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少年文学精选·名家导读本:小公主
世界少年文学精选是在我社成长文库名着的基础上加以升级改造的产品,为畅销二十年的经典名着版本。这套丛书延续了成长文库高质量的精彩内容和精美插图,进一步添加了“名家导读”“读后感”“延伸阅读”等板块,让孩子能够更好地理解名着的精髓,积累文学常识,滋养心灵,提升写作。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世界少年文学精选·名家导读本:小公主
- 出版社: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 页数:168页
- 开本:16
- 品牌:北京出版集团公司
- 作者:伯内特
- 出版日期:2014年6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530138762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这次升级改版主要特点为:1保持原先高水準的文字质量和画图质量;2加入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儿童文学名家的解读;3在之前的特色板块延伸阅读后加入孩子们写的优秀的读后感,使之功能更完善。
作者简介
作者:(美)伯内特 改编:邱枫
弗朗西斯·霍奇森·伯内特(美)(1849~1924),出生于英国的曼彻斯特,后移居美国。1877年,她的长篇小说《劳莉的那个少女》初获成功。1886年,她的儿童小说《小爵爷》出版,名噪一时,成为该年美国三大畅销书之一,从此跻身畅销书作家。她一生中着有50部小说与故事集,以及七本剧作。代表作有《秘密花园》、《小公主》、《劳莉的那个少女》、《小伯爵》等等。她的作品常常流露感伤、浪漫的色彩,再加上充满童趣的情节以及着重人性的光明与温暖,使得她的着作不但老少皆宜,并常被改编为戏剧并搬上银幕。
弗朗西斯·霍奇森·伯内特(美)(1849~1924),出生于英国的曼彻斯特,后移居美国。1877年,她的长篇小说《劳莉的那个少女》初获成功。1886年,她的儿童小说《小爵爷》出版,名噪一时,成为该年美国三大畅销书之一,从此跻身畅销书作家。她一生中着有50部小说与故事集,以及七本剧作。代表作有《秘密花园》、《小公主》、《劳莉的那个少女》、《小伯爵》等等。她的作品常常流露感伤、浪漫的色彩,再加上充满童趣的情节以及着重人性的光明与温暖,使得她的着作不但老少皆宜,并常被改编为戏剧并搬上银幕。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初到伦敦的学校
第二章 第一节法语课
第三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第四章 小女佣蓓琪
第五章 最后的生日聚会
第六章 珍贵的友谊
第七章 奇怪的邻居
第八章 特别晚宴
第九章 生活全然改变
读后感
阅读笔记
第二章 第一节法语课
第三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第四章 小女佣蓓琪
第五章 最后的生日聚会
第六章 珍贵的友谊
第七章 奇怪的邻居
第八章 特别晚宴
第九章 生活全然改变
读后感
阅读笔记
文摘
在笼罩着乳白色浓雾的一条大街上,一辆大马车正慢慢地行驶着。
马车里面坐着的,是位气质潇洒的中年绅士和一个看起来非常可爱聪明的女孩。女孩趴在马车的车视窗,好奇地张望着外面的景色。一会儿,她开口说:“爸爸,这儿好像是夜晚哩!”
这位绅士微笑着点点头,说:“是啊,真像是夜晚。这种情况在伦敦时常有,因为雾很浓,所以即便在白天也得点灯。”
“爸爸,雾中的灯光真美啊!”
“是啊,很美丽。萨拉,我知道到了这样的地方,你一定又会编出许多故事来的,对吗?不过我告诉你,在没有雾的时候,伦敦还要更美哩!萨拉……”
“爸爸。”她神秘地说,声音低柔得简直像是耳语。
“什幺事,宝贝儿?”库尔上尉回答,低头看着她的脸,把她搂得更紧些,“萨拉正在想什幺呢?”
“这就是那地方吗?”萨拉悄声说,偎依得更紧些。
“是的,萨拉,就是这儿,我们终于陕到了。”
女孩的脸色忽然变得忧郁起来,绅士像是非常激动,他默默凝视着女孩的脸,一句话也没有说。
这两个人要去的地方是“明钦小姐高级私立女子学校”。孩子叫萨拉·库尔,父亲是莱福·库尔先生。
莱福·库尔是一位驻印度的英国上尉军官。他拥有很多的财产,他的妻子很早便去世了,身边只有这个独生女儿。因此这个女儿就是他仅有的慰藉和希望,父女俩非常亲热,过着很幸福的生活。但是萨拉今年已经七岁了,为了让女儿回国接受良好的教育,他才下决心和女儿暂时分开,不怕舟车劳顿地把她送到伦敦来。
萨拉虽然只有七岁,但是她的个子长得很高,而且很聪明、懂事,所以从外表看来,很像是个十岁左右的孩子。
因为她出生时母亲便去世了,所以母亲是个怎样的人,她毫无印象,因此并不太想念她。她只敬爱她那年轻而庄重的父亲,认定他是自己在世上仅有的亲人。
他们互相深爱着对方,从来都没有分开过。萨拉曾听别人说爸爸很有钱,可有钱意味着什幺,她并不知道。她一直住在带着游廊的平房里,习惯了很多僕人对她行礼,称她为“小姐”,什幺事都顺着她。
她似乎一直是快乐的,只有一件事总让她想起来就很伤心。库尔上尉同女儿一样,他们最不愿想起的就是萨拉刚才所说的“那个地方”——英国,一个萨拉必须要去的地方。
当时的印度,因为国家比较贫穷落后,教育条件也非常不好,所以在那里出生的外国孩子,都会被送回本国接受教育,这是住在那里的英国人或其他西方国家的人们的惯例。
萨拉自从懂事的时候起,便时常看见别的孩子被送回英国,或者听到别的孩子的父母说起他们的儿女从英国来信的事情。于是在她幼小的心灵里隐约觉得,早晚有一天,她也会离开父亲,到“那个地方”去。
虽然父亲给她讲过许多故事,譬如航海、伦敦的美丽夜景或者异国的习俗,使喜欢幻想的萨拉感到有趣和好奇,但是一想到要去“那个地方”,也就是要从此远离亲爱的爸爸,她的心里就很痛苦。
“爸爸,我并不是不喜欢去‘那个地方’,只是我不愿和你分开呀,所以我希望到‘那个地方’去的日子,永远不要到来。”萨拉常常这样对爸爸说。
每次遇到这种情形,库尔上尉便强装笑颜,安慰她说:“可是,萨拉,你不能不去‘那个地方’啊!你必须要在那边受到良好的教育,将来才能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而且,在那里,有许许多多和你一样大的朋友,你一定会过得很快乐。爸爸也会常常寄些有趣的书给你看,所以你是不会寂寞的。等你回来时,一定能比现在更好地照顾爸爸。”
P2-3
马车里面坐着的,是位气质潇洒的中年绅士和一个看起来非常可爱聪明的女孩。女孩趴在马车的车视窗,好奇地张望着外面的景色。一会儿,她开口说:“爸爸,这儿好像是夜晚哩!”
这位绅士微笑着点点头,说:“是啊,真像是夜晚。这种情况在伦敦时常有,因为雾很浓,所以即便在白天也得点灯。”
“爸爸,雾中的灯光真美啊!”
“是啊,很美丽。萨拉,我知道到了这样的地方,你一定又会编出许多故事来的,对吗?不过我告诉你,在没有雾的时候,伦敦还要更美哩!萨拉……”
“爸爸。”她神秘地说,声音低柔得简直像是耳语。
“什幺事,宝贝儿?”库尔上尉回答,低头看着她的脸,把她搂得更紧些,“萨拉正在想什幺呢?”
“这就是那地方吗?”萨拉悄声说,偎依得更紧些。
“是的,萨拉,就是这儿,我们终于陕到了。”
女孩的脸色忽然变得忧郁起来,绅士像是非常激动,他默默凝视着女孩的脸,一句话也没有说。
这两个人要去的地方是“明钦小姐高级私立女子学校”。孩子叫萨拉·库尔,父亲是莱福·库尔先生。
莱福·库尔是一位驻印度的英国上尉军官。他拥有很多的财产,他的妻子很早便去世了,身边只有这个独生女儿。因此这个女儿就是他仅有的慰藉和希望,父女俩非常亲热,过着很幸福的生活。但是萨拉今年已经七岁了,为了让女儿回国接受良好的教育,他才下决心和女儿暂时分开,不怕舟车劳顿地把她送到伦敦来。
萨拉虽然只有七岁,但是她的个子长得很高,而且很聪明、懂事,所以从外表看来,很像是个十岁左右的孩子。
因为她出生时母亲便去世了,所以母亲是个怎样的人,她毫无印象,因此并不太想念她。她只敬爱她那年轻而庄重的父亲,认定他是自己在世上仅有的亲人。
他们互相深爱着对方,从来都没有分开过。萨拉曾听别人说爸爸很有钱,可有钱意味着什幺,她并不知道。她一直住在带着游廊的平房里,习惯了很多僕人对她行礼,称她为“小姐”,什幺事都顺着她。
她似乎一直是快乐的,只有一件事总让她想起来就很伤心。库尔上尉同女儿一样,他们最不愿想起的就是萨拉刚才所说的“那个地方”——英国,一个萨拉必须要去的地方。
当时的印度,因为国家比较贫穷落后,教育条件也非常不好,所以在那里出生的外国孩子,都会被送回本国接受教育,这是住在那里的英国人或其他西方国家的人们的惯例。
萨拉自从懂事的时候起,便时常看见别的孩子被送回英国,或者听到别的孩子的父母说起他们的儿女从英国来信的事情。于是在她幼小的心灵里隐约觉得,早晚有一天,她也会离开父亲,到“那个地方”去。
虽然父亲给她讲过许多故事,譬如航海、伦敦的美丽夜景或者异国的习俗,使喜欢幻想的萨拉感到有趣和好奇,但是一想到要去“那个地方”,也就是要从此远离亲爱的爸爸,她的心里就很痛苦。
“爸爸,我并不是不喜欢去‘那个地方’,只是我不愿和你分开呀,所以我希望到‘那个地方’去的日子,永远不要到来。”萨拉常常这样对爸爸说。
每次遇到这种情形,库尔上尉便强装笑颜,安慰她说:“可是,萨拉,你不能不去‘那个地方’啊!你必须要在那边受到良好的教育,将来才能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而且,在那里,有许许多多和你一样大的朋友,你一定会过得很快乐。爸爸也会常常寄些有趣的书给你看,所以你是不会寂寞的。等你回来时,一定能比现在更好地照顾爸爸。”
P2-3
后记
寻找一颗公主的心——读《小公主》有感
我是家里的独生女,爸爸妈妈疼爱我,爷爷奶奶宠爱我,我就像个骄傲的公主一样,享受着家人对我的宠溺。但在我读了《小公主》这部小说后,我才明白,我这个“公主”和故事里的“公主”差远了。公主,不是吃得好、穿得好、受人仰视就叫作“公主”;真正的公主,是要有一颗美丽的公主的心。
小说讲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主人公萨拉是个美丽的小姑娘,她家境富有,身份高贵,在走进伦敦的学校后,被当作公主一样看待。尤其是贪财的校长特别看重萨拉,对她百般照顾,阿谀奉承,为的是从她父亲那里得到些好处。萨拉聪明懂事,喜欢读书,她一点都没有所谓“公主”的架子,而是喜欢帮助别人。她也从没有瞧不起下人和一些穷孩子,而是和学校里受人欺负的孩子们成了好朋友。她想像力丰富,时常给大家讲故事,所以大家都很喜欢她、尊敬她。
但是,好景不长,萨拉的父亲事业失败,不久又得病去世了,萨拉一下子由高高在上的“公主”变成了一贫如洗的孤儿。冷酷自私的校长没从萨拉身上捞到什幺好处,十分恼火,她让萨拉在学校里做女佣来抵偿以前对她的“优待”。萨拉从漂亮舒适的房间被赶到一个狭窄寒冷的阁楼里居住,还要时常打扫学校卫生,受尽歧视和虐待。但萨拉并没有被突来的变故击倒,她依然像从前一样,用明媚的笑容对待别人,帮助别人。在那最艰难的时光,萨拉丰富的想像力帮助了她。她会把布娃娃想像成一个会倾听的小伙伴,把破烂不堪的碎布想像成美丽的天鹅绒,将小得可怜的麵包想像成神奇的魔术麵包……即使衣着破烂,萨拉依然在心里把自己当成一位公主。想像的翅膀终于带她飞出孤独的阴影,后来,萨拉父亲生前的好友发现了她,并帮助了她,让她重新过上原来公主般的生活。
“如果穿着华丽的衣服,当个公主是容易的,但是,如果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始终做个公主,那才是更大的成功呢。”萨拉曾这样说。一个年龄如此小的女孩,竟有这样的思想境界和胸怀,真是让我敬佩。没错,公主并不是指能穿金戴银,呼风唤雨,而是要有一颗高贵的公主心。这颗心宽容优雅,能处变不惊,能在困境中也保持乐观的情绪。不论是在锦衣玉食中,还是变成女佣时,萨拉都是一位真正的公主。我想,我与可爱的萨拉相比,缺少的就是她那样一颗心。我要寻找这颗心,让我自己也变成“真正的公主”。
我是家里的独生女,爸爸妈妈疼爱我,爷爷奶奶宠爱我,我就像个骄傲的公主一样,享受着家人对我的宠溺。但在我读了《小公主》这部小说后,我才明白,我这个“公主”和故事里的“公主”差远了。公主,不是吃得好、穿得好、受人仰视就叫作“公主”;真正的公主,是要有一颗美丽的公主的心。
小说讲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主人公萨拉是个美丽的小姑娘,她家境富有,身份高贵,在走进伦敦的学校后,被当作公主一样看待。尤其是贪财的校长特别看重萨拉,对她百般照顾,阿谀奉承,为的是从她父亲那里得到些好处。萨拉聪明懂事,喜欢读书,她一点都没有所谓“公主”的架子,而是喜欢帮助别人。她也从没有瞧不起下人和一些穷孩子,而是和学校里受人欺负的孩子们成了好朋友。她想像力丰富,时常给大家讲故事,所以大家都很喜欢她、尊敬她。
但是,好景不长,萨拉的父亲事业失败,不久又得病去世了,萨拉一下子由高高在上的“公主”变成了一贫如洗的孤儿。冷酷自私的校长没从萨拉身上捞到什幺好处,十分恼火,她让萨拉在学校里做女佣来抵偿以前对她的“优待”。萨拉从漂亮舒适的房间被赶到一个狭窄寒冷的阁楼里居住,还要时常打扫学校卫生,受尽歧视和虐待。但萨拉并没有被突来的变故击倒,她依然像从前一样,用明媚的笑容对待别人,帮助别人。在那最艰难的时光,萨拉丰富的想像力帮助了她。她会把布娃娃想像成一个会倾听的小伙伴,把破烂不堪的碎布想像成美丽的天鹅绒,将小得可怜的麵包想像成神奇的魔术麵包……即使衣着破烂,萨拉依然在心里把自己当成一位公主。想像的翅膀终于带她飞出孤独的阴影,后来,萨拉父亲生前的好友发现了她,并帮助了她,让她重新过上原来公主般的生活。
“如果穿着华丽的衣服,当个公主是容易的,但是,如果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始终做个公主,那才是更大的成功呢。”萨拉曾这样说。一个年龄如此小的女孩,竟有这样的思想境界和胸怀,真是让我敬佩。没错,公主并不是指能穿金戴银,呼风唤雨,而是要有一颗高贵的公主心。这颗心宽容优雅,能处变不惊,能在困境中也保持乐观的情绪。不论是在锦衣玉食中,还是变成女佣时,萨拉都是一位真正的公主。我想,我与可爱的萨拉相比,缺少的就是她那样一颗心。我要寻找这颗心,让我自己也变成“真正的公主”。
序言
一本好书,就是一轮太阳
曹文轩
世界上的经典作品,都是沉甸甸的,它们是经过岁月磨砺而沉澱下来的作品,是经过时间检验而存留下来的作品。大浪淘沙,江水滔滔,留下来的就是闪闪发光的金子。当我们面对这个世界的书山书海,当我们走进眼花缭乱而又令人喘不过气来的书店的时候,我们会有一点迷茫,会有一点忧伤。我们也许会有一点点惊讶:这个世界的书真是太多太多了。但当我们冷静下来的时候,另一个声音会告诉我们:这个世界的好书的确是太少太少了。
任何一个没有阅读经验的人,都不会懂得多与少的辩证关係。任何一个没有鉴赏能力的人,都不会懂得该如何去选择最好的书。但一个基本的常识会帮助我们按图索骥,去寻找到我们所需要的和最好的书籍,那就是去阅读经典。这是最可靠的最实用的阅读经验。而经验,则是一代一代人智慧和心血的结晶。这些质地高贵的经典,传承的就是我们人类宝贵的经验。
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会让人终身受益。但我们必须承认读书人与不读书人就是不一样,这从气质上便可看出。读书人的气质是读书人的气质,这气质是由连绵不断的阅读潜移默化成就的。有些人,就造物主创造了他们这些毛坯而言,是毫无魅力的,甚至是丑的,然而,读书生涯居然使他们获得了新生。依然还是从前的身材与面孔,却有了一种比身材、面孔贵重得多的叫“气质”的东西。读书不仅可以培养人良好的气质,而且也能让人长精神。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靠的就是精、气、神的支撑,而那些好书就是源源不断提供精、气、神营养的所在。
读书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令人心旷神怡的部分。我们在书的世界中流连,在书的世界中陶醉,在书的世界中静听自己生长的拔节声。书还给了我们抚慰,给了我们安宁。我们在与书的对话中释放了学习压力、生活压力所带来的忧郁与苦闷。书成了我们的良师益友,成了可以与之窃窃私语的知音。在阅读中,我们获得了更多关于这个世界的精义、神髓与真谛。
一本好书,就是一轮太阳。一千本好书,就是一千轮太阳。灿烂千阳,会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也会让这个世界所有的秘密在我们面前一览无余地展开。
曹文轩
世界上的经典作品,都是沉甸甸的,它们是经过岁月磨砺而沉澱下来的作品,是经过时间检验而存留下来的作品。大浪淘沙,江水滔滔,留下来的就是闪闪发光的金子。当我们面对这个世界的书山书海,当我们走进眼花缭乱而又令人喘不过气来的书店的时候,我们会有一点迷茫,会有一点忧伤。我们也许会有一点点惊讶:这个世界的书真是太多太多了。但当我们冷静下来的时候,另一个声音会告诉我们:这个世界的好书的确是太少太少了。
任何一个没有阅读经验的人,都不会懂得多与少的辩证关係。任何一个没有鉴赏能力的人,都不会懂得该如何去选择最好的书。但一个基本的常识会帮助我们按图索骥,去寻找到我们所需要的和最好的书籍,那就是去阅读经典。这是最可靠的最实用的阅读经验。而经验,则是一代一代人智慧和心血的结晶。这些质地高贵的经典,传承的就是我们人类宝贵的经验。
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会让人终身受益。但我们必须承认读书人与不读书人就是不一样,这从气质上便可看出。读书人的气质是读书人的气质,这气质是由连绵不断的阅读潜移默化成就的。有些人,就造物主创造了他们这些毛坯而言,是毫无魅力的,甚至是丑的,然而,读书生涯居然使他们获得了新生。依然还是从前的身材与面孔,却有了一种比身材、面孔贵重得多的叫“气质”的东西。读书不仅可以培养人良好的气质,而且也能让人长精神。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靠的就是精、气、神的支撑,而那些好书就是源源不断提供精、气、神营养的所在。
读书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令人心旷神怡的部分。我们在书的世界中流连,在书的世界中陶醉,在书的世界中静听自己生长的拔节声。书还给了我们抚慰,给了我们安宁。我们在与书的对话中释放了学习压力、生活压力所带来的忧郁与苦闷。书成了我们的良师益友,成了可以与之窃窃私语的知音。在阅读中,我们获得了更多关于这个世界的精义、神髓与真谛。
一本好书,就是一轮太阳。一千本好书,就是一千轮太阳。灿烂千阳,会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也会让这个世界所有的秘密在我们面前一览无余地展开。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世界少年文学精选·名家导读本:小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