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华山肉身菩萨
九华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是地藏菩萨道场。作为佛教圣地,它清净、庄严、神圣。其肉身菩萨的不断出现,成为九华山佛教的一大特色,同时也为这座佛教名山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九华山肉身菩萨
- 出土地点:九华山
- 数量:14尊(可查)
- 九华山: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背景
自从唐代开元年间,金地藏开闢九华佛教道场,被尊为地藏菩萨应化,九华山成为地藏道场以来,在这一百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有据可查的肉身菩萨就达14尊。其中“文革”焚毁5尊。现在能看到的还有8尊,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蹟。
菩萨之谜
为什幺九华山的肉身菩萨这幺多?为什幺这些肉身历千年而不腐?是不是经过特别的防腐处理?是不是与九华的地理环境有关?是不是他们有什幺特别的修行方法等等,肉身菩萨给人们留下了一个又一个问号。
环境防腐
自然环境
九华山的山体位于皖南断块隆起的中心部位,主体由花岗岩构成,受构造、岩性等影响,形成以山峰为主,盆地峡谷、溪涧泉流交织其中的独特的地貌景观。其气候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夏雨集中、梅雨显着,从而形成阴、凉、湿的山区气候特点。九华街年平均气温13.4℃,冬季极端最低温度 -11.8 ℃;夏季极端最高气温34.5℃;空气相对湿度在78℃至 85℃之间;年平均湿度 80℃。全年降水日期182.7天,全年降水量约2000毫米,山上森林覆盖率75%,大气质量优良。
九华山

防霉
这样的自然环境,当然是旅游度假的好地方,但却不是防腐防霉的好所在。居民家里的衣物,儘管不停地翻晒,但仍有霉变,墙边的木柱和放在地上的木桌经常发霉,甚至长出了木蘑菇。宾馆的客房,儘管晴天採光、雨天通风,但其崭新的墙壁不出两年就生出霉点、斑块。而存放肉身菩萨的坐缸,却置于室外任风吹雨打,经三年而不腐,实在是不可思议。贴金供养后,其身体一直暴露在空气中,却也完好无损。更令人称奇的是,百岁宫明代无暇肉身菩萨,在“文革”中被埋入地窖十余年,身上的贴金已剥落,但身体却完好无损。这尊肉身,从其圆寂算起,至今近 400年了。这些事实,实在是不可思议。
九华山

佛教观点
佛教认为,佛菩萨或高僧大德圆寂后,可得舍利。《玄应音义》载:“舍利有全身、碎身之别”。全身舍利即是指高僧示寂后,其身体经久不烂,常保原形而栩栩如生者。碎身舍利指高僧大德荼毗后之遗骨。我们所说的肉身菩萨,就是佛教所说的全身舍利。《金梵明经》载:“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戒定慧之所熏修,就是佛教对肉身不烂的解释。
肉身菩萨

修行结晶
纵观九华山现存的肉身菩萨,其生前无一不修持严谨。他们虽表现各异,有的深山苦修;有的入世行医;有的现疯傻颠倒相;有的治身心于一处,一站就是三年。虽然他们修行的方式不一样,但都应机说法,利乐众生,外现凡行,记忆体清净。
由于他们严谨的修持,使他们的心体广大,内心清净。心无污染,行为自然高尚,他们的身体机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潜能显现,灵异显现,有的能示现神通。这种身心的变化,是无比複杂而神奇的,戒定慧之所熏修,是佛教对肉身菩萨现象的基本解释。严谨的修持,是肉身不腐的主要原因。
愿心
在教内,修持严谨的高僧大德非常多,但肉身菩萨为什幺这样少呢?这与修行者的愿心有直接的关係。
许多高僧在圆寂时,嘱咐将遗体火化。我曾问过一们公认的高僧,问他往生后是否保留遗体。他说:“四大皆空,不着于相,留个臭皮囊乾什幺?”这是大多数修行者的观点。
至于这些肉身菩萨,他们在圆寂前嘱咐保留遗体,完全是慈悲度生的愿心。八万四千法门度八万四千种众生,这些肉身菩萨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共愿之中,又发下别愿,留此肉身,以身弘法,以身说教,以身度尘,这是接引众生的一种方便。因为有些人,在看到木雕泥塑的佛菩萨时,不能产生恭敬心,认为那是假的,但在看到肉身菩萨时,觉得可亲可近,内心震撼,认为那是真的,愿意供养皈依。所以有些高僧在圆寂之前,发愿要留下肉身,顺应众生,正因为如此,从古到今,肉身菩萨不断出现。
现存肉身菩萨
宽德禅师
宽德(1942—1999),俗名于宝川,湖北省黄梅县五祖镇渡河桥人。出家之前是黄梅县原种场沙河分场职工。由于早年丧妻,家道中落,遂起出家之念。从此,他吃斋念佛,自甘淡泊,一心从善,倾心向佛。后来到蕲春县大竺寺拜演恆法师为师,剃度皈依佛门,易名寺源,法号宽德。
无暇禅师
无暇禅师又名海玉和尚,顺天苑平人(今北京卢沟桥),此僧历游五台、峨眉等山,于万曆年间来九华山东崖峰结茅,名摘星亭,用功苦修,隔绝尘世,饥食野果,渴饮山泉,耗用28年时间,以指血调研银珠濡笔恭书《大方广佛华严经》一部,共八十一卷。天启三年(1623年)寿124岁,临终口占一偈:“老叟形骸百有余,幻身枯瘦法身肥。岸头迹失魔边事,洞口言来格外机。天上星辰高可摘,世间人境运相远。客来问我向何处,腊去春回又见春。”话音刚落,随即往生,众徒将其形骸置于缸中,天启四年(1624年)钦差王大人来九华山摘星亭敬香,夜见置缸处屡放光霞,异香不散,视为神奇。三年开缸,颜面如生,装金龛供奉并奏闻朝廷。天启六年(1626)明思宗朱由检尊无暇禅师为“应身菩萨”,现供奉于九华山百岁宫。
大兴和尚
大兴和尚俗名朱毛和,生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安徽省太湖县中镇大明村人。1925年,来九华山百岁宫依常法和尚剃度为沙弥僧,刻苦修行,以戒为师。 1931年,随缘来到南京古林万寿寺,受戒于果慧法师,用四年时间参学五台、峨嵋、普陀等名山。1936年,回九华山百岁宫,劳静结合,禅净双修。1947年,住青阳城东火焰山小庙,其幽默诙谐,悠游人世,一世随缘。1958年,参学九华后山双溪寺,常年为生产队牧牛 ,亦农亦禅,无虑无忧,其口头禅为:“好人好自己,坏人坏自己”,“空!空!空!……” 擅长并乐于用中草药为众人治病。1985年,不慎摔倒,卧床不起,伤势严重。2月12日,预知大限将到,嘱弟子于逝后将其遗体装缸保存。2月17日,口念阿弥陀佛,于念佛中含笑寂。1989年12月,开缸启视,颜面如生,筋骨显现,指甲犹存,喉节可见,如初跏趺坐。现供奉于九华后山双溪寺。
慈明和尚
慈明和尚,俗名陈万超,字福如,法名道参,江苏高邮人。光绪30年(1904)年生,诞生之日,满屋异香,法云缥缈,足有三日,方渐渐散去。6岁独自走进本县普提寺,因母意不肯,乃又返家住守三年。三年之后,重返普提寺,恳求了庆禅师剃度出家,法名慈明。 1934年于南京龙潭宝华山隆昌律寺受具足戒。1937年,依扬州高旻寺来果老和尚名下参学,其间十几年中潜心钻研禅宗,戒行过人。某年江苏邗江县瓜州镇组织众人兴修水利,慈明一次担土八百斤,瓜州镇为他颁赠奖旗。旗上绣有:“八百斤”之字,并另外赠送一根特製的桑树扁担,从此他便有了“八百斤”的绰号。1981年回到九华山,只身住东崖幽冥钟亭,每日撞钟念佛不止。1986年转到九华山上禅堂禅修,严守戒律,常手执方便铲。1990年10月,慈明预知即将西归,传行脚僧大弟子德贵和尚从祁门来山,11月 26日于爱徒交待后事,并留一偈:“忘我戒生灵,是如不变迁。真持亦放下,谁住叹空也”。话音刚落,含笑西归,世寿八十六岁,其弟子按所嘱装缸保存遗体。农曆乙亥年(1995年)浴佛节四月初八,开缸启视,跏趺端坐,肉身未腐,毛髮无损,鬚眉可见,果呈瑞相,异香扑鼻, 遂供奉于九华山肉身宝殿北侧地藏禅寺内。
明净和尚
明净和尚,俗名徐方柱,1928年3月出生于安徽省郎溪县东下乡双桥村。祖辈信佛,三岁母亡,家境贫困,自小不茹荤腥,幼时帮人放牛、打短工,挣钱补贴家用。他为人心地善良,慈悲为怀,某年家乡天旱不雨,田里的庄稼因缺水而枯萎,他夜里悄悄把自己田里的水放到别人的田里。出家前,常在家打坐,常入定不醒,乡人愚昧不解,认其着魔,将之捆绑,阻止入定。但任凭家人和乡人的阻拦之法障,他仍坚持素食、入定、修学佛法。1984年,徐方柱来到九华山旃檀林寺,他指着旃檀林说:“这就是我的家”,但住持惟和法师拒收其入寺修行,后在九华山天台寺欣遇一位法师,收他为徒,法号明净。可那位法师如行云流水,到处参学,没多久便离开了天台寺,他连师父的法名也没记下,就分离了。明净和尚只好又孤身来到旃檀林,当家师还是要清他的单,万般无奈,他只好在大鼓下过夜,并在此处开始 “站禅”。后迁到韦驮殿继续修行站禅,他常年行头陀行,日食一餐(有时入定的原故,十多天才食一次),赤脚,身穿衲子衣,少言,香客礼佛时,他与韦驮菩萨一道受人礼拜,被众人误有疯颠。他站禅时,示弥陀定印,也常有香客献钱于他的手上,可他总不留钱物,而转放于旃檀林寺的功德箱中。也许是体力的缘故,站禅三年后,又坐禅三年,而后又卧禅三年。1992年农曆8月初十,明净和尚跏趺示寂,言于弟子:“我坐缸后不许火化,日后就是不坏真身”。嘱弟子他和慈明和尚是同修,日后除礼拜他之外,也要礼拜慈明和尚。圆 寂后六年整,于1999年农曆8月13日开缸,视其颜面如生,身体完好无损,全身肌肤皆有弹性,后在神光岭坐缸处建庙供奉。
比丘尼仁义
仁义师太,俗名姜素敏,东北瀋阳人,出嫁吉林通化。1911年生,无生育子女,婚后不久,丈夫病世,婆家对其冷淡。1940年秋,她奔赴山西五台山,在显通寺落髮为尼,法号仁义。出家后勤修佛法,且研究医理。1942年,考取瀋阳医专,学习中医。解放后,由于宗教政策的原因,被遣返原籍。1950年,赴抗美援朝战场,随军当卫生员。1953年回国,于吉林通化206医院工作。1954年在瀋阳南大关联营中医院针灸科当医生。1958年调入城乡卫生院。1963年下放二边江乡三边江村。1976年回吉林通化自办诊所。1982年宗教政策落实后,她于此年再度上五台山,在塔院寺受具足戒,同年重修南山寺。1983年朝礼九华山,决定在此常住,先后住过甘露寺、菩提阁等寺。后重修通慧禅林,她常外出弘法行医,修建寺院,广结善缘。她针灸医术娴熟,医治了很多的病人。 1995年农曆10月7日,仁义师太圆寂,享年85岁。1999年1月2日开缸,见其肉身不腐,黑白相间的头髮长出寸余,牙齿完好,皮肤毛孔晴晰,装缸时穿的衣服紧贴身上,乳房消失,下身长合无痕。她开创了比丘尼修成肉身不腐的先河,现供奉于九华山通慧禅林内。
普文法师
普文法师,俗名方长生,字国和,安徽省六安人,生于1912年。1920年,因家境贫寒,他8岁时时随父在安徽省青阳县庙前关圣殿出家,开始学佛。10岁随舅舅到九华山天台寺常住。 10岁时常住九华山天台寺,随师上义下方法师在天台正顶识字诵经。1935年赴南京宝华山求得具足大戒后,朝礼名山大寺。土地革命战争至解放战争期间,九华山有一批进步僧人,经常掩护革命人士从事地下活动,天台寺曾是一秘密据点。普文法师回天台寺后,深受影响,积极投身到当时的地下活动中。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的暴行人神共愤,佛教徒纷纷捐款捐物,支援抗战。他见国家有难,就对师父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日本鬼子践踏国土,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身为佛门弟子,不能无动于衷,弟子愿从军抗日,血洒疆场,死而无憾。”师父见其态度坚决,十分讚许,率僧众为其送行。普文法师于1940年脱下袈裟,参加抗日战争,在部队任卫生员,救死扶伤。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他仍回天台寺为僧,广结善缘,为众人治病。
1958年大跃进当中,为帮助僧尼度过饑馑,他积极回响政府号召,走“农禅并举”之路,普文法师率徒宏成、徒孙开宝到距天台5华里的“道僧洞”开荒种茶、种药,培植香菇、採制乾笋,"靠山吃山”。并用自己所学的医术为僧尼和当地山农免费诊治。随着年龄增长,普文法师主要以医为主,广结善缘。道僧洞远离人烟,在天台寺东南一偏僻山峰半腰,古代曾有和尚、道士先后修行,皆因无香火,苦寂不堪而弃之。普文法师从头拾缀,供佛盖房,渐有新气象。洞周围溪水清澈、鸟语花香、空气清新,适宜“外戒、内定、慧中”,可谓一方人间净土。普文法师栖洞农禅,一晃就是28年,其间除将香茗、香菇、石耳、草药、板栗等农产品挑下山,换回粮食等日常生活用品外,几乎与外界隔绝。
1996年,80多岁的普文法师被天台寺主持宏学法师接回寺里常住,随着年龄增长,普文法师主要以医为主,广结善缘。安享佛教徒晚年生活。1998年,宏学法师恢复庙前关圣殿,取名天台寺下院,普文老和尚要求回到祖庙,宏学法师如其所愿,于2000年初搬至关圣殿禅栖。
普文法师于2000年农曆正月二十二日在庙前关圣殿圆寂,俗腊88。按照佛教礼仪封缸3年6个月,就是2003年8月19日(农曆7月22日)启缸,开缸后便发现普文法师肉身栩栩如生,启缸时近万人到场观看,目睹了普文法师真身菩萨的真容。
史料记载,普文法师为九华山开山以来第十四尊肉身菩萨。
菩萨成因
凡九华山的和尚圆寂,都要将遗体保存一段时期(最短的七天,最长的三年),看能否成为真身。其装殓方式也很特别,和尚圆寂后,将其遗体擦洗乾净,盘成跏趺式装殓于特製的陶缸中,在遗体的周围塞满木炭,直至颈项,头脑部位放置石灰包,再合上缸盖涂以黄泥密封,置阴凉通风处存放。密封的陶缸隔绝空气,木炭吸取遗体内的水份使之脱水乾瘪。一旦遗体腐烂散发异味,就将陶缸底部的发火孔掏开,引燃木炭火化。坐缸只是形成真身的外部条件,其内因取决于他们生前的修行道涵。长年食素不沾荤腥,注重修炼持久坐禅,必然气脉贯通,筋骨干连,加上坐化前知其大限来临,一般都是十天半月食不沾、水不进,使腹肠空空,体内脂肪和水分极少,这为死后坐缸蜕变为肉身奠定了基础。但即便如此,能成为不腐之身的也是寥寥可数。只有极少的僧尼一直保存着肉身,这样在3年后开缸,就是“肉身菩萨”了。形成肉身后,首先是妆漆,3年后再妆上金粉,这样就基本上可以把尸体与外界隔离开。
菩萨简历
年代 时间 | 法号 | 所在寺庙 | 僧职 | 年龄 | 基本情况 | 保存程度 |
唐代 | 金地藏 | 化城寺 | 开山 祖师 | 99 | 在九华山修持数十载,誉为神僧。圆寂前召众徒告别,“跏跌示寂”。其时有“山鸣石损,寺钟坠地”神奇现象 | 先置石函,后移入肉身塔底 |
明代 | 无暇(海玉) | 百岁宫 | 110 | 在九华山修持40余载,用舌血拌和银珠,抄写《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一卷,费时20余年。圆寂后肉身3年不腐,崇祯帝敇封“应身菩萨” | 百岁宫供奉,保存完整 | |
清代 | 隆山 | 祇园寺 | 方丈 | 84 | 整修祇园寺,弘法布道。圆寂前召众徒告别,告诫:“严持净诫,毋负余志”。言毕,端坐狮子座而逝。3年后肉身不腐 | 文化大革命时被毁 |
清代 | 法龙 | 翠云庵 | 住持 | 97 | 维修寺庵,刻苦修持,僧德高尚。圆寂前迴光返照,告诫僧徒:“我要安安 稳稳地走,不能躺倒”。3年后肉身不腐 | 文化大革命时被毁 |
清代 | 常恩 | 甘露寺 | 都监 | 91 | 圆寂前预知时至,自以香汤沐浴,与众辞行,端坐而逝。肉身3年不腐 | 文化大革命时被毁 |
清末 至 民国 | 定慧 | 青阳水府庙 东崖禅寺 | 住持 | 约79 | 清同治年间至九华山东崖禅寺,历40余年,曾任方丈.民国10年圆寂于退居的青阳水府庙.相传能知生前生后事 | 文化大革命时被毁 |
民国 | 华德 | 龙池庵 | 住持 | 不详 | 一生喜种梅、画梅。圆寂前向众僧告别,端坐蒲团,长叹一声,念了三声“弥勒”而逝。3年后开缸,肉身不腐 | 文化大革命时被毁 |
新中国 (1979年后) | 大兴 | 双溪寺 | 僧人 | 91 | 平时修持刻苦,曾在寺院挑水六七年,在生产大队放牛20余年。从不坐堂念佛,常讲“空、空、空”,“好人好自己,坏人坏自己”等禅语。行医济世,助人为乐。圆寂前大笑三声,并嘱众僧不要将其火化 | 供奉在大兴堂,保存完好 |
新中国(1979年后) | 慈明 | 上禅堂 | 僧人 | 87 | 刻苦修持,在钟亭撞钟十年。平时头戴济公帽,手拿方便铲,行路匆匆,口念佛号。临终前写下四句偈语:“妄我成生灭,如是不变迁。真持亦放下,谁住叹空也”。预知自己圆寂后肉身不腐 | 供奉在地藏殿,保存完好 |
新中国(1979年后) | 明净 | 旃檀林 | 僧人 | 64 | 禅功独到,修持奇特。曾在旃檀林站禅、坐禅3年,闭关3年,长年赤足,人称“疯和尚”。圆寂前暗示保留肉身,6年后开缸肉身不腐 | 供奉在明净殿,保存完好 |
新中国(1979年后) | 仁义(比丘尼) | 通慧庵 | 住持 | 84 | 大家闺秀出身。自幼信佛、修持严谨。出家、参军、行医,辗转五台山与九华山,为传奇式人物。圆寂后3年多开缸,毛髮尚存,牙齿无损,肌肤有弹性 | 供奉在通慧庵,保存完好 |
新中国(1979年后) | 普文 | 天台寺 | 僧人 | 77 | 自幼在庙前关圣殿出家,曾参加抗日战争。长住天台寺,并在道僧洞修持30余载,广结善缘,行医济世。2000年圆寂于关圣殿,3年后开缸,毛髮尚存,肌肤完整 | 供奉在关圣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