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山区
立山区是辽宁省鞍山市市辖区之一,位于鞍山市城区北部,东接千山风景区,西临鞍钢厂区,北与辽阳县接壤,南与铁东区毗邻,中心位置位于北纬41°08′53.46″,东经123°01′25.68″;总面积91平方公里;辖13个街道,总人口53万人(2011年)。2014年,立山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1.8亿元。
立山区主要风景名胜有孟泰公园、玉佛寺、千山等。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立山区
- 外文名称:Lishan District
-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 所属地区:辽宁省鞍山市
- 下辖地区:13个街道
- 政府驻地:立山区北胜利路340号
- 电话区号:0412
- 邮政区码:114031
- 面积:91平方公里
- 人口:53万人(2011年)
- 方言:东北官话
- 气候条件:暖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
- 机场:鞍山腾鳌机场
- 火车站:鞍山站、鞍山西站
- 车牌代码:辽C
- 行政代码:210304
建制沿革
立山区在辽、金时期,属东京道辽阳府(今辽阳市)。
元代属辽阳路(今辽阳市)。
明洪武元年(1368年)属辽中卫(今辽阳市)。
清初,由辽阳州所辖。
民国三年(1914年)属辽阳县。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成立区民主政府。
1948年成立立山区政府,同年併入铁东区。
1953年由铁东区复置立山区,以境内立山而得名。
行政区划
截止2014年,立山区辖13个街道:友好街道、双山街道、立山街道、曙光街道、灵山街道、深南街道、深北街道、沙河街道、滨河街道、千山街道、齐大山街道、汪峪街道、红岭街道;区政府驻北胜利路340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立山区位于鞍山市城区北部,东接千山区,西临鞍山,北与辽阳接壤,南与铁东区毗邻,中心位置位于北纬41°08′53.46″,东经123°01′25.68″;总面积91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立山区属于鞍山中部波状平原区,地势东高西低,南高于北,地表略有起伏,伴有零星的山丘,东南部群山半抱,其中的立山为全区最高点,海拔149米。
气候
立山区气候为暖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为17℃。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截至2003年,立山区有铁矿、菱镁矿、滑石矿、玉石等多种矿产资源。
水能资源
截至1989年,立山区水能理论蕴藏量达346.45万千瓦,其中可开发量310.7万千瓦。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00年,立山区总人口425562人,其中:立山街道82237人,友好街道60051人,双山街道75549人,灵山街道36035人,曙光街道48540人,深南街道56640人,深北街道66510人。
截至2004,立山区总人口46.6万人。
截至2011年,立山区常住人口53万人。
民族
截至2011年,立山区民族以汉族为主,有满族、回族、蒙古族、朝鲜族、锡伯族等19个少数民族。
经济发展
综述
2013年,立山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7亿元,比2012年增长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8亿元,比2012年增长1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2亿元,比2012年增长12.7%;固定资产投资117亿元,比2012年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9亿元,比2012年增长16%;外资调入1.4亿美元。
2014年,立山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1.8亿元,比2013年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5亿元,比2013年增长12.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5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651元。
第二产业
2010年,立山区工业增加值实现65亿元,年均递增3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48亿元,年均递增32.3%;规模以上企业数量由49户增加到266户,净增217户。
2014年,立山区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户,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4亿元。实现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16.2亿元。
2016年1-3月,立山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9亿元,同比2015年同期增长6.5%。
第三产业
2010年,立山区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57.7亿元,年均递增20.6%;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30.6亿元,年均递增36%。
2014年,立山区完成4户企业生产性服务业分立,建立2大物流配送体系;投资600万元,开工建设万水河夜市酒吧一条街。全年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102.7亿元。成功举办了三届区房交会,成交房屋612套。全年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30万平,销售额13亿元。
2016年1-3月,立山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4.3亿元,同比2015年同期增长8%。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止2013年,立山区投入3400万元,对部分危旧教学楼及附属设施进行修缮,区内中国小全部建立远程信息平台,两所公益性幼稚园投入使用,省基础教育强区通过验收。
截至2014年,立山区投入资金5600万元,完成双山国小、中华国小4所学校的修缮改造,西沙河学校建成并投入使用,中考升学率全市第一。
截止2015年9月,立山区有学校26所,其中:中学10所,国小14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特教学校1所,另辖有教育信息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教育电教中心、学生资助中心、教育装备中心等七所教辅机构,全区在校学生17428人,教师2073人。
科技发展
截止2013年,立山区引进开发新产品、新技术80项。
截至2014年,立山区引进、研製、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60项。
医疗卫生
截至2007年,立山区成功的抵御了非典和禽流感等重大疫情。建立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健全了三级妇幼保健服务网路,立山区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社区卫生服务示範区。
截至2010年,立山区共有8家医疗机构,其中有1所医院、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所妇幼保健院、2个下属妇幼保健站:鞍山市第三医院、灵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沙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友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双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立山区妇幼保健院。
文化事业
截至2014年,立山区举办第三届文化艺术节、万人千台桌球比赛等系列文体活动,35个社区书屋通过省级验收,灵山寺复建工作进展顺利。
社会保障
2013年,立山区完成实名制就业2.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9%。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及新农合养老保险人数达到8.5万人,发放养老保险金2.9亿元。发放各类临时救助6521万元,最低生活保障金提高10%。
截至2014年,立山区新增投资2.2亿元,建成万盛花园、建国花园等6个回迁项目,面积48万平,安置居民6150户,其中安置回迁居民4050户,分配廉租房2100户。实名制就业963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下降到2.5%,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人均标準分别提高30元和50元,发放1038万元企业离退休养老金;完成19个社区达标任务,建成东沙河、静海2个高标社区,发放各类救助金8021万元,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準提高10%。
基础设施
截至2014年,立山区投资1400万元,修建改造玉华街、一工街等14条道路;投资1433万元,完成北国知春等9宗项目用地内的11条管线的排迁工作;投资1560万元,完成兴业环城大道东段5.2万平绿化美化工作;与开发商共同出资4000万元,开工建设万水河公园。
交通运输
立山区南距大连港、鲅鱼圈港分别为270公里和100公里,北距瀋阳桃仙国际机场90公里,鞍山腾鳌机场直接开通至北京、广州航线。中长铁路、瀋大高速公路、哈大公路纵贯全境。
风景名胜
孟泰公园
孟泰公园,原名立山公园。1993年4月,鞍钢工会与鞍山市立山区政府共同为孟泰同志在立山公园建造了全身塑像,并将立山公园更名为孟泰公园。

玉佛苑
玉佛苑风景区为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区,位于辽宁省鞍山市市区东部。它占地四万平方米,,背倚东山风景区,与天然弥勒大佛遥相呼应。由玉佛阁、玉带桥、三洞式山门、荷花池、花果岛等建筑组成。三块御路雕有9条龙,含有“九龙捧圣”之意。主体玉佛阁殿内的“释迦牟迡——渡海观音"玉佛重260.76吨,1997年11月荣膺"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千山

千山,古称积翠山,又名千顶山、千华山、千朵莲花山。千山是长白山的支脉。整个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经辽阳、海城、盖州、岫巖,止于金州。南北绵延200多公里,纵贯整个辽东半岛。
千山1982年被确定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9年确定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範点,2002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2006年被评为全国十佳文明风景旅游区。被全国名山考察团的专家认定为具有厚重历史文化、宗教文化风格的寺庙园林风景名胜区。
仙人台
仙人台,又名观音峰,位于南部游览区诸山脉之巅,大安、中会,香岩诸寺和五龙宫诸庙宇拱卫之中。海拔708.3米,为千山风景区最高峰。峰奇,地险,峰头似蛇背,长20余米,宽10米,峰头西端,撅起一巨大石柱,呈四棱形,高7米,直径约20米,由东稍北倾斜,状如鹅头,故俗称鹅头峰。西南北三面均为峭壁深渊,唯东一面可行。
着名人物
孟泰
孟泰,河北省丰润县人,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全国着名的劳动模範。先后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当选为中国工会第七、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执行委员。

王崇伦
王崇伦,鞍山市北郊沙河人,是全国劳动模範,中共“十大”代表,十届中央委员,全国人大第一、二、三、四、五届代表。1979年调离鞍钢,被委以重任,先后担任了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和中共哈尔滨市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