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九莲山民俗文化

九莲山民俗文化

九莲山民俗文化指九莲山的民俗文化传统,包含西莲寺、帐书文化、九莲老母、白莲教等内容。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九莲山民俗文化
  • :九莲山的民俗文化传统
  • 包含:西莲寺、帐书文化、九莲老母等
  • 相关:西莲寺始建于东汉

西莲寺

西莲寺始建于东汉,传为刘秀报九莲老母救命之恩兴建,扩建于唐,后被毁。现在的殿堂七十年代所建,包括九莲台上五进院落、莲馨梯上的殿堂和莲花洞三部分。庙中供奉九莲老母为主神和西天老母等众多女性俗神。“九莲老母灯油圣会”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民俗信仰园”传承着民众古老的信仰习俗。庙中写帐、交帐习俗神圣、神奇、神秘。
西莲寺西莲寺
小西天民俗信仰源于西莲寺。西莲寺始建于东汉,有庙宇三处殿堂40余座,香火极盛,四季有方圆几百里善男信女祈求国泰民安,家庭幸福。传说是刘秀为感谢九莲老母救命之恩,下旨建的庙宇。
到唐武则天时,尊奉佛教,武则天觉得西莲寺供奉女性神,正合她意。庙还有些小,就下旨扩建西莲寺,把佛和道供奉在一个庙里。把西莲寺叫为西新寺,以彰显自己的功德。现在庙中还有碑刻,说西新寺始建于唐。準确些应该说,西莲寺始建于东汉,扩建于唐。虽说有西新寺之说,百姓们不买帐,仍说西莲寺。
西莲寺庙不大,却有三大奇观。分别为:天下第一斜山门、斜山门上倒坐观音、佛、道和儒同在一个庙宇供奉。
西莲寺又是女性俗神信仰之地,庙宇中供奉的女性俗神占一半以上,这也是少有的。中国从母系社会而来,对女性对生殖的崇拜由来已久,西莲寺的兴建过程又和九莲老母,刘秀老婆阴丽华,女皇武则天,明万曆皇帝之母李太后等女性有关,形成西莲寺对女性俗神的供奉就不言而喻了。
庙宇中众多的老母,其实就是母亲形象。母亲和母亲神灵最突出的特徵就是博爱和宽容,我们中国人对母亲的崇拜是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特徵,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这里的老母神灵,关爱保佑众生,无论男女老幼,无论是官是民,无论你是贫是富,谁没母亲,谁不是在母爱下成长的。小西天西莲寺对女性老母的供奉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我们母慈子孝的传统美德和文化。

帐书文化

帐,是帐幕的帐,而非账本的账。按照豫北地方的解释,帐的意思就是长且宽的布匹,且以白布居多。在我们豫北,某家有人去世,亲友们前去弔唁,一定会去送个“帐”,这个“帐”就是白布,宽都是二尺七,长度呢,则有的三尺,有的五尺,有的七尺,情意厚的,可以更长。
九莲山“帐书”的帐,指的便是这样的布匹。据说很早以前,九莲山就有了写帐的习俗。写帐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文字帐,二是图画帐。也就是在布上写些什幺或者画些什幺。大的帐有几米、十几米,甚或几十米,小的帐只有玲珑盈寸。写帐都是自觉行为,没有人教,无师自通,仿佛天赐之能。写帐的时候严禁外人观看。据说也不打底稿,下笔便成。
写帐人一般文化程度都不高,有的甚至还是文盲,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写帐。更奇异的是,写帐人所写出的帐,自己是不明白的,因此帐写好了,要择期举行仪式,在信众面前将帐打开,请“开帐人”进行“开帐”。“开帐人”就是讲解帐书的人。他们都宣称自己能懂这帐书。但他们开帐的方式也不是用通俗的语言去讲解,而是用唱经或者舞蹈的方式。等“开帐人”开完了帐,写帐人就在神灵面前将帐书焚烧乾净,这就是“交帐”。至此,一本帐书的命运才算有始有终地有了完整地交代。
“帐在心灵。”据说这是作家田中禾先生看过九莲山帐书之后留下的话。真是一语中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人人都是写帐人。人人都在为自己的心寻找着渠道和出口,有的以歌,有的以舞,有的以剑,有的以土,有的以茶,有的以酒。彼此的差异之处只在于写帐方式不同而已。

九莲老母

南太行中有一处是九个山峰相连相依,形如莲花亭亭玉立,人们把这里叫九莲山,现在是美不胜收的旅游景区。
传说,元始天尊的仙府玄都玉京里有一池莲花。这里有个仙女,日日侍奉莲花,和荷莲亲如姐妹,玉京里的神仙们都叫她莲花仙姑。
这天,元始天尊正打座闭目静养,太乙救苦大帝匆匆忙忙赶来,说太行山南头一段发生旱灾,三年滴雨不落,山中的泉水都流不出来了;民众是吃不饱穿不暖,扶老携幼,逃荒要饭,苦不堪言。元始天尊听后,立马发令,派员下凡间到南太行去。正在这时,莲花仙姑来了,对元始天尊说,她愿意下凡去南太行,救助受灾难的百姓。
九莲老母九莲老母
元始天尊準了莲花仙姑的请求,对莲花仙姑吩咐说:“你去采一朵盛开莲花,摘下两片莲叶,手持莲花,脚踏莲叶,自会飞腾,日行万里,到祥云出现时,把手中莲花,掰下九个花瓣,撒向大地,所落之处,就是你在南太行的落脚修行处,在那里施法苦度保佑众生,显一下女神的本领。”莲花仙姑按元始天尊的吩咐,脚踏莲叶,轻轻飘起,离开玄都玉京;一缕轻风吹来,耳边呼呼作响,向地上落下来。突然,四周一片白里透红的祥云,把莲花仙姑围住。莲花仙姑把手中莲花掐下九个花瓣抛下来。九个莲花花瓣落在南太行山中,眨眼间,花瓣落下的地方突起九座山峰。接着,莲花仙姑落在这九峰中间一块平地上。她把手中的莲花撒向四周,后来这里成了一片荷花池。莲花仙姑脚踏的两片荷叶随风向东飘去,飘过深谷,先后落地。
莲花仙姑抬头四下望望,山崖上有个山洞,她就爬山进洞,在这里修行施法救助百姓。先降了一场大雨,过了一段时间,山上山下消灾祸去,风调雨顺,百姓们眉头展开了笑容。又过了一段时间,百姓们知道山中来了个女神,施法布道,救苦救难,保佑平安,便纷纷上山,一来叩谢女神,二来求女神赐福免灾保平安。
人来人往,日复一日,渐渐人们知道了这里的九座山峰是莲花瓣变化而成,就把这里叫做九莲山;九莲山中那块平地叫做九莲台。过了不知多少年头,这里有人居住了,就叫西莲。那两片莲叶落地的地方,也有人居住了,一处叫东莲,一处叫中莲。
莲花仙姑在九莲山一呆就是十几年,这里山清水秀,百姓善良,使她无意回玄都玉京。元始天尊为了让莲花仙姑静心修行,早得正果,不再召回,只是又加了一条严令,只準苦行修道,不準结亲婚配。
莲花仙姑苦苦修行,为百姓赐福保佑平安。她受南太行百姓尊重,名声越来越大,声望越传越远。不知又过了多少年,莲花仙姑修得正果不知去向,隔段时间来九莲山显灵布道。朝拜的百姓们日益增多,就改称她为九莲老母。
后来,西莲、中莲、东莲都盖了庙宇,把九莲老母供奉在庙中。四面八方的百姓,成群结伙上九莲山朝拜九莲老母,香火特别旺盛。

白莲教

白莲教曾活跃在九莲山上。白莲教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複杂、最为神秘的一种宗教,元、明、清三代在民间流行,“无生老母”是其崇信的主神之一。
明清时期,民间宗教几乎都以无生老母为最高神祇。她既是造物主,又是救世主:她是人类的祖先,创造了宇宙与人类,同时又在拯救沉沦于苦海中的后代。而今,无生老母依然是西莲寺祭祀的主神之一,且不时有香客在九莲山唱诵《大哭灵山》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九莲山民俗文化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