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仙草製作技艺

仙草製作技艺

基本介绍

  • 项目名称:仙草製作技艺
  • 主题词:仙草製作,传统技艺
  • 认证级别:省级
  • 项目分类:传统技艺
  • 国家:中国
  • 起源时间:明代
  • 认证时间:2009年
  • 认证批次:第三批
  • 申报地区或单位:中国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

简介

仙草又称凉粉草、仙人草、仙人冻、薪草,系唇形科仙草属的一年生植物。是一种重要的药食两用的东方植物资源。仙人草全草乾样含有约70%碳水化合物、少量蛋白质、脂肪、色素等,还含有较多的矿物元素。农曆入伏吃“田草”(仙草冻)是漳州与台湾人的习俗,据说这天吃了“田草”,整个盛夏都不会长痱子。“田草”有降温解暑之功,且无受冷患寒之弊,在“田草”中调入蜂蜜,食之清甜爽口,沁人心脾。早在明清时期,劳作在闽台等地农村乡间的民众就利用仙草茎加水熬煮,加米汤製成仙草(闽台民间俗称田草)或用茎叶熬成仙草茶,作为盛夏解暑的清凉饮料。

历史渊源

早在明清时期,生活在闽台等地农村乡间的民众就利用仙草茎加水熬煮,加米汤製成仙草(闽台俗称:田草)或用茎叶熬成仙草茶,作为盛夏解暑的清凉饮料。康熙末年,第十五世詹时谨携夫人梁氏开垦台湾彰化永靖,将从家乡诏安二都(元歌都三饶乡今属广东省饶平县)携带的仙草加水熬煮,加米汤製成仙草冻(闽台俗称:“田草”)、熬成仙草茶,作为清凉饮料,以解酷暑,并将此“田草”製成解暑之方。后来竟成为在台湾彰化县员林第二十二世詹玉柱母亲涂氏维持家族生计的来源之一。

基本内容

漳台仙草经以下几道工序製作而成:仙草(田草)乾→切碎→清洗→加水等→熬煮→静置澄清→过滤→仙草(田草)浸提汁→加入米汤等混合均匀→加热至沸腾→倒入容器中冷却→仙草(田草)成品。

基本特徵

仙人草全草乾样含有约70%碳水化合物、少量蛋白质、脂肪、色素等,还含有较多的矿物元素。农曆入伏吃“田草”(仙草冻)是漳州与台湾人的习俗,据说这天吃了“田草”,整个盛夏都不会长痱子。“田草”有降温解暑之功,且无受冷患寒之弊,在“田草”中调入蜂蜜,食之清甜爽口,沁人心脾。

主要价值

“漳台仙草传统製作技艺”历史悠久,选料独特,质量上乘,享有盛誉,体现漳台民间融合的独特饮食文化,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同时,也是两岸传统饮食文化认同的纽带,是两岸民间传统饮食文化交融的珍贵文化遗产,是研究民间传统饮食製作技艺文化传承变迁发展史的重要依据“田草”(仙草冻)是用盛产于闽台山区坡地、沟谷的小杂草丛等阴凉潮湿稍冷的环境中的一种“仙人草”熬制而成,只需用少量的“仙人草”就可以做出比“仙人草”重量多十几倍的冻来。“田草”(仙草冻)既能解饑渴,又有清热驱暑、助消化、降血脂、治糖尿病等多种功效。是民间的传统饮料,千百年来经久不衰。

濒危状况

但现在市场上的仙草大多数都是用仙草粉加水煮製而成,只有“型”而没有“质”。这种“速成烧仙草”的泛滥,冲击了传统的仙草製作技艺,再加上懂仙草传统製作技艺的人逐渐减少,传统仙草製作技艺的传承越来越窘迫。虽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仙草製作技艺被列入其中,但掩盖不了其被冷落的事实。

保护措施

目前仙草主要用于凉茶饮料生产,少量用于食品和药品生产,凉茶产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仙草的生产,决定着仙草的价格,因此急需开拓新领域,以弱化对凉茶产业的依赖性,降低仙草生产风险。如果能将仙草添加到饲料中,套用于畜禽业生产,则拓宽了仙草的套用範围。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材料

仙草、米汤

製作技术、方法或过程

漳台仙草经以下几道工序製作而成:仙草(田草)乾→切碎→清洗→加水等→熬煮→静置澄清→过滤→仙草(田草)浸提汁→加入米汤等混合均匀→加热至沸腾→倒入容器中冷却→仙草(田草)成品。

工具

容器、过滤器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仙草製作技艺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