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亨利四世(波旁王朝国王)
亨利四世(法语:Henri IV,1553年12月13日-1610年5月14日),本名“亨利·德·波旁”(“一说‘亨利·德·纳瓦尔’”),纳瓦拉国王(恩里克三世·德·纳瓦尔1572年-1610年),继而成为法国国王(1589-1610),也是法国波旁王朝的创建者。
亨利四世原为胡格诺派信徒,为了继承法国王位,改信天主教。1610年在巴黎被刺身亡,人民普遍同情哀悼这位把法国从废墟中重建的国王,讚誉为“贤明王亨利”(Bon roi Henri,或翻成“好王亨利”),并追称为“亨利大帝”。
纳瓦拉国王(称恩里克三世,1572年起)。法国波旁王朝的创建者。原为纳瓦拉(今西班牙北部的一个自治区,与法国接壤,濒临大西洋)王国国王,是法国瓦卢瓦王室的远亲。在1562年由顽固天主教分子挑起的胡格诺宗教战争中以新教领袖的身份参战,凭藉出色的军事才能和善于利用敌方矛盾,成为这场内战中笑到最后的人,在1594年加冕为法国国王,开始了波旁王朝。称王后的表现更加证明了亨利四世的远见卓识。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亨利四世
- 外文名:Henri IV
- 别名:好王亨利、贤明王亨利、亨利大帝
- 国籍:法国
- 民族:法兰西人
- 出生日期:1553年12月13日
- 逝世日期:1610年5月14日
- 职业:国王
- 信仰:原为胡格诺派信徒,为了继承法国王位,改信天主教
- 主要成就:法国从废墟中重建、波旁王朝的创建者
- 在位时间:1589—1610年
- 王朝:波旁王朝
- 原名:亨利·德·波旁
- 父亲:旺多姆公爵安托万·德·波旁
- 母亲:纳瓦拉女王让娜·达布雷特
- 妻子:玛丽·德·美第奇
- 儿子:路易十三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亨利四世的外公恩里克二世迎娶了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的姐姐玛格丽特,生下女儿珍妮,后珍妮嫁给了法国贵族旺多姆公爵安托万·德·波旁(与法王亨利二世的远祖为法国卡佩王朝国王路易九世),所以不管是父系还是母系,亨利四世都与法国瓦卢瓦王室存在着姻亲关係,他与弗朗索瓦二世、查理九世、亨利三世为三世表亲,成为后继无子的亨利三世的最有力的继承人。
亨利是旺多姆公爵安托万·德·波旁的第三子,母为纳瓦拉女王让娜·达布雷特(即胡安娜三世),生于法国—西班牙边境的波城。他自青年时代起就捲入了法国残酷的宗教战争。作为胡格诺派的领袖他逐渐拥有了很高的声望。但是圣巴托洛缪惨案之后,他被软禁在法国宫廷里,接受法王查理九世的庇护。
1584年,由于王储阿朗松公爵弗朗索瓦的死,他成为了法国王位的合法继承人。1589年亨利三世遇刺身亡后,他继位为法国国王。
统治生涯
亨利四世结束了困扰法国多年的宗教战争。由于首领亨利公爵死去,长期在法国政坛占主导地位的吉斯家族再也不能成为和平的阻碍。法国的经济在他统治时代发展起来。亨利四世成为一个深受人民的爱戴的君主。
亨利与玛丽.德.美第奇以及孩子在一起

1610年,亨利四世被一个据说有弒君狂的人弗朗索瓦·拉瓦莱克刺杀。
考虑到法国还是一个以天主教徒为多数的国度,1593年,亨利四世宣布改宗天主教,5年后颁布了“南特敕令”,宣布天主教为国教,同时给予新教徒充分的信仰自由,体现了在那个时代很难得的宗教宽容精神,结束了30多年的胡格诺战争,充分收穫了民心。
亨利四世以他的名言“要使每个法国农民的锅里都有一只鸡”而流芳后世,他也确实在经济恢复上取得不错的政绩。他任用苏利整顿财政,成效显着。
亨利四世之所以能继位,和他的婚姻是分不开的。他娶了瓦卢瓦-昂古莱姆王室的小女儿玛格丽特为后,后者就是着名的美女“玛戈王后”。他们成婚的时候,他的岳母凯萨琳·德·美第奇王后害怕信仰新教教众(胡格诺派,亨利是胡格诺信徒)涌入巴黎会引起混乱,和她的儿子查理九世策划了臭名昭着的“圣巴托洛缪惨案”,这件事令本不和美的夫妻关係雪上加霜。
亨利四世1589年成为法国国王之后,他和玛格里特的婚姻因为没有子嗣更显苍白。“他们都是多情之人,但锺情对象不是对方”,他们的关係从平淡夫妻转为朋友,后来两人友好的分手,亨利四世娶了来自佛罗伦斯王族的玛丽·德·美第奇,后者为他生了一个孩子,路易十三。
1610年年5月13日,亨利四世于巴黎遇刺,第二天身亡。兇手是一名狂热的天主教徒,名为弗朗索瓦·拉瓦莱克,他反对国王挑起对西班牙的战争,因为西班牙身为天主教的领头势力,在天主教世界拥有崇高的威望,这名教徒为了阻止法兰西王国与西班牙王国的战争,毅然刺杀了曾为“异端”的亨利四世。
亨利四世死后,路易十三继承王位,当时他年纪尚幼。人近中年的玛丽王后带着王子在圣丹尼教堂加冕。在玛丽和红衣主教黎塞留的斗争中,法国开始了称霸欧洲的步伐。
亨利进入巴黎

2010年12月15日,据《独立报》报导,法国法医学家菲利普·查理尔(Philippe Charlier)领导了一个研究团队在亨利四世遇刺400年后,最终寻获了这位颇具争议的法国国王的头颅。
查理尔的团队运用最为先进的法医鉴定技术,经过长达9个月的研究,认定一个部分保存完好的17世纪头颅属于亨利四世,这半个头颅甚至还有头髮、鬍鬚和穿孔的右耳。
自1793年位于巴黎北部圣丹尼教堂的法国君主古墓在法国大革命中遭到破坏以来,亨利四世的头颅一直作为私人收藏辗转于欧洲各地。科学家採用数位技术通过对这颗头颅与亨利四世时代画像和死亡面具进行比较,认定它确属于亨利四世。
人物评价
亨利四世是法国史上难得的人格和政绩都十分完美的国王,在长期混乱之后,重新建立了一个统一且蒸蒸日上的法国。
在亨利四世之后的百余年里,是法国历史上最强大的时期,几乎称霸欧洲大陆。由于世界史上像亨利四世这样的杰出帝王还有很多,而亨利四世缺少一些更长远的影响因素,因名额限制,没有排进100个最有影响的帝王之中。
亲属成员
第一个妻子:瓦卢瓦的玛格丽特,1572年结婚
第二个妻子:玛丽·德·美第奇,1600年结婚
子女
- 路易十三(1601-1643),法兰西国王。1615年与西班牙的安妮公主结婚,有两子(路易十四和奥尔良公爵腓力一世)。
- 伊莉莎白(1602-1644),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后。1615年与西班牙国王腓力四世(安妮公主之弟)结婚,有二子六女(幼女为路易十四的王后玛丽·特蕾莎)。
- 克里斯汀·玛丽(1606-1663),萨伏伊公爵夫人。1619年与萨伏伊公爵维托里奥·阿梅迪奥一世结婚,有四子四女。
- 尼古拉斯·亨利(1607-1611),夭折。
- 加斯东(1608-1660),奥尔良公爵。1626年与玛丽·德·波旁结婚,有一女;1632年与洛林的玛格丽特结婚,有一子四女。
- 亨利埃塔·玛丽亚(1609-1669),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王后。1625年与英王查理一世结婚,有四子五女(包括查理二世,詹姆斯二世和奥尔良公爵夫人亨利埃塔)。
轶事典故
作为法国历史上最知名的帝王之一,他致力于给他的臣民们提供衣食无忧的生活。他酷爱打猎,而且每天清晨更换新的衬衣(当然在十六世纪的法国这幺勤快的换衣服还是很少见的事情),但是在打猎之后这位皇帝既不洗澡也不会撒点香水去遮盖身上的体味。他的情妇说他闻起来就像一块腐肉。
他的第二任妻子来自佛罗伦斯王族的玛丽·德·梅迪奇,在初次见到他的时候,竟然被他满身的恶臭熏得晕倒在地上,以至于在他们的新婚之夜,她不得不往自己的身上洒满香水,然后才能和亨利四世顺利的行房。
亨利四世不喜欢讲排场。他喜欢随心所欲,不拘礼节。他的衣服非常华丽,从领子起直到齐膝短裤都绣着花,缀满了宝石。不过他从不愿意穿这种衣服,习惯穿日晒雨淋褪了色的旧外套和又髒又破的紧身短上衣。他穿着这种衣服走进众朝臣候见他的大厅。大家向他屈膝行礼致敬,礼仪为时不长,他很快使大家活跃起来。
亨利四世具有加斯科尼人的热情,会使十分谨小慎微的人心情鬆弛,使最拘泥于礼节的人变得无拘无束。他对每个人都直呼其名,叫“某某”。他态度和蔼,性格开朗,待人热情,彬彬有礼,脾气非常温和。他要求大家有说在笑,他自己的言谈举止也风趣亲切。他经常这样同大家打招呼:“喂!朋友们,大家好呀!”他害怕安静寂寞的生活,需要活泼喧闹的气氛,因为亨利四世内心深处是忧郁的,这是大家意料不到的一面。他可能预感到自己要横死,竭力想战胜自己的忧伤情绪。有人不是无意中看到他独自一人在办公室里又吹口哨又跳舞藉以消愁解闷吗?他不怕疲劳地工作和活动的秘密很可能也在于此。
亨利四世这个贝亚恩人同所有波旁家族的人一样,天生胃口好,不过,吃饭时没有几个陪客一起愉快地聊天,怎幺能吃得畅快呢?所以亨利四世几乎天天违反礼仪,甚至有时邀请不熟悉的人一起进膳。有个卢昂人克洛德·格鲁拉尔可以作证,他为巴黎最高法院的事务来到巴黎,意外荣幸地成了御席的座上客。
国王使用的餐具非常精緻:华美的威尼斯织锦檯布和餐巾、银质餐具、水晶酒杯。吃的菜餚穷奢极侈:四盘第一道菜、四碗汤、各种煮熟肉和各种烤肉。做这些菜用的料有:一片嫩牛肉、一块羊脊肉、一只阉鸡、一片小牛肉、三只童子鸡、一只羊肘、两只野味、一片小牛腰肉、三只野鸽。此外,星期日和星期四除了上述菜外,还多加一块鸡肉馅饼。亨利四世不吃蔬菜,爱吃糕点,他怕消化不良,就大量吃水果。遇到各地贡奉来的一些美味可口的食品,如曼图亚的义大利式大香肠、兰斯果酱和普罗旺斯石榴等,国王便狼吞虎咽大餐一番,并且吃得满桌狼藉。
吃过这顿糜费惊人的饭,亨利四世便开始接见他的亲信和所有在场人员。这时候,同他谈话的人就会闻到一阵扑鼻的浓烈大蒜味,从而知道国王非常爱吃用大蒜作调料的菜餚······然而,有一种仪式要严格执行,即凡是觐见国王的人都必须亲吻国王的靴子。
亨利四世闲暇时不是到杜伊勒利花园散步,就是进城巡游。他害怕独自一人吃饭,王后又总是情绪不佳,呆在寝宫里生气,所以他常常主动到王宫外的苏利、扎迈和吉斯公爵夫人等人的家里吃晚饭。他亲自拟定陪客名单。溜到这些人家里吃饭使他感到很愉快,他常常到天黑时才由六个擎着火把的侍从护送回卢佛尔宫。他不喜欢熬夜,习惯在九、十点钟之间就寝。
他也常和大家一起赌博,赌得还很激烈。巴松皮埃尔说,1608年他赌牌赢了五十万法郎,他认为如果他的倒霉对手是国王,就有好戏看啦。因为国王不服输,在这种情况下,他会发怒、咆哮、暴跳如雷,吓人之极。
有时王宫里也举行音乐会,把小提琴手召集来,不过次数不多。亨利四世以自己的乐队为骄傲,但也毫不隐讳,在诸般乐器中,他最喜欢民间的芦笛和风笛。
他原本是法国南部一个又小又穷的邦国君主,靠着文韬武略当上法国国王。上任时法国还是一个烂摊子,百姓终年劳作,却连最便宜的鸡肉也吃不起。亨利四世发誓“要让农民们每个周末每家锅里都有一只鸡”。经过多年改革,法国经济好转,普通人的生活真的比以前改善了很多,平时基本能吃到鸡肉了。从那时起,法国人开始把吃鸡的周末当作过节一样。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亨利四世(波旁王朝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