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读后感800字
2019年第二十本书
可能也是随着现在社会对心理方面的关注度,原生家庭也越来越被诟病了。这两天索性就看了好几本这方面的书,共时的是,也刚好听一些音频视频也会涉及到这些。其实,我们这个阶段那个人没有受过童年里的一些创伤。可是大多数家长并不能意识到。这也不怪他们,他们的年代吃饱就好了,哪有心思去考虑这些问题。多数的90后很多都是被比较过来的,一些父母的无意识语言或者行为导致很多孩子的价值感特别低,自卑、敏感、内向之类的性格也特别容易形成。父母以为孩子小,其实孩子是很敏感的,有些不小心的话语就会影响。像我,同样也是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
书中提了几种“有毒”型父母,操控型父母,语言攻击型父母,暴力型父母,身体伤害型父母等,(这是我自己理解的)。不同的父母给孩子带来的影响不同。我从小单亲家庭长大,对于这些感受比很多人更敏感。从小不爱说话,其实也不是不说吧,性格原因,偏静。家里人一提就对我的印象是不说话。家里贫穷和亲戚他们对比起来真的是太差了。自卑,敏感,孤独这些词在我从小就开始体会到了,嗯,还有一些耻辱。现在也在慢慢调整,也比之前好很多。可是小时候经历的一些人情冷暖、语言暴力真的不是说几句话就能简单说明白的。一些父母的生活习惯的模式也会不断的沿袭在自己的生活中,哪怕自己也不愿意轻易的接受,可是也是不争的事实。现在就是接纳他改变它,发掘我自己背后存在的底层信念改变我的行为模式。尽量的不要去影响自己的儿女。
过去发生的事情无法改变,可是现在的人生是自己创造的啊。不要把自己所有的人生都压在原生家庭上,这绝对不是主要因素,你的主观能动性才是最大的创造。看见它,跨越它。不要创造像《何以为家》里的扎因小男孩,说的:“我要起诉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生了我”。小时候的教育靠父母,长大后就是自己教育自己了。加油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读后感_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