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Simulink动态系统建模与仿真

Simulink动态系统建模与仿真

Simulink动态系统建模与仿真

《Simulink动态系统建模与仿真(第2版)》一书介绍的是由MathWorks公司开发的MATLAB (R2007a)中的Simulink 6.6软体包。全书共12章,从Simulink的基本概念开始,全面介绍了Simulink软体包中各种模组的特性及使用方法,重点介绍了利用Simulink工具进行动态系统建模、仿真、分析和调试的方法,包括连续系统、离散系统和混合系统。同时,书中通过大量例程说明了Simulink中各种功能的实现途径。

基本介绍

  • 书名:Simulink动态系统建模与仿真
  • ISBN:9787560623474、 7560623476
  • 页数:446页
  • 出版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9年11月1日
  • 装帧:平装 
  • 开本:16

内容简介

《Simulink动态系统建模与仿真(第2版)》适用于初学Simulink的工程设计人员及从事控制工程或系统工程方面工作的工程师和研究人员,还可作为高等工科院校相关专业教师、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Simulink基础
1.1 Simulink简介
1.2 运行Simulink演示程式
1.2.1 运行房屋热力学系统演示模型
1.2.2 房屋热力学系统模型说明
1.2.3 其他Simulink演示程式
1.3 建立一个简单的Simulink模型
1.4 保存Simulink模型
1.5 列印及HTML报告
1.5.1 列印模型
1.5.2 生成模型报告
1.6 列印框线编辑器
1.6.1 用户接口
1.6.2 设计列印框线
1.6.3 列印框线示例
1.7 Simulink参数设定
1.7.1 常用Simulink参数
1.7.2 Simulink字型参数
1.7.3 Simulink仿真参数
第2章 Simulink模组操作
2.1 模组操作
2.1.1 Simulink模组类型
2.1.2 自动连线模组
2.1.3 手动连线模组
2.2 改变模组外观
2.2.1 改变模组方向
2.2.2 改变模组名称
2.2.3 指定方块图颜色
2.3 设定模组参数
2.3.1 设定模组特定参数
2.3.2 来自工作区的模组参数
2.4 标注方块图
2.4.1 编辑标注
2.4.2 在标注中使用TeX格式命令
2.5 模组属性对话框
2.6 显示模组输出
2.6.1 设定输出提示
2.6.2 模组输出提示选项
2.7 控制和显示模组的执行顺序
2.7.1 指定模组优先权
2.7.2 显示模组执行顺序
2.8 查表编辑器
2.8.1 编辑查询表数值
2.8.2 显示N-维表
2.8.3 绘製LUT表曲线
2.8.4 编辑自定义LUT模组
2.9 滑鼠和键盘操作概述
第3章 Simulink信号操作
3.1 信号基础
3.1.1 信号属性及分类
3.1.2 信号的线型
3.1.3 确定输出信号的维数
3.1.4 确定信号及参数维数的準则
3.1.5 输入和参数的标量扩展
3.1.6 设定信号属性
3.2 信号及示波器管理器
3.2.1 信号及示波器管理器对话框
3.2.2 信号选择对话框
3.3 显示信号
3.3.1 显示信号属性
3.3.2 信号标籤
3.3.3 信号标籤的传递
3.3.4 操作信号标籤
3.4 多维数组信号的连线
3.5 信号组操作
3.5.1 创建信号组
3.5.2 编辑信号组
3.5.3 编辑信号
3.5.4 编辑波形
3.5.5 设定输入信号的时间範围
3.5.6 输出信号组数据及波形
3.5.7 用信号组仿真
3.5.8 仿真选项对话框
3.6 複合信号
3.6.1 混合信号
3.6.2 汇流排信号
3.6.3 汇流排对象
第4章 Simulink动态系统建模
4.1 创建动态系统模型的要素
4.1.1 方块图
4.1.2 系统函式
4.1.3 状态
4.1.4 模组参数
4.1.5 模组採样时间
4.1.6 用户模组
4.1.7 系统和子系统
4.1.8 信号
4.1.9 模组方法和模型方法
4.1.10 仿真算法
4.2 Simulink开放式动态系统建模
4.3 动态系统数学模型分类
4.3.1 常微分方程
4.3.2 差分方程
4.3.3 代数方程
4.3.4 组合系统
4.4 建立方程模型
4.4.1 建立代数方程模型
4.4.2 建立简单的连续系统模型
4.4.3 选择最佳的数学模型
4.4.4 避免无效循环
4.4.5 建模提示
第5章 Simulink仿真设定
5.1 仿真基础
5.1.1 设定仿真参数
5.1.2 控制仿真执行
5.1.3 互动运行仿真
5.2 设定仿真算法
5.2.1 设定仿真时间
5.2.2 设定仿真算法
5.2.3 设定仿真步长
5.2.4 计算仿真步长
5.2.5 设定误差容限
5.3 工作区输入/输出设定
5.3.1 从基本工作区中装载输入
5.3.2 把输出结果保存到工作区
5.3.3 装载和保存状态
5.3.4 设定输出选项
5.4 输出信号的显示
5.4.1 Scope模组和XYGraph模组的使用
5.4.2 悬浮Scope模组和Display模组的使用
5.4.3 返回变数的使用
5.4.4 ToWorkspace模组的使用
第6章 Simulink动态系统仿真
6.1 Simulink动态系统仿真过程
6.1.1 模型编译阶段
6.1.2 模型连结阶段
6.1.3 仿真循环阶段
6.1.4 求解器的分类
6.2 离散系统仿真
6.2.1 差分方程的实现
6.2.2 指定採样时间
6.2.3 採样时间的传递
6.2.4 确定离散系统的步长
6.2.5 多速率系统
6.2.6 线性离散系统
6.3 连续系统仿真
6.3.1 微分方程的实现
6.3.2 线性连续系统
6.4 混合系统仿真
6.5 模型离散化
6.5.1 模型离散化GUI
6.5.2 查看离散化模型
6.5.3 从Simulink模型中离散化模组
6.6 诊断仿真错误
6.6.1 仿真诊断查看器
6.6.2 创建用户仿真错误讯息
6.7 改善仿真性能和精度
6.7.1 提高仿真速度
6.7.2 改善仿真精度
6.8 综合实例
6.8.1 坐标系及其转换
6.8.2 转换矩阵算法的Simulink实现
6.8.3 惯性测量输出的Simulink实现
6.8.4 刚体角速度在惯性空间中矢量的Simulink实现
6.8.5 空间姿态角计算
第7章 高级仿真概念
7.1 过零检测
7.1.1 过零检测的工作方式
7.1.2 过零检测的实现方式
7.1.3 使用过零检测
7.1.4 关闭过零检测
7.2 处理代数循环
7.2.1 代数约束
7.2.2 非代数的直接馈通环
7.2.3 切断代数环
7.2.4 消除代数环
7.2.5 高亮显示代数环
7.3 高级积分器
7.3.1 积分器模组参数对话框
7.3.2 创建自重置积分器
7.3.3 在使能子系统间传递状态
7.4 仿真诊断选项设定
7.4.1 仿真算法诊断设定
7.4.2 採样时间诊断设定
7.4.3 数据验证诊断设定
7.4.4 类型转换诊断设定
7.4.5 连线诊断设定
7.4.6 兼容性诊断设定
7.4.7 模型引用诊断设定
7.5 仿真性能最佳化设定
第8章 使用命令行仿真
8.1 通过命令行仿真
8.1.1 基本命令行语法——sim命令
8.1.2 设定仿真参数——simset命令
8.1.3 获取仿真参数——simget命令
8.1.4 获取模型属性——get_param命令
8.1.5 设定模型参数——set_param命令
8.1.6 绘製仿真曲线——simplot命令
8.1.7 确定模型状态
8.2 模型线性化
8.2.1 模型线性化命令
8.2.2 连续系统模型线性化
8.2.3 离散系统模型线性化
8.2.4 线性化模型分析
8.3 寻找平衡点
8.4 编写模型和模组的回调函式
8.4.1 跟蹤回调函式
8.4.2 创建模型回调函式
8.4.3 创建模组回调函式
第9章 使用子系统
9.1 创建子系统
9.1.1 Simulink子系统定义
9.1.2 创建子系统
9.1.3 浏览层级子系统
9.2 创建条件执行子系统
9.2.1 使能子系统
9.2.2 触发子系统
9.2.3 触发使能子系统
9.2.4 创建交替执行子系统
9.2.5 函式调用子系统
9.3 控制流语句
9.3.1 If-Else控制流语句
9.3.2 Switch控制流语句
9.3.3 While控制流语句
9.3.4 For控制流语句
9.3.5 Stateflow图和控制流语句的比较
第10章 封装子系统
10.1 封装子系统概述
10.1.1 封装特徵
10.1.2 封装举例
10.2 封装编辑器
10.2.1 Icon选项页的设定
10.2.2 Parameters选项页的设定
10.2.3 Initialization选项页的设定
10.2.4 Documentation选项页的设定
10.3 创建封装模组的动态对话框
10.3.1 设定封装模组对话框参数
10.3.2 预定义封装对话框参数
10.4 自定义库操作
10.4.1 建立和使用库
10.4.2 库连线状态
10.4.3 显示库关联及信息
10.4.4 把用户库添加到Simulink库浏览器中
10.5 可配置子系统
10.5.1 创建可配置子系统
10.5.2 映射I/O连线埠
第11章 Simulink调试器
11.1 调试器概述
11.1.1 启动调试器
11.1.2 调试器的图形用户接口
11.1.3 调试器的命令行接口
11.1.4 调试器命令
11.2 调试器控制
11.2.1 连续运行仿真
11.2.2 继续仿真
11.2.3 单步运行仿真
11.3 设定断点
11.3.1 设定无条件断点
11.3.2 设定有条件断点
11.4 显示仿真信息
11.4.1 显示模组I/O
11.4.2 显示代数环信息
11.4.3 显示系统状态
11.4.4 显示求解器信息
11.5 显示模型信息
11.5.1 显示模型中模组的执行顺序
11.5.2 显示模组
第12章 编写M语言S-函式
12.1 S-函式
12.1.1 S-函式的定义
12.1.2 S-函式的工作方式
12.2 在模型中创建S-函式
12.2.1 在模型中使用S-函式
12.2.2 向S-函式中传递参数
12.2.3 何时使用S-函式
12.3 S-函式的概念
12.3.1 直接馈通
12.3.2 动态设定数组维数
12.3.3 设定採样时间和偏移量
12.4 编写M语言S-函式
12.4.1 M档案S-函式模板
12.4.2 定义S-Function模组特徵
12.5 M档案S-函式範例
12.5.1 无状态M档案S-函式
12.5.2 连续状态S-函式
12.5.3 离散状态S-函式
12.5.4 混合系统S-函式
附录
附录A 模型和模组参数
A.1 模型参数
A.2 共用模组参数
A.3 专用模组参数
A.4 封装参数
附录B 模型和模组回调函式
B.1 模型回调函式
B.2 模组回调函式
附录C Simulink模组简介
C.1 输入源模组库(Sources)
C.2 接收模组库(Sinks)
C.3 连续系统模组库(Continuous)
C.4 离散系统模组库(Discretes)
C.5 数学运算模组库(Math Operations)
C.6 信号路由模组库(Signal Routing)
C.7 信号属性模组库(Signal Attributes)
C.8 非线性模组库(Discontinuous)
C.9 查询表模组库(Look-Up Tables)
C.10 用户定义函式模组库(User-Defined Functions)
C.11 模型验证模组库(Model Verification)
C.12 连线埠和子系统模组库(Ports & Subsystems)
C.13 模型实用模组库(Model-Wide Utilities)
附录D MATLAB可用的TeX字元集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Simulink动态系统建模与仿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