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井冈山重大历史事件揭秘
《井冈山重大历史事件揭秘》原名《血泊罗霄—井冈山重大历史事件揭密》。作者是饶道良和李春祥。江苏人民出版社于1998年7月1日出版。
基本介绍
- 书名:《井冈山重大历史事件揭秘》
- 又名:《血泊罗霄—井冈山重大历史事件揭密》
- 作者:饶道良和李春祥
-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1998年7月1日出版
本书后记
从事了这段历史的研究工作,井冈山在我们的心中渐渐丰满、高大起来,特别是一些历史教科书以外的东西,让我们感慨、激动、惊奇,有时,还有些许的悲愤。经过一段时期的準备,我们走访了大批当年井冈山斗争的当事人,其中包括老将军、老红军、老赤卫队员,以及当年叱咤一时,后来却默默无闻,甚至反遭诽谤和迫害的人。他们的回忆成了这本书最原始的素材。
就在本书行将付梓之际,我们再一次来到井冈山大井毛泽东旧居,当年毛泽东的房东和邻居跟我们聊了很久。有一位老人说:“井冈山失守时,我被迫流亡外地,后来回来重建家园,在屋后的菜园里翻土时,在不到半亩的菜地上,就挖出了十三具骸骨。这个地方,正是当年红军医务所的遗址。”老人唏嘘着说:“那个年代,孩子是吓大的,老人是饿老的。”
另一位老人说:当年白狗子窜进大井,焚烧了大井的房屋,毛主席的!日居被烧得只剩了一堵弹痕累累的残墙。白狗子走后,当地的老乡用蓑衣、斗笠将这堵断墙小心翼翼地遮起来,他们说,毛委员总有一天会回来的。
我们的写作过程中,曾得到许多人的帮助,特别是江苏人民出版社的花蕾同志自始至终给予我们极大的帮助和热心的指导。
作者介绍
饶道良,男,江西省遂川县人。生于1967年2月。1989年6月毕业于兰州大学历史系。现为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编研陈列室负责人,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兼职教授,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员,吉安市作家协会会员,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井冈山革命斗争历史研究、党史研究、博物馆研究和井冈山精神宣讲。1990年至今,在省级以上报刊杂誌发表论文和纪实作品100余篇。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的黄埔军校学生”、“井冈山红军学校”、“井冈山时期的粮食经济政策”、“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红色经济”等问题的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着有《井冈山罗曼曲》、《血泊罗霄》、《革命摇篮——井冈山革命纪念地》、《红绿辉映井冈山》、《中国革命摇篮井冈山》、《弘扬井冈山精神,永葆党的先进性》、《红色标尺——井冈廉政史话》、《岁月留痕——井冈山红色标语选》、《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志》等。
李春祥,男,1943年3月出生,江西井冈山人。中共党员,文博馆员。1965年毕业于吉安师範。现任职于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研究室主任。江西省历史学会理事。中国钱币学会会员。江西省作家协会、党史学会、博物馆学会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南昌陆学院、长沙政治学院校外政治教员。徵集整理井冈山斗争历史史资近200万字;徵集井冈山革命文物国家一级以下50余件;撰写井冈山17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调查报告;完成10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範围的测定工程;多次参加博物馆的改馆工程;参加编撰中共党史资料丛书《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徵集考证井冈山红军造币厂及其工字银元;制定博物馆讲解员培训大纲,及多次向讲解员授课;每年向香港同胞、国内观众授课宣讲井冈山精神达80分批次计10000余人次;获省、地、市各种奖励18次;个人名录已收入《中国当代历史学学者辞典》。出版主要着作:主编《井冈山精神研究》、《井博宣传》;合着《井冈罗曼曲》、《王佐将军传》等10余部;发表井冈山革命史论文、专题文章60余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井冈山重大历史事件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