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井冈脊蛇
井冈脊蛇(学名:Achalinus jinggangensis(Zong and Ma, 1983))为游蛇科脊蛇属的爬行动物,是中国的特有物种。
2009年6月,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特有物种:井冈脊蛇,在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和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项目主办的“独特生物,精彩中国——中国各省代表生物评选”活动中胜出,被评为江西生物名片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井冈脊蛇
- 二名法:Achalinus jinggangensis
- 界:动物界
- 门:脊索动物门
- 纲:爬行纲
- 目:有鳞目
- 亚目:蛇亚目
- 科:游蛇科
- 属:脊蛇属
- 分布区域:江西省井冈山
简介
。
形态特徵
小型穴居体或隐匿生活的无毒蛇。头长椭圆形,与颈区分不大;眼略大,瞳孔圆形眼径大于其下缘到口缘的距离,鼻尖鳞沟长为前额鳞沟的1.5倍。体细长,呈圆柱形。上唇鳞6枚,下唇鳞5枚;无眶前鳞和眶后鳞,眶上鳞1枚;颊鳞1枚,入眶;颞鳞2枚+2枚,上下前鳞均入眶;背鳞通身23枚,起棱,最外行光滑无棱或微棱;腹鳞146~173枚,尾下鳞雄性50~66枚,雌性39~56枚;肛鳞1枚。通体蓝黑色,具金属光泽,腹鳞游离缘色较浅。
分布範围
井冈脊蛇为中国特有种,目前仅知2号模型标本分布于江西省井冈山大井村。因种群密度低、分布地区狭窄,被认定为濒危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