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olidWorks 2011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
《SolidWorks2011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是2011年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云静。
基本介绍
- 书名:SolidWorks 2011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
- 作者:张云静
- ISBN:9787121133459
- 定价:37.00元
-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1年5月1日
-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
SolidWorks是世界上第一套基于Windows系统开发的三维CAD软体,该软体以参数化特徵造型为基础,具有功能强大、易学、易用等特点,SolidWorks2011是其最新版本。本书从SolidWorks2011的启动开始,详细介绍了其基本操作、参考几何体、草图绘製、特徵设计、附加特徵设计、零件形变特徵、特徵编辑、曲线和曲面设计、装配体设计、焊件设计、工程图设计、钣金设计、渲染输出和应力分析等内容。
图书目录
目 录
第1章 SolidWorks 2011中文版入门1
1.1 概述1
1.1.1 背景和发展1
1.1.2 主要设计特点1
1.2 SolidWorks 2011操作界面2
1.2.1 选单栏3
1.2.2 工具列5
1.2.3 状态栏6
1.2.4 管理器视窗6
1.2.5 任务视窗8
1.3 SolidWorks 2011新增功能8
1.4 档案基本操作9
1.4.1 新建档案9
1.4.2 打开档案10
1.4.3 保存档案11
1.4.4 退出SolidWorks 201112
1.5 参考坐标系12
1.5.1 原点12
1.5.2 参考坐标系的属性设定12
1.5.3 修改和显示参考坐标系13
1.6 参考基準轴14
1.6.1 临时轴14
1.6.2 参考基準轴的属性设定14
1.6.3 显示参考基準轴15
1.7 参考基準面15
1.7.1 参考基準面的属性设定15
1.7.2 修改参考基準面16
1.8 参考点17
第2章 草图设计19
2.1 基本概念19
2.1.1 图形区域19
2.1.2 绘製草图的流程20
2.1.3 草图选项20
2.1.4 草图绘製工具22
2.1.5 游标22
2.2 绘製草图23
2.2.1 直线23
2.2.2 圆25
2.2.3 圆弧25
2.2.4 椭圆和椭圆弧27
2.2.5 矩形和平行四边形28
2.2.6 抛物线28
2.2.7 多边形29
2.2.8 点29
2.2.9 中心线30
2.2.10 样条曲线30
2.3 编辑草图32
2.3.1 剪下、複製、贴上草图32
2.3.2 移动、旋转、缩放、複製
草图33
2.3.3 剪裁草图34
2.3.4 延伸草图35
2.3.5 分割、合併草图36
2.3.6 派生草图36
2.3.7 转换实体引用36
2.3.8 等距实体37
2.4 3D草图38
2.4.1 简介38
2.4.2 3D直线38
2.4.3 3D圆角39
2.4.4 3D样条曲线39
2.4.5 3D草图点40
2.4.6 面部曲线40
2.5 设计範例41
2.5.1 进入草图绘製状态41
2.5.2 绘製构造线41
2.5.3 绘製草图42
2.5.4 标注尺寸42
2.5.5 编辑草图43
第3章 实体特徵设计44
3.1 拉伸特徵44
3.1.1 拉伸凸台/基体特徵44
3.1.2 拉伸切除特徵46
3.2 旋转特徵46
3.2.1 旋转凸台/基体特徵的
属性设定46
3.2.2 旋转凸台/基体特徵的操作
方法47
3.3 扫描特徵48
3.3.1 扫描特徵的使用规则48
3.3.2 扫描特徵的使用方法48
3.3.3 扫描特徵的属性设定48
3.3.4 扫描特徵的操作方法51
3.4 放样特徵52
3.4.1 放样特徵的使用方法52
3.4.2 放样特徵的属性设定52
3.4.3 放样特徵的操作方法56
3.5 设计範例56
第4章 实体附加特徵60
4.1 圆角特徵60
4.1.1 圆角特徵的生成规则60
4.1.2 圆角特徵的属性设定60
4.1.3 生成圆角特徵的操作步骤64
4.2 倒角特徵65
4.2.1 倒角特徵的属性设定65
4.2.2 生成倒角特徵的操作步骤65
4.3 筋特徵66
4.3.1 筋特徵的属性设定66
4.3.2 生成筋特徵的操作步骤67
4.4 孔特徵68
4.4.1 孔特徵的属性设定68
4.4.2 生成孔特徵的操作步骤72
4.5 抽壳特徵72
4.5.1 抽壳特徵的属性设定73
4.5.2 生成抽壳特徵的操作步骤73
4.6 扣合特徵74
4.6.1 装配凸台特徵74
4.6.2 弹簧扣特徵76
4.6.3 弹簧扣凹槽特徵77
4.6.4 通风口特徵77
4.6.5 唇缘/凹槽特徵79
4.7 设计範例81
4.7.1 建立底座81
4.7.2 建立底座以上部分82
4.7.3 建立筋特徵84
4.7.4 建立倒角和圆角特徵84
第5章 零件形变特徵86
5.1 压凹特徵86
5.1.1 压凹特徵的属性设定86
5.1.2 生成压凹特徵的操作步骤87
5.2 弯曲特徵87
5.2.1 弯曲特徵的属性设定87
5.2.2 生成弯曲特徵的操作步骤89
5.3 变形特徵90
5.3.1 变形特徵的属性设定90
5.3.2 生成变形特徵的操作步骤94
5.4 拔模特徵95
5.4.1 拔模特徵的属性设定95
5.4.2 生成拔模特徵的操作步骤98
5.5 圆顶特徵98
5.5.1 圆顶特徵的属性设定98
5.5.2 生成圆顶特徵的操作步骤99
5.6 设计範例99
5.6.1 生成拉伸特徵99
5.6.2 生成圆顶特徵99
5.6.3 生成锥削弯曲特徵100
5.6.4 生成伸展弯曲特徵100
5.6.5 生成旋转特徵100
5.6.6 生成特徵圆周阵列101
5.6.7 生成压凹特徵101
第6章 特徵编辑103
6.1 组合编辑103
6.1.1 组合103
6.1.2 分割104
6.1.3 移动/複製实体105
6.1.4 删除105
6.2 阵列106
6.2.1 草图阵列106
6.2.2 草图圆周阵列107
6.2.3 特徵阵列108
6.2.4 特徵线性阵列108
6.2.5 特徵圆周阵列109
6.2.6 表格驱动的阵列110
6.2.7 草图驱动的阵列111
6.2.8 曲线驱动的阵列112
6.2.9 填充阵列113
6.3 零部件阵列116
6.3.1 零部件的线性阵列117
6.3.2 零部件的圆周阵列117
6.3.3 零部件的特徵驱动117
6.4 镜向118
6.4.1 镜向草图118
6.4.2 镜向特徵119
6.4.3 镜向零部件120
6.5 设计範例120
6.5.1 建立基体120
6.5.2 建立孔特徵122
6.5.3 阵列孔特徵122
6.5.4 创建圆角124
第7章 曲线与曲面设计125
7.1 曲线设计125
7.1.1 投影曲线125
7.1.2 组合曲线128
7.1.3 螺旋线和涡状线129
7.1.4 通过xyz点的曲线132
7.1.5 通过参考点的曲线133
7.1.6 分割线134
7.2 曲面设计138
7.2.1 拉伸曲面138
7.2.2 旋转曲面142
7.2.3 扫描曲面144
7.2.4 放样曲面147
7.2.5 等距曲面149
7.2.6 延展曲面150
7.3 曲面编辑151
7.3.1 圆角曲面151
7.3.2 填充曲面152
7.3.3 中面154
7.3.4 延伸曲面155
7.3.5 剪裁曲面156
7.3.6 替换面158
7.3.7 删除面159
7.4 设计範例161
7.4.1 生成面板的基体轮廓161
7.4.2 生成面板的凹孔162
7.4.3 生成面板的三孔164
7.4.4 生成面板的方孔166
第8章 装配体设计和动画168
8.1 设计装配体168
8.1.1 插入零部件的属性设定168
8.1.2 设计装配体的两种方式169
8.2 装配体的干涉检查170
8.2.1 干涉检查的功能170
8.2.2 干涉检查的属性设定170
8.2.3 干涉检查的操作步骤171
8.3 装配体爆炸视图172
8.3.1 爆炸视图的属性设定172
8.3.2 编辑爆炸视图173
8.3.3 生成爆炸视图的操作步骤174
8.3.4 爆炸与解除爆炸175
8.4 装配体轴测剖视图176
8.4.1 轴测剖视图的属性设定176
8.4.2 生成轴测剖视图的操作
步骤177
8.5 複杂装配体中零部件的压缩
状态177
8.5.1 压缩状态的种类177
8.5.2 生成压缩状态的操作步骤178
8.6 装配体的统计179
8.6.1 装配体统计的信息179
8.6.2 生成装配体统计的操作
步骤179
8.7 複杂装配体中零部件的轻化179
8.7.1 轻化状态180
8.7.2 轻化零部件的操作方法和
步骤180
8.8 製作动画181
8.8.1 运动算例基础介绍181
8.8.2 旋转动画184
8.8.3 装配体爆炸动画185
8.8.4 距离或角度配合动画186
8.8.5 视像属性动画187
8.8.6 物理模拟动画188
8.8.7 插值模式动画191
8.8.8 播放、录製动画192
8.9 设计範例192
8.9.1 生成装配体192
8.9.2 干涉检查195
8.9.3 生成轴测剖视图196
8.9.4 生成爆炸视图196
第9章 焊件设计198
9.1 焊件轮廓198
9.2 结构构件198
9.3 剪裁结构构件200
9.3.1 剪裁/延伸的属性设定200
9.3.2 剪裁/延伸结构构件的操作
步骤201
9.4 添加焊缝202
9.4.1 焊缝202
9.4.2 圆角焊缝204
9.5 子焊件和焊件工程图206
9.5.1 子焊件206
9.5.2 焊件工程图206
9.6 焊件切割清单207
9.6.1 生成切割清单的操作步骤207
9.6.2 自定义属性208
9.7 设计範例208
9.7.1 建立结构件轮廓208
9.7.2 建立结构件209
9.7.3 建立角撑板211
9.7.4 建立支撑零件212
第10章 工程图设计213
10.1 工程图基本设定213
10.1.1 工程图线型设定213
10.1.2 工程图图层设定214
10.1.3 图纸格式设定215
10.1.4 编辑图纸格式216
10.2 工程图档案217
10.2.1 设定多张工程图纸217
10.2.2 激活图纸217
10.2.3 删除图纸218
10.3 工程视图设计218
10.3.1 标準三视图219
10.3.2 投影视图219
10.3.3 剪裁视图219
10.3.4 局部视图220
10.3.5 剖面视图221
10.3.6 旋转剖视图221
10.3.7 断裂视图222
10.3.8 相对视图222
10.4 尺寸标注223
10.4.1 尺寸标注概述223
10.4.2 添加尺寸标注的操作步骤224
10.5 注解和注释224
10.5.1 注释的属性设定224
10.5.2 添加注释的操作步骤227
10.6 列印工程图227
10.6.1 页面设定227
10.6.2 线粗设定228
10.6.3 列印出图228
10.7 设计範例229
10.7.1 建立工程图230
10.7.2 载入模型并添加视图230
10.7.3 尺寸标注232
10.7.4 生成材料清单232
第11章 钣金设计234
11.1 基本术语234
11.1.1 折弯係数234
11.1.2 折弯係数表234
11.1.3 K因子234
11.1.4 折弯扣除234
11.2 钣金特徵设计235
11.2.1 利用钣金工具直接生成钣金
特徵235
11.2.2 将零件转换为钣金特徵235
11.3 钣金零件设计235
11.3.1 生成钣金零件236
11.3.2 将设计实体转换为钣金
零件241
11.4 编辑钣金特徵242
11.4.1 切口242
11.4.2 展开242
11.4.3 摺叠243
11.4.4 放样折弯243
11.5 使用钣金成形工具243
11.5.1 成形工具的属性设定244
11.5.2 使用成形工具到钣金零件的
操作步骤244
11.5.3 定位成形工具的操作方法244
11.6 设计範例245
11.6.1 建立基体245
11.6.2 建立斜接特徵245
11.6.3 建立边角特徵247
11.6.4 建立切除孔系247
第12章 渲染输出和应力分析250
12.1 渲染输出250
12.1.1 PhotoView渲染概述250
12.1.2 设定布景251
12.1.3 设定光源253
12.1.4 设定外观257
12.1.5 设定贴图260
12.1.6 以 PhotoView 360进行
渲染263
12.1.7 渲染範例267
12.2 应力分析273
12.2.1 基础知识273
12.2.2 SimulationXpress介绍274
12.2.3 退出保存结果279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SolidWorks 2011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