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第一批罕见病

第一批罕见病

第一批罕见病

《第一批罕见病》是2018年5月2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五部门联合发布的罕见病,共涉及121种疾病。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第一批罕见病
  • 发布时间:2018年5月22日

目录发布

2018年5月2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第一批罕见病》目录,共涉及121种疾病。
全球预计有超过3 亿名罕见病患者,中国为1680 多万。目前已经明确的罕见病有7000 多种,其中80%为遗传病,如白化病、血友病等,95%的罕见病仍没有特效药。这是中国首次官方定义罕见病,《目录》的颁布是罕见病领域零的突破,是行业发展的基石。
序号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1
21-羟化酶缺乏症
21-Hydroxylase Deficiency
2
白化病
Albinism
3
Alport综合徵
Alport Syndrome
4
肌萎缩侧索硬化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5
Angelman氏症候群(天使综合徵)
Angelman Syndrome
6
精氨酸酶缺乏症
Arginase Deficiency
7
热纳综合徵(窒息性胸腔失养症)
Asphyxiating Thoracic Dystrophy
(Jeune Syndrome)
8
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
Atypical 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
9
自身免疫性脑炎
Autoimmune Encephalitis
10
自身免疫性垂体炎
Autoimmune Hypophysitis
11
自身免疫性胰岛素受体病
Autoimmune Insulin Receptopathy
(Type B insulin resistance)
12
β-酮硫解酶缺乏症
Beta-ketothiolase Deficiency
13
生物素酶缺乏症
Biotinidase Deficiency
14
心脏离子通道病
Cardic Ion Channelopathies
15
原发性肉硷缺乏症
Carnitine Deficiency
16
Castleman病
Castleman Disease
17
腓骨肌萎缩症
Charcot-Marie-Tooth Disease
18
瓜氨酸血症
Citrullinemia
19
先天性肾上腺发育不良
Congenital Adrenal Hypoplasia
20
先天性高胰岛素性低血糖血症
Congenital Hyperinsulinemic Hypoglycemia
21
先天性肌无力综合徵
Congenital Myasthenic Syndrome
22
先天性肌强直(非营养不良性肌强直综合徵)
Congenital Myotonia Syndrome (Non-Dystrophic Myotonia, NDM)
23
先天性脊柱侧弯
Congenital Scoliosis
24
冠状动脉扩张病
Coronary Artery Ectasia
25
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Diamond-Blackfan Anemia
26
Erdheim-Chester病
Erdheim-Chester Disease
27
法布雷病
Fabry Disease
28
家族性地中海热
Familial Mediterranean Fever
29
范可尼贫血
Fanconi Anemia
30
半乳糖血症
Galactosemia
31
戈谢病
Gaucher’s Disease
32
全身型重症肌无力
Generalized Myasthenia Gravis
33
Gitelman综合徵
Gitelman Syndrome
34
戊二酸血症I型
Glutaric Acidemia Type I
35
糖原累积病(I型、Ⅱ型)
Glycogen Storage Disease (Type I、II)
36
血友病
Hemophilia
37
肝豆状核变性
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Wilson Disease)
38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
Hereditary Angioedema (HAE)
39
遗传性大疱性表皮鬆解症
Hereditary Epidermolysis Bullosa
40
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
Hereditary Fructose Intolerance
41
遗传性低镁血症
Hereditary Hypomagnesemia
42
遗传性多发脑梗死性痴呆
Hereditary Multi-infarct Dementia (Cerebral Autosomal Dominant Arteriopathy with Subcortical Infarcts and Leukoencephalopathy, CADASIL)
43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
Hereditary Spastic Paraplegia
44
全羧化酶合成酶缺乏症
Holocarboxylase Synthetase Deficiency
45
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Homocysteinemia
46
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Homozygous Hypercholesterolemia
47
亨廷顿舞蹈病
Huntington Disease
48
HHH综合徵
Hyperornithinaemia-Hyperammonaemia-Homocitrullinuria Syndrome
49
高苯丙氨酸血症
Hyperphenylalaninemia
50
低硷性磷酸酶血症
Hypophosphatasia
51
低磷性佝偻病
Hypophosphatemic Rickets
52
特发性心肌病
Idiopathic Cardiomyopathy
53
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
Idiopathic Hypogonadotropic Hypogonadism
54
特发性肺动脉高压
Idiopathic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55
特发性肺纤维化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56
IgG4相关性疾病
IgG4 related Disease
57
先天性胆汁酸合成障碍
Inborn Errors of Bile Acid Synthesis
58
异戊酸血症
Isovaleric Acidemia
59
卡尔曼综合徵
Kallmann Syndrome
60
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
61
莱伦氏综合徵
Laron Syndrome
62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Leber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
63
长链3-羟醯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
Long Chain 3-hydroxyacyl-CoA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
64
淋巴管肌瘤病
Lymphangioleiomyomatosis (LAM)
65
赖氨酸尿蛋白不耐受症
Lysinuric Protein Intolerance
66
溶酶体酸性脂肪酶缺乏症
Lysosomal Acid Lipase Deficiency
67
枫糖尿症
Maple Syrup Urine Disease
68
马凡综合徵
Marfan Syndrome
69
McCune-Albrigh综合徵
McCune-Albright Syndrome
70
中链醯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
Medium Chain Acyl-CoA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
71
甲基丙二酸血症
Methylmalonic Academia
72
线粒体脑肌病
Mitochodrial Encephalomyopathy
73
黏多糖贮积症
Mucopolysaccharidosis
74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
Multifocal Motor Neuropathy
75
多种醯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
Multiple Acyl-CoA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
76
多发性硬化
Multiple Sclerosis
77
多系统萎缩
Multiple System Atrophy
78
肌强直性营养不良
Myotonic Dystrophy
79
N-乙醯谷氨酸合成酶缺乏症
N-acetylglutamate Synthase Deficiency
80
新生儿糖尿病
Neonatal Diabetes Mellitus
81
视神经脊髓炎
Neuromyelitis Optica
82
尼曼匹克病
Niemann-Pick Disease
83
非综合徵性耳聋
Non-Syndromic Deafness
84
Noonan综合徵
Noonan Syndrome
85
鸟氨酸氨甲醯基转移酶缺乏症
Ornithine Transcarbamylase Deficiency
86
成骨不全症(脆骨病)
Osteogenesis Imperfecta (Brittle Bone Disease)
87
帕金森病(青年型、早髮型)
Parkinson Disease (Young-onset , Early-onset)
88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
89
黑斑息肉综合徵
Peutz-Jeghers Syndrome
90
苯丙酮尿症
Phenylketonuria
91
POEMS综合徵
POEMS Syndrome
92
卟啉病
Porphyria
93
Prader-Willi综合徵
Prader-Willi Syndrome
94
原发性联合免疫缺陷
Primary Combined Immune Deficiency
95
原发性遗传性肌张力不全
Primary Hereditary Dystonia
96
原发性轻链型澱粉样变
Primary Light Chain Amyloidosis
97
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
Progressive Familial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98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Progressive Muscular Dystrophy
99
丙酸血症
Propionic Acidemia
100
肺泡蛋白沉积症
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
101
肺囊性纤维化
Pulmonary Cystic Fibrosis
102
视网膜色素变性
Retinitis Pigmentosa
103
视网膜母细胞瘤
Retinoblastoma
104
重症先天性粒细胞缺乏症
Severe Congenital Neutropenia
105
婴儿严重肌阵挛性癫痫(Dravet综合徵)
Severe Myoclonic Epilepsy in Infancy (Dravet Syndrome)
106
镰刀型细胞贫血病
Sickle Cell Disease
107
Silver-Russell综合徵
Silver-Russell Syndrome
108
谷固醇血症
Sitosterolemia
109
脊髓延髓肌萎缩症(甘迺迪病)
Spinal and Bulbar Muscular Atrophy (Kennedy Disease)
110
脊髓性肌萎缩症
Spinal Muscular Atrophy
111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
Spinocerebellar Ataxia
112
系统性硬化症
Systemic Sclerosis
113
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
Tetrahydrobiopterin Deficiency
114
结节性硬化症
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
115
原发性酪氨酸血症
Tyrosinemia
116
极长链醯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
Very Long Chain Acyl-CoA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
117
威廉士综合徵
Williams Syndrome
118
湿疹血小板减少伴免疫缺陷综合徵
Wiskott-Aldrich Syndrome
119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X-linked Agammaglobulinemia
120
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
X-linked Adrenoleukodystrophy
121
X-连锁淋巴增生症
X-linked Lymphoproliferative Disease

后续发展

我们认为在《目录》出台以后,监管部门后续还将出台一系列的配套政策,一方面对行业的发展进行规範,如罕见病药物临床试验指导原则、治疗标準等,另一方面为罕见病药物、检测产品开闢审批绿色通道,加速相关产品的研发和上市。

所起作用

在检测环节,罕见病多为遗传性疾病,需要通过基因测序进行检测和筛查,虽然目前各测序公司已经在开展相关业务,但一直缺乏行业指标,检测的病种也还有限。《目录》的出台有望加强医生和大众对罕见病的关注度,增加终端需求,同时也将在政策端自上而下地推动基因测序在罕见病筛查上的套用,有望加快基因测序在罕见病领域的普及。在治疗环节,目前罕见病药物还非常缺乏,相关鼓励政策推出后,利好新药研发,製药龙头企业有望受益。

问题答疑

首批罕见病目录如何产生?
国家卫健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该目录根据我国人口疾病罹患情况、医疗技术水平、疾病负担和保障水平等,参考国际经验,由不同领域权威专家按照一定工作程式遴选产生。
目录广泛徵求了相关部委和行业意见并达成一致。
业内人士指出,这是自2016年1月原国家卫生计生委成立罕见病诊疗与保障专家委员会后,经过两年多时间的研究和酝酿后交出的首份“答卷”。
据介绍,研究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罕见病定义和病种範围,是专家委员会的职责之一。
此外,专家委员会还负责组织制定罕见病防治有关技术规範和临床路径,对罕见病的预防、筛查、诊疗、用药、康复及保障等工作提出建议。
专家委员会由钟南山等3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担任顾问,18名专家组成,涉及罕见病诊疗、药学和药品供应保障、罕见病筛查、医疗保险、新农合、卫生经济学等领域。
目录发布与患者有何关係?
“罕见病目录认定的疾病大多是临床需求比较急迫,疾病负担较为严重,社会关注度较高的疾病。”罕见病製药企业负责人王晓晖指出。
由于治疗罕见病的药物适用人群少、市场需求少、研发成本高,很少有製药企业进行研发生产,这些药被称为“孤儿药”。据王晓晖统计,首批进入目录的121种罕见病中,目前有40多种已经有批准上市的治疗药物,而其中在国内上市的仅20多种。
罕见病公益组织病痛挑战基金会、北京药伙伴罕见病数据研究院撰文指出,目录将加速孤儿药在国内的上市,国内药企也将比以往更有积极性去自主创新研发孤儿药,为罕见病患者提供更多、有效、可负担的治疗手段,从而改善罕见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科研机构和药物研发企业可以有的放矢,针对目录中的疾病开展药物研发。”王晓晖同时认为,对药监、医保等政府部门来说,纳入目录内的病种在优先审评审批、免临床试验或有条件审批等方面具有了依据,对未来制定和完善罕见病相关医疗保障制度也提供了参考。
纳入目录病种有何条件?
上述国家卫健委负责人透露,未来各部门将按照分批制订、动态更新的工作方式,依据工作程式,逐步完善我国罕见病目录。
记者注意到,就在不久前国家卫健委公布了《罕见病目录製订工作程式》,提出今后将分批遴选目录覆盖病种,对目录进行动态更新,目录更新时间原则上不短于2年。
纳入目录的病种应当同时满足四项条件,分别为国际国内有证据表明发病率或患病率较低;对患者和家庭危害较大;有明确诊断方法;有治疗或干预手段、经济可负担,或尚无有效治疗或干预手段、但已纳入国家科研专项。
针对目录製订程式,档案提出,国家有关部门、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国家级行业学会或协会、民政部注册登记的相关民间组织,可以提出增加目录病种的申请,并向国家卫健委罕见病诊疗与保障专家委员会办公室提供申请材料。
经专家论证形成目录(徵求意见稿)后,国家卫健委组织徵求意见。根据反馈意见情况,决定是否再次召开论证会议,最终确定目录并公布。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第一批罕见病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