的震撼,什幺半成熟的未成熟的意念都在指顾问散作缤纷的花雨。”(《猛虎集序》)剑桥岁月的诗风自然而然地受到英伦之风的薰陶,清新流畅,柔和轻盈,充满着想像力。新诗以质朴无华的自由诗风为典型特徵,然而也因其决裂于旧诗而有了散漫化的危险,志摩在一九二六年时又主张“把创格的新诗当作一件认真事情做”,他的试验与探索,是以“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严谨”为指导的。徐志摩写过很多抒情诗,他的抒情诗也为他带来了最大的名声,尤其是那些爱情诗,在他与陆小曼的爱情的映照下,更显炽烈耀目。然而茅盾也曾说,我以为志摩的许多披着恋爱外衣的诗,不能够把来当作单纯的情诗看的;透过那恋爱的外衣,有他的那个对于人生的单纯信仰。这些诗使得徐志摩作为诗人更为纯粹了。
除了有感于宁静美好的异域生活,受爱情冲动的驱使,写下大量抒情诗之外,他还写了一些着眼于底层民众生活的诗歌,融入了一些劳动号子等元素。也许是因为时代的影响,他也写过一些风格颓废、晦暗的诗。这些诗并非徐志摩所擅长的,所以没有收入本书。
徐志摩的散文大致有这样几种主题:记游、记人、论事、抒情。《欧游漫录》、《巴黎的鳞爪》等文章记录了他旅行欧洲的见闻感受,《天目山中笔记》等文章则记录了他在国内游历的观感,这些作品都是他在自由自在的漫游生活中的一些记录。《伤双栝老人》、《我的祖母之死》反映了他深沉的友情和亲情,《我的彼得》则反映出他性格当中複杂的一面。儘管他出于礼貌对张幼仪有公允的评价,“就是你妈,彼得,她也何尝有一天接近过快乐与幸福,但她在她同样不幸的境遇中证明她的智断,她的忍耐,尤其是她的勇敢与胆量”,但他并没有怎幺管过自己的这第二个儿子,直到孩子死后他才说“心里有一个尖锐的刺痛,我才初次明白曾经有一点血肉从我自己的生命里分出,这才觉着父性的爱像泉眼似的在性灵里汩汩的流出”,才开始想起自己父亲的身份,来抒发这一通伤感。就语言风格而言,徐志摩的散文多数都显得华丽夸饰。激情奔放的文字在敞开的心灵间自由穿行,美妙密集的意象翻飞于想像与现实的交接处,这些特点使得志摩散文的读者能享受轻鬆自由的美感。徐志摩笔下真实的景与事,往往被拉开一定距离,被巧妙地转化为贮蕴情感的有无限张力的想像符号,这大概是诗人的应有之义。
徐志摩的思想是富于理想主义的、浪漫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关于他的理想主义,好友胡适在悼念他的文章中这样写道: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徐志摩的浪漫主义和诗人本色,可从1931年11月19日他坠机身亡后,蔡元培所作輓联的精彩表述中窥见一斑:
谈话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径都是诗,诗的意味渗透了,随遇自有乐土;
乘船可死,驱车可死,斗室生卧也可死,死于飞机偶然者,不必视为畏途。
徐志摩又不仅是追求艺术之美的诗人、散文家,他对世道人心也有着敏锐深刻的判断,有一些具有前瞻性的见解,这些在他的杂文中有所体现。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思想界普遍“左转”的情况下,他曾引用萧伯纳的话说“一个三十岁以下的人不相信社会主义是良知有问题”。他受罗素和韦尔斯的人道主义思想影响,在1921年即发表两篇关于苏俄的文章,认为苏联模式终会崩溃。在一书评中,他写道:“苏俄之招待外国名人,往往事前预备,暴长掩短,类如此也。”在1925年的《欧游漫录》中,他更以亲身体验写道:“入境愈深,当地人民的苦况益发的明显。”虽然此前他也曾热烈地讚扬过苏联的革命:“那红色是一个伟大的象徵,代表人类史里最伟大的一个时期:不仅标示俄国民族流血的成绩,却也为人类立下了一个勇敢尝试的榜样。”
此选集确定选录範围时对各种文体都有所涉及,力求让读者不仅能欣赏到徐志摩的艺术成就,了解他的个人生活,也能发掘他的思想内涵。通过这些文字,我们希望读者们可以从徐志摩的诗人、散文家、中西文化交流中介、丈夫、前夫、父亲等多重角色中,了解到一个真实而複杂多面的徐志摩。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冷月诗魂:徐志摩精选集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