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伍仟圆蒙古包

伍仟圆蒙古包

伍仟圆蒙古包

5000元蒙古包是我们熟悉的第一套人民币5000元版本的其中一种。现在市面上非常少。因此非常珍贵。

1951年第一版人民币“5000元蒙古包”发行于内蒙古地区,仅在城市使用,流用数量极少,当时人们普遍缺乏收藏意识,加之银行回收彻底,使得此枚存世甚少,收藏难度极大,甚为珍贵。因此价格也奇高。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伍仟圆蒙古包
  • 全称:第一套人民币5000元蒙古包
  • 发行时间:1951年5月17日
  • 停用时间:1955年5月10日
  • 藏品面值:5000元
  • 票面尺寸:140x74 mm

参数介绍

【藏品名称】第一套人民币5000元蒙古包
【发行时间】1951年5月17日
【停用时间】1955年5月10日
【藏品面值】5000元
【票面尺寸】140x74 mm
【字冠、号码】三字冠、七号码
【印刷工艺】胶印四色、凹印一色
【图案及颜色】正面右侧有蒙古包和骆驼图案,主色为绿色;背面为花符及蒙文行名和面值,主色为蓝色
【票幅及框线尺寸】票幅140mm x 74mm;正面框线为130mm x 65mm
【印製工艺】胶印五色
【印製时间】1951年5月
【印製单位】北京印钞厂
【发行单位】中国人民银行

收藏价值


1、“5000元蒙古包”在第一套人民币中的地位排列也只是仅次于“牧马图”,1951年版的第一套人民币“伍仟圆蒙古包”发行于内蒙地区,仅仅只有在城市使用,流通使用数量不多,由于,当时人们也普遍缺乏收藏意识,再加上银行回收也彻底,使其存世量稀缺,收藏难度非常大,可谓是珍稀品种。2、从建国以来,我国至今先后已经发行了5套人民币,习惯上,人民将1948年10月开始发行至1955年10月流通使用的人民币称为第一套人民币,第一套人民币由于停止使用时间已经长达50年之久,期间经历了“文革”等多次政治运动,因此收藏者留存下来的第一套人民币已经不多,由于不少是珍品,观赏、纪念、珍藏、投资价值与日俱增,受到知名拍卖行和文物收藏家的特别青睐。
51年5000元蒙古包背面51年5000元蒙古包背面
第一套人民币蒙古包在经过了六十多年的历史演变之后,如今的存世量是极为稀少的;但是市场的反应却恰恰相反,在市场行情中,这套币种的数量突然增加,很多的投资者当在市场中发现这枚票种的蹤影的时候,就毫不犹豫的投资持有,却从未考虑过市场前景如此之好的币种又怎幺会有如此众多的数量存在,这与收藏市场的发展规律并不契合。的确,在正常的情况下,此枚币种在收藏市场上的数量不可能如此之多,据不完全统计,如今这套币种的存世量不超过100枚,而品相完整的币种更是少之又少,而投资者们在收藏市场上有时所看到的币种则属于赝品的行列;正是因为很多的商家在这枚币种价格上涨之后,看到了它的发展潜力,所以趁机作假,从中牟取暴利。

发行的原因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华北解放区的石家庄成立,并在成立之日开始发行钞票,即第一套人民币。这套人民币共有12种面额,最大面额为5万元,最小为1元。票面上的“中国人民银行”六个字由时任华北人民政府主席并主持中共中央财经工作的董必武同志亲笔题写。由于当时中国正处于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打到哪里人民币就发行到哪里,所以第一套人民币曾先后在石家庄、北平、上海、天津、西安、瀋阳等十几个地方印製过,版面多达62种。
人民币的发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一国内市场货币、建立中国的货币制度奠定了基础。

但是由于第一套人民币面额大、票面(共12种面额62种版别,其中1元券2种、5元券4种、10元券4种、20元券7种、50元券7种、100元券10种、200元券5种、500元券6种、1000元券6种、5000元券5种、10000元券4种、50000元券2种)。1955年5月10日第一套人民币停止流通种类较多、印製粗糙、说明文字多为汉字一种等缺陷,也给管理和使用带来许多困难。1955年3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奉命发行第二套人民币,新发行的人民币面额较小,计价结算较为简单,且说明文字增加到汉、蒙、藏、维吾尔四种,便于在少数民族地区流通。同年4月1日,第一套人民币停止流通。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伍仟圆蒙古包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