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以讹传讹

以讹传讹

以讹传讹

以讹传讹(yǐ é chuán é),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把本来就不正确或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话又不正确地传出去,越传越错。

基本介绍

  • 作品名称:以讹传讹
  • 外文名称:Repeated the baseless asserti-on
  • 作品别名:《吕览》
  • 创作年代:秦
  • 作品出处:《吕氏春秋·慎行览·察传》
  • 文学体裁:杂家名着
  • 作者:吕不韦【秦】
  • 拼音:yǐ é chuán é

解释

以:拿,把;讹:谬误。指把本来就不正确的话又错误地传出去,越传越错。

出处

宋·俞琰《席上腐谈》:“世上相传女娲补天炼五色石于此,故名採石,以讹传讹。”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一回这两件事虽无考,古往今来,以讹传讹,好事者竟故意的弄出这些古蹟来以惑愚人。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四:“ 宋 时安得有传奇?或当时 侂胄 之党有为此语者,流传人世,以讹传讹,紊谬如是也。”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论民气不靖之不宜再事摧抑》:“毋论民间平日本视军界为畏途,经以此次之摧抑,以讹传讹,将百征而无一应也。”

典故

古文
宋①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②,常一人居外。及③其家穿井④,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⑤,闻之于宋君⑥。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⑦。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⑧,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译字
①宋:春秋时,宋国。
②溉汲:打水浇地。溉:音gai,浇灌。汲:音ji,从井里打水。
③及:等到。
④穿井:打井,掘井
⑤国人道之——都城的人谈论这件事。国:古代国都也称“国”。
⑥闻之于宋君——这件事被宋君听到了。之:代词,指“丁氏穿井得一人”一事,是“闻”的宾语。于:介词,当“被”讲,引进主动者。宋君:宋国国君。
⑦问之于丁氏——向丁氏问这件事。于:介词,当“向”讲。
⑧使——使用,指劳动力。
译文
宋国的丁家庭院里没有井,于是只能出门打水,经常一个人在外面。等到他家院子里打好井之后,这家人就告诉外人说:“我打井(就如同)得到了一个人(一般)。” 听到了这话的人互相转告说:“丁家人打井,挖出来了一个人。”国人都在讨论这件事,宋国的国君听说了。国君派人去问丁家的人。丁家的人回答说:“我的意思是说我得到了像一个人那幺多的劳力,不是说我从井里挖出了一个人啊。”
启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注意实地调查,不要轻信流言蜚语。对道听途说的传言,必须进行考察分析,不然就会是非不分,以讹传讹,把事情搞错,甚至上当受骗。(或:眼见为实,不要以讹传讹;或:讲话要讲清楚。)

词语辨析

【近义词】三人成虎、谬种流传、道听途说
【反义词】衣钵相传、一脉相承
【歇后语】流言蜚语
以讹传讹 把本来就不正确的话又错误地传开去,越传越错,人们的理解因此深受影响。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以讹传讹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