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第一份工作,请乾足5年

第一份工作,请乾足5年

第一份工作,请乾足5年

2013年6月13日,在杭州师範大学阿里巴巴商学院举行的2013届毕业典礼上,马云发表演讲,他说:“5年内,不要离开你的第一份工作。第一份工作的坚持,比后面工作的坚持更为重要。”确实,对于任何一个初涉职场的毕业生来说,第一份工作是极其重要的。它的成败与得失,会对个人的整个职业生涯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如何做好第一份工作,是每一个毕业生都必须面对的一课。本书阐述了珍惜第一份工作的价值所在,于个人、于公司均是至关重要的。针对当下年轻人的一些困惑,比如,第一份工作究竟该怎幺选?第一份工作要坚持多久才会有收穫?第一份工作最重要的是赚什幺?职场新人该不该跳槽?……把现实中初入职场的年轻人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呈现给读者,直击关键,帮助年轻人更好、更快地前进在正确的职业道路上。

基本介绍

  • 书名:第一份工作,请乾足5年
  • 作者:汪颜
  • 出版日期:2014年5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807695004
  • 外文名:The First Job for 5 Years
  •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 页数:247页
  • 开本:16
  • 品牌:时代华文书局

内容简介

1.一本书教你如何从“校园小草”成长为“职场大树”。
2.第一份工作究竟该怎幺选?第一份工作要坚持多久才会有收穫?第一份工作最重要的是赚什幺?职场新人该不该跳槽?……针对当下年轻人的困惑,作者一一做出了解答。
3.把现实中初入职场的年轻人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呈现出来,直击关键,极具针对性和实操性。
4.对大学生、职场新人,都会各有助益。

作者简介

汪颜,中国十大职业素养提升专家,CCDM认证职业规划师,TTT国际认证培训师。
她,出身于“中国才子之乡”——抚州,从小怀揣着“穆桂英挂帅”的理想,立志长大后要成为一名“巾帼英雄”,堪当家族表率。
她,工作十年后投身海外,攻读亚洲(澳门)国际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在国内知名奢侈品牌先后担任企业内部讲师及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具有丰富的实战管理经验和授课经验。
她,因其丰富的人力资源实战管理经验,近年来更被多所高校选聘为职业规划实践课程的外聘讲师,并受邀为众多企业员工讲授职业素养类课程。

媒体推荐

在自己的第一份工作中从点滴开始,积累经验,要知道在任何一种职业中都蕴藏着“成功”在等待有心人去挖掘,职业的成功就是在这种不知不觉中实现的,但是它需要耐心和对职业的一颗平常心。——前程无忧网
从第一份工作起控制职业和事业发展的路径,有助于在35岁时达到理想的、期望的阶层。即便拿着同一所大学的文凭,因为专业的不同,因为第一份工作的不同,毕业后的职业发展和事业的最高峰也有天壤之别。——壹心理
5年内,不要离开你的第一份工作。第一份工作的坚持,比后面工作的坚持更为熏要。不论你考研、出国、创业,不管什幺工作,记住,短暂的时间内,向身边的每一个人好好地学。做的时候不要想离开,有一天等机会来了,再选择下一个机会。——马云
第一份工作最重要的是找一家具有良好企业文化的好公司,还需要有良好的员工培训计画,最好还能自主挑选一个好的老闆……有些公司里面有很多公司内部的尝试机会,不一定要换公司,所以对于第一份工作不能太轻慢。——李开复

图书目录

推荐序:不必指望一次就找对答案/001
序言:职场沉澱十四载,真诚与你分享/005
第一章 毕业5年是拐点,人生从这里逆袭
谁的青春不迷茫/003
选对池塘钓对鱼/006
跳槽不是好办法/010
注重薪水之外的收穫/014
让自己做到无可替代/018
跳出蘑菇堆/022
羡慕成不如积累功/027
马云说:5年后再创业/032
第二章 前5年是带薪学习,为自己点个讚
测试:你适合做什幺工作/037
别把老闆当成假想敌/040
自己先做出成绩来/043
永远的初学者心态/047
积极看待“被利用”/051
放弃只想钱的头脑/055
隐藏你的个性/058
匹配最重要/061
第三章 第一份工作,是练内功的最好时期
测试:目前的工作适合你吗/067
第一份工作是沉澱/074
先把自己变成珍珠/077
总裁不是一天当成的/080
工作无高成低就之分/083
选择一家“好”公司/086
比大多数人勤奋/090
练就一技之长/094
向着梦想奔跑/099
第四章 不逼自己职业化,就不知舞台有多大
没有更好的选择就去上班吧/105
有问题是常态/109
职场的优胜劣汰法则/112
不迟到也是一种能力/115
管理自己的情绪/118
别带着牢骚来上班/121
时刻保持微笑/125
每天早到一刻钟/129
邮件沟通好习惯/131
想着为公司省钱/134
第五章 坚持不一定成功,放弃则一定失败
目标3年一更新/139
专注成就优秀的你/142
把容易的事先做好/146
让作为对得起岗位/149
在折腾中获得重生/152
沉住气才能成大器/155
不工作就成“三等人”/158
履行自己当初的承诺/162
做好转行的风险评估/165
第六章 无谓抱怨增烦恼,盲目攀比生痛苦
假如你失去工作/171
不存在怀才不遇/175
积累资源莫浪费/179
盲目攀比带来痛苦/183
理性对待高薪诱惑/187
不抱怨是强者哲学/191
机会隐藏在麻烦里/195
有原则不怕潜规则/199
高水平对抗不公平/203
第七章 是平台成就你,把感恩化为能力
公司是圆梦平台/211
有工作才有收入/214
老闆真的不好当/217
感谢同事为你搭台/220
因为分享所以得到/223
寻找生命中的贵人/227
文凭是一张火车票/231
把握各种培训机会/235
心不複杂事就简单/239
与公司一起奔跑/242
后记:一个70后的“理想和信念”的故事/246

后记

写书和讲课,同样都是累人的活儿,但仍然乐此不疲地坚持写书和讲课,我想大概就是所谓的追求理想吧。虽然理想可以让你兴奋,但它说起来还是比较抽象。看过冯侖先生写理想,乐嘉先生写理想,白岩松先生写幸福,都是很不错的读本,能产生共鸣。
所谓的理想,就是心中的愿景,也叫梦想、规划、憧憬,总之,是对美好未来的描述。西方人多用“愿景”或“信念”,东方人多用“理想”或“梦想”,就像西方人常喝“咖啡”,东方人爱喝“茶”一样,只是文化和习惯不同罢了。理想用最朴素的表达方式:长大以后乾什幺。的确,理想对于我们那个年代,等同于“你长大了想做什幺?”这样类似的问题或作文的命题,我们从进幼稚园那天开始就频繁地碰到这个问题。
当我还是孩童时,但凡大人们问我类似的问题时,我都没能回答上来,但记忆深刻是,家人曾用“神鸟占卜”的方式,在我内心深处深深地烙下了一个未来的影子——巾帼英雄“穆桂英挂帅”。少不更事的我,逢人便说起这个关于“神鸟占卜”与“穆桂英挂帅”的故事,最后发现,当谎言说上一百遍时便成了真理。
后来,学习西方人的NLP时,知道了关于“信念”这个东西。信念,通俗地讲,就是你相信什幺、不相信什幺。或者就是你所相信的:事物应该是什幺样的、不应该是什幺样的;一定是(不是)什幺样的;必须是(不是)什幺样的;同样癌症患者,为什幺化疗在有些人身上有效,却对另一些人毫无作用?为什幺有些人能靠食疗等手段康复,另一些人却只能无助地死去?之所以一些人能够从癌症中康复,另一些人却不能,“信念”是一个关键因素。
真心相信治疗手段的人,会因为治疗而感受到希望,随之而来的还有积极的生活态度。这种积极的态度作用于大脑,使大脑产生有利于免疫系统的激素和化学物质,从而使身体得以自我修复。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努力不让自己的主观意识和潜意识干扰这种自我修复。
有人把“娱乐和开心”当成人生追求的财富,有人把“自我成长”当成人生的财富,大家定义不同,没有对错。在追求个人自我成长的道路上,极其艰辛,我不敢说我关于理想和信念的故事能够代表某个时代的典範,只期待那些和我一样在职场上从未停止过追求个人成长的朋友,你们懂我。
在这本书即将画上最后一个句号时,我深深感恩着身边的朋友、导师以及支持我忘我的行走“职场”的家人们。2014,做最好的自己,与各位共勉!
汪颜
2014年2月

序言

推荐序:不必指望一次就找对答案
经常有年轻的朋友给我微博私信谘询。
前阵子有个女生私信我,诉说了烦恼:明年毕业,但不喜欢本行业外贸,想从事美容业学习美容技能和中医养生。可是呢,又担心选择自己喜欢的会面临生存问题,想追寻自己喜欢的但又怕束缚。因为她看美容行业报导说,美容师很难找到结婚对象,因为工作时间和面对的人大部分是女性。她说她害怕我在《毕业5年决定你的一生2》里提到的“职场黑暗期”,怕熬不过去就又面临结婚,不想晚婚被剩。
我就问她:你说你喜欢美容和中医养生。那你能否告诉我,从开始喜欢到现在,你为之做了哪些準备和付出?
她的回答是:买了一些容易入门的中医书看,关注行业网站,一直在看里面的信息,去了一个中医养生店里看,以及自己平时试着测试护肤品好坏。
我思考了一会儿,回复她:一些所谓準备,较零散、不系统、持续短,还看不出真正考验,遇到挫败后能否坚持。工作如找朋友,有好感不一定就喜欢,喜欢不一定是真爱,而我们希望是真爱才缔结良缘。从内心单,就能找到聊得来的伴。”别指望一次就找对、找到与你携手一生的人。工作也是如此,不必指望一次就找对答案,允许人生试错一回。
别人说的话你可以听一听,关键是要自己拼一拼。不去“行一行”,怎知“行不行”?
尤其是在毕业后的前5年内,正是人生最重要的成长阶段,然而,有太多的年轻朋友不知不觉让自己走进了“职场黑暗期”。特别是在对待第一份工作的态度上。的确,也许这个世界不是我们想像中的那幺美好,也许这份工作没有我们计画中的那幺理想,正因为如此,我们的青春才不能为它们埋葬,我们的心情才不能为它们神伤!
生活中常常打扰我们,让我们感到不安的,往往不是我们自己,而是别人突如其来的故事。别人的故事可以听听,但没必要也成为故事翻版中的主角。盲目羡慕别人,就容易给自己造成混乱和迷茫,开始向生活妥协,使自己不再淡定。内心强大,就是按照你既定的路线走下去,从容地走下去,勇敢地走下去。
我在给职场朋友和大学生朋友讲座时经常引用一个发生在非洲加纳一所中学里的故事。
一位老师走进教室,拿出一张画有一个黑点的白纸,问学生:“同学们,现在你们眼前看到的是什幺?”
学生们的眼睛首先盯住了黑点,齐声回答:“一个黑点。”
老师面露遗憾地说:“不是这样。孩子们,不是这样。这首先是一张白纸!”
教室里鸦雀无声。
随后,老师又拿出一张黑纸,中间有一个不大的白点。他又问学生:“同学们,现在你们又看到了什幺?”
这次,学生们齐声回答:“一个白点。”
“太好了!”老师这回笑了,“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发现亮点,学会看到光明!”
沉寂片刻,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老师别开生面的这堂课,一直深深印在一个学生的心里。他就是后来的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正是这堂课,教会了安南看到生活中的阳光,哪怕是眼前一片昏暗,也能看到希望的曙光。正是凭着这一点,安南赢得了人生的成功,而且给世界和平不断带来希望的阳光。
抛开错觉,睁开慧眼,看到人世间的美好,热情地拥抱自己的生活。
不要看不到黑点后面的大块白板。不要因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就轻易放弃,跳槽、转行。
杨绛先生曾说,社会可以比作“蛇阱”,但蛇阱之上,天空还有飞鸟;蛇阱之旁,池沼里也有游鱼。确实如此,不论这个社会怎幺样,不论环境怎幺样,每个人其实都可以成为他想成为的那种人,都可以“消失于众人之中,如水珠包孕于海水之内,如细小的野花隐藏在草丛里……安闲舒适,得其所哉”。
不论社会多幺无奈,自己的世界一定要纯净精彩。
不论人心多幺暗黑,自己的内心一定要明亮陶醉。
不论工作多幺烦恼,自己的规划一定要清晰牢靠。
越迷茫,越需要阳光;越疼痛,越不能沉重。
不要用糟糕去对付糟糕,不要用黑暗去对抗黑暗,不要用疼痛去替换疼痛。
这种正能量就是汪老师在《第一份工作,请乾足5年》一书里表达的。
汪老师是我多年的好友,因为职业的关係,也因为我之前出版的那本《毕业5年决定你的一生》与这个话题有很大的关联,她在写作这本书时跟我做了很多沟通,我们互相交流了很多自身的经历,还有同样在做职业谘询时接触到的案例。每过一段时间,汪老师就把写完的初稿发给我看。可以说,我是这本书的第一个读者。书中很多观点与我在《毕业5年决定你的
一生》很一致,甚至有了进一步提升。让我感触良多,也启发颇大。
因此,我要感谢汪老师为广大读者奉献了这幺一本好书。相信会有更多朋友从中获益。
职业规划师的使命就是“助人且自助”,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成长了自己。真好。
林少波
2014年3月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第一份工作,请乾足5年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