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olidWorks 2013中文版标準教程
《SolidWorks 2013中文版标準教程》是2013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基本介绍
- 书名:SolidWorks 2013中文版标準教程
- ISBN:9787302339496
- 定价:65元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3年
- 装帧:平装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SolidWorks 2013中文版软体各大功能模组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步骤。在具体写作上,每章的前半部分介绍软体的基础知识,然后利用一个内容较全面的範例来使读者了解具体的操作步骤,该操作步骤翔实、图文并茂,引领读者一步一步完成模型的创建,使读者既快、又深入地理解SolidWorks软体中的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功能。
目录
第1章SolidWorks功能简介 1
1.1SolidWorks2013软体基础 1
1.1.1选单栏 2
1.1.2工具列 4
1.1.3特徵管理器 5
1.1.4背景 8
1.1.5视窗和显示 9
1.1.6图形区域 10
1.1.7单位 14
1.2 SolidWorks基本操作 14
1.2.1新建和打开文档 14
1.2.2保存文档 16
1.3参考几何体 17
1.3.1参考点 18
1.3.2参考基準轴 18
1.3.3参考基準面 19
1.3.4参考坐标系 20
1.4範例 21
1.4.1生成参考坐标系 21
1.4.2生成参考基準轴 22
1.4.3生成参考基準面 23
1.4.4生成参考点 23
第2章草图绘製 25
2.1绘製草图基础知识 25
2.1.1图形区域 25
2.1.2草图选项 25
2.1.3草图绘製工具 27
2.1.4绘製草图的流程 27
2.2草图图形元素 28
2.2.1直线 28
2.2.2矩形和平行四边形 30
2.2.3多边形 32
2.2.4圆 33
2.2.5圆弧 35
2.2.6椭圆和椭圆弧 37
2.2.7槽口 39
2.2.8抛物线 41
2.2.9点 42
2.2.10样条曲线 43
2.2.11文字 46
2.3草图编辑 47
2.3.1剪下、複製、贴上草图 47
2.3.2移动、複製、旋转、
缩放草图 48
2.3.3剪裁草图 50
2.3.4延伸草图 52
2.3.5分割、合併草图 52
2.3.6派生草图 52
2.3.7转换实体引用 53
2.3.8等距实体 53
2.43D草图 54
2.4.13D草图简介 54
2.4.23D直线 55
2.4.33D圆角 55
2.4.43D样条曲线 56
2.4.53D草图点 57
2.4.6面部曲线 57
2.5几何关係 58
2.5.1几何关係概述 58
2.5.2添加几何关係 58
2.5.3显示/删除几何关係 59
2.6尺寸标注 59
2.6.1智慧型尺寸 59
2.6.2自动标注草图尺寸 62
2.6.3修改尺寸 62
2.7範例 63
2.7.1进入草图绘製状态 63
2.7.2绘製草图 63
第3章特徵建模 70
3.1拉伸凸台/基体特徵 70
3.1.1拉伸凸台/基体特徵的
属性设定 70
3.1.2建立拉伸凸台/基体特徵 71
3.2拉伸切除特徵 72
3.2.1拉伸切除特徵的属性设定 72
3.2.2建立拉伸切除特徵 72
3.3旋转凸台/基体特徵 73
3.3.1旋转凸台/基体特徵的
属性设定 73
3.3.2建立旋转凸台/基体特徵 74
3.4扫描特徵 74
3.4.1扫描特徵的属性设定 74
3.4.2建立扫描特徵 76
3.5放样特徵 77
3.5.1放样特徵的属性设定 77
3.5.2建立放样特徵 79
3.6筋特徵 79
3.6.1筋特徵的属性设定 79
3.6.2建立筋特徵 80
3.7孔特徵 80
3.7.1孔特徵的属性设定 80
3.7.2建立孔特徵 83
3.8变形特徵 84
3.8.1变形特徵的属性设定 84
3.8.2建立变形特徵 87
3.9弯曲特徵 89
3.9.1弯曲特徵的属性设定 89
3.9.2建立弯曲特徵 91
3.10压凹特徵 91
3.10.1压凹特徵的属性设定 91
3.10.2建立压凹特徵 92
3.11圆顶特徵 92
3.11.1圆顶特徵的属性设定 93
3.11.2建立圆顶特徵 93
3.12边界凸台/基体特徵 93
3.12.1边界凸台/基体特徵的
属性设定 93
3.12.2建立边界凸台/基体特徵 95
3.13拔模特徵 95
3.13.1拔模特徵的属性设定 95
3.13.2建立拔模特徵 97
3.14草图阵列 98
3.14.1草图线性阵列 98
3.14.2草图圆周阵列 99
3.15特徵阵列 100
3.15.1特徵线性阵列 101
3.15.2特徵圆周阵列 102
3.15.3表格驱动的阵列 103
3.15.4草图驱动的阵列 105
3.15.5曲线驱动的阵列 106
3.15.6填充阵列 107
3.16镜向 112
3.16.1镜向特徵 112
3.16.2镜向零部件 112
3.17範例 113
3.17.1建立座体部分 114
3.17.2建立支架部分 116
第4章装配体设计 123
4.1装配体 123
4.1.1插入零部件的属性设定 123
4.1.2生成装配体的途径 123
4.2爆炸视图 124
4.2.1爆炸视图的属性设定 124
4.2.2生成爆炸视图 125
4.3干涉检查 126
4.3.1干涉检查的属性设定 126
4.3.2干涉检查的操作 127
4.4轴测剖视图 128
4.4.1轴测剖视图的属性设定 128
4.4.2生成轴测剖视图 128
4.5零部件的压缩 129
4.5.1压缩状态的种类 129
4.5.2生成压缩状态 130
4.6装配体统计 130
4.6.1装配体统计的信息 130
4.6.2生成装配体统计 131
4.7装配範例(一) 131
4.7.1插入零件 131
4.7.2设定配合 133
4.7.3模拟运动 141
4.8装配範例(二) 142
4.8.1插入未添加机械配合的装配体 143
4.8.2添加铰链配合 143
4.8.3添加螺旋配合 145
4.8.4添加齿轮配合 146
4.8.5添加凸轮配合 146
4.8.6添加齿条小齿轮配合 147
4.8.7添加万向节配合 148
第5章工程图设计 150
5.1建立工程图档案 150
5.1.1设定多张工程图纸 150
5.1.2激活图纸 151
5.1.3删除图纸 151
5.2基本设定 152
5.2.1图纸格式的设定 152
5.2.2线型设定 153
5.2.3图层设定 154
5.3常规视图 155
5.3.1标準三视图 155
5.3.2投影视图 156
5.3.3剖面视图 156
5.4特殊视图 158
5.4.1辅助视图 158
5.4.2剪裁视图 158
5.4.3局部视图 159
5.4.4旋转剖视图 160
5.4.5断裂视图 161
5.5标注尺寸 162
5.5.1绘製草图尺寸 162
5.5.2添加尺寸标注 163
5.6添加注释 164
5.6.1注释的属性设定 164
5.6.2添加注释 166
5.7零件图範例 166
5.7.1建立工程图前準备工作 167
5.7.2插入视图 168
5.7.3绘製剖面图 169
5.7.4标注尺寸 173
5.8装配图範例 178
5.8.1设定图纸格式 178
5.8.2添加视图 179
5.8.3添加各视图中心线和
示意图 183
5.8.4添加断开的剖视图 184
5.8.5标注尺寸 186
5.8.6添加零件序号 190
5.8.7添加材料明细表 190
第6章动画製作 196
6.1动画简介 196
6.1.1时间线 196
6.1.2键码点和键码属性 197
6.1.3零部件接触 197
6.2基本动画 199
6.2.1旋转动画 199
6.2.2装配体爆炸动画 200
6.2.3视像属性动画 201
6.2.4距离或者角度配合动画 202
6.3物理模拟动画 203
6.3.1引力 203
6.3.2线性马达和旋转马达 203
6.3.3线性弹簧 204
6.4机械手动画範例 204
6.4.1设定初始的距离与角度
配合 205
6.4.2製作动画 207
第7章曲线和曲面设计 212
7.1曲线 212
7.1.1投影曲线 212
7.1.2组合曲线 215
7.1.3螺旋线和涡状线 216
7.1.4通过XYZ点的曲线 220
7.1.5通过参考点的曲线 221
7.1.6分割线 223
7.2曲面 226
7.2.1拉伸曲面 226
7.2.2旋转曲面 230
7.2.3扫描曲面 232
7.2.4放样曲面 234
7.2.5等距曲面 237
7.2.6延展曲面 237
7.3编辑曲面 238
7.3.1圆角曲面 238
7.3.2填充曲面 242
7.3.3中面 244
7.3.4延伸曲面 245
7.3.5剪裁曲面 246
7.3.6替换面 248
7.3.7删除面 249
7.4本章範例 250
7.4.1建立壶体部分 250
7.4.2建立把手部分 254
7.4.3建立其他部分 256
第8章钣金设计 263
8.1基本术语 263
8.1.1折弯係数 263
8.1.2折弯係数表 263
8.1.3K因子 263
8.1.4折弯扣除 264
8.2零件设计特徵 264
8.2.1直接建立钣金零件 264
8.2.2将现有零件转换为
钣金零件 273
8.3特徵编辑 275
8.3.1摺叠 275
8.3.2展开 275
8.3.3放样折弯 276
8.3.4切口 277
8.4成形工具 277
8.5钣金模型範例 279
8.5.1建立主体部分 279
8.5.1建立突出部分 282
第9章焊件设计 288
9.1结构构件 288
9.1.1结构构件的属性设定 288
9.1.2建立结构构件 289
9.2子焊件 290
9.3焊件轮廓 290
9.4圆角焊缝 291
9.4.1圆角焊缝的属性设定 291
9.4.2建立圆角焊缝 291
9.5剪裁/延伸 292
9.5.1剪裁/延伸的属性设定 292
9.5.2剪裁/延伸结构构件 293
9.6建立切割清单 294
9.6.1建立切割清单 294
9.6.2自定义属性 295
9.7焊件模型範例 295
9.7.1建立主体部分 295
9.7.2建立斜梁部分 298
9.7.3建立中间部分 303
第10章模具设计 308
10.1模具设计概述 308
10.1.1模具设计简介 308
10.1.2模具设计的一般步骤 311
10.2模具设计範例 312
10.2.1添加装配凸台 312
10.2.2检查拔模和添加拔模 313
10.2.3套用缩放比例 314
10.2.4建立分型线 315
10.2.5添加关闭曲面 315
10.2.6创建分型面 316
10.2.7套用切削分割 316
10.2.8强化模具显示状态 318
10.2.9保存零件并建立切削
装配体 319
第11章线路设计 322
11.1线路模组(Routing)概述 322
11.1.1激活SolidWorksRouting 322
11.1.2步路模板 322
11.2步路的基础知识 322
11.2.1配合参考 322
11.2.2维护库档案 323
11.2.3使用连线点 323
11.2.4电气设计要求 323
11.3工具列 324
11.3.1【线路】工具列 324
11.3.2【管道设计】工具列 324
11.3.3【软管设计】工具列 324
11.3.4【电气】工具列 324
11.3.5【步路】工具列 325
11.4连线点和线路点 325
11.4.1线路点 325
11.4.2连线点 326
11.5管道线路设计範例 326
11.5.1创建第一条管道线路 327
11.5.2创建第二条管道线路 332
11.5.3创建第三条管道线路 335
11.5.4创建第四条管道线路 337
11.5.5创建第五条管道线路 340
第12章配置和系列零件表 345
12.1零件和装配体的配置项目 345
12.1.1零件的配置项目 345
12.1.2装配体的配置项目 346
12.2配置 346
12.2.1手动建立配置 346
12.2.2激活配置 347
12.2.3编辑配置 347
12.2.4删除配置 348
12.3设计表 349
12.3.1插入设计表 349
12.3.2插入外部MicrosoftExcel档案为设计表 350
12.3.3编辑设计表 350
12.3.4保存设计表 350
12.4建立设计表 350
12.4.1建立设计表的方法 350
12.4.2建立设计表为单独的Excel档案 351
12.4.3在设计表中手动添加参数 351
12.5本章範例 352
12.5.1创建表格 352
12.5.2编辑表格 356
12.5.3保存表格 358
12.5.4保存相关档案 358
第13章FeatureWorks特徵识别 359
13.1FeatureWorks概述及识别类型 359
13.1.1自动/互动特徵识别 359
13.1.2互动特徵识别类型 360
13.1.3逐步识别 363
13.2FeatureWorks选项设定 363
13.2.1FeatureWorks选项 363
13.2.2特徵识别的操作 364
13.2.3【中级阶段】属性管理器 365
13.3识别不同实体 365
13.3.1放样特徵识别 365
13.3.2阵列特徵识别 366
13.3.3扫描特徵识别 368
13.4诊断错误信息 368
13.4.1倒角的错误诊断 368
13.4.2拉伸的错误诊断 370
13.4.3圆角的错误诊断 371
13.4.4旋转的错误诊断 372
13.5本章範例 372
13.5.1识别特徵前的準备工作 373
13.5.2特徵识别 375
第14章仿真分析 380
14.1公差分析(TolAnalyst) 380
14.1.1测量 380
14.1.2装配体顺序 381
14.1.3装配体约束 381
14.1.4分析结果 381
14.1.5公差分析範例 382
14.2应力分析(SimulationXpress) 385
14.2.1夹具 386
14.2.2载荷 387
14.2.3材质 388
14.2.4分析 388
14.2.5结果 389
14.2.6应力分析範例 389
14.3流体分析(FloXpress) 394
14.3.1检查几何体 394
14.3.2选择流体 394
14.3.3设定边界条件 394
14.3.4求解模型 395
14.3.5查看结果 395
14.3.6流体分析範例 396
第15章SolidWorksSustainability(可持续设计) 399
15.1SolidWorksSustainability概述 399
15.1.1仪錶板与报表 399
15.1.2生命周期评估 400
15.1.3环境影响因素 401
15.2Sustainability产品比较 401
15.3使用Sustainability 401
15.3.1使用Sustainability的一般工作流程 402
15.3.2Sustainability属性管理器——任务列表 403
15.3.3Sustainability主属性管理器 404
15.3.4Sustainability属性管理器——所选项目 407
15.4查找类似材料 408
15.4.1使用查找类似材料工具 408
15.4.2将永续性数据添加到自定义材料中 410
15.5直观Sustainability属性 411
15.6範例 413
15.6.1设定环境选项 413
15.6.2建立报表 415
第16章渲染图片 417
16.1布景 417
16.2光源 419
16.2.1线光源 419
16.2.2点光源 419
16.2.3聚光源 420
16.3外观 421
16.4贴图 423
16.5渲染、输出图像 424
16.5.1PhotoView整合预览 424
16.5.2PhotoView预览视窗 424
16.5.3PhotoView选项 425
16.6渲染实例 426
16.6.1设定材质外观 426
16.6.2创建布景 432
16.6.3设定贴图 436
16.6.4设定光源 438
16.6.5添加相机 445
16.6.6查看与编辑相机 446
16.6.7修改相机视图 447
16.6.8最终渲染 448
第17章SolidWorksToolbox 452
17.1SolidWorksToolbox概述 452
17.1.1SolidWorksToolbox简介 452
17.1.2SolidWorksToolbox管理概述 452
17.1.3管理员操纵Toolbox 453
17.1.4安装和启动Toolbox 454
17.1.5配置Toolbox 454
17.1.6建立零件 456
17.1.7将零件添加到装配体 456
17.1.8智慧型零件 456
17.2凸轮 457
17.2.1建立凸轮 457
17.2.2凸轮属性的设定 458
17.2.3凸轮运动的设定 460
17.2.4凸轮建立的设定 461
17.2.5收藏凸轮 463
17.3凹槽 464
17.3.1建立凹槽 464
17.3.2O-环凹槽属性设定 465
17.3.3固定环凹槽属性设定 465
17.4其他工具 466
17.4.1钢樑计算器 466
17.4.2轴承计算器 467
17.4.3结构钢 469
17.5範例 470
17.5.1设定配合参考 470
17.5.2添加配置 471
17.5.3製作智慧型零部件 474
17.5.4套用智慧型零部件 475
第18章产品数据管理(PDM) 479
18.1SolidWorksPDM基础 479
18.1.1PDM基本概念 479
18.1.2PDM特点 480
18.1.3PDM结构及工作流程 481
18.1.4PDM基本规则 482
18.1.5SolidWorksPDM解决方案 483
18.1.6实施PDM的意义 484
18.2SolidWorksWorkgroupPDM简介 485
18.2.1电子仓库 485
18.2.2检入档案 494
18.2.3检出文档 495
18.2.4工作流程管理 495
18.3套用实例 498
18.3.1检入档案 498
18.3.2检出档案 505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SolidWorks 2013中文版标準教程