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olid Works实用技术精粹
《SolidWorks实用技术精粹》是2004年4月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邢启恩、李伟。
基本介绍
- 书名:olid Works实用技术精粹
- 作者:邢启恩、李伟
- ISBN:9787302081258
- 定价:62元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4年4月
- 装帧:平装
内容简介
本书以Solid Works 2004为版本,介绍了三维机械设计软体——Solid Works中文版在机械产品设计中的套用。
本书注重实践、强调实用,利用大量範例向读者展示了Solid Works在零件设计、装配体设计、工程图方面的具体套用。从草图绘製、Solid Works各特徵的建立方法到装配体设计以及结合专业标準的工程图,都是作者利用Solid Works进行产品设计的经验总结。本书提供了大量的注意、提示和技巧项目,以帮助读者提高使用Solid Works的工作效率。
本书是计算机辅助设计人员学习和使用Solid Works的参考,也可作为Solid Works爱好者及在校大、中专学生学习Solid Works的教材。
本书注重实践、强调实用,利用大量範例向读者展示了Solid Works在零件设计、装配体设计、工程图方面的具体套用。从草图绘製、Solid Works各特徵的建立方法到装配体设计以及结合专业标準的工程图,都是作者利用Solid Works进行产品设计的经验总结。本书提供了大量的注意、提示和技巧项目,以帮助读者提高使用Solid Works的工作效率。
本书是计算机辅助设计人员学习和使用Solid Works的参考,也可作为Solid Works爱好者及在校大、中专学生学习Solid Works的教材。
图书目录
第1部分
第1章 三维设计与SolidWorks 1
1.1 三维设计的特点 2
1.2 Solidworks软体的特色 4
1.3 SolidWorks合作伙伴计画和集成软体 7
第2部分
第2章 SolidWorks基础 13
2.1 SolidWorks的安装 14
2.2 SolidWorks 2004用户界面 15
2.3 SolidWorks选单及工具列定製 23
2.4 SolidWorks档案类型 31
2.5 SolidWorks用户化定製 32
2.6 管理SolidWorks档案 45
思考与练习 46
第3部分
第3章 数据交换 47
3.1 数据输入 48
3.2 数据输出 54
第4部分
第4章 绘製草图 57
4.1 基準面 58
4.2 草图概述 59
4.3 草图绘製工具 64
4.4 几何关係 76
4.5 尺寸标注和修改 83
4.6 绘製草图中的系统反馈 90
思考与练习 92
第5部分
第5章 拉伸特徵 94
5.1 概述 95
5.2 终止条件 97
5.3 PropertyManager属性管理器 98
5.4 拉伸凸台/基体特徵 101
5.5 拉伸切除特徵 112
5.6 孔特徵 114
5.7 阵列特徵 119
5.8 FeatureManager设计树和零件控制 122
5.9 草图轮廓的套用 128
思考与练习 131
第6章 旋转特徵 133
6.1 概述 133
6.2 旋转凸台/基体特徵 134
6.3 圆角特徵 138
6.4 分割曲线 140
6.5 抽壳特徵 142
6.6 模型的视图显示与控制 143
6.7 旋转薄壁特徵 155
6.8 旋转切除特徵 157
6.9 倒角特徵 159
6.10 特徵的複製和贴上 160
思考与练习 164
第7章 扫描特徵 165
7.1 概述 165
7.2 简单扫描特徵 168
7.3 螺旋线/涡状线扫描 174
7.4 引导线扫描特徵 181
7.5 圆顶特徵 188
7.6 镜像特徵 188
7.7 完成零件 190
7.8 零件的外观 192
7.9 零件的材料和质量特性 197
思考与练习 205
第8章 放样特徵 206
8.1 概述 206
8.2 简单放样特徵 209
8.3 中心线控制放样 211
8.4 完成零件 218
8.5 草图的重複利用 221
思考与练习 228
第9章 拔模特徵与筋特徵 229
9.1 拔模特徵 229
9.2 筋特徵 235
9.3 完整圆角 243
9.4 文字拉伸 245
9.5 包覆特徵 246
思考与练习 248
第10章 设计意图 249
10.1 特徵规划 249
10.2 草图中的设计意图 251
10.3 方程式和数值连线 254
思考与练习 261
第11章 特徵管理 263
11.1 零件回退与插入特徵 263
11.2 父子关係 266
11.3 解决模型重建错误 270
11.4 组织FeatureManager设计树 272
11.5 特徵统计 274
11.6 特徵压缩状态 274
11.7 动态修改特徵 276
思考与练习 279
第12章 配置与系列零件设计表 280
12.1 配置 280
12.2 手工配置 282
12.3 系列零件设计表 287
12.4 利用配置建立标準件库 294
12.5 使用系列零件设计表的注意事项 308
思考与练习 308
第13章 库特徵和FeaturePalette视窗 309
13.1 库特徵 309
13.2 Feature Palette视窗 316
13.3 调色板特徵 320
思考与练习 325
第14章 多实体零件 326
14.1 建立多实体 326
14.2 桥接 328
14.3 组合实体 331
14.4 工具实体 334
14.5 局部操作 339
14.6 多实体环境下的特徵範围 341
14.7 作为装配体套用 343
14.8 焊接工具简介 349
思考与练习 359
第15章 钣金零件 360
15.1 钣金特徵 360
15.2 钣金成形工具 374
思考与练习 380
第16章 曲线和曲面套用 381
16.1 曲线 381
16.2 曲面特徵 388
16.3 曲面套用实例 394
16.4 曲面的输入和修复 401
思考与练习 404
第17章 利用COSMOSXpress进行零件应力分析 405
17.1 COSMOSXpress简介 405
17.2 COSMOSXpress的套用 407
17.3 模型的变更和更新分析结果 419
第18章 自底向上的装配体设计 421
18.1 装配体概述 421
18.2 插入零部件 424
18.3 配合关係 433
18.4 零部件阵列 446
18.5 装配体运动模拟 448
18.6 爆炸视图 450
18.7 零部件镜像 454
思考与练习 459
第19章 控制装配体和零部件 460
19.1 零部件的材质和颜色 460
19.2 零部件状态 462
19.3 零部件属性 465
19.4 编辑装配体和编辑零件 465
19.5 干涉检查 467
19.6 零部件组合与零件顺序 470
19.7 替换零部件 474
19.8 装配体的零件信息 476
19.9 处理大型装配体 476
思考与练习 479
第20章 自顶向下的装配体设计 481
20.1 布局草图 481
20.2 装配体特徵 483
20.3 装配中的零件设计 486
思考与练习 495
第21章 装配体配置 496
21.1 配置的套用 496
21.2 装配体配置属性 501
21.3 装配体设计表 502
思考与练习 503
第22章 模具设计基础 504
22.1 注塑模具相关知识 504
22.2 模具设计术语 506
22.3 模具设计基本流程 507
22.4 模具设计实例 516
思考与练习 526
第23章 工程图及工程图格式 527
23.1 概述 527
23.2 建立工程图档案 528
23.3 工程图档案模板 529
23.4 工程图格式档案 537
23.5 块的套用 544
思考与练习 550
第24章 视图 551
24.1 标準视图 551
24.2 编辑视图 556
24.3 派生视图 561
24.4 装配体工程图 570
24.5 视图属性 574
思考与练习 576
第25章 出详图 577
25.1 层及其使用 577
25.2 中心线和中心符号线 579
25.3 尺寸和尺寸公差 581
25.4 注解 590
25.5 材料明细表及零件序号 593
25.6 使用选择过滤器 602
25.7 工程图列印 603
思考与练习 605
第26章 工程图交流 606
26.1 分离的工程图 606
26.2 eDrawings工程图简介 608
26.3 转换为DWG/DXF格式 613
26.4 另外储存为PDF格式 616
第1章 三维设计与SolidWorks 1
1.1 三维设计的特点 2
1.2 Solidworks软体的特色 4
1.3 SolidWorks合作伙伴计画和集成软体 7
第2部分
第2章 SolidWorks基础 13
2.1 SolidWorks的安装 14
2.2 SolidWorks 2004用户界面 15
2.3 SolidWorks选单及工具列定製 23
2.4 SolidWorks档案类型 31
2.5 SolidWorks用户化定製 32
2.6 管理SolidWorks档案 45
思考与练习 46
第3部分
第3章 数据交换 47
3.1 数据输入 48
3.2 数据输出 54
第4部分
第4章 绘製草图 57
4.1 基準面 58
4.2 草图概述 59
4.3 草图绘製工具 64
4.4 几何关係 76
4.5 尺寸标注和修改 83
4.6 绘製草图中的系统反馈 90
思考与练习 92
第5部分
第5章 拉伸特徵 94
5.1 概述 95
5.2 终止条件 97
5.3 PropertyManager属性管理器 98
5.4 拉伸凸台/基体特徵 101
5.5 拉伸切除特徵 112
5.6 孔特徵 114
5.7 阵列特徵 119
5.8 FeatureManager设计树和零件控制 122
5.9 草图轮廓的套用 128
思考与练习 131
第6章 旋转特徵 133
6.1 概述 133
6.2 旋转凸台/基体特徵 134
6.3 圆角特徵 138
6.4 分割曲线 140
6.5 抽壳特徵 142
6.6 模型的视图显示与控制 143
6.7 旋转薄壁特徵 155
6.8 旋转切除特徵 157
6.9 倒角特徵 159
6.10 特徵的複製和贴上 160
思考与练习 164
第7章 扫描特徵 165
7.1 概述 165
7.2 简单扫描特徵 168
7.3 螺旋线/涡状线扫描 174
7.4 引导线扫描特徵 181
7.5 圆顶特徵 188
7.6 镜像特徵 188
7.7 完成零件 190
7.8 零件的外观 192
7.9 零件的材料和质量特性 197
思考与练习 205
第8章 放样特徵 206
8.1 概述 206
8.2 简单放样特徵 209
8.3 中心线控制放样 211
8.4 完成零件 218
8.5 草图的重複利用 221
思考与练习 228
第9章 拔模特徵与筋特徵 229
9.1 拔模特徵 229
9.2 筋特徵 235
9.3 完整圆角 243
9.4 文字拉伸 245
9.5 包覆特徵 246
思考与练习 248
第10章 设计意图 249
10.1 特徵规划 249
10.2 草图中的设计意图 251
10.3 方程式和数值连线 254
思考与练习 261
第11章 特徵管理 263
11.1 零件回退与插入特徵 263
11.2 父子关係 266
11.3 解决模型重建错误 270
11.4 组织FeatureManager设计树 272
11.5 特徵统计 274
11.6 特徵压缩状态 274
11.7 动态修改特徵 276
思考与练习 279
第12章 配置与系列零件设计表 280
12.1 配置 280
12.2 手工配置 282
12.3 系列零件设计表 287
12.4 利用配置建立标準件库 294
12.5 使用系列零件设计表的注意事项 308
思考与练习 308
第13章 库特徵和FeaturePalette视窗 309
13.1 库特徵 309
13.2 Feature Palette视窗 316
13.3 调色板特徵 320
思考与练习 325
第14章 多实体零件 326
14.1 建立多实体 326
14.2 桥接 328
14.3 组合实体 331
14.4 工具实体 334
14.5 局部操作 339
14.6 多实体环境下的特徵範围 341
14.7 作为装配体套用 343
14.8 焊接工具简介 349
思考与练习 359
第15章 钣金零件 360
15.1 钣金特徵 360
15.2 钣金成形工具 374
思考与练习 380
第16章 曲线和曲面套用 381
16.1 曲线 381
16.2 曲面特徵 388
16.3 曲面套用实例 394
16.4 曲面的输入和修复 401
思考与练习 404
第17章 利用COSMOSXpress进行零件应力分析 405
17.1 COSMOSXpress简介 405
17.2 COSMOSXpress的套用 407
17.3 模型的变更和更新分析结果 419
第18章 自底向上的装配体设计 421
18.1 装配体概述 421
18.2 插入零部件 424
18.3 配合关係 433
18.4 零部件阵列 446
18.5 装配体运动模拟 448
18.6 爆炸视图 450
18.7 零部件镜像 454
思考与练习 459
第19章 控制装配体和零部件 460
19.1 零部件的材质和颜色 460
19.2 零部件状态 462
19.3 零部件属性 465
19.4 编辑装配体和编辑零件 465
19.5 干涉检查 467
19.6 零部件组合与零件顺序 470
19.7 替换零部件 474
19.8 装配体的零件信息 476
19.9 处理大型装配体 476
思考与练习 479
第20章 自顶向下的装配体设计 481
20.1 布局草图 481
20.2 装配体特徵 483
20.3 装配中的零件设计 486
思考与练习 495
第21章 装配体配置 496
21.1 配置的套用 496
21.2 装配体配置属性 501
21.3 装配体设计表 502
思考与练习 503
第22章 模具设计基础 504
22.1 注塑模具相关知识 504
22.2 模具设计术语 506
22.3 模具设计基本流程 507
22.4 模具设计实例 516
思考与练习 526
第23章 工程图及工程图格式 527
23.1 概述 527
23.2 建立工程图档案 528
23.3 工程图档案模板 529
23.4 工程图格式档案 537
23.5 块的套用 544
思考与练习 550
第24章 视图 551
24.1 标準视图 551
24.2 编辑视图 556
24.3 派生视图 561
24.4 装配体工程图 570
24.5 视图属性 574
思考与练习 576
第25章 出详图 577
25.1 层及其使用 577
25.2 中心线和中心符号线 579
25.3 尺寸和尺寸公差 581
25.4 注解 590
25.5 材料明细表及零件序号 593
25.6 使用选择过滤器 602
25.7 工程图列印 603
思考与练习 605
第26章 工程图交流 606
26.1 分离的工程图 606
26.2 eDrawings工程图简介 608
26.3 转换为DWG/DXF格式 613
26.4 另外储存为PDF格式 616
图书前言
SolidWorks 是在Windows平台下原创的三维机械设计软体。该软体完全採用Windows界面,易学易用,普通的设计人员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掌握SolidWorks 的使用方法,并儘快运用到设计实践中。
SolidWorks一贯倡导三维机械设计软体的“功能强大”、“易用性”和“高效性”,从1995年SolidWorks公司发布第一个SolidWorks商品化版本开始,SolidWorks便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和套用。SolidWorks 2004是目前SolidWorks的最新版本,使用SolidWorks2004进行产品设计,设计人员不仅能体会到SolidWorks强大的建模能力、虚拟装配能力以及灵活的工程图操作,而且可以感受到利用SolidWorks设计所带来的轻鬆和效率。
1.本书的主要内容
本书详细介绍SolidWorks 2004的草图绘製方法、特徵建立、零件设计、装配体设计以及工程图等方面的内容,注重实际和技巧相结合。全书共分为5大部分:
* 第1部分 基础知识
SolidWorks 软体的特点以及SolidWorks 安装方法、用户界面介绍以及SolidWorks 和其他CAD软体的数据交换方法。SolidWorks 支持中国国家标準,该部分根据国家标準的规定,介绍了SolidWorks 的用户化设定。根据作者的套用经验,提出了一些对SolidWorks 档案属性的设定以及档案管理的看法。
* 第2 部分 基本建模技术
介绍了SolidWorks 的草图绘製和各种特徵的概念以及建立方法,主要目的在于使读者对三维零件设计的思路和方法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是利用SolidWorks 进行产品设计的基础。介绍了拉伸特徵、旋转特徵、扫描特徵、放样特徵以及拔模角和筋特徵,同时在各章节中穿插了SolidWorks 其他特徵的建立方法,并介绍了基本的特徵修改和控制零件的基本方法。
* 第3部分 高级建模技术
熟练使用SolidWorks建立零件模型是利用它进行产品设计的第一步。如何把零件的设计意图明确地利用SolidWorks来体现,是使用SolidWorks 进行产品设计的关键。本部分重点说明了设计意图和零件的控制技巧,同时探讨了有关係列零件、钣金零件的设计方法,对SolidWorks 的曲线套用和曲面造型功能进行了简单的介绍,通过实例讲述了SolidWorks CosmosExpress在零件应力分析方面的套用。
SolidWorks支持零件的多实体设计,本部分就多实体设计方法的套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 第4部分 装配体设计
本部分主要介绍SolidWorks 的自底向上装配体设计方法、在装配中控制零件和装配体的方法、装配体配置的建立和使用方法、自顶向下的装配体设计方法以及装配中的高级零件设计方法。
* 第5部分 工程图
对于中国国标标準(GB)的支持,是SolidWorks 在三维设计软体中的一个特色。本部分结合中国国家标準的规定,介绍了工程图的图纸格式档案的定製方法:作为SolidWorks 用户化的一部分,工程图档案模板和工程图格式档案的建立是主要内容,在格式档案中设定一些常用项目是提高工程图操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零件或装配体的需要建立工程图的视图,并且工程图视图和工程图细节应该基本符合製图标準,本部分都作了详细的说明。
考虑到目前的现状,本部分对SolidWorks工程图档案转换为AutoCAD DWG档案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并介绍了eDrawings软体在设计交流中的套用方法。
2.关于本书的思考和练习题
本书大部分章节后面的思考和练习,不仅起到练习的作用,而且与以后的章节有紧密联繫,对SolidWorks的高级套用具有引导和启发作用。
3.本书配套光碟的使用方法
本书所附赠的配套光碟包含了本书中套用到的所有模型档案和工程图档案。光碟放入光碟驱动器后,将自动打开安装精灵。如果系统不支持自动运行,则可以定位到Windows资源管理器中的光碟机路径下,双击“SolidWorks_Samples_2004.exe”即可打开安装精灵。根据安装精灵的提示,可以将光碟中的档案複製到本地硬碟中。本书中默认解压到“C:\ SolidWorks 示例_2004”。
在光碟档案的“附录”资料夹中包含了3个较大地利用SolidWorks建模的产品,其目的就是希望读者能够通过对这些模型的研究来开拓建模思路,提高使用效率。
4.关于三维空间
三维空间是专门讨论SolidWorks套用技术的网站,作者经常到那里和使用与爱好SolidWorks的朋友们交流。关于本书的有关问题,读者可以到这里发表看法和交流SolidWorks套用技术。
本书由邢启恩主笔,李伟先生编写了第17章和第22章的有关内容。参加本书内容编写的人员还有雷文平、江洪、生正东、李淑敏、余浩、黄颖、张伟、赵方、袁奇志、李大成、黄少松等。
感谢生信实维有限公司为本书的写作提供软体支持,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曾刚编辑为本书的出版和发行付出的热情帮助和辛勤工作!
由于作者水平所限,加上时间仓促,书中的不足和错误在所难免,恳请各位朋友和专家批评指正!
邢启恩
2003年11月
SolidWorks一贯倡导三维机械设计软体的“功能强大”、“易用性”和“高效性”,从1995年SolidWorks公司发布第一个SolidWorks商品化版本开始,SolidWorks便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和套用。SolidWorks 2004是目前SolidWorks的最新版本,使用SolidWorks2004进行产品设计,设计人员不仅能体会到SolidWorks强大的建模能力、虚拟装配能力以及灵活的工程图操作,而且可以感受到利用SolidWorks设计所带来的轻鬆和效率。
1.本书的主要内容
本书详细介绍SolidWorks 2004的草图绘製方法、特徵建立、零件设计、装配体设计以及工程图等方面的内容,注重实际和技巧相结合。全书共分为5大部分:
* 第1部分 基础知识
SolidWorks 软体的特点以及SolidWorks 安装方法、用户界面介绍以及SolidWorks 和其他CAD软体的数据交换方法。SolidWorks 支持中国国家标準,该部分根据国家标準的规定,介绍了SolidWorks 的用户化设定。根据作者的套用经验,提出了一些对SolidWorks 档案属性的设定以及档案管理的看法。
* 第2 部分 基本建模技术
介绍了SolidWorks 的草图绘製和各种特徵的概念以及建立方法,主要目的在于使读者对三维零件设计的思路和方法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是利用SolidWorks 进行产品设计的基础。介绍了拉伸特徵、旋转特徵、扫描特徵、放样特徵以及拔模角和筋特徵,同时在各章节中穿插了SolidWorks 其他特徵的建立方法,并介绍了基本的特徵修改和控制零件的基本方法。
* 第3部分 高级建模技术
熟练使用SolidWorks建立零件模型是利用它进行产品设计的第一步。如何把零件的设计意图明确地利用SolidWorks来体现,是使用SolidWorks 进行产品设计的关键。本部分重点说明了设计意图和零件的控制技巧,同时探讨了有关係列零件、钣金零件的设计方法,对SolidWorks 的曲线套用和曲面造型功能进行了简单的介绍,通过实例讲述了SolidWorks CosmosExpress在零件应力分析方面的套用。
SolidWorks支持零件的多实体设计,本部分就多实体设计方法的套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 第4部分 装配体设计
本部分主要介绍SolidWorks 的自底向上装配体设计方法、在装配中控制零件和装配体的方法、装配体配置的建立和使用方法、自顶向下的装配体设计方法以及装配中的高级零件设计方法。
* 第5部分 工程图
对于中国国标标準(GB)的支持,是SolidWorks 在三维设计软体中的一个特色。本部分结合中国国家标準的规定,介绍了工程图的图纸格式档案的定製方法:作为SolidWorks 用户化的一部分,工程图档案模板和工程图格式档案的建立是主要内容,在格式档案中设定一些常用项目是提高工程图操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零件或装配体的需要建立工程图的视图,并且工程图视图和工程图细节应该基本符合製图标準,本部分都作了详细的说明。
考虑到目前的现状,本部分对SolidWorks工程图档案转换为AutoCAD DWG档案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并介绍了eDrawings软体在设计交流中的套用方法。
2.关于本书的思考和练习题
本书大部分章节后面的思考和练习,不仅起到练习的作用,而且与以后的章节有紧密联繫,对SolidWorks的高级套用具有引导和启发作用。
3.本书配套光碟的使用方法
本书所附赠的配套光碟包含了本书中套用到的所有模型档案和工程图档案。光碟放入光碟驱动器后,将自动打开安装精灵。如果系统不支持自动运行,则可以定位到Windows资源管理器中的光碟机路径下,双击“SolidWorks_Samples_2004.exe”即可打开安装精灵。根据安装精灵的提示,可以将光碟中的档案複製到本地硬碟中。本书中默认解压到“C:\ SolidWorks 示例_2004”。
在光碟档案的“附录”资料夹中包含了3个较大地利用SolidWorks建模的产品,其目的就是希望读者能够通过对这些模型的研究来开拓建模思路,提高使用效率。
4.关于三维空间
三维空间是专门讨论SolidWorks套用技术的网站,作者经常到那里和使用与爱好SolidWorks的朋友们交流。关于本书的有关问题,读者可以到这里发表看法和交流SolidWorks套用技术。
本书由邢启恩主笔,李伟先生编写了第17章和第22章的有关内容。参加本书内容编写的人员还有雷文平、江洪、生正东、李淑敏、余浩、黄颖、张伟、赵方、袁奇志、李大成、黄少松等。
感谢生信实维有限公司为本书的写作提供软体支持,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曾刚编辑为本书的出版和发行付出的热情帮助和辛勤工作!
由于作者水平所限,加上时间仓促,书中的不足和错误在所难免,恳请各位朋友和专家批评指正!
邢启恩
2003年11月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Solid Works实用技术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