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秦始皇:穿越现实与历史的思辨之旅

秦始皇:穿越现实与历史的思辨之旅

秦始皇:穿越现实与历史的思辨之旅

《秦始皇:穿越现实与历史的思辨之旅》是吕世浩先生根据他所教授的课程内容精心编写而成。该书中文繁体版自2014年6月在中国台湾地区上市以后,曾连续数月高居金石堂、诚品、部落格来书店人文社科类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受到众多读者追捧,已连续再版十几次,入选2014年中国台湾《联合报》好书大家读知识性读物组好书推荐书目,成为近年来难得一见的历史通俗读物,并且掀起了一股“秦始皇成功学”风潮。

作为作者最具代表性的普及性作品之一,《秦始皇:穿越现实与历史的思辨之旅》秉承“将灌输知识变成提高智慧、将培养工匠变成培养精英”的理念,通过“设身处地、揣摩通透、体贴入微、洞见表里”的方法,将秦始皇作为人生思辨最好的样本,不讲奇闻轶事,不求惊世骇俗,强调思辨,启发性地传授读者读史方法。

基本介绍

  • 书名:秦始皇:穿越现实与历史的思辨之旅
  • 作者:吕世浩
  • ISBN:9787544838337
  • 出版社:接力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年4月

内容简介

本书利用现代历史学的各种取径,以原典史料为中心,结合考古成果、古代文物等,对历史人物秦始皇以接近管理学“案例研究”的方式进行论述分析。全书以秦始皇充满争议又波澜壮阔的一生为主轴,探讨了环绕在他身边的人物及具体历史事例,不但分析人物的性情,亦剖析当下的历史条件与局势,以及人物的策略、思考与抉择,最后再探究其是非成败的道理,以及对于今人的昭示与启迪。
作者精细设计,层层抛出问题,以“思辨”方式启发读者进行大是大非的思考训练。在作者笔下,历史不再是冰冷的知识,也不只是茶余饭后的闲谈,而是一个个充满参考价值的个案研究。阅读本书,给人的感觉一方面像剥洋葱,一片一片剥开,直采问题的核心;一方面像侦探小说,一点一点蒐集证据,而找出事情的真相,引人入胜。

作者简介

吕世浩,台湾大学历史学博士、北京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博士。曾追随清朝皇室后裔、一代大儒爱新觉罗‧毓鋆,在传统私塾中学习四书五经长达十多年,打下了深厚的国学基础。后师从宿白、徐苹芳、阮芝生等历史学大家,现任职台湾大学历史学系专任助理教授,致力于《史记》、简牍、上古秦汉史、历史考古学等领域的研究。
吕世浩教授的《中国古代历史与人物》,被台湾大学学生誉为“四年修不到,成终生遗憾”的人文通识课程。他在MOOC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大型开放式网路课程)开设的《秦始皇》,更是全球第一门中文文史课程,以其深厚的实学、过人的口才与缜密的分析能力,一开课便引起巨大迴响,选修人数超过四万五千人,成为排名第一的网路中文课程,学生遍及全世界。

精彩书评

开启读史新模式
本书开启读史新模式,以商学院“案列研究”方式深度解析秦始皇,将通俗历史读物写成极具操作性的成功学书籍,并採用双向互动的模式,以“思辨”方式启发读者思考训练,每到书中人物比如秦始皇面临人生重大抉择的关键时刻,作者就会要读者先把书合上,构想“如果你是秦始皇,你会怎幺做?”接着再把书翻开来,看看秦始皇是如何做出抉择的。作者不仅透过多个案例故事拉近读者与过往历史的距离,同时还利用“换位思考”连结读者与书中人物的关係,让数千年前的历史人物不再只是纸上冷冰冻的几行描述,而是可理解、可揣摩,甚至可感同身受的具象血肉。一代暴君还是千古一帝?读者会在字里行间中得到答案。
人生思辨最好的样本
作者怀着忧时济世的人文关怀精神,提出在中国漫长的文明史上,中国历史经历了三次巨变,第一次是从仰韶时代到龙山时代,第二次是春秋战国到秦汉时代,第三次则是从鸦片战争到今天。
春秋战国到秦汉是中国历史上承先启后的巨变时期,更是一个英雄辈出、波澜壮阔的伟大时代。而秦始皇正是主导这个时代,且令后世争议不绝的历史关键人物之一。作者引领读者重温秦始皇的一生,不是要再次介绍秦始皇生平事迹,也不是要为秦始皇平反昭雪,而是因为他是一个家喻户晓、争议性强的人物,正是用来进行人生思辨最好的样本。
作者藉由深入探讨第二次巨变,分析秦汉英雄人物面对时代变革的胸襟与处世精神,并以积极正向的态度,鼓励正处在第三次巨变的我们,从历史脉络中汲取明哲保身与经世致用的智慧,培养全方位应变能力。
用思辨探究历史
过去我们所上的许多历史课程,内容通常是教授大量的历史知识,课程的重点在于对历史知识的熟悉程度。但相对地,却往往不重视这些知识和自己的生命有何关联?学习这些东西,到底对我们有什幺用?这种上历史课的方式,其结果便是重记忆而轻思辨,所以大家也不愿意去思考,只想记下标準答案就好了。但历史学真正了不起的地方,正在于“思辨”。强调记忆而忽视思辨,这不但是买椟还珠,更是莫大的遗憾。
在秦始皇登上权力顶峰的过程中,先后有权臣当权,嫪毐作乱,亲母背叛,郑国祸秦……他是怎样一一应对处理的?统一六国以后,他定封号,去谥号,大兴土木,寻求长生不老……他又是怎样一步步走向覆灭的?作者将每一个重要事件作为案例,先提出设问,思考事件发生的背景,然后进行史料分析,不断质疑,联想现实,步步推演,带领读者从现实穿越到历史中“成为”秦始皇,重新理解秦始皇的每个重要抉择,掌握秦始皇一生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将秦始皇充满争议又波澜壮阔的一生与读者自己的生命历程相互印证。
让历史为我所用
秦始皇无论功过,都是中国第一位统治者,也是第一位管理者,他结束了一个绵延千年的旧时代,也开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他的一生就仿佛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的幽暗和光明……回顾秦始皇充满争议又波澜壮阔的一生,让我们不禁思考:像他这样聪明绝顶的人物,为什幺会让秦朝一步一步地走向灭亡?历史上成功与失败的关键究竟何在?如何在巨变时代中找到一条出路?答案或许就在你早已遗忘的“历史”里。
秦始皇的一生所面临的抉择、考验,不论是对政治领导、企业经营、人才任用、甚至对个人情感与理智的拿捏,都提供了非常精彩的启发。作者精细设计,层层抛出问题,阅读本书,给人的感觉一方面像剥洋葱,一片一片剥开,直采问题的核心;一方面像侦探小说,一点一点蒐集证据,而找出事情的真相,引人入胜。在领悟历史发展大势的同时,让读者回到现实,找到适合自己的答案,将前人经世致用的智慧转化为自己的智慧,并且能够运用到当今社会中,把有限的时间投入到明智、有效率的选择中去,真正做到让历史对现实的人生有“大用”。

媒体评论

今天还有多少人对读史感兴趣呢?大概都去读成功学了吧。不过他们不知道的是,也许通过阅读本书,他们能得到的远比成功学的多得多。(音悦忧蓝)
在我人生的低谷时期,我有幸听到了吕老师的授课,并且幡然醒悟、豁然开朗,感觉心境陡然上升了一个层次,不再为诸多小事烦扰。(Yiruvera)
这是一堂关于理智与情感、成功与失败、做人与做事、推销自己与说服他人、自欺与自傲、知己与知彼的历史哲理课。(桃之妖妖)
本人是学工科的,昨天头一次听吕世浩老师的历史课,体会到了历史课的有趣和有用,心胸开阔,思维活跃,特别是从灌输知识到提高智慧、从培养工匠到培养领袖的授课理念,受益匪浅。(凡人)
就像吕老师所愿的那样,学习,不是只学知识本身,而是要透过学习知识学会做人,做一个哪怕不是重要历史人物,但是却可以在巨变当中不随波逐流能明辨是非的普通人。(法式土豆泥)

作者的话

“中国古代历史与人物─秦始皇”是在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大规模网路免费公开课程)上的全球第一门中文文史课程,也是针对非文史专业的同学而设计的通识入门课程。而这本书是希望将这门课程的许多内容,藉由文字的形式呈现给各位读者。因此在开始阅读前,必须说明这本书的理念和特别之处。
过去我们所上的许多历史课程,内容通常是教授大量的历史知识,课程的重点在于对历史知识的熟悉程度。但相对地,却往往不重视这些知识和自己的生命有何关联。学习这些东西,到底对我们有什幺用?这种上历史课的方式,其结果便是重记忆而轻思辨,所以大家也不愿意去思考,只想记下标準答案就好了。但历史学真正了不起的地方,正在于“思辨”。强调记忆而忽视思辨,这不但是买椟还珠,更是莫大的遗憾。
教育,应该是让人成为知识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僕”。
历史学的本质,就是研究“时”和“变”。时间不断流逝,世界时时更新,上一刻正确的事,未必能适用于下一刻;别人用来正确的方法,却未必适用于您。所有的知识,都将随时而变;只有能够运用知识的思辨和智慧型,才是上天赋予人类最宝贵的资产。
这本书的目的,就是希望打破历史思维有“标準答案”这种想法,希望大家在读过这本书后,都能打破思想的框框,解放各位的思辨能力。在书中,我会藉由一个又一个的历史案例,来向各位示範学习历史可以如何思维。但希望阅读这本书的朋友一定要记得,不要把作者的答案当成是“标準答案”。人文学的本质是思辨,思辨有“好”和“更好”的答案,但根本没有“标準答案”。
这是一本通俗而入门的历史书,因此我将避免烦琐的史料考证,由《史记》中的秦始皇故事出发,向各位说明历史学的有趣和迷人之处,以及和各位一起探讨学习历史究竟对我们的生命可能有什幺样的用处。
感谢各位读完这些话,也请各位用接下来的内容,来验证这本书是否能达成这样的目标。
吕世浩 敬上

目录

前 言  我们为什幺要学历史?
第一章  我们活在一个什幺样的时代?
第二章  从张良的故事谈起
第三章  历史胜利组的条件
后 记  学历史的三个功用
附 录  秦始皇年表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秦始皇:穿越现实与历史的思辨之旅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