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指山(韩祐诗作)
五指山是清朝韩祐写的七言古诗,这首诗描绘五指山高嵩雄伟、青翠秀丽,似巨灵伸臂于碧空,为琼海拨开云霞指明方向,承盛玉露滋润大地万物,惠福于民。诗人以山为规戒,施政于民革除时弊,民鹹思之,故以祀名宦。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五指山
- 外文名:Mountain Wuzhi
- 体裁:七言古诗
- 朝代:清朝
- 作者:韩祐
作品简介
诗词名:五指山①
作者:韩祐
朝代:清朝
体裁:七言古诗
作品原文
五指山
苍苍翠翠占长春,一掌舒空庇万民。
愿向汉宫承玉露②,勤于琼海指迷津。
常悬日月摩挲③久,每拂云霞变幻新。
遥望巨灵④撑半壁,惭余政拙籍为邻。
作品注释
①五指山,在海南岛中部,以形如五指,故名。山势高峻,海拔500-1200米,为海南主山。
②汉宫承玉露,向天河承盛津液。玉露,琼浆;玉精。古代传说谓饮之能使人长生不老。
③摩挲,音末杀,抚弄,以手上下之言。或作“摩娑”。
④巨灵,大神。《遁甲开山图》:“有巨灵胡者,能造山川,出江河。”唐赵彦昭《登骊山高顶寓目》诗:“河看大禹凿,山见巨灵开。”
作者简介
韩祐,顺天(今北京)大兴人,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任儋州知州,载革穀仓积弊,并衙用夫役,载条鞭,收户书管,收革除编审朱墨银,四十三年续修州志,四十六年离任,民鹹思之,祀州名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