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仙桃(湖北省省辖市)

仙桃(湖北省省辖市)

仙桃(湖北省省辖市)

仙桃是湖北省直管县级市,为武汉城市圈西翼中心城市、亚洲体操之乡,江汉平原中心城市,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仙桃原名沔阳,拥有1500多年的建制历史,是荆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为沖积平原,西北高而东南低,地势平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总面积2538平方千米,下辖3街道15镇。2016年总人口156.35万人。

仙桃北依汉水,南靠长江,东临武汉,具有贯通南北、承东启西。318国道、汉宜高速铁路、沪渝高速横贯东西,随岳高速公路和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武汉六环线)纵穿南北。仙桃南到广州、北到北京、东到上海、西到成都等特大城市均在1000公里半径之内。仙桃也是国家园林城市、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範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

2017年,仙桃市国民生产总值718.66亿元,比2016年增长8.59%。2017年12月,当选中国工业百强县(市)。2018年10月8日,仙桃市入选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投资潜力百强县市、绿色发展百强县市、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2018年10月22日,入选2018年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名单。

2018年11月,被科技部确定为首批创新型县(市),入选2018年工业百强县(市),入选中国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

2019年3月,被列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仙桃
  • 外文名称:Xiantao 
  • 别名:沔阳、复州、沔州
  • 行政区类别:直管市、副地级市
  • 所属地区:华中 湖北省 
  • 下辖地区:3街道15镇
  • 政府驻地:沔州大道特1号 
  • 电话区号:(+86)0728
  • 邮政区码:433000
  • 地理位置:湖北中南部,江汉平原腹地
  • 面积:2538平方千米
  • 人口:156.35万(2016年) 
  • 方言:西南官话-武天片-沔阳话
  •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 着名景点:陈友谅纪念馆、沔阳古城、排湖、沙湖国家湿地公园、沔街
  • 机场:仙桃机场
  • 火车站:仙桃站(在建)、仙桃西站、仙桃东站(在建)
  • 车牌代码:鄂M
  • 历史名人:陈友谅、张难先、李之龙、杨显东
  • 高等院校:仙桃职业学院
  • 市花、市树:桃花、冬青
  • 现代名人:雷军、罗俊、陈平华、何晟铭等
  • 行政代码:429004
  • 地区生产总值:718.66 亿元(2017年) 
  • 现任领导:市委书记:胡玖明;市长:余珂 
  • 人均纯收入:16736元(2017年农村人均) 
  • 人均纯收入:29266 元(2017年城镇人均) 

历史沿革

古代

沔阳属古“云梦泽”。据沙湖、越舟湖出土文物证明,新石器时期,就有先民们在这块土地上开拓生息。传说大禹治水,分天下为九州,沔阳在九州之一的荆州域内;夏、商时为荆州域。
仙桃市在湖北省位置仙桃市在湖北省位置
西周建立后,周成王封鬻熊之后于荆山子男之田称荆楚,春秋时为郧国、州国地,东周桓王十一年(前701年),郧、州、隋、绞、廖等国伐楚,为楚国所灭,遂属楚地,地近楚郢都;周昭王伐楚,卒于江上而不返;楚平王游云梦,驻跸排湖,屈原遇渔父,歌沧浪之水。
秦灭六国后行郡县制,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本地属南郡;汉承秦制,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分南郡东境为竟陵、云杜两县。沔阳西北为江夏郡云杜县地、东南为南郡州陵县地;汉高祖诈游云梦擒韩信;汉武帝时在郡之上复设州,分天下为十三州,仍隶属荆州南郡。
三国时云杜、州陵属吴地,魏蜀吴共争荆州,赤壁之战即发生于沔阳南部(今洪湖)附近,后荆州大部为吴所有,南郡亦属之。
晋灭吴后不久进入“五胡十六国”时代,北方战事频繁,荆州成为南朝北方军事重镇;南朝地少民多,遂将地划分为较小的郡县便于管理。
南朝梁武帝天监二年(503年),始于本地置郡设县,因地处沔水以北而称沔阳郡——是为建制之始。分竟陵郡设沔阳郡,领云杜、沔阳二县,沔阳县由云杜(县治今剅河附近)析置。置州城郡,领州陵县,县治今新滩口;置营阳郡,领惠怀县,县治今张沟附近。
西魏大统十七年(550年),废州陵、惠怀二县,并云杜、沔阳二县置建兴县。北周置复州,州治建兴县,旋为沔阳郡。
隋开皇三年(583年),改沔阳郡为复州。隋大业三年(607年)改复州为沔州,改建兴县为沔阳县,改沔州为沔阳郡,郡县治所均设今沔城。
唐武德五年(622年),改沔阳郡为复州,州治迁竟陵县,沔阳属复州。贞观七年(633年),州治迁回沔阳。天宝元年(742年),改复州为竟陵郡。乾元元年(758年),废竟陵郡,重置复州,州治沔阳。宝应二年(763年),州治又移治竟陵,沔阳为属县。
五代后梁开平四年(910年),分沔阳南境设白沙徵科院。属江陵府。后晋天福五年(940年),升复州为直隶防御州,领竟陵、沔阳二县。
宋乾德三年(965年),改白沙徵科院为玉沙县,属江陵府。至道三年(997年),玉沙县改属复州。宝元二年(1039年),降沔阳县为镇,属玉沙县。熙宁六年(1073年),废复州,降玉沙县为镇,属江陵府监利县。元右元年(1086年),置复州和玉沙县,沔阳镇仍属玉沙县。南宋端平三年(1236年),复州为复州路,以玉沙为附郭县。
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复州路为沔阳府,属河南行省荆湖北路宣慰司,辖景陵、玉沙二县,府治和玉沙县治沔阳城。
明洪武元年(1368年),沔阳府改属湖广行省。九年(1376年),降沔阳府为州,州治沔阳城。废玉沙县,并玉沙县地入州,沔阳为直隶州,直属湖广政司,领景陵县(今天门)。嘉靖十年(1531年),沔阳州改属承天府。天启元年(1621年),沔阳州降为散州,无领县。
清顺治三年(1646年),沔阳州改属安陆府,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改属汉阳府,分州南境置文泉县,县治新堤镇,北境沔阳州,州治沔阳城。三十年(1765年),废文泉县,併入沔阳州。

近代

民国元年(1912年),改沔阳州为沔阳县,县治沔城,属湖北省江汉道,直属湖北省。
民国十六年(1927年)撤销道制,直属湖北省。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属湖北省第六督察区。二十五年改属第四行政督察区,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6月,在彭场镇建立沔阳县人民民主政府。

现代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沔阳县人民民主政府改为沔阳县人民政府。建国初期设沔阳专署。
1951年时沔阳隶属荆州地区,分沔阳南部置洪湖县(今洪湖市)。
1986年5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沔阳县,设立仙桃市
1994年10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审议批准,仙桃市列为省直管市(副地级)。
2000年3月,经湖北省政府批准,仙桃市将29个乡、镇、办事处合併为15个镇、3个市属街道办事处,10个市属农林牧渔场。

行政区划

截至2015年底,仙桃市辖3个街道、15个镇,即:乾河街道、龙华山街道、沙嘴街道,郑场镇、毛嘴镇、剅河镇、三伏潭镇、胡场镇、长埫口镇、西流河镇(化工产业园)、彭场镇(彭场工业园)、沙湖镇、杨林尾镇、张沟镇、郭河镇、沔城回族镇、通海口镇、陈场镇。共有61个街道、640个村。市政府驻沙嘴街道。
仙桃市行政区划图仙桃市行政区划图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仙桃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的江汉平原,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2°55′~113°49′,北纬30°04′~30°32′之间,东邻武汉市之汉南、蔡甸区和汉川市,西与潜江市毗邻,南滨东荆河,与洪湖市、监利县隔河相望,北临汉江与天门、汉川市一衣带水。市域东西端长约78千米,南北宽约35千米,总面积253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仙桃市地质结构绝大部分地区为新生代第四纪全新世的鬆散堆积层,仅在沙湖以南地区有第四纪晚更新世的鬆散堆积层。市境为沖积平原,西北高而东南低,地势平坦,起伏甚微。西北郑场八屋台为最高处,海拔34.50米(吴淞基面,下同);东南角之五湖为最低处,海拔21.50米。全境地势约呈1/7000的坡度倾斜。境内平原、水域大致构成“八地半滩份半水”的格局。

气候

仙桃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无霜期长等特点,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002.6小时,日照率为46%左右,年平均气温为16.3℃,无霜期一般为256天。
四季的划分是以气候平均气温低于10℃为冬季,高于22℃为夏季,在10—22℃之间为春秋两季。各季起止时间大致为3月中旬至5月中旬为春季(约70天),5月下旬至9月中旬为夏季(约120天),9月下旬至11月中旬为秋季(约65天),11月下旬版次年3月上旬为冬季(约110天)。具有冬、夏两季较长,春、秋两季较短的特点。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仙桃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非金属矿产丰富。其中油气资源分布广泛,岩盐资源丰富,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373万吨,岩盐储量在500亿吨以上。岩盐主要集中于地表以下780—1200米,盐层厚度约80米,氯化钠的一般品位在96%左右,最高可达100%。

水资源

仙桃市境内河湖密布。截至2011年,共有大小河流、沟渠1329条,长4500千米。其中自然河流14条,包括汉江、东荆河、通顺河、通州河等,汉江过境长度91.2千米,东荆河过境长度103.34千米,流域面积2520平方千米;人工开挖的电排河5条,包括排湖电排河、沙湖电排河、保丰电排河、杨林尾电排河、周帮电排河。现有垸内湖泊12个,围堤固定湖区4.37平方千米,泛湖泊3个,面积15.5平方千米。
沔阳古城沔阳古城
仙桃市雨量充沛,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9.68亿立方米,多为涝水排泄;汉江、东荆河平均过境容水量分别为445.6亿立方米、47.7亿立方米,是仙桃市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用水的主要水源。地下水储量在5.10—7.10亿立方米之间,有补给保证的承压力开採资源为5.43亿立方米,平均每平方千米可开採水量21.4万立方米,是一个丰富的“地下水库”。

土地资源

2011年,仙桃市土地总面积251991.26公顷,人均土地0.17公顷,耕地总面积133553.16公顷,人均耕地0.09公顷。
2011年,仙桃市未利用地20819.7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26%,主要分布在西流河和沙湖等镇。其中未利用土地2833.11公顷,占未利用地的13.61%,未利用土地中主要以荒草地为主,荒草地面积为2748.02公顷,占未利用土地的97.00%;其他土地17986.65公顷,占未利用地的86.39%,其它土地中以河流水、湖泊水面、苇地和滩涂面积分别6451.32公顷、3983.37公顷、2972.33公顷和4579.63公顷,分别占其它土地比重的35.87%、22.15%、16.53%和25.45%。

植物资源

仙桃市有野生药用类植物90余种,其中半夏、地骨皮为名贵药材,枸杞被广泛开发利用;林木类植物95种,其中珍贵树种有水杉、银杏、皂荚树、重阳木等;有水生类植物30余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有莲、菱、藕、茭白、荸荠等;有蔬菜植物12科、70余种;有花卉66科、178种。

动物资源

仙桃市有兽类动物獐、麂、兔、獾、黄鼬、野猫、刺猬、水獭等10余种,其中水獭、黄鼬是珍稀野生毛皮动物。野生禽类有大白鹭、野鸡、野鸭、大雁、黄莺、獐鸡、鱼鹰、猫头鹰、布穀、氽鸡等50余种;家养禽类有鸡、鸭、鹅、鸽、鹌鹑等。有鱼类78种,分属9目20科,其中鲤科鱼占57.7%,主要养殖品种有草、青、鲢、鱅、鲤、鲫鱼和团头鲂等,其中匙吻鲟、银鱼、鳜鱼、叉尾鮰、江鲈和中华倒刺䰾等属珍稀鱼类。有软体动物17种,其中三角帆蚌、褶纹冠蚌是培育珍珠的优良母体品种,背角圆齿蚌、短褶矛蚌等是加工贝雕的优质材料。有爬行动物13种,其中龟、鳖是高级营养滋补品。有节肢动物5种,其中虾、蟹经济价值高。有昆虫类49种,用以养殖的有蚕、蜜蜂等。

人口民族

人口

2016年末,仙桃市总人口156.35万人,比2015年增长0.2%。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口出生率为10.04‰,死亡率为2.8‰,自然增长率为7.2‰。城镇化率为56.1%,比2015年提高1.5%。

民族

仙桃市属少数民族散居杂居地区,有回族、土家族、蒙古族、壮族、苗族、彝族、高山族、瑶族、侗族、土族、朝鲜族、藏族、白族、布依族等15个少数民族。

经济

综述

2016年,仙桃市国民生产总值647.55亿元,比2015年增长8.2%。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8.5%,二季度增长8.0%,三季度增长8.2%,四季度增长8.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87.94亿元,比2015年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342.94亿元,增长8.8%;第三产业增加值216.67亿元,增长9.0%。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3.5%,比2015年提高1.42%。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8%、47.4%和47.8%。人均生产总值56407元,增长9.0%。
2016年,仙桃市完成财政总收入44.41亿元,同比增长6.0%,增幅居全省第11位,高于天门9.8%,高于潜江2.7%,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9.08亿元,同比增长7.7%。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23.22亿元,同比增长8.6%,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为79.8%;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支出74.58亿元,同比增长7.4%。12月末,仙桃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79.69亿元,比年初增加91.37亿元,同比增长18.7%,高于2015年同期4.7%;各项贷款余额222.76亿元,比年初增加40.46亿元,同比增长22.2%,增幅高于2015年同期7.5%。
2016年,仙桃市固定资产投资483.9亿元,增长18.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6.23亿元,比2015年增长7.3%;第二产业投资386.03亿元,增长21.5%;第三产业投资91.7亿元,增长7.2%。

第一产业

2016年,仙桃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149.1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2015年增长4.02%。全年粮食总产量72.45万吨,比2015年减少11.27万吨,下降13.46%。棉花产量0.8万吨,比2015年下降54.45%。油料总产量12.86万吨,比2015年减少0.95万吨,下降6.86%。蔬菜总产量41.80万吨,增加1.87万吨,增长4.67%。
2016年,仙桃市牲猪出栏97.77万头,比2015年减少9.58万头,下降8.92%。家禽出笼631万只,下降27.55%。全年肉产量8.09万吨,比2015年下降12.99%,其中猪肉产量7.33万吨,下降11.41%。禽蛋产量4.16万吨,比2015年下降16.29%。水产品产量33.80万吨,比2015年下降0.71%。新增富硒农产品家底近20万亩,名特优水产比重提升到75%。发展专业大户6345个,家庭农产66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415个,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26家。

第二产业

2016年,仙桃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2015年增长9.0%。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比2015年增长9.1%,股份制企业增长12.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0.1%。
2016年,仙桃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04.99亿元,增长11.5%。分五大板块看,其中,无纺布产业完成 317.76亿元,增长12.65%;机械电子行业完成95.15亿元,增长12.71%;化工产业完成82.16亿元,增长9.06%;食品加工产业完成238.16亿元增长10.78%;纺织服装产业完成118.7亿元,增长10.08%。

第三产业

2016年,仙桃市共招引项目63个,协定引资178亿元,台资企业达到54家。2016年仙桃市投入在建项目150个,占年计画的102%。2016年仙桃市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87.4%。
2016年,仙桃市房地产开发投资19.1亿元,比2015年下降15.1%。房屋新开工面积75.2万平方米,比2015年下降27.6%。仙桃市商品房销售面积196.45万平方米,比2015年增长35.8%。仙桃市商品房销售额66.96亿元,比2015年增长46.3%。
2016年,仙桃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7.19亿元,比2015年增长11.7%。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35.05亿元,增长14.2%。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80.76亿元,比2015年增长12.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16.43亿元,增长10.3%。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4.2 亿元,比2015年增长5.5%,商品零售 261.6 亿元,增长13.0%,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 135.05亿元,增长14.2%。
2016年,仙桃市进出口总额7.79亿美元,比2015年增长0.2%。其中,出口5.99亿美元,下降13.1%;进口1.8亿美元,增长103.6%。12月份,进出口总额0.54亿美元,同比下降34.5%。其中,出口0.48亿美元,下降25.2%;进口0.07亿美元,下降65.7%。
2016年,仙桃市完成邮电业务收入18.78亿元,比2015年增长82.75%,其中电信业务收入1.82亿元,增长0.37%,邮政业务收入1.68亿元,增长13.77%。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13.34万户,下降9.73%。行动电话用户88.7万户,增长8.88%。年末网际网路宽频用户达18.44万户,增长11.82%。全年国内外旅游收入19.8亿元,增长31.47%。国内外游客290.6万人次,增长32.02%;旅游外汇收入178.8万美元,增长12%。仙桃市共有星级饭店15家。

社会事业

科技事业

2011年,仙桃市争取省级以上科技计画项目15个,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家。市技工学校被评为首批国家级星火学校。
2014年,仙桃市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家,重新通过认定1家、複审通过4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41家。前三季度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22.23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2.71亿元,申报项目19个,到位项目资金1600万元。新增省级校企共建研发中心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仙桃市汽车零部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通过认定,仙桃市省级以上创新载体增至11个。完成成果登记21项,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奖1项;完成技术契约成交额(输出)突破5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66%。

教育事业

截至2013年底,仙桃市有各级各类学校285所。其中,幼稚园138所、国小111所、普通中学30所、中等专业学校4所、大学1所、特殊学校1所。在校学生168264人。毕业生数44820人。有教职工14037人,其中专任教师11813人,国小学龄人口入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99%。取缔不合格车辆785台,共购置和预订符合国家标準的“新校车”346台。
截至2015年底,仙桃市学校总数156所,其中普通中学39所,国小113所。在校学生数17.23万人,其中普通中学5.37万人,国小7.84万人。专任教师数1.05万人,其中普通中学5222人,国小4963人。仙桃市幼稚园196所,在园幼儿4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国中毕业生升学率98.7%,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99.9%。
截至2016年底,仙桃市学校总数155所,其中普通中学39所,国小111所。在校学生数13.87万人,其中普通中学5.34万人,国小8.07万人。专任教师数1.04万人,其中普通中学5120人,国小4983人。仙桃市幼稚园185所,在园幼儿4.3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国中毕业生升学率95.06%,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99.9%。

文化事业

截至2015年底,仙桃市共有公共图书馆1个,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个,电影放映单位36个,公共图书总藏量14.2万册
截至2016年底,仙桃市共有公共图书馆1个,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个,电影放映单位36个,公共图书总藏量14.63万册。

医疗卫生

截至2016年底,仙桃市共有卫生机构数993个,其中医院23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64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6个。卫生技术人员5692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632人,注册护士2655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4470张,其中医院3171张,卫生院1299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0张。

体育事业

截至2014年底,仙桃市建设乡镇体育健身中心6个(彭场镇2个、胡场、西流河、三伏潭、河坝)、健身广场(沔阳公园)1个、多功能运动场和露天泳场正在兴建已投入建设,落实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场地建设30个、全民健身路径工程60套,其中市级配套30套,另外还为8个社区配套了篮球架桌球台等体育设施。乡镇、行政村、社区体育设施覆盖率分别达到85﹪、80﹪、85﹪。
中国仙桃·体操之乡中国仙桃·体操之乡

其他事业

2016年,仙桃市共造林面积3.93万亩,其中村庄绿化面积3.39亩,通道绿化面积0.54万亩,完成生态示範村创建243个。
2016年,仙桃市优良天数累计292天,优良天数比例为79.8%,优良天数较2015年增加47天,优良天数比例较2015年提升了13.6%,位列全省第4名。全年污染天数累计73天,占全年比例19.9%,较2015年下降12.9%。全年主要污染物PM10年均浓度为85微克/立方米,较2015年下降 25.4%,与全省平均水平持平,完成 2015 年度排放目标,位列全省第8;主要污染物 PM2.5 年均浓度为微克/立方米,较2015 年下降 20.6%,优于全省平均水平,位列全省第5名。
2016年,仙桃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59起,死亡121人。其中,道路交通运输事故148起,死亡112人(较大事故1起,死亡3人);建筑施工事故4起,死亡3人;机械行业事故1起,死亡1人;贸易领域事故1起;工商贸其他事故3起,死亡3人。

交通

公路

仙桃市有沪渝高速公路、随岳高速公路、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318国道。
宜黄高等级公路和318国道横穿境内东西,仙(桃)监(利)线、仙(桃)洪(湖)线、皂(市)毛(嘴)线、仙(桃)汉(南)线等4条省道纵贯南北;仙桃市有特大桥樑3座,即仙桃汉江公路大桥(长1479米,宽23米)、黄荆大桥(长906米,宽15米)和仙(桃)汉(南)刘口高架桥(长565米,宽15米)。有一级客运站1个,三级客运站1个,四级客运站10个,五级客运站6个,20个镇办场均通客车,年客运量3179万人。
客运班线通达北京、上海、广东、福建、浙江、江苏、湖南、陕西等省市。运距在100千米以内的城市,1小时可到达;运距在1000千米以内的城市。

铁路

汉宜铁路位于仙桃市境内城区东侧,线路自路基段DK71+150附近(大福乡)接轨设线路所引出,沿西南方向至长埫口,转向南在仙桃市城区东南方向设仙桃市站,同时预留延伸至洪湖、监利的条件。该项目是实现仙桃市与武汉两地同城化、区域交通一体化的重要通道。铁路等级为城际铁路,双线,速度目标值200千米/时,採用有砟轨道;採用电力牵引及CRH动车组。工程总投资232067.62万元,建设工期3年。
沪汉蓉高速铁路在三伏潭镇设仙桃西站;江汉平原货运铁路设仙桃东站(在建);仙桃市区距汉口火车站、武昌火车站、武汉火车站等约1小时高速车程。

航空

仙桃市区距武汉天河国际机场约80千米;此外有国网通航仙桃市通用机场(华中基地)、国家电网仙桃观光直升机专用机场。

水运

仙桃市境内“一江两河”互连互通,航运发达。现有通航里程659.1千米,港口泊位39个,遍布11个镇(办、场),年货物通过能力246万吨,旅客通过能力280万人次。古老汉江流经全境,长93.5千米,均为四级航道。溯江而上,经沙洋、过宜昌,达襄樊;顺江而下,走汉川,过蔡甸、到武汉。通顺河、东荆河起于潜江泽口,以不同路径,由西向东汇入长江,流经15个镇(办、场),流域面积占仙桃市版图80%。
仙桃港仙桃港
仙桃港是千里汉江第一港,是汉江上第一个可装卸货柜的码头,第一个具备海关、商检、海事等职能监管部门入驻的开放型多功能综合码头,可停靠2000T级船舶。港区位于仙桃市长埫口镇国家高新区物流园,专用疏港公路与仙桃市铁路货运站、国网通行机场、武汉城市圈外环孝仙嘉高速等交通枢纽相互贯通;水路西至襄阳,东至长江沿线,可通过阳逻港转直达上海港再转至世界各地,可实现“陆、水、水”、“陆、铁、水”多式联运。

公共运输

截至2017年月,仙桃市共有公交营运线路14条(其中城乡线路3条,城区线路11条),营运车辆301台,从业人员650多人。快速发展的城市公交已成为仙桃市一道风景线,公交5路、8路、7路、15路先后荣获全国“敬老文明号”,国家级、省级“工人先锋号”和“文明示範线”的荣誉称号。
2017年4月28日,“网红”摩拜脚踏车正式进入仙桃市。仙桃市成为首个引进摩拜脚踏车的副地级城市。脚踏车在仙桃市投入1万辆,并建立300处摩拜推荐停车点。

地方文化

综述

仙桃市有明清两代文武进士93人,辛亥革命志士177人,革命烈士2000余人。历史着名人物有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陈友谅,国史修编、嘉庆皇帝老师童承叙,两江总督、鹹丰皇帝老师陆建瀛,中山舰舰长李之龙,着名爱国民主人士张难先,周恩来总理办公室主任秘书杨刚等。仙桃市是湖北省第二大侨乡,现有归侨16人,海外华侨华人及留学人员5200多人,归侨侨眷3万多人。
仙桃市被国家授予“中国体操之乡”和“世界冠军摇篮”称号,有李小双、李大双、杨威、郑李辉、廖辉等五位世界冠军,夺取了7枚奥运金牌。在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上,仙桃市创造了“一座小城、两位冠军、三枚金牌、四块奖牌”的世界体坛神话。从这里走出了王利明、张明楷、李希慧等100多位法学博士,傅全章、刘山等4位驻外大使。

宗教

仙桃市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等五种宗教。截至2008年末,仙桃市有爱国宗教团体2个,即仙桃市道教协会、仙桃市佛教协会筹备组;有经批准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43处,其中佛教场所25处,道教场所8处,伊斯兰教4处,天主教场所4处,基督教场所2处。仙桃市有宗教教职人员138人,信教民众近10万人,其中佛教6万多人,道教2万多人,伊斯兰教1.1万多人,基督教2000多人,天主教4000多人。

法学摇篮

在法学理论领域,广西大学魏敦友教授首创新道统论法哲学;在法律史领域,中国社会科学院陈国平教授对明代法律制度有研究;在宪法学领域,武汉大学秦前红教授学术有贡献;在行政法学领域,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杨解君教授学术有成果;在刑法学领域,清华大学张明楷教授倡导的法益论、客观主义和客观解释说等一系列学术见解,推动了中国刑法学理论的发展;在民商法学领域,王利明教授是具有学术影响力、决策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的民法学家;在诉讼法学领域,最高人民检察院监察局局长王洪祥围绕建立科学严密的民事诉讼证据规则展开论说,引起诉讼法学界特别是审判实务界同仁的关注。
还有一批海外归来的人才脱颖而出。如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陈绪刚,留学归来,不断通过译、着,介绍国际法学、法律。

地名由来

古时,汉水之南,有一条支流,名曰“锦瑞河”。河由老矶头处入口,绕龙华山的延脚南流后而向东,形成“凤颈分流”的两河三岸三角洲的龙华山。三角尖端,劈江分水,减缓汉江流速,使水上过往舟楫渔船在此停泊,形成码头,由此得名“尖刀嘴”,传扬于千里汉江。
嘉靖十年(1531年),沔阳州府派官驻此统领船运事务。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驻军防匪。自此商贾云集,日渐繁荣。明末,李自成起义军逼近沔阳,官府增兵驻守布防,取名曰“仙镇哨”,继而设行政机构于此,命名曰“仙镇公署”,形成统一镇区。后命名为“仙桃市镇”,一直沿袭。1952年,沔阳县治迁入仙桃市镇。1986年,撤县建市,以县治地名为市名。

城市精神

仙桃精神:“开放开明,尚德尚进。”
历经3个月徵集评选,18万余人的直接投票,“开放开明、尚德尚进”确定为“仙桃精神”表述语。
“开放开明”浓缩了仙桃人心胸宽广、思想解放、眼界开阔、精明灵活的精神;“尚德尚进”诠释了仙桃人以德为先、与人为善、诚信为本、昂扬向上、奋力争先的情怀与气度。

戏曲文化

沔阳花鼓戏
湖北地方剧种,又称沔阳花鼓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于清嘉庆年间。闹年的花鼓、採莲船、莲花落、敲碟子等民间歌舞与“一人唱,众人和”的薅草歌为主流的田歌和三棒鼓、渔鼓、道情等民间说唱,共同构成了沔阳花鼓戏的源头。沔阳花鼓戏的声腔由高腔、圻水、打锣、四平四大主腔和丰富的小调组歌”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具有江汉平原鲜明的地域特点。传统剧目有《十三款》、《站花墙》等。
沔阳花鼓戏《站花墙》沔阳花鼓戏《站花墙》
沔阳皮影戏
俗称“皮影子”。操作技巧分“生、旦、净、丑”四大角色的种类、武打招势及现代皮影人物操作。艺人们使它们的每个关节都能活动,安上操作桿,在白色细布做成的银幕后面,由艺人操作表演,配以各种类型的道具、布景,通过灯光将影像在银幕上显映出来,色彩绚丽,如同电影一般。沔阳皮影戏有传统剧目三百多个,创作的现代剧目二十多个,多以盘朝剧为主要剧目,偶尔穿插新编剧。其中《皇曆迷》、《螺仙女》、《武松打虎》、《火焰山》、《三请樊梨花》、《薜丁山征西》等剧目受欢迎。
沔阳皮影沔阳皮影
沔阳渔鼓
是曲艺的一种,又称道情、道情渔鼓、筒子腔、南话筒。它以浓郁的乡土气息,粗犷、高亢的唱腔,给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中国民间艺术史上颇负盛名。1952年以后,沔阳渔鼓演唱活动遍及湖北全省,1958年定名为湖北渔鼓。传统曲目有《吕蒙正赶斋》、《洪秀全》、《考朋案》、《十三款》等;现代曲目多数是短篇,有《迷路记》、《大刀风云》、《送胶鞋》等,且除用渔鼓、简板击节伴奏外,新中国成立后,加用二胡、京胡、扬琴等乐器进行伴奏演唱。
沔阳渔鼓沔阳渔鼓
沔阳道情
又称湖北道情,是在沔阳打硪号子、沔阳花鼓戏、沔阳渔鼓的唱腔、曲牌基础上,经过实践,在表演、曲目、曲牌音乐积累演变而成的一种曲唱艺术。沔阳道情音乐性较强,板腔丰富。是湖北影响较大的地方曲艺之一。
沔阳歌腔
为“渔鼓道情”的一种,约于清道光、鹹丰年间形成,初为独立的曲艺形式,后与“皮影戏”合流。沔阳歌腔说唱相间,既可单独演唱,亦可为沔阳皮影戏伴奏配腔。沔阳歌腔中的“鸡鸣腔”源于东周时期的楚国《四面楚歌》,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活化石”。沔阳歌腔的唱词多为七字句式与十字句式。唱腔高亢、粗犷,地方色彩浓郁。说唱时有打击乐有鼓、云板、锣、钹、小锣、马锣等伴奏。说表时有时也用“惊堂木”(即“醒木”)。
沔阳善书
是一种以宣讲帝王诏会、劝人行善为内容,以韵白相间、讲唱结合为特点的曲艺形式,又称“讲圣渝”、“说贤书”等,民间称之为“太平书”、“化春福”和“哭善书”等。说唱结合。曲词分为“说词”、“宣词”、“答词”三种。
沔阳三棒鼓
是一种技艺性的歌舞,曲艺的一种。沔阳三棒鼓词有十多种唱法,多为沔阳小曲、沔阳民歌,曲调简练朴实,叙事性强、灵活多变;鼓词格式为“五五七五”,通称“五七韵”,也称“纯七韵”,它的内容常因对象不同而不同,因人而异,即兴变换,但不论如何变换,都少不了奉承,吉祥,恭喜之类的内容,最终达到给钱给物的目的。演唱不插道白。
沔阳小曲
又叫“碟子小曲”,或称“内河小曲”。汉水流域的一种“俚歌俗曲”,曲调高亢、优美、动听、是以唱为主的曲唱艺术它的音乐风格是根据沔阳方言四声语调的特色而形成的,是湖北小曲中较为突出的曲种之一。它历史悠久,与明清时期沔阳地区的俗曲和民歌根枝相连,并吸收了邻近省份的曲唱,成为湖北地方曲艺中音乐性最强的曲唱艺术。沔阳小曲演唱的形式简便灵活,表演形式可一人敲碟演唱,也可以配上丝弦二人或多人演唱。
沔阳民歌
据新修《沔阳志》载,大致可分为八种,即:号子、田歌、小调、灯歌、风俗歌、儿歌、革命历史民谣、新民歌等。沔阳民歌形式以七音、五音为主,间杂三音、四音,以至八音的句子不等。大都採用赋、比、兴的手法。这些民歌大都产生于人民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表达了他们悲喜的情绪和憎爱的情感,以及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代表作有《襄河瑶》、《哪有闲空回娘家》、《月望郎》、《双撇笋》、《薅黄瓜》、《十枝梅》等。

工艺美术

沔阳雕花剪纸;与北方剪纸的组犷、奔放特色相反,显得精细入微。2008年,被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入选联合国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仙桃市被湖北省政府授予湖北省剪纸艺术之乡称号。
仙桃仙桃
仙桃贝雕:仙桃市淡水贝雕,选用淡水贝类的贝壳,运用装饰手法,吸收中国绘画及玉、牙、木、石雕等传统艺术表现技巧,运用其天然色泽、纹理、形状,经剪取、车磨、抛光、堆砌、贴上等工序。仙桃市淡水贝雕以贝雕船的製作最具特色。《玉龙黄鹤舟》作为贝雕工艺一绝已被人民大会堂湖北厅收藏。2007年贝雕大师路光荣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邓氏麦秆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麦秸画等,可上溯至隋朝,归田后回祖籍,开始在仙桃市流传,并逐步形成与仙桃市地区风俗习惯,大众审美相适应的邓氏麦秆画。2013年邓氏麦秆画第六代传人邓友谱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沔阳糖塑:又称糖人模。糖塑的製作技巧以“吹”、“扯”为要。

民间舞蹈

沔阳高跷龙灯
沔阳高跷龙灯是湖北仙桃市沔阳舞龙的一种独特表演形式。就龙身而言,长度和一般龙灯差不多,然而龙节比一般龙灯少,一般龙灯为十三节至十五节,龙节之间跨度短,便于玩地龙灯;沔阳高跷龙灯只有九节,龙节之间跨度长,便于踩高跷舞龙灯。
沔阳高跷龙灯沔阳高跷龙灯
沔阳採莲船
沔阳採莲船在仙桃市春节文艺活动中,是深受民众欢迎的一种文化娱乐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採莲船与仙桃市所处的地域有关,这里湖水茫茫,莲花飘香,乃鱼米之乡。历来盛产莲藕,因而採莲船这一艺术形式在仙桃市广为流传。
沔阳舞狮
沔阳舞狮(俗称“玩狮子”),有地狮子、台狮子两大类。地狮子由一人手持绣球舞弄逗引,两人披顶狮身表演抖毛、抓痒、跳跃、跌扑、睡觉、翻滚、踩球等动作。舞狮者除表演与地狮子相同的动作外,还有在垒起的方桌间穿绕攀爬,间插望江喝水、四爪踏雪、金钱吊葫芦等绝技表演。
莲湘舞莲湘舞
莲湘舞
莲湘舞是仙桃市的一种民间舞蹈。表演时,表演者穿着民族彩色服装,一人领先,众人列队在后,执精美竹节(莲湘),竹节上有小孔,小孔中串着若干有孔的铜钱,舞起来发出银铃般响声。打莲湘有很强的节奏感,表演时,右手执节,左手配合,先击左肩,再击右肩,转拍正反左手,再击左膝右膝,然后转身左右脚踢节,其舞蹈动作优美、整齐、统一。
五虾闹鲶灯
五虾闹鲶灯是用竹篾扎成虾子灯和鲶鱼灯,头部、中躯、尾部均能活动,糊上透明的白纸或白布,虾子灯长八尺,鲶鱼灯长九尺,不仅形状相似,而且神态逼真,活动自如。玩“五虾闹年”灯,由十个虾子灯手和一个鲶鱼灯手操作,五个虾子灯围绕一个鲶鱼灯模仿虾子和鲶鱼游弋、戏水、打弓、蹦跳玩出各种招式以取悦观众。
仙桃仙桃
沔阳龙灯
沔阳龙灯是仙桃市人民倍受欢迎的一种民间舞蹈表现形式,分地龙灯和高跷龙灯两种表演形式。沔阳龙灯以九节布龙为代表。龙身长18米,由10人(龙珠1人,舞龙手9人)。舞龙者在行进动态中完成"龙"的游弋、起伏、翻腾、穿越等动作。

名优特产

1、仙桃香米,外观长粒型、米粒饱满、晶莹半透明、表面光亮;米饭绵软略粘,食味清淡略甜。
2、黄鳝,仙桃市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黄鳝产量占全国的四成以上。
3、沔阳三蒸,有粉蒸、清蒸、扣蒸、泡蒸、花样造型蒸等多种蒸菜技法。
沔阳三蒸沔阳三蒸
4、沔阳三腊,腊鱼、腊肉、腊鸡鸭,与沔阳三蒸齐名,风味独特,享誉荆楚。每逢春节前夕选料、腌製。
5、沔阳麻鸭,是原产于仙桃市的体型较大、生长较快、适应性强、产蛋较多的蛋肉兼用型育成鸭种。
6、双黄蛋,一蛋双黄,蛋白如壁玉,蛋黄似玛瑙,红白相间,壁合珠连。
7、沔城莲藕,粗壮肥大,肉质鬆脆,纹理细腻。
8、藕带,获得“武汉农业博览会金奖”,农业部授予“全国一村一品品牌”称号,“湖北十大名菜”。
9、红庙萝蔔,表皮薄而光滑,色泽鲜红醒目,肉白色,肉质嫩而清脆。
10、毛嘴滷鸡,荣获首届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湖北省展销会金奖。
沔城莲藕沔城莲藕
11、锅块,主料是和好的面,面里有大蒜苗,表面撒有芝麻,是仙桃市特有的早点小吃。
12、沙湖鹹蛋,曾为清朝皇室贡品。蛋黄为硃砂红,呈沙糖颗粒状,剖开后油质四溢,色彩鲜艳。
13、郑场豆豉,其色红润,其味香醇,其质富含独特营养。
14、九珠皮蛋,荣获北京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前身为沔阳松花皮蛋。
15、米糰子,又称粘米糰子,正月十五的元宵节美食。人们取其团团圆圆之意,把它叫做"糰子"。

风景名胜

综述

仙桃市有1500多年的建制史,有着灿烂的古老文化。有考古发掘的大量文物、古代先哲们留下的文字资料和大量的古蹟,如沙湖、越州湖出土的新石时器时代的石斧、石锛、石坠、石纺轮、亚洲象齿板化石、鹿角化石等。战国时期的青铜七字戈、南朝时期的瓷瓶、汉、唐时期的铜镜等。
仙桃市名胜古蹟遍布,如:屈原沧浪遇渔父、郭河楚王五乐台、狄仁杰沔城问政、缅伯高洗鹅沔阳湖、李白游沙湖、沔城禹公祠、沙湖魁星阁、沙湖娘娘庙、沔城司马桥等等。

景区景点

沙湖国家湿地公园
沙湖国家级湿地公园地处仙桃市沙湖镇境内,西距仙桃市中心34千米,东与武汉市汉南区接壤,距汉洪高速公路入口9千米,距武汉市中心城区60千米,拥有10万亩滩涂、沼泽、水域、芦华荡多种原生态湿地风光,被誉为"天然氧吧"。东与长江相接,西与汉水相连,古老的东荆河贯穿全境。园内栖息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种、二级保护动物30多种、省级保护动物80多种。
仙桃文物古蹟仙桃文物古蹟
2009年9月,沙湖省级湿地公园被省电影家协会确定为江汉平原首家湖北影视创作拍摄基地。
梦里水乡旅游区
梦里水乡旅游区位于仙桃国营赵西垸林场,与湖北武汉、湖南岳阳分别相距2小时车程,东、西前往动车线仙桃市西站、潜江站30分钟车程,中间对接随岳高速、汉宜高速15分钟车程。
沧浪遇渔父
唐代中期,为纪念屈原在张沟建了沧浪馆,沧浪馆位于张沟镇通州河北面,现张沟影剧院旁。曾为宗教活动场所。陈友谅曾在此设过武馆,张难先曾在此教学。大革命时期,邓赤中在此设平民夜校。贺龙率领红二军团攻打仙桃市时曾在这里驻扎。
仙桃名胜古蹟仙桃名胜古蹟
楚王五乐台
郭河楚王五乐台据《沔阳州志》有记载,原为楚平王游猎云梦泽时休息地,位于排湖南岸。后称陈友谅夫人梳妆檯。20世纪80年代,此处出土过战国时期铜矛、铜簇、铜斧等历史文物。
沔街
沔街是以美食文化为核心,兼具商业、商务、居住功能的文化旅游项目。2013年被省政府授予湖北旅游名街称号,2014年首届“荆楚最美乡村”评选中获“最佳传承奖”。沔街全长3000米,现建有仿古城楼、明清建筑风格门栋、仿古牌坊等,除此之外还有非物质文化创新基地、大汉王陈友谅纪念馆、沔阳名人馆、孝雅书院。
沔城风景名胜区
沔城风景名胜区位于仙桃市西南沔城回族镇境内,景区名胜古蹟众多,人文景观独特,有“四十八古井、四十八牌坊、四十八古庙”之称,着名的景点有大汉陈友谅故居、诸葛亮读书台、狄仁杰问政处、唐朝复州城垣等。

着名人物

人物
简介
陈友谅
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陈汉皇帝
罗俊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
顾行发
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遥感套用研究所所长
李小双
体操运动员
李大双
杨威
廖辉
举重运动员,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子举重69公斤级冠军
雷军
小米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执行长
陈文烛
南京大理寺卿、吴承恩密友
池莉
着名作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荣誉称号

获得时间
荣誉名称
授予方
2014年1月
国家园林城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6年2月
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範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
2015年3月
国家卫生城市
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画生育委员会
2015年1月
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与改革委员会
2015年4月
国家智慧城市试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与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
2017年10月
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
中国社会科学院竞争力实验室
2017年7月
中国县域经济百强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与信息化部
2017年10月
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
中国社会科学院
2018年10月
2018年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仙桃(湖北省省辖市)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