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亚太军力巡视:深度解读日本海上核心战力

亚太军力巡视:深度解读日本海上核心战力

《亚太军力巡视:深度解读日本海上核心战力》是2015年航空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书籍,书籍的作者是曹晓光;姚宗杰。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亚太军力巡视:深度解读日本海上核心战力
  • 作者:曹晓光;姚宗杰
  • 出版社:航空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年

基本信息

作 者:曹晓光;姚宗杰
责任编辑:姚宗杰
出版社:航空工业出版社
I S B N:978-7-5165-0634-9
出版日期:2015年01月

图书简介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成立至今,经过60年时间的发展,日本海上自卫队已经发展成为一支强大的海上作战力量,其反潜能力位居世界第二,海上扫雷能力更位居世界首位。本书从多个角度对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核心战斗力量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通过本书,读者不仅能系统了解日本海上作战力量的真实全貌,更可以从中解读出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未来发展及对其亚太乃至全球安全形势的影响。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日本海上自卫队“自卫舰队”
第一节 自卫舰队发展历史
当代日本“联合舰队”的编成概况
战后自卫舰队发展历史概况
战后自卫舰队发展简史
第二节 自卫舰队编成及各级司令部构成
自卫舰队的编成(编制)
自卫舰队各级司令部的编成(编制)
自卫舰队司令官——日本舰队最高军事指挥官
自卫舰队司令部驻地——横须贺海军基地船越地区
第三节 自卫舰队“特别警备队”
特别警备队的任务範围
特别警备队的部队编成
特别警备队的课程教育
特别警备队的发展历史
第四节 自卫舰队的未来发展
当前日本自卫舰队的优势
当前日本自卫舰队的劣势
日本自卫舰队的未来发展
第二章 日本海上自卫队“护卫舰队”
第一节 护卫舰队发展历程
护卫舰队——自卫舰队的核心
护卫舰队的任务分派
护卫舰队作战运用构想的变迁及部队改编历史
摇篮期(3次防之前)
制定“8舰6机体制”时代(3次防至4次防期间)
探索“8舰10机体制”时代(4次防期间)
确立“8舰8机体制”(后4次防至13中期防)
平成时代的大规模改编(17中期防至2013年)
护卫舰队历代旗舰及相当旗舰职责的直辖舰
第二节 护卫舰队编成及司令部构成
2013年根据“16大纲”确定的护卫舰队编制体制
四大护卫队群的各自特点
第1护卫队群
第2护卫队群
第3护卫队群
第4护卫队群
护卫舰队地方配备部队
海上训练指导队群——日本海上训练部队、战斗力生成部队
第1海上补给队
第1运输队——未来日本两栖战略投送部队
第1海上训练支援队——护卫舰队海上训练支援部队
第三章 护卫舰队兵器谱排名之直升机驱逐舰(DDH)
第一节 榛名级直升机驱逐舰
日本海上自卫队第一代直升机驱逐舰的开发历史概况
榛名级性能诸元列表
榛名级的舰体设计及动力系统
舰载电子感测器
舰载武器系统
航载直升机
榛名级的现代化改装(FRAM)
榛名级的服役历史
榛名级同型舰
“榛名”号(DDH-141)服役经历
“比睿”号(DDH-142)服役经历
第二节 白根级直升机驱逐舰
白根级的开发背景
白根级设计诸元及舰载系统概况
白根级的整体设计
舰载信息战系统(C4ISR系统)
舰载武器系统
舰载直升机
白根级同型舰概况
白根级服役期间发生的重大事故
“白根”号(DDH-143)服役经历及派遣经验
“鞍马”号(DDH-144)服役经历及派遣经验
第三节 日向级直升机母舰
日向级基本概况
发展历史概况
舰体设计
C4I指挥通信系统
航空系统设计
单舰作战系统
防空作战系统
FCS-3火控系统
反潜、反水面作战系统
日向级同型舰
海外派遣与参战经历
第四节 出云级直升机母舰
藉口中国海军威胁论的开发过程与背景
出云级设计诸元及舰载系统概况
具备多任务且突出海上反潜航空平台的航空母舰
东北亚地区新建最大的海上舰载航空系统
两栖综合运输能力
与日向级完全不同的武器系统
出云级的动力推进系统
舰载C4ISTAR功能
出云级同型舰
新型直升机母舰对东北亚局势的影响
第四章 护卫舰队兵器谱排名之飞弹驱逐舰(DDG)
第一节 太刀风级飞弹驱逐舰
太刀风级开发概况
太刀风级担当护卫舰队旗舰
太刀风级的性能诸元概况
太刀风级舰体设计及动力系统
太刀风级舰载装备
太刀风级舰载武器及电子装备详细列表
太刀风级同型舰
太刀风级服役经历
第二节 旗风级飞弹驱逐舰
旗风级的基本概况
基本技术参数及舰载系统
旗风级的舰体设计
舰载武器系统
旗风级同型舰
旗风级服役经历
第三节 金刚级宙斯盾飞弹驱逐舰
金刚级发展历史概况
基本技术参数及概况
舰体基本设计和动力推进系统
金刚级舰载舰队防空作战武器系统构成
弹道飞弹拦截能力改装
金刚级弹道飞弹探测、跟蹤实战经历
反潜作战系统
反水面战系统
舰炮武器系统
电子战系统
航空系统
金刚级同型舰
金刚级宙斯盾飞弹驱逐舰执行印度洋远洋派遣任务
金刚级宙斯盾飞弹驱逐舰实战经历
第四节 爱宕级宙斯盾飞弹驱逐舰
爱宕级宙斯盾飞弹驱逐舰——“亚洲最昂贵的主力军舰”
基本技术参数及舰载系统概况
舰体基本设计
舰载宙斯盾武器系统(AWS)
反潜作战系统
反水面战武器系统
舰载火炮系统
舰载电子战系统
航空系统与搭载艇
爱宕级与原型舰及韩国世宗大王级对比
爱宕级同型舰
海外派遣及实战经历
第五章 护卫舰队兵器谱排名之通用驱逐舰(DD)
第一节 初雪级通用多功能驱逐舰
初雪级的开发背景
设计诸元及舰载系统概况
初雪级的舰体设计
动力推进系统
初雪级的多任务化舰载装备
舰载战斗系统(C4I系统)
防空作战能力
反水面作战能力
反潜战能力
电子战能力
舰载反潜巡逻直升机
初雪级的建造概况
初雪级的12艘同型舰
12艘初雪级驱逐舰的服役经历
第二节 朝雾级驱逐舰
朝雾级的开发与建造概况
朝雾级设计诸元及舰载系统概况
朝雾级的舰体设计及动力系统
舰载战斗系统(C4I系统)
舰载防空战斗系统(构筑“三重”舰载防空战火力网)
反水面作战系统
反潜战系统(构筑“三重”舰载反潜火力网)
舰载电子战系统
舰载反潜巡逻直升机
朝雾级同型舰的建造概况
朝雾级的设计缺点
朝雾级同型舰概况
朝雾级服役经历、实战经历及海外派遣行动
第三节 村雨级驱逐舰
村雨级的整体概况
村雨级设计诸元及舰载系统概况
小型荷兰坡道
村雨级动力推进系统
舰载战斗系统(C4I系统)
村雨级舰载防空战斗系统
反水面战系统
反潜战斗系统
舰炮武器系统
舰载电子战系统
舰载反潜巡逻直升机
村雨级同型舰
村雨级海外派遣及实战经历
第四节 高波级通用多功能驱逐舰
高波级的整体概况
高波级设计诸元及舰载系统概况
高波级的基本设计
高波级动力推进系统
高波级的隐身设计
高波级的小型荷兰坡道
舰载战斗系统(C4I系统)——堪比宙斯盾
舰载防空战斗系统(构筑“三重”舰载防空战火力网)
舰载反水面战系统
舰载反潜战斗系统(构筑“三重”舰载反潜火力网)
舰炮武器系统
舰载电子战系统
舰载反潜巡逻直升机
高波级同型舰概况
高波级海外派遣及实战经历
第五节 秋月级通用驱逐舰
适应国际形势,不断增强作战性能
秋月级基本技术参数及舰载系统概况
秋月级舰载C4I系统
FCS-3A挑战美制“宙斯盾”舰的超强防空作战能力
秋月级的区域防空作战能力
秋月级的反舰作战系统
秋月级的反潜作战系统
秋月级的电子战装备
秋月级的舰炮武器
秋月级的舰载直升机
秋月级的小型荷兰坡道
秋月级同型舰
第六节 5000吨级通用驱逐舰
25DD的开发概况
5000吨级设计诸元及舰载系统概况
第六章 护卫舰队兵器谱排名之护卫驱逐舰(DE)
第一节 夕张级护卫舰
夕张级的整体概况
夕张级设计诸元及舰载系统概况
夕张级同型舰概况
夕张级的服役经历
第二节 阿武隈级护卫舰
阿武隈级的整体开发概况
阿武隈级设计诸元及舰载系统概况
阿武隈级基本设计及动力系统
各种舰载装备
阿武隈级同型舰概况
阿武隈级的服役经历
第七章 护卫舰队兵器谱排名之运输舰(LST)
第一节 第1运输队
第1运输队的部队编成
第二节 大隅级两栖运输舰
大隅级对日本陆上自卫队作战部队的投送
大隅级的基本技术参数及舰载系统概况——世界标準的船坞登入舰设计
发展历史概况——日本第一级超过万吨级的大型主力舰种
大隅级基本舰体设计——两栖部队远洋投送舰
大隅级舟艇系统——抢滩登入方式的彻底变革
大隅级航空系统——垂直登入方式
大隅级舰载医疗系统——大型作战医疗舰
大隅级同型舰——三艘舰配置
大隅级海外派遣与参战经历——远洋派遣主力
第三节 UH-60运输直升机
日本航空自卫队的UH-60J搜寻与救援直升机
日本航空自卫队UH-60J直升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及性能
日本海上自卫队的UH-60J搜寻与救援直升机
第四节 LCAC气垫登入艇
LCAC气垫登入艇概况
LCAC气垫登入艇基本设计
LCAC气垫登入艇主要技术参数及性能
日本LCAC气垫登入艇运用情况
第八章 日本海上自卫队“航空集团”
第一节 航空集团
航空集团发展历史概况
航空集团作战序列编成
航空集团的历任司令官
第二节 航空集团部队编制
航空集团第1航空群(鹿屋航空基地)——反舰反潜航空部队
航空集团第2航空群(八户航空基地)——反舰反潜航空部队
航空集团第4航空群(厚木航空基地)——反舰反潜航空部队
航空集团第5航空群(那霸航空基地)——反舰反潜航空部队
航空集团第21航空群(馆山航空基地)——舰载反舰反潜航空部队
航空集团第22航空群(大村航空基地)——舰载反舰反潜航空部队
航空集团第31航空群(岩国航空基地)——航空电子战部队
航空集团的“七队”——各显神通的支援部队
第三节 日式P-3C反潜巡逻机
日本採购P-3C的历史渊源
P-3C在日本的服役经历
P-3C的能力提升及后续替代机型
日本P-3C的主要技术参数
日本P-3C的主要机载设备及机组人员构成
第四节 P-1固定翼中型反潜巡逻机
P-1的前期开发历史
P-1正式开发情况
P-1的主要设计诸元及性能
P-1的採购情况及装备部队
P-1的机身设计——纯日本技术集合
P-1的机载反潜巡逻装备
F7涡轮风扇发动机
P-1的民用客机方案
第五节 SH-60J反潜直升机
SH-60J的开发过程
SH-60J的主要技术参数
SH-60J机载武器及主要机载设备
SH-60J的任务组成
SH-60J的着舰方式
SH-60J的服役状况及今后的装备计画
SH-60J的服役经历
第六节 SH-60K反潜直升机
SH-60K的开发过程——衍生自SH-60J
SH-60K的主要技术参数及机载武器
SH-60K的机身设计及各种机载装备
SH-60K的驾驶员座舱
SH-60K引入的新技术面面观
SH-60K的任务分类
SH-60K的服役经历
第七节 MH-53E扫雷运输直升机
关于CH-53E“超级种马”重型运输直升机
日本海上自卫队装备的MH-53E
MH-53E的主要设计参数及性能
第八节 MH-101扫雷运输直升机
关于AW101“灰背隼”直升机的基本概况
日本海上自卫队装备的MH-101直升机
MCH-101的主要设计诸元及性能
第九节 YS-11与LC-90运输机
日本海上自卫队对YS-11飞机的运用历史
LC-90联络运输机
第九章 日本海上自卫队“潜水舰队”
第一节 日本海上自卫队潜水舰队
潜水舰队司令部编成
潜水舰队的发展概况及主战力量构成
第1潜水队群(吴港)
第2潜水队群(横须贺)——两大潜水队群之一
第二节 亲潮级常规动力潜艇
亲潮级整体概况——潜艇编制调整中的主力
亲潮级基本技术参数
亲潮级的艇体设计
动力推进系统的设计
电子感测器系统的设计及配置
艇载作战指挥系统
亲潮级潜艇的服役经历
亲潮级的同型艇
第三节 苍龙级AIP潜艇
基本技术参数及概况——世界最大的常规潜艇
艇体基本设计
动力推进系统
艇载武器及其他设备
同型艇——大批量建造的东亚反航母利器
第四节 “千代田”号潜艇救援母舰
“千代田”号基本概况——日本第一代潜艇救援母舰
“千代田”号的基本设计——具备潜艇救援舰、潜水母舰双重功能
深海救援艇(DSRV)——遇难潜艇救援的主力
“千代田”号的基本技术参数及舰载装备
第五节 “千早”号潜艇救援舰
“千早”号基本概况——日本现役唯一的潜艇救援舰及最大的救援舰
“千早”号的基本技术参数
“千早”号的基本设计
“千早”号的服役经历
第六节 日本两代533毫米重型鱼雷
80式重型鱼雷——日本第一代国产重型鱼雷
89式重型鱼雷——日本第二代国产重型鱼雷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亚太军力巡视:深度解读日本海上核心战力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