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着作权票
书籍着作权页上,有的贴一枚钤作者和发行者印章的“小画片”。着作权票又称着作权证,它是作者与出版者相互制约的一种方式。也有的是出版者自家印製以防盗印的,另外也有税务单位控税的作用。
中国使用着作权票,是受了日本出版界的影响。日本使用着作权票在中国之前,至今日本有些书的出版仍在使用着作权票。我国从光绪晚期开始使用着作权票,民国时期最盛行。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社遂为国有,着作权票也就停止了使用。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着作权票
- 别名:着作权印花
- 定义:其边缘打孔,见长见方
- 历史:宋代眉山程舍人宅刊
定义
其边缘打孔,见长见方,酷似邮票和印花税票。一般称着作权票,也有人称着作权印花。
製作
着作权票设计简洁明快,形式多样,有的为作者亲手製作,有些则是请着名的艺术家、版画家设计,多以木版或铜版印刷。日本着作权票设计、选材不拘一格,很随意,有的取白纸或牛皮纸、宣纸等,盖作者朱印,剪成长方形或正方形纸片,贴在着作权页上就成了着作权票。着作权票大如名片,小不过普通邮票的四分之一。《日本化学总览》上的一枚着作权票,长二寸,宽一寸半;弘文堂书房印的一本书着作权票长、宽不足1厘米,堪称微型着作权票;《续东洋思想研究》着作权票用书店的价签製作而成……林林总总,五花八门。只是着作权票流行时间过于短暂,否则,一定会有更精彩、花样更多的着作权票出现。
历史
着作权票实际也是着作权标记。宋代眉山程舍人宅刊《东都事略》目录页上的“已申上司,不许覆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着作权声明。着作权票是东方特有的着作权标誌,上个世纪30年代,日文书籍很流行贴着作权票。笔者收藏有近千种着作权票,其中绝大多数源自日文书籍。我国书籍贴着作权票者较少,习惯用印,鲁迅的《吶喊》着作权页贴的是一枚钤作者印章的白纸片,权作着作权票吧。
发展
我国书籍使用着作权票儘管风行一时,但远没有日本普遍。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贴有着作权票的书籍如今变得稀少而珍贵,人们对着作权票的了解也就更少了。大概是在前年,有报纸刊登一封读者来信,来信中说他买的一本书着作权页上贴一张小版画,盖作者印章,问这是不是所说的着作权票。遗憾的是,时间都过去快两年了,仍没有人“赐教”。通过这件事,说明熟悉着作权票的人不多,收藏和研究着作权票的人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