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PWE3

PWE3

PWE3

PWE3(Pseudo-Wire Emulation Edge to Edge):边缘到边缘的伪线仿真,是指在分组交换网路PSN(Packet Switched Network)中儘可能真实地模仿ATM、帧中继、乙太网、低速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电路和SONET(Synchronous Optical Network)/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等业务的基本行为和特徵的一种二层业务承载技术。

基本介绍

  • 外文名:Pseudo-Wire Emulation Edge to Edge
  • 缩写:PWE3
  • 实质:二层业务承载技术 
  • 释义:边缘到边缘的伪线仿真
  • 目的:实现资源的共享和网路的拓展
  • 套用:将原接入方式与现骨干网融合

定义

PWE3是VLL的一种实现方式,是对Martini协定的扩展,具有端到端的特性,能在分组传送网的两个PE(Provider Edge)节点间提供通道,以仿真CE(Customer Edged)的各种业务,实现灵活的组网与演进。PWE3扩展了新的信令,减少了信令的开销,规定了多跳的协商方式,使得组网方式更加灵活。和Martini方式相比较,PWE3协定在网路不稳定时,可以减少报文互动的数量,避免因网路不稳定而导致PW的反覆建立和删除。
PWE3建立的是一个点到点通道,通道之间互相隔离,用户二层报文在PW间透传。对于PE设备,PW(Pseudo Wire)连线建立后,用户接入接口和PW的映射关係就已经完全确定了;对于P设备,只需要依据MPLS标籤进行MPLS转发,不关心MPLS报文内部封装的二层用户报文。
PWE3属于点到点方式的二层VPN技术,Martini方式的L2VPN是PWE3的一个子集。PWE3採用了Martini L2VPN的部分内容,包括信令LDP和封装模式。同时,PWE3对Martini方式的L2VPN进行了扩展,两者的基本的信令过程是一样的。
PWE3适用于将多种业务平台转移到单一的PSN承载网。随着基于IP的数据业务成为主流,IP承载网日益体现其优势。但是,部分专线TDM业务具有更高的每比特利润,大量不支持IP协定的设备依然存在。因此,PWE3有助于运营商在使用PTN网路解决频宽瓶颈的同时,保护其已有投资和利润来源。
PWE3 组网示意图PWE3 组网示意图

目的

随着IP数据网的发展,IP网路本身的可拓展、可升级以及兼容互通能力非常强。而传统的通信网路的升级、扩展、互通的灵活性则相对比较差,受限于传输的方式和业务的类型,并且新建的网路共用性也较差,不宜于互通管理。因此在传统通信网的升级和拓展过程中是应考虑建立重複的网路还是充分利用现有或公共网路资源。PWE3正是将传统通信网路与现有分组网路结合而提出的解决方案之一。
PWE3技术除了具有MPLS L2VPN的一些固有的优点外,通过PWE3技术还可以将传统的网路与分组交换网路互连起来,从而实现资源的共享和网路的拓展。

传输构件

PWE3以LDP为信令协定,通过隧道(如MPLS LSP隧道、TE隧道或者GRE隧道)承载CE(Customer Edge)端的各种二层业务(如各种二层数据报文),透明传递CE端的二层数据。PWE3网路的基本传输构件包括:
l 接入链路AC(Attachment Circuit)
l 虚链路PW(Pseudo wire)
l 转发器(Forwarder)
l 隧道(Tunnels)
l PW信令协定(PW Signal)
PWE3
以CE1到CE3的VPN1报文流向为例,说明基本数据流走向:
l CE1上送二层报文,通过AC接入PE1。
l PE1收到报文后,由转发器(Forwarder)选定转发报文的PW。
l PE1再根据PW的转发表项生成两层MPLS标籤(私网标籤用于标识PW,公网标籤用于穿越隧道到达PE2)。
l 二层报文经公网隧道到达PE2,系统弹出私网标籤(公网标籤在P设备上经倒数第二跳弹出)
l 由PE2的转发器(Forwarder)选定转发报文的AC,将该二层报文转发给CE3。

组网方式

PWE3的组网方式有单跳和多跳两种。
l 单跳PWE3的组网
单跳PW是指PE与PE之间只有一条PW,不需要内层标籤的标籤交换。PW採用LDP作信令来携带VC的信息,PE与PE之间需要建立LDP session。
− 如果PE之间有P设备,採用Remote方式建立PE与PE之间的LDP session。
− 如果PE与PE直连,直接配置普通的LDP session。
採用LDP作信令的PW单跳的典型网路拓扑如‎图所示。
PWE3单跳拓扑
PWE3
lLDP方式多跳PWE3的组网
在大多数情况下单跳PW就可以满足实际需求,但是在以下三种情况下单跳PW就不能满足需求,需要採用多跳PW:
− 两台PE之间不在同一个AS域中,且不能在两台PE之间建立信令连线或者建立隧道。
− 两台PE上的信令不同,比如一端运行LDP一端运行RSVP;
− 如果接入设备可以运行MPLS,但又没有能力建立大量的LDP会话,这时可以把UFPE(User Facing Provider Devices)作为U-PE,把高性能的设备S-PE作为LDP会话的交换节点,类似信令反射器。
多跳PW是指U-PE与U-PE之间存在多个PW。多跳中的U-PE和单跳中的U-PE转发机制相同,只是多跳转发时需要在S-PE(Switching PE)上做PW Label层面的标籤交换。
採用LDP作信令的PW多跳的典型网路拓扑如‎图所示。
PWE3

套用

运营商之前选择不同的技术,建立了多种骨干网,例如,通过PSTN骨干网承载语音业务,用FR骨干网承载FR数据,用ATM骨干网来承载ATM数据,随着IP业务的爆炸性增长,又建设了IP骨干网。与各种骨干网技术相对应的是多种多样的接入网,这些不同类型的网路很难互联互通。如何实现这些不同类型网路的融合,提高现有网路的利用率,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服务,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MPLS PWE3是城域网中的重要技术,通过它可以将原有的接入方式与现有的IP骨干网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减少网路的重複建设,节约运营成本。採用MPLS PWE3技术,IP骨干网可以连线多样化的接入网路,实现对原有数据网路的改造及增强。在建成MPLS骨干网之后,传统的数据通信网ATM/FR等可以下移为接入网,但对ATM/FR用户而言,感觉不到网路结构的变化。通过MPLS PWE3技术,各种不同的接入网协定还可以实现互操作,如ATM用户与FR用户之间也可以实现互通。
例如,某运营商建立了一个全国骨干网,提供了PWE3业务,客户有两个分部,分别分布在北京、上海。北京分部是以ATM接入运营商的骨干网,上海是以FR接入运营商的骨干网。运营商可以在两个接入点-北京的PE1与上海的PE2之间建立PWE3连线。
PWE3
这样,通过PWE3,运营商就可以给客户提供跨域广域网的私网点到点业务,不会因为接入方式的不同而作特别的处理。对客户而言,组网简单、方便,不需要改变自己原有的企业网规划;对运营商而言,不需要改变原有的接入方式,能直接将原有的接入方式平滑迁移到IP骨干网中。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PWE3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