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发展指标
人类发展指标,又称人类发展指数(英文:HDI, Human Development Index),是联合国开发计画署(UNDP)从1990年开始发布用以衡量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标準,并依此区分已开发(高度开发)、开发中(中度开发)、低度开发国家。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人类发展指标
- 外文名:HDI, Human Development Index
- 别名:人类发展指数
- 发布机构:联合国
概念
统计数字根据平均预期寿命、教育水平和人均GDP(人均国内生产毛额)…等作为指标。
目录 1 计算方法 2 HDI的优点和缺点 2.1 优点 2.2 缺点或批评 3 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人类发展指数 3.1 历年人类发展指数排名第一的国家 4 参见 5 外部连结 |
计算方法
由于人均GDP并不是衡量人类发展的唯一指标,因此人类发展指数另外加入两个与生活品质有关的指标——健康和教育。人类发展指数是在三个指标的基础上计算出来的:预期寿命,用出生时预期寿命来衡量;教育程度,用成人识字率(2/3权重)及国小、中学、大学综合入学率(1/3权重)共同衡量;生活水平,用实际人均GDP(购买力平价美元)来衡量。
为构建该指数,每个指标都设定了最小值和最大值:
出生时预期寿命:25岁和85岁; 成人识字率:0%和100%;为15岁以上识字者占15岁以上人口比率。 综合入学率:0%和100%;指学生人数占6至21岁人口比率(依各国教育系统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实际人均GDP(购买力平价美元):100美元和40000美元; 对于HDI的任何组成部分,该指数都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计算:
指数值=(实际值-最小值)/(最大值-最小值)
预期寿命指数 =教育指数 =成人识字率指数(ALI) =



综合入学率指数(GEI) =GDP指数 =



LE: 预期寿命ALR: 成人识字率CGER: 综合入学率GDPpc: 人均GDP(购买力平价美元)

优点和缺点
优点
计算所需数据容易获得,而且受到公认
缺点或批评
下级指标的加权是任意的——总体解释也是任意的 下级指数相互之间强烈相关(例如,收入和教育) 一些下级指标随着收入上升而不能採用(例如,日本的期望寿命>1) 有时得出的顺序为西方主流学术界所难以理解;例如:古巴的HDI排名高于土耳其。 没有顾及基尼分配(基尼指数),只是国家平均 某些群体的分割 没有顾及性别(解决方法:性别发展指数,简称GDI) 对指标的主观评估
主要国家地区
参见:人类发展指数列表
历年人类发展指数排名第一的国家
以下是报告发布年份,不是数据年份,如2006年的报告中所使用的是2004年的数据。
2009年 -- 挪威 (HDI= 0.971) 2008年 -- 挪威 (HDI= 0.970) 2007年 -- 冰岛 (HDI= 0.968) 2006年 -- 挪威 (HDI= 0.965) 2005年 -- 挪威 (HDI= 0.963) 2004年 -- 挪威 (HDI= 0.956) 2003年 -- 挪威 (HDI= 0.944) 2002年 -- 挪威 (HDI= 0.942) 2001年 -- 挪威 (HDI= 0.939) 2000年 -- 加拿大 (HDI= 0.935) 1999年 -- 加拿大 (HDI= 0.932) 1998年 -- 加拿大 1997年 -- 加拿大 1996年 -- 加拿大 1995年 -- 加拿大 1994年 -- 加拿大 1993年 -- 日本 1992年 -- 加拿大 1991年 -- 日本 1990年 -- 加拿大 1985年 -- 加拿大 1980年 -- 瑞士
参见
人类发展指数列表 2005年人类发展报告 2006年人类发展报告 其他人类发展指标
社会指标:经济多样化指数(Economic Diversification Index, EDI)、环境脆弱度指数(EVI, EVI)、生活质量指数 其他指标:地球幸福度指数(HPI)、MEW(自由、社会成本) 基尼指数
外部连结
Human development indices. 联合国开发计画署 [2009-02-15] (英文). 2006年人类发展报告(pdf) (简体中文)[ 2007/2008年人类发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